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上传人:高****档 文档编号:53014723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镇江市实验小学 高慧 一、设计思想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对于海洋,学生都很好奇,但感觉海洋还是离自己很遥远。如何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海洋产生感性认识呢?在课前,我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海洋资料进行交流。第一课时的教学的特征在本节课如何凸显呢?本着第一课时应该为第二课时的分析、理解、感悟做好铺垫的原则,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抓过渡段落来分段、归纳段意并整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接着引导学生找关键句,体会人们对海洋既“热爱”有“敬畏”的复杂情感;最后以文本为依托,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和拓展,体现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二、教材分析: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文章中大量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让课文富有情趣。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海洋比较陌生,他们一般只是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海洋的一些表象资料,也有些学生自己跟随父母和大海有亲密的接触,但也只是在海洋风平浪静时对她的部分了解。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望洋兴叹”的意思。2指导学生抓过渡段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并整合文章的主要内容。3了解课文运用正反对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让说明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的特点。4领悟“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深切体会人们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情感。五、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脉络并整合文章的主要内容。2. 领悟“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六、教学策略与手段:由课件展示入手,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找过渡段落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并整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再引导学生回答:人们对海洋的情感集中体现在哪一句话中?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这句看似矛盾的话的深刻内涵;最后紧扣该句,体会人们对海洋复杂的情感,认识到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七、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好课件。 2. 学生搜集有关海洋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八、教学过程:(一)课件欣赏,揭示课题1课件播放,师描述:在茫茫的宇宙中,飘浮着一颗美丽的“水球”,那就是我们的地球。之所以称地球为“水球”是因为什么呢?2是呀,地球上71%都覆盖着水,即海洋。(板书海洋)那么,人类与海洋关系怎么样呢? 3揭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4质疑:“”表示什么?(解释说明)师: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回顾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文章,有哪些属于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兵马俑等)我们学习过哪些说明方法?(列数据、举例、打比方、作比较、形象描述等)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并思考: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用笔在书旁做做标记。(二)初读感悟,理清脉络1. 检查预习情况。(1)着重提醒以下词语的读音:Kng gng xng ch cng li慷 慨 提 供 望 洋 兴 叹 矗 立 蕴 藏 硫(2)重点理解词语:望洋兴叹:望洋,也写成“望阳”,“望羊”,抬头往上看的样子。兴,发出。面对着伟大的事物感叹自己的渺小。在文中指什么呢?2. 交流: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学生找出,并读好。3. 分段、归纳段意并整合文章的主要内容。(1)提示:文章中有一段起过渡作用的段落,它就像纽带连接了上下文,你能找到吗?(2)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呢?说说理由。4练习抓关键段,训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正反对比,了解海洋1师:大海神秘莫测,有时她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她是那么汹涌、可憎。她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也给人类带来无限的痛苦。浏览2-3自然段,思考:人们对海洋的情感集中体现在哪一句话中?用“”画出。(引导学生画出“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2课件出示“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敬畏”什么意思?(崇敬而畏惧)师:人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似乎有些矛盾(板书:热爱 敬畏)。你们认为这矛盾吗?为什么?(画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思考并注上自己的感悟)3交流汇报,相机指导朗读交流:热爱:“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1)谁能把这句话缩成一个四字词语?(引导学生概括出:提供便利)(2)你知道哪些来自于海洋的水产品?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进一步直观、形象地理解海洋的“慷慨、给予”)师: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这么多的水产品,他们均来自于海洋,拒估计,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可见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海洋就在我们身边。(3)为什么说食盐是“必不可少”的呢?(4)而食盐的主要获得途径是哪里?师小结:海洋就在身边,我们离不开它呀,你能读好它吗?交流:敬畏:“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1) 启发学生把句话缩成一个四字词语带来灾难(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灾难是很可怕的?(3)从“冲垮、掀翻、毁灭”你能感受到此时的海浪怎么样?(海浪力量大、后果严重)谁来读出浪的力量大、后果的严重?(4)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能把你想到的描绘一下吗?补充材料:出示图片,这是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当海啸发生时,海浪以每小时600多公里的速度向岸边涌来,掀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波浪滚滚,势不可挡,海啸过后,整个城市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一片废墟,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更有许多无辜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丧生,还有些孩子也过早地离开人世,留下悲痛欲绝的父母,这真是一场可怕的灾难。(5)真是太可怕啦,谁来读一读?师:瞧,海洋既能提供给人类帮助,又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可见它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6)出示: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问:你能用上述关联词,说一说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人们吗?4小结:这一自然段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 回顾这一自然段的写法,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吗?提示:从结构上看,存在什么结构?(总分)从语言修辞手法上看,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师:说明文为了避免语言的枯燥无味,常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描述,这样读起来就生动、有趣多了。5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比读,读出海洋的好处和灾难。师:海洋温柔的时候,它像一位慷慨慈祥的母亲,发起脾气来,却像一个残酷无情的恶魔,凶猛地吞噬着一切。面对这喜怒无常的海洋,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昨天,人们有能力去改变它、利用它吗?(不能)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望洋兴叹”。(板书:望洋兴叹)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快速写下来。6齐读第2、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人与海洋的关系密切。(四)课堂小结 设下悬念 是啊,千百年来,在浩瀚的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只有望洋兴叹。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把课题中的21世纪点点)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五)课后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九、板书:海洋21世纪的希望热爱 望洋兴叹敬畏十、作业设计:(一)读拼音写汉字。kng ki yn chng li sun wi xi mng kung fng xin( ) ( ) ( ) ( ) ( ) ( )(二)填字成词。 波涛()( ) 无( )无( ) 喜怒( )( ) 望洋()( ) 大显( )( ) 一( )( )(三)收集有关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