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周频主题3:家国情怀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无论从艺还是治学,一个人要想抵达高远的境界,就必然离不开家与国的滋养。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原乡。一、(2021.安徽模拟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学记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在教育问题上,中华优秀传统支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对此,我们应始终保持必要的温情与敬意,善于汲取其中的智慧,让教育“归于自然”,回归教育真谛。教育应以家为载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教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教育以孝道为核心,孝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起点,百签孝为先。孝道教育主要是通过家来完成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人的家是基于血缘的以尊亲为结构的共同体,家既是生活共同体,又是道德共同体。家既解决了“你是谁”的问题,又回答了“你从哪里来的问题,还明辨了“你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是依托家这个共同体来完成的,通过家庭的人文教化来立德树人。家书、家风与家训等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长辈通过家书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等传授给子孙,教给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否则就会受到家规惩罚。家风与家训构成了道德共同体中国古代的孝道教育中,祭祀之礼常常发挥着激发与唤醒人性之善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各种礼仪中,祭祀是最重要的活动。祖先崇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信仰,但是,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日常要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祭祖活动中“以丈化人的教育意义较为显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祭祀不仅寄托了对先人的怀念,同时也告诫今人饮水思源、珍惜生命、感恩敬畏、不忘初心。祭祀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这种教育形式虽然不能让孩子在当时就能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但是,为孩子以后健康成长播下了唤暇的种子。教育要从童年读国学经典抓起。在中国古代社会,幼教被认为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即所谓的“童蒙养正,也就是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小孩刚出生时懵懵懂懂,理解能力低,中国古代教育就有养成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诵读经典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蒙养教材对儿童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文字简短,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是开启童蒙心灵的金钥匙。这就是先预埋待唤醒的种子,等到成人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东西就会被激发与唤醒,为孩子一生成长提供无尽的资源。教育要寓于礼仪之中。礼是中国古代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撑。国学教育重在激励与唤醒,重视“习礼有人”。“礼”与“仪”联系在一起,无“仪”不成“礼”,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教化力量,礼仪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醛。中国古代重视仪式感教育,礼仪教育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贯穿于人成长的主要阶段。礼仪教育是一种唤醒良知、激发潜能的生命教育与认同教育,它使人逐渐萌发敬畏感与责任感。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晏中国古代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摘编自龚艳青汲取国学育人智慧)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建设国家,教化百姓,立德树人,这是古人留给后人的智慧,也是教育的社会功能。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教育的宝贵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回归、顺应自然。C. 孝道是家教的核心,家庭是国家的根本和教育的载体,因此孝道是古代教育的核心。D. 家庭是古代完成教育的主要课堂,家教决定一个人的成长,所以古人重视家风家训。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古人对教育功能的定位为前提,提出我们应汲取前人智慧,回归教育真谛。B. 文章在提出问题后,采用分论点的并列结构,阐述了汲取国学育人智慧的具体做法。C. 文章论证汲取国学育人智慧,让教育回归真谛,旨在为现代如何兴办教育提供思路。D. 文章大量引用古籍,有力支撑了读国学经典、预埋待唤醍种子要从童年抓起的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A.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又是道德共同体,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养成与人格塑造有着重要作用。B. 占人的祭祀不仅仅是祖先崇拜,还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作用,因此,占人重视祭祀。C. 古人认为幼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在幼教时“童蒙养正”,强化记忆,这对孩子的未来有无尽的益处。D. 礼在古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撑,培养国人遵循礼仪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这能够培养国人的责任感。二、(2021 .河南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乡村是乡土中国现代进程中最广大的现实,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文学书写中的巨型他者无论是作为落后与传统的表征,还是浪漫与怀旧的对象,乡村及其背后所隐喻的乡土中国,都是在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或隐或显的对照下书写的。这些书写不仅反映着现实,而且表达着现代中国各种文化政治诉求。不过,经过近百年的重复书写,正在发生结构性位移和巨变的乡村,却被囚禁在僵化的话语和形象中,不仅在社会公共感知中丧失了现实感,还被间接地磨损甚至耗尽了文化象征意义。在新媒介时代,我们绝不缺乏有关乡村的信息。然而,信息不等于认知。在乡村问题上,目前提供给公众的表述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同质化、琐碎化的困境。将目光投向“故乡的非虚构文学的兴起及其在大众传播中的轰动效应,呼应了公众对社会变动中乡村问题的焦虑和对话语失效的普遍不满。非虚构写作结合花会科学的求真和文学的共情能力,可以催化形成社会公共话题,但并不能保证形成真正的认知。正是透过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反思,今天为什么更迫切地需要文学对乡村进行新的书写。非虚构旨在打破文学固化的表述体制,试图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重建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但实践效果却一言难尽。乡村非虚构写作否定和淡化文学创作的属性,采用类似田野工作的方法,强调作者在场和实证性,弱化甚至不形成叙事。就目前大部分非虚构作品来看,在“客观记录”的戒律下,人物访谈也好,事件记述也好,虽足够透明、翔实,但仅有现象的叠增和言语的堆积,无法拥有对乡村的整体视野和深度理解。认知是基于理解的,与简单地了解和获取信息不同,需要写作者投以长久的思考和注视来理解他人和世界。认知需要叙事,为混沌杂乱的世界勾勒轮廓。对文学来说,叙事的形成依赖于对世界根本问题的发现,需要作家消化现实的整体,重现某些事件,提取出清晰的形象。因此,叙事关乎选择和编织,只能挑拣、容纳一些特定的事件,限制数量,但并不绵减事实。之所以强调对乡村重新进行文学书写,是因为乡村及其喻指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变迁,与全球经济和文化的交织越来越密切。乡村已成为一种无法在既有意识和封闭格局、静止状态中看待和理解的新事物,如何理解乡村,已经成为理解中国及世界最重要的视角之一。世界的流动性和同质化使得乡村不能再笼统地作为城市文明的“他者来观照,作家以及任何想要廓清对现实理解的人,更适合将当下的乡村放在“差异性、多样性、自我之外”的意义上来感知和交流。与以往将乡村单向度审视的刻板“他者化相反,作家要摆脱经验的自我循环,与“他者进行交流和对话,在差异和求同的辩证中,把有关乡村的一切从以往的社会意识和话语中解放出来,通过“文学性”,真正探入事物深处,从世界范围重新定位乡村,也从乡村出发去理解中国和世界。(摘编自李音从“实证性到文学性”:呼唤一种新的乡村诗学)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近百年的文学作品中,无论褒贬,乡村都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对立面存在的。B. 新媒介时代,有关乡村的丰富信息导致乡村书写陷入同质化、琐碎化的困境。C. 乡村非虚构写作强调作者在场和实证性,否定和淡化文学“创作”的属性。D. 文学叙事需要选择和编织特定的事件,对事实进行缩减,提取出清晰的形象。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主张在新时期重新定位乡村,强调对乡村进行新的文学书写,观点明确。B. 文章先指出乡村书写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实证性和文学性进行论述,思路清晰。C. 文章在分析乡村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效果时,将它和田野工作的方法进行了对比。D. 第四段对认知与叙事关系的分析,为新时期进行乡村文学书写提供了一种路径。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味地把变化的乡村禁锢在僵化的话语和形象中,会有损乡村的文化象征意义。B. 要让乡村成为理解中国及世界的重要视角,需要借助文学打破既有的封闭格局。C. 在世界流动性和同质化的背景下,作家应在差异和求同的辩证中与乡村交流对话。D. 坚守文学性,真正地探入乡村深处,有助于拥有对乡村的整体视野和深度理解。高频主题3:家国情怀1. A 解析:B项,“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回归、顺应自然”错误,从文中来看,“让教育归于自然不是说最重要的思想是回归、顺应自然,而是“回归教育真谛C项,“因此孝道是古代教育的核心”错误,无中生有。D项,“家教决定一个人的成长”错误,从文中来看,家教对人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说“家教决定一个人的成长2. D解析:“有力支撑了读国学经典、预埋待唤醒种子要从童年抓起的观点”错误,从原文来看,文中大量引用古籍,论证的是我们应汲取前人智慧,回归教育真谛,而不是支撑了读国学经典、预埋待唤醒种子要从童年抓起的观点”。3. B解析:“因此”强加因果。祭祀“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作用是对今人说的现实意义,不是古人重视祭祀的原因。4. C解析:A项,“乡村都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对立面存在的”错误。由原文“无论是作为落后与传统的表征,还是浪漫与怀旧的对象,乡村及其背后所隐喻的乡土中国,都是在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或隐或显的对照下书写的可知,原文说的是在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或隐或显的“对照下书写的,并不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对立面存在的。B项,“有关乡村的丰富信息导致乡村书写陷入同质化、琐碎化的困境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在新媒介时代,我们绝不缺乏有关乡村的信息。然而,信息不等于认知。在乡村问题上,目前提供给公众的表述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同质化、琐碎化的困境可知,原文只是说“目前提供给公众的表述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同质化、琐碎化的困境”,并没有说“有关乡村的丰富信息导致乡村书写陷入同质化、琐碎化的困境”。D项,“对事实进行缩减错误。原文说的是因此,叙事关乎选择和编织,只能挑拣、容纳一些特定的事件,限制数量,但并不缩减事实。5. C解析:“将它和田野工作的方法进行了对比”错误。文章并没有“对比,是举例子,举“采用类似田野工作的方法”的例子来论证乡村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效果一言难尽。6. B解析:“要让乡村成为理解中国及世界的重要视角,需要借助文学打破既有的封闭格局”错误。由原文“乡村已成为一种无法在既有意识和封闭格局、静止状态中看待和理解的新事物,如何理解乡村,已经成为理解中国及世界最重要的视角之一可知,选项表述的逻辑关系无中生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