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四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考纲要求考纲要求四年考情四年考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环 20092009浙江浙江选择题选择题T6T6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浙江高考无单独考查浙江高考无单独考查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1.能量流动过程能量流动过程(1)(1)能量流动的起点能量流动的起点:_(:_(或光能或光能) )。(2)(2)能量流动的渠道能量流动的渠道:_:_。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食物链或食物网食物链或食物网(3)(3)植食动物的能量去向植食动物的能量去向: :被自身细胞被自身细胞_消耗消耗; ;被被_分解分解; ;被被_取食并同化取食并同化; ;未利用。未利用。呼吸呼吸分解者分解者肉食动物肉食动物2.2.能量流动特点能量流动特点(1)_,(1)_,不可逆的。不可逆的。(2)_,(2)_,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10%。3.3.从能量流动过程可以推知从能量流动过程可以推知(1)(1)植食动物比肉食动物植食动物比肉食动物_。(2)(2)高营养级生物数量高营养级生物数量_、生物量、生物量_、能量少、价值高。、能量少、价值高。(3)(3)一个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一个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_才能维持其正常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功能。 单方向的单方向的逐级递减逐级递减多多少少小小输入能量输入能量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碳循环1.1.碳循环的路线碳循环的路线大气圈大气圈_ _ 分解者分解者 _。2.2.碳循环的特点碳循环的特点(1)(1)反复利用反复利用,_,_。(2)(2)具有具有_。3.3.大气圈中的大气圈中的COCO2 2变化特点变化特点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和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和_。植物和动物植物和动物大气圈大气圈往复循环往复循环全球性全球性季节变化季节变化三、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三、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1.1.调节方式调节方式:_:_2.2.调节类型调节类型反馈调节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特特点点_最初发生变化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结结果果使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_使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_抑制和减弱抑制和减弱保持稳定保持稳定远离稳态远离稳态3.3.稳态的标志稳态的标志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的_状态。状态。4.4.稳态的原因稳态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具有_。动态平衡动态平衡自我调节功能自我调节功能1.1.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不包括各营养级的呼吸量。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不包括各营养级的呼吸量。( )( )【分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散失, ,各营养级的呼吸量即为能量的散失。各营养级的呼吸量即为能量的散失。2.2.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 ,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 )( )【分析【分析】能量由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能量由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 ,食物链中初级消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费者越多, ,次级消费者获得能量的可能性就越大次级消费者获得能量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一般只能获但一般只能获得初级消费者能量的得初级消费者能量的10%10%左右。左右。3.(20103.(2010全国卷全国卷T5CT5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环利用。( )( )【分析【分析】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 ,不能循环利用。不能循环利用。4.(20094.(2009江苏江苏T17CT17C) )饲养牛、羊等动物饲养牛、羊等动物, ,成本低、产量高。成本低、产量高。( )( )【分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营养级越营养级越高可获得的能量越少。饲养的牛、羊等动物以植物作为食物高可获得的能量越少。饲养的牛、羊等动物以植物作为食物, ,为第二营养级为第二营养级, ,故饲养成本低、产量高。故饲养成本低、产量高。5.5.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成。( )( )【分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食物食物链、食物网由生产者、消费者组成链、食物网由生产者、消费者组成, ,不包括分解者。不包括分解者。6.(20096.(2009福建福建T2BT2B)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可以提高生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态系统稳定性。( )( )【分析【分析】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 ,使使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 ,保持稳定。保持稳定。考点考点 一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1.能量流动过程能量流动过程输入输入: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不是照射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是照射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传递传递: :沿食物链沿食物链( (网网) )由上一营养级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由上一营养级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转化转化: :太阳能太阳能有机物中化学能有机物中化学能热能热能散失散失: :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2.2.各营养级的能量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的全部能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的全部能量。能量的来源与去路有量。能量的来源与去路有: :(1)(1)来源来源 (2)(2)去路去路: :一个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一个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 生产者生产者: :主要来自太阳能主要来自太阳能总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各营养级各营养级: :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自身呼吸消耗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未被利用3.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 =100%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该营养级的同化量4.4.能量流动特点的原因分析能量流动特点的原因分析(1)(1)单向流动单向流动: :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是不可逆转的。是不可逆转的。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用, ,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2)(2)逐级递减逐级递减: :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各营养级的能量都有未被利用的部分。各营养级的能量都有未被利用的部分。【高考警示【高考警示】摄入量摄入量同化量同化量(1)(1)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消费者摄入的食物大部分经消化吸收后被同化消费者摄入的食物大部分经消化吸收后被同化,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这些粪便中含有的这些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未流入本营养级能量未流入本营养级, ,不属于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属于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它实际与上它实际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 ,属于被分解者分解的那一部分。属于被分解者分解的那一部分。(2)(2)二者关系二者关系: :同化量同化量= =摄入量摄入量- -粪便量。粪便量。考查角度考查角度 1 1 根据表格数据信息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根据表格数据信息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典例【典例1 1】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ABC中中, ,各种群对能量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草原生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 000.0150 000.0百万千焦百万千焦, ,但其中但其中149 875.0149 875.0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计算不正确的是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计算不正确的是 ( () )( (单位单位: :百万千焦百万千焦) )种种群群同同化化量量净生净生产量产量( (净同净同化量化量) )呼吸呼吸消耗量消耗量传递传递给分给分解者解者传递给传递给下一营下一营养级养级未被利未被利用的能用的能量量A A65.565.53.03.014.014.042.542.5B B14.014.05.05.00.50.52.02.02.52.5C C2.02.01.41.4微量微量( (不计不计) )无无A.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125.0百万千焦百万千焦B.AB.A净生产量为净生产量为59.559.5百万千焦百万千焦C.BC.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9.019.0百万千焦百万千焦D.D.能量从能量从B B到到C C的传递效率约为的传递效率约为14.3%14.3%【解析【解析】选选C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50 000.0-150 000.0-149 875.0=125.0(149 875.0=125.0(百万千焦百万千焦),),即即A A的同化量的同化量,A,A的净生产量的净生产量= =同化同化量量- -呼吸消耗量呼吸消耗量=125.0-65.5=59.5(=125.0-65.5=59.5(百万千焦百万千焦) )。B B呼吸消耗的能呼吸消耗的能量为量为14.0-5.0=9.0(14.0-5.0=9.0(百万千焦百万千焦););能量从能量从B B到到C C的传递效率为的传递效率为2.02.014.014.0100%14.3%100%14.3%。【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B(1)B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应包含在表中的哪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应包含在表中的哪一能量中一能量中? ?提示提示: :A A的同化量和的同化量和A A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中。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中。(2)C(2)C的净生产量为多少的净生产量为多少? ?提示提示: :C C的净生产量的净生产量=C=C的同化量的同化量-C-C的呼吸消耗量的呼吸消耗量=2.0-=2.0-1.4=0.6(1.4=0.6(百万千焦百万千焦)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 ,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100%100%B.B.图中图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于D.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解析【解析】选选C C。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 )100%;100%;粪便不属于次级消费者自身的同化量粪便不属于次级消费者自身的同化量; ;在食物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 ,如第如第一营养级与各消费者同化能量的方式不同一营养级与各消费者同化能量的方式不同;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度鱼塘中, ,鱼所获得的能量不只是来自生产者鱼所获得的能量不只是来自生产者, ,而可能更多地来而可能更多地来自人工投放的饲料。自人工投放的饲料。考查角度考查角度 2 2 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典例【典例2 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P,P为生产者为生产者,Q,Q1 1为为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Q,Q2 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 (注注: :图中图中a a、a a1 1、a a2 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e e1 1、e e2 2表示呼表示呼吸消耗量吸消耗量) )A.b+c+d+e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cB.c1 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bC.b和和d 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D.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 c中中【解析【解析】选选D D。结合题干及图示可知。结合题干及图示可知: :图中图中a a、a a1 1、a a2 2表示上一年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留下来的能量,e,e、e e1 1、e e2 2表示呼吸消耗量。则表示呼吸消耗量。则c c、c c1 1分别是生产分别是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者流入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b b和和d(bd(b1 1和和d d1 1、b b2 2和和d d2 2) )之一可代表粪便、残枝败叶、遗体等传递给之一可代表粪便、残枝败叶、遗体等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分解者的能量, ,另一个表示未被利用的会保留至下一年的能量。另一个表示未被利用的会保留至下一年的能量。因此因此b+c+d+e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 c1 1代表初级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即被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被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应在应在b b或或d d中中, ,所以所以D D项不正确。项不正确。【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1)如果此生态系统每年的能量金字塔都与如果此生态系统每年的能量金字塔都与B B图一图一样样, ,预测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变化趋势。预测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变化趋势。提示提示: :增加。增加。B B图中图中, ,每个营养级都有上年剩余的能量以及本年每个营养级都有上年剩余的能量以及本年度未利用的能量度未利用的能量, ,按照这个趋势按照这个趋势, ,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会增加。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会增加。(2)(2)这一年这一年,P,P和和Q Q1 1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如何计算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如何计算? ?提示提示: :P P本年的同化量是本年的同化量是b+c+d+e,Qb+c+d+e,Q1 1本年的同化量是本年的同化量是c,c,则能量传则能量传递效率是递效率是c/(b+c+d+ec/(b+c+d+e) )100100%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如图表示如图表示A A、B 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A.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能量多B.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沿食物网可以循环利用沿食物网可以循环利用C.C.若若A A和和B 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中玉米的数量相同, ,已知已知A A最少能养活最少能养活10 00010 000人人, ,则则B B最最少能养活少能养活1 0001 000人人D.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 ,则则A A中的人和中的人和B B中的人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相等体内污染物浓度相等【解析【解析】选选C C。作为一个个体。作为一个个体, ,吃玉米获得的能量与吃牛肉获得吃玉米获得的能量与吃牛肉获得的能量的多少与吃的量的多少有关的能量的多少与吃的量的多少有关; ;能量只能提高利用率能量只能提高利用率, ,不能不能循环利用循环利用; ;由于能量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由于能量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10%,所以所以A A中养活的中养活的人是人是B B中养活的人的中养活的人的1010倍倍; ;由于食物链有生物放大作用由于食物链有生物放大作用, ,食物链食物链越长越长, ,最高营养级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越高。最高营养级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越高。考点考点 二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物质循环物质循环(1)(1)概念解读概念解读: :物质物质: :指组成生物体的指组成生物体的C C、H H、O O、N N等基本元素。等基本元素。循环范围循环范围: :指在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所形指在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反复的循环运动。成的反复的循环运动。(2)(2)特点特点: :全球性全球性: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所以物质循环带有所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全球性。循环利用循环利用: :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2.2.碳循环碳循环(1)(1)过程过程,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2)(2)过程解读过程解读: :碳的存在形式碳的存在形式: :无机环境无机环境:CO:CO2 2和碳酸盐和碳酸盐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碳循环形式碳循环形式: :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和分解者。产者和分解者。目前由于大气中目前由于大气中COCO2 2含量持续增加含量持续增加, ,碳循环平衡被打破碳循环平衡被打破, ,形成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进入生进入生物群落物群落生物群生物群落内部落内部返回无机环境返回无机环境形式形式COCO2 2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COCO2 2方式方式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通过食物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链或食物网a.a.生物的呼吸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b.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c.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3.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项目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形式形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以有机物形式流动以无机物形式流动以无机物形式流动过程过程沿食物链沿食物链( (网网) )单向单向流动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往复循环范围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全球性特点特点单向流动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反复出现, ,循环流动循环流动联系联系能量的固定、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能量的固定、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和分解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 (网网) )流动的载体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思维拓展【思维拓展】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1)(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CO,CO2 2进入生物群落是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的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的, ,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包括需氧呼吸和厌包括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氧呼吸, ,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3)(3)分解作用分解作用: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所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生的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典例【典例3 3】2012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主要凸显绿色经济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主要凸显绿色经济, ,如今低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如图是碳循环的部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分过程,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碳循环的过程碳循环的过程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而减少大气而减少大气COCO2 2含量含量C.C.减少对过程减少对过程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解析【解析】选选A A。据图可知。据图可知, ,大气中大气中COCO2 2的来源有的来源有生产者和消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 ,但降但降低大气中低大气中COCO2 2的含量主要是通过的含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来实现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来实现的, ,而而是引起大气中是引起大气中COCO2 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故植树造林有助于故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增强过程而减少大气而减少大气COCO2 2含量含量, ,减少对过程减少对过程的依赖是缓解温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伴随过程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伴随过程, ,能量流入生物群落能量流入生物群落, ,而过程而过程不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不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故故A A项错误。项错误。【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 ,该图可该图可以说明以说明( () )该图主要体现的是碳元素的循环该图主要体现的是碳元素的循环A A与与B 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图中的生理过程图中的生理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全在线粒体中进行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A.A. B.B.C.C. D. D.【解析【解析】选选A A。图示为碳循环示意图。图示为碳循环示意图, ,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特点。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特点。A A是生产者是生产者,B,B是初级消费者是初级消费者,C,C是次级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D,D是分解者是分解者, ,其中其中A A、D D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图中生理过程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图中生理过程的场所是细胞溶胶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和线粒体。考点考点 三三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1.1.稳定性的前提条件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只有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 ,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齐全者三大功能类群齐全, ,能量的输入保持稳定能量的输入保持稳定,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时才表现出来。这一阶段就是生态系统的成熟阶段。相对平衡时才表现出来。这一阶段就是生态系统的成熟阶段。2.2.稳定性表现稳定性表现(1)(1)结构相对稳定结构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大的变化, ,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周期性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周期性变化, ,可用如图曲线表示可用如图曲线表示: :(2)(2)功能相对稳定功能相对稳定: :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 ,物质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3.生态系统反馈调节类型生态系统反馈调节类型(1)(1)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图示图示: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 :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使生态系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统保持稳定。(2)(2)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 :图示图示: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使生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态系统远离稳态。【高考警示【高考警示】(1)(1)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不是绝对不变的。不是绝对不变的。(2)(2)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3)生态系统中并非生物数量越多生态系统中并非生物数量越多, ,生态系统越稳定生态系统越稳定, ,而是生态而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越复杂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越复杂, ,生态系统越稳定。生态系统越稳定。【典例【典例4 4】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图图A A和图和图B B分别为草原和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分别为草原和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反馈调节示意图, ,图图A A的甲、乙、丙中有一种为生产者的甲、乙、丙中有一种为生产者, ,请据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除了图除了图A A中所示的成分外中所示的成分外, ,还应该还应该包括包括和和_。(2)(2)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_;_;该生态系统的该生态系统的是沿着这条渠道进行的。是沿着这条渠道进行的。(3)(3)图图B B所示的某种调节活动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所示的某种调节活动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4)(4)图图A A和图和图B 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 ?为什么为什么? ?_。【解析【解析】(1)(1)图图A A中甲、乙、丙的数量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存在食中甲、乙、丙的数量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存在食物关系物关系, ,能构成食物链能构成食物链, ,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补充上分解者和非生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补充上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即可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物环境即可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2)(2)由图由图A A中甲、乙、丙的数量变化可判断它们的食物关系为乙中甲、乙、丙的数量变化可判断它们的食物关系为乙甲甲丙丙, ,这条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这条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3)(3)图图B B的调节方式为正反馈调节的调节方式为正反馈调节, ,由于调节过程中鱼类数量减由于调节过程中鱼类数量减少少, ,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导致生物种类减少,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加速生加速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被破坏。态系统原有的稳态被破坏。(4)(4)图图A A为负反馈调节为负反馈调节, ,与图与图B B的调节方式不同。的调节方式不同。答案答案: :(1)(1)分解者非生物环境分解者非生物环境(2)(2)乙乙甲甲丙能量流动丙能量流动(3)(3)加速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被破坏加速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被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生物种类减少,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4)(4)不同。图不同。图A A为负反馈调节为负反馈调节, ,图图B B为正反馈调节为正反馈调节【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图中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图中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染后, ,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哪一条曲线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哪一条曲线( () )【解析【解析】选选D D。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是。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是“一次性有机物污染一次性有机物污染”, ,而而不是连续污染。有机物的分解主要靠好氧性微生物不是连续污染。有机物的分解主要靠好氧性微生物, ,因为开始因为开始污染物含量较多污染物含量较多, ,所以微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增加所以微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增加, ,但但随着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随着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污染物逐渐减少污染物逐渐减少, ,导致微生物的斗争加导致微生物的斗争加剧剧, ,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大, ,微生物数量减少。微生物数量减少。【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1.1.四者的比较四者的比较比较比较项目项目概念理解概念理解特征特征地位地位个体个体指一个生物指一个生物“个体个体”, ,如如一个动物、一一个动物、一株植物、一个株植物、一个细菌细菌有一定的形态、有一定的形态、生理特征生理特征, ,能能进行新陈代谢进行新陈代谢, ,能表现出生长、能表现出生长、发育、繁殖和发育、繁殖和衰老、死亡衰老、死亡是形成种群是形成种群的基本单位的基本单位比较比较项目项目概念理解概念理解特征特征地位地位种群种群占有一定空间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种和时间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生物的全部个体体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结构和性比率; ;种群内种群内个体存在种内关系个体存在种内关系是生物繁殖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本单位群落群落一定自然地域一定自然地域内内, ,相互之间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接关系的各种生物总和生物总和具有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构, ,包括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时间结构; ;各种生物间各种生物间存在各种种间关系存在各种种间关系是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的生物部分生态生态系统系统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统一整体组成上有生产者、消费组成上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境; ;功能上存在着能量功能上存在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流动和物质循环2.2.四者的关系四者的关系个体个体 同种个体总和同种个体总和同一时间、空间内同一时间、空间内 种群种群 不同种群的总和不同种群的总和同一时间、空间内同一时间、空间内 群落群落 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同一时间、空间内同一时间、空间内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最大最大 生物圈生物圈 【备选典例【备选典例】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 ,正确的正确的是是( () )A.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C.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解析】选选D D。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构成种群和构成种群;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 (所有生物所有生物) )的总和构成群的总和构成群落落; ;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成分有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 ;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基本单位是种群, ,而非个体。而非个体。【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 ,有关表述正确的是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A.图中图中a a表示生态系统表示生态系统,b,b表示群落表示群落,c,c表示种群表示种群,d,d表示个体表示个体B.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 c表示表示C.bC.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结构来预测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结构来预测D.dD.d的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解析】选选C 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是逐级包含的关。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是逐级包含的关系系, ,图中图中a a表示个体、表示个体、b b表示种群、表示种群、c c表示群落、表示群落、d d表示生态系统表示生态系统; ;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结构来预测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结构来预测; ;一片鱼塘中所有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的动植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不能用不能用c c表示表示; ;生态系统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典例【典例】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相对值。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涉及的能量相对值。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1)图中图中代表的生理过程是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图中代表的能量主要代表的能量主要以以的形式贮存。的形式贮存。(2)(2)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固定的。固定的。(3)(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约为。(4)(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是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是_。【解析【解析】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 ,为动植物体中有机物含有为动植物体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的化学能, ,这些能量都来自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第这些能量都来自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第三营养级生物三营养级生物( (肉食动物肉食动物) )从第二营养级生物从第二营养级生物( (植食动物植食动物) )获得的获得的能量为能量为2.1+5.1+0.05+0.25-5=2.5,2.1+5.1+0.05+0.25-5=2.5,第二营养级生物同化的总能第二营养级生物同化的总能量为量为4+9+0.5+2.5=16,4+9+0.5+2.5=16,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3+70+3+16-23+70+3+16-2=110,2=110,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2.5/162.5/16100100%15.6%15.6%。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要维持高营养级生物较要维持高营养级生物较高的能量输出高的能量输出, ,就需要为各营养级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就需要为各营养级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能量。答案答案: :(1)(1)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有机物中) )稳定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2)(2)生产者生产者(3)15.6%(3)15.6%(4)(4)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能量输出量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能量输出量【方法归纳【方法归纳】关于能量在营养级之间传递的计算关于能量在营养级之间传递的计算, ,一般从食物一般从食物链和食物网两个方面分析链和食物网两个方面分析: :(1)(1)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的计算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的计算: :在一条食物链中在一条食物链中, ,若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若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n,n,则传到下一营则传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养级的能量为n n10%(10%(即即0.1n);0.1n);在一条食物链中在一条食物链中, ,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n,n,则上一营养级的能则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为量为n n10%=10n10%=10n。(2)(2)能量在食物网中传递的计算能量在食物网中传递的计算: :若一食物网中若一食物网中, ,已知最高营养级增重为已知最高营养级增重为N,N,要求最多消耗第一要求最多消耗第一营养级多少能量时营养级多少能量时, ,应按最长食物链计算应按最长食物链计算; ;若一食物网中若一食物网中, ,已知第一营养级能量为已知第一营养级能量为M,M,要求最高营养级最要求最高营养级最少获得多少能量时少获得多少能量时, ,应按最长食物链计算。应按最长食物链计算。【易错提醒【易错提醒】(1)(1)已知较低营养级的能量已知较低营养级的能量( (生物量生物量),),计算较高营计算较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养级获得的能量( (生物量生物量),),要乘以每两个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要乘以每两个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递效率。(2)(2)若没有说明传递效率是多少若没有说明传递效率是多少, ,则一般按传递效率为则一般按传递效率为10%10%计算。计算。【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情况, ,箭头为能量流动的方向箭头为能量流动的方向( (单位是单位是kcalkcalm m-2-2a a-1-1) )。下列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法正确的是( () )A.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在入射的太阳能中, ,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1%左右左右B.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6 000+13 200)kcal(16 000+13 200)kcalm m-2-2a a-1-1C.C.分解者可利用各营养级同化的全部能量分解者可利用各营养级同化的全部能量D.D.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 ,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物质和能量循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关系环流动关系【解析【解析】选选A A。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即即为为16 000 kcal16 000 kcalm m-2-2a a-1-1,B,B选项错误选项错误; ;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占入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占入射太阳能比例射太阳能比例为为 100100%1.07%,A%1.07%,A选项正确选项正确; ;各营养级通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分解者不能利用分解者不能利用,C,C选项错误选项错误; ;在生态系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只能沿食物链或食物网流动而不能循环统中能量只能沿食物链或食物网流动而不能循环,D,D选项错误。选项错误。16 0001 500 9001.1.采取下列措施采取下列措施, ,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A.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C.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D.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解析【解析】选选C 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营养结构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 ,生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不仅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不仅减少了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减少了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 ,而且还有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原而且还有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有的生态平衡;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只能保持原只能保持原有状态有状态, ,不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不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限制一个演替系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列的演替过程, ,只能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只能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 ,反而降低了稳定反而降低了稳定性性; ;只有适当增加物种的数目只有适当增加物种的数目, ,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增多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增多, ,食物食物网更加复杂化网更加复杂化, ,才能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才能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从而提高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2.如图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金字塔如图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金字塔, ,营养级营养级比营养级比营养级能能量少的原因不包括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A.一部分能量由营养级一部分能量由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流向分解者B.B.一部分能量被营养级一部分能量被营养级呼吸消耗掉呼吸消耗掉C.C.一部分能量用于营养级一部分能量用于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D.一部分能量用于营养级一部分能量用于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解析【解析】选选D D。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分解者, ,自身的呼吸作用及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需要消耗一部分自身的呼吸作用及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需要消耗一部分, ,使得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使得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 ,导致营养级导致营养级比营养级比营养级能量少。能量少。3.3.某一生态系统中某一生态系统中, ,已知一只鹰增重已知一只鹰增重2 kg2 kg要吃要吃10 kg10 kg小鸟小鸟, ,小鸟小鸟增重增重0.25 kg0.25 kg要吃要吃2 kg2 kg昆虫昆虫, ,而昆虫增重而昆虫增重100 kg100 kg要吃要吃1 000 kg1 000 kg绿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 () )A.0.05%A.0.05%B.0.5%B.0.5%C.0.25%C.0.25% D.0.025% D.0.025%【解析【解析】选选C C。据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知。据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知, ,鹰增重鹰增重1 kg1 kg需要小鸟需要小鸟5 kg,5 kg,需要昆虫需要昆虫5/0.255/0.252=40 kg,2=40 kg,最终需要绿色植物最终需要绿色植物400 kg,400 kg,因此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因此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1/4001/400100%100%=0.25%=0.25%。4.4.某池塘中某池塘中, ,早期藻类大量繁殖早期藻类大量繁殖, ,食藻浮游动物食藻浮游动物( (水蚤水蚤) )大量繁殖大量繁殖, ,藻类减少藻类减少, ,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 ,引起部分水蚤引起部分水蚤死亡死亡, ,加重了污染加重了污染, ,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早期不属于负反馈, ,后期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B.早期属于负反馈早期属于负反馈, ,后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解析】选选B B。食藻浮游动物和藻类构成捕食关系。食藻浮游动物和藻类构成捕食关系, ,藻类减少藻类减少, ,导致浮游动物减少导致浮游动物减少, ,可构成负反馈可构成负反馈; ;当排入污水后当排入污水后, ,水蚤死亡水蚤死亡, ,加加剧了污染剧了污染, ,又导致更多的水蚤死亡又导致更多的水蚤死亡, ,这属于正反馈。这属于正反馈。5.5.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若用此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若用此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则丁为微生物则丁为微生物B.B.若用此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若用此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C.C.若丁为沼气池若丁为沼气池, ,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 ,使能量循环利用使能量循环利用D.D.若乙为初级消费者若乙为初级消费者, ,则乙种群同化的有机物总量比甲的小则乙种群同化的有机物总量比甲的小【解析【解析】选选D D。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若此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动。若此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则甲为生产者则甲为生产者, ,乙为消费乙为消费者者, ,丙为分解者丙为分解者, ,丁为非生物环境丁为非生物环境, ,丙作为分解者丙作为分解者, ,不出现在捕食不出现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中; ;若丁为沼气池若丁为沼气池, ,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 ,使物质循使物质循环利用环利用; ;若乙为初级消费者若乙为初级消费者, ,甲为生产者甲为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总量比生产者的小。机物总量比生产者的小。6.6.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桑基鱼塘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多级利用B.B.碳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碳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C.水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 ,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 ,应以食物链长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所获得的所获得的能量越少能量越少【解析【解析】选选C C。“桑基鱼塘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远比水稻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远比水稻生态系统复杂态系统复杂, ,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使碳由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使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生物群落中的碳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重要方式返回无机环境的重要方式, ,二者是碳循环的关键环节二者是碳循环的关键环节; ;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业中食物链越长业中食物链越长, ,能量传递过程中能量耗损越多能量传递过程中能量耗损越多, ,鱼类固定的能鱼类固定的能量越少量越少; ;由于生物放大作用由于生物放大作用,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有毒物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质积累得越多。7.7.图甲表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甲表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 ;图乙为该湖泊图乙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 ,其中其中A A、B B、C C代表代表3 3个营养级个营养级, ,数字均为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实际测得的能量数, ,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1)(1)为获得持续较高的经济效益为获得持续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控制在图甲中的点。若测得图甲中点。若测得图甲中B B点时的该鱼种群点时的该鱼种群数量为数量为1 0001 000条条, ,则湖泊中其种群的则湖泊中其种群的K K值为值为条条,D,D点时该鱼点时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型。型。(2)(2)图乙表明图乙表明,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百万千焦百万千焦, ,能量流动特点是能量流动特点是, ,从从B B到到C 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解析【解析】(1)(1)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B(KB(K/2)/2)点点, ,此时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此时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