广东省高三地理复习 模块4 第13单元 第58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5202381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三地理复习 模块4 第13单元 第58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广东省高三地理复习 模块4 第13单元 第58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广东省高三地理复习 模块4 第13单元 第58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我国湿地主要类型和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较为广泛,几乎各地都有,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湿地类型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1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四川若尔盖和青藏高原,各地河漫滩、湖滨、海滨一带也有沼泽发育,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则草本沼泽居多。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 2湖泊湿地:我国的湖泊湿地主要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蒙新高原地区湖泊;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 3河流湿地: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4近海与海岸湿地:我国近海与海岸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2个省(区、市)。近海与海岸湿地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杭州湾以南以岩石性海滩为主,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 5库塘湿地:属于人工湿地,主要分布于我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北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及广东等地。 二、湿地的生态功能 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许多的自然湿地不但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因此,湿地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 二是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许多湿地地区是地势低洼地带,与河流相连,所以是天然的调节洪水的理想场所;湿地被围垦或淤积后,这些功能会大受损失。 三是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如果湿地遭到破坏,湿地固定碳的功能将大大减弱或消失,湿地将由“碳汇”变成“碳源”,对全球气候将产生重大影响。 四是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 五是防浪固岸的作用。海浪、湖浪和河水等对沿岸地区构成巨大威胁,许多湿地没有保护好的地区,这些威胁对农田、鱼塘、盐田甚至村庄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我国湿地的利用和保护 1我国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湿地盲目的开垦和改造。对湿地盲目的开垦和改造。从地域上,该问题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 (2)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重要的经济海区和湖泊,过度捕捞的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湿地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以及多样性的降低,甚至导致一些物种趋于濒危。 (3)湿地污染加剧。湿地污染加剧。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威胁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迅速加剧,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也使水质变坏,造成湿地环境质量下降。 (4)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日益严重。由于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来水量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等的淤积,并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加剧。 (5)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为在湿地上游建设水利工程,截留水源,以及注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不关注生态环境用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严重威胁着湿地的存在。 2我国湿地的保护措施 (1)加强对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2)补充湿地生态用水、控制水污染; (3)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4)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5)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湿地保护意识。【知识拓展】由于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因此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要注意两个原则:第一,利用应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节制的进行。第二,保护并非不去发挥湿地的生产功能,而是使其在发挥生产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保功能。 【例题1】(2009宁夏)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1)(3)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解析】本组题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取信息迁移思考的能力。第(1)题,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的条件在于气候适宜(纬度低,适于越冬)、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等。第(2)题,“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反映出湖区水域轮廓的季节变化明显,湖底会出现线状洼地,但由于在南方,冬季河道不会结冰。第(3)题,“湿地减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影响,但人为原因占主导,如围湖造田、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量下降。答案:(1)A(2)C(3)B【例题2】(2010潍坊模拟)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2)图中正确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乙和丙(3)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A BC D【解析】该题组考查湿地资源的功能、湿地破坏带来的影响及可持续利用措施。第(1)题,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态意义重大,但不能任意排干开垦为耕地,这样不利于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第(2)题,湿地面积缩小后,当地气候恶化,气温年较差变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易发生旱涝灾害。第(3)题,林地和草地不能随意开垦,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案:(1)B(2)C(3)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