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参考资料化学_胶体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2432702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参考资料化学_胶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参考资料化学_胶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参考资料化学_胶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体考点阐释1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会比较溶液、浊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2 . 了解胶体的概念、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常见胶体的制备方法。重视基础 形成知识规律1.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溶液胶林注液分散质徜粒直径 100 nm坤观均一 ,透明、相定第数均一,透明,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分散质津粒组成单个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含体晚有机高分子许各分子集合体能否透过滤组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实例食蛙水、岸酒肥皂水.淀帮珞液泥水2.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凝聚方法内容主笔应用举例性 质丁近市现象-由光通过段体附产生一第“光耕”眸利溶里1 口临粮布明达助胶比在收博柞占但堇.尢规则送幼电泳股粒在外的老姮佳军F也定同魏动一捏粒带身; 网貌算精正电.狂3号01 .陶粒带布电工厂薄生族翳凝聚方注加毡.和人自解痪,副人嚣反电荷的 腔体您饯对雷豉坏原悻制 等水臂苣除这两胃疗法外,还 有范神如制淀粉 览体制&臼阑脏号 和机酒法(加制强S 利水,箱m倍瞄法腼,+L AkM股体区” 一K* 4-HjO 一一H* Sig 工股体)加由就医没校区动使之息?幻成大颍噬加制艮席,_业制 肥早.解释某些向总 现印.如打间A窗口 隹成沙州加入电炉点中林胶粒听带电荷.使之聚第威大题理加入带邮电布的航作互相中和七件,崎小同中胸性的相互和K而便之服成大题粒S 纯序析由于脱粒发尢形能迄何半西值而座子、小分子 统小可遗付三噂腔.可比法格膻体提吨用于将校生徽彳和 港海尚子分开分析热点 把握命题趋向分散系包括溶液、浊液、胶体三部分内容,其高考的热点有:分散系有关概念的理解,常见分散系的比较与判断,胶体的重要性质与应用。命题主要集中在对胶体的制备。胶体的性质和胶体提纯(渗析法)的考查上。题目类型主要为选择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把握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其胶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因此具有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渗析及凝聚等特性。纵观这几年有关考查胶体知识的试题,命题有向着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发展的趋势。例题“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1 nm=10 9 m)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可能呈胶状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解析: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几个 nm至几十个nm,介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1 nm100nm之间,所以纳米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范围,具有胶体性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具有丁达尔现象等。答案:B试题回顾一、选择题1. 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 B.沸水C.NaOHM溶液D.NaCl浓溶液2.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 nm100 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 呈红褐色3.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 用明矾净化水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4.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B.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 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5 .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 nm, 1 nm= 10-9m )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 溶液B. 悬浊液C. 胶体D. 乳浊液6 . 将某溶液逐滴加入 Fe(OH)3 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A.2 mol L1 H2SQ溶液 B.2 mol L 1NaOH液C.2 mol L 1 MgSO溶液D.硅酸溶胶7. 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这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蔗糖溶液硫酸镁溶液硅酸胶体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是A. B. C. D. 8. 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粒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是A. 萃取B. 重结晶 C. 沉降D. 渗析9.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体不能通过滤纸C. 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D. 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10.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1.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8.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9.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10.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答案解析选择题11. 答案: B解析:FeCl3在冷水中水解程度小,形不成胶体;FeCl3在NaOH容液中生成的Fe(OH)3太多,又易形成沉淀;胶体遇电解质也易形成沉淀,故在NaCl 浓溶液中也不会形成胶体。12. 答案: C解析:此题的综合性较强,1 nm为10 9 m,所以胶体微粒颗粒直径都在1 nm100 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溶质颗粒直径都小于 1 nm ,能透过半透膜。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加热蒸干时,氯化铁水解为氢氧化铁,灼烧后,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13. 答案: A解析: 物质的变化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化学变化,二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明矾净水的原因是铝离子水解生成了Al(OH) 3胶体,Al(OH) 3 胶体微粒具有吸附性, 可吸附水中杂质而净水。 烹鱼时料酒和食醋反应生成了酯, 增加了香味。 铁锅生锈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只有甘油溶于水的过程为物理过程。14. 答案: A解析: 物质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胶体粒子一直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也能发生布朗运动,故A 选项错误。区别胶体与非胶体,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利用丁达尔现象。胶体粒子的直径比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等较小粒子能自由透过,故C选项正确,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某些离子,从而胶体粒子带有部分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泳现象,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15. 答案: C解析:这种粉末粒子直径1 nm100 nm。1 nm= 10 9 m,则直径范围为10一9 m10一7 m,恰好在胶体微粒直径范围内。16. 案:A解析:溶胶中加电解质溶液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时,胶体发生凝聚而沉淀。 当HSQ过量时,Fe(OH)3与HSQ反应生成可溶的Fe2(SO4)3而使沉淀溶解,故选 Ao17. 案:B解析:粒子向阴极移动,说明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或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时,就会发生凝聚。不是电解质溶液,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故选Bo18. 案:D解析:A项是根据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分离;B项是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分离;C项是根据物质溶解度不同而分离。19. 案:C解析:胶粒可以透过空隙较大的滤纸,但不能透过空隙较小的半透膜。胶体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要使其凝聚沉淀下来,一般要有以下三个条件之一:(1)加入电解质溶液;(2)加入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3)长时间加热。20. 答案:D解析:A、B加电解质使胶体凝聚;C. 丁达尔现象;D.Fe3 +3OH =Fe(OH)3 J并非胶体的性质。A组一一知能训练1 . (2011 杭州高一质检)英国自然杂志曾报告说,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 7 nm的纳米级镣子,这种镣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级粒子具有相同数 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斛析.答案: D2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 B .悬浊液C.乳浊液 D .胶体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凝结核 (通常是灰尘颗粒)遇冷而产生的,属于气溶胶。答案: D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之间B.氢氧化铁胶体带电C.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淀粉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D.胶体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带电荷解析:胶体粒子直径在 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由于氢氧化铁胶粒能吸附阳离子而使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而整个胶体不带电;,由于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此方法分离淀粉胶体和氯化钠溶液;胶体能稳定存在的重要原因是胶粒带电 荷,胶粒之 间电性相互排斥,而使胶粒不会聚沉。答案: B4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储水中,得到的物质是溶液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不能透过半透膜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A. B . C . D .解析:纳米碳均匀分散到蒸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一般胶体的性质。答案: C6.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用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方法是:将 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加热至整个体系呈红褐色为止,即制得 Fe(OH)3胶体,有关反应方程式为(1)甲同学想证明Fe(OH)3胶体己制成,他可以利用 (最简单的方法)。(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液体,结果未制得Fe(OH)3胶体,他制得的是 丙同学想将Fe(OH)3胶体提纯,他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4)实验室中的碘水也是一种褐色液体,不加任何试剂,可将碘水与Fe(OH)3胶体鉴别开的方法是(至少写两种)。答案:FeCl3 + 3HO=Fe(OH)3(胶体)+ 3HCl (1) 丁达尔现象(2)Fe(OH) 3 沉淀 (3)渗析 (4) 丁达尔现象、加热发生聚沉或搅拌发生聚沉的是Fe(OH)3胶体(任意写两种)7.从一种澄清的Fe(OH)3胶体中取出四份,每份 5 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标记为 1号、2号、3号、4号。向1号试管中滴加NmSO溶液,向2号试管中滴加(NHgSO溶液,将3号试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将 4号 试管留作对比试样,观察各t管内的现象。结果是 1号、2号、3号试管内都出现了红褐色的沉淀, 4号试 管内未发生新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1号、2号试管内的红褐色沉淀物的化学式是 ,名称是 。(2)若向3号试管内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3)若向4号试管内慢慢滴加稀硫酸溶液,并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硫酸过量为止。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4)实验室中用FeCl3溶液作化学试剂,用烧杯作容器制备Fe(OH)3胶体的过程中需要加热,加热的主要目的是;加热操作中主要的注意事项是(写两条即可) 解析: 回答问题(1)时要注意Fe(OH)3胶体中的主要成分H2O和Fe(OH)3;回答问题(3)时要注意分析NaS。、(NH)2SQ、H2S。在化学组成上的共性(含SO-)和H2SO的个性(含可);回答问题(4)时要注意分析3号试管内产生新现象的原因(加热)及烧杯耐热性的特点。答案:(1)Fe(OH) 3氢氧化铁(2)红褐色沉淀溶解,形成了棕黄色的澄清液体(3)先产生红褐色的沉淀,后来该沉淀又溶解了,溶液变为澄清(4)加快FeCl3与H2O的化学反应在烧杯下垫上石棉网,防止烧杯炸裂;当烧杯内的液体变为红褐色时要立即停止加热,防止胶体被破坏B组一一拔高训练解析:A项为蒸储操作,用于分离沸点有一定差距,相互溶解的两种液体;B项为渗析,用于分离胶体和溶液中的成分;C项为过滤,用于分离固液分离。D项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主要操作。答案: D9. AgN KI、KNO都是无色晶体或白色固体,而 AgI却是黄色固体。(1)指出AgI的类另1J。(2)0.01 mol L-的AgNO溶液滴入到0.01 mol L-1的KI溶液中,生成黄色胶体,写出此反应方程式,并 指出反应类型:(3)浓的AgNO溶液和浓的 KI溶液混合,生成黄色沉淀,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4)写出使AgI胶体聚沉为 AgI沉淀的方法: 。写出一种区分 KI溶液和AgI 胶体的方法:(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盐(或银盐或氢碘酸盐)(2)AgNO3+ KI=AgI(胶体)+ KNO 复分解反应(3)AgNO3+ KI=AgI J + KNO 复分解反应(4)加入某种盐溶液(如NHCl浓溶液)观察外表,无色的是 KI溶液,黄色的是 AgI胶体(或进行丁达尔效 应实验,有丁达尔效应的是AgI胶体,无丁达尔效应的是 KI溶液;或进行聚沉实验,加入浓 KI溶液,生成黄色沉淀的是 AgI胶体,无明显现象的是KI溶液;或进行电泳实验,某极区颜色变深的是AgI胶体,液体颜色不变的是KI溶液)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B.C.D.3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J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B .胶体:物质的微粒直径是否在1 nm100 nm之间C.共价化合物: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否全部是非金属元素D.化学变化:是否有热效应、颜色变化、气体或沉淀生成等四种实验现象4 .下列关于某些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CDA.利用Ba(OH)2鉴别Na2CO的液和NaHCO籀液B.用焰色反应鉴别 NaCl、KCl和Na2SO4三种物质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D.通过向瓶中加入适量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证明一瓶气体是澳蒸气还是二氧化氮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QA.常温常压下,16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1/3NAB.标准状况下,2.24L三氧化硫所含的分子数为 0.1 NAC.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了 NA个电子,则阴极析出 32 g铜放出氢气最多的是D. 1 mol FeCl 3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10 .将等质量的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 (A )A. 2mol?L-1 的 H2SO溶液B . 18mol?L-1 的 H2SO溶液C. 6mol?L-1 的 KOHIMD . 3mol?L-1 的 HNO溶液11 .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中,正确的是:纯净物混合物一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A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HDB冰醋酸 :福尔马林苛性钾碘化氢乙醇C火碱蔗糖溶液氯化钠氨水三氧化硫D胆矶石灰水硫酸钢HNONH12 .下列与胶体性质或用途无关的事实是【A】MgCl2能用于止血; 硅胶能用作吸附剂;明矶用于净水;在陶瓷、聚合物等材料中加入固态胶体粒子;药皂里加苯酚能消毒;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KMnO溶液通电时阴极区溶液颜色变浅,阳极区溶液颜色加深A. B . C . D .13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一 般不需要 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用pH试纸测定Na2CO溶液的pH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探究Ba(OH)2 - 8H2。晶体和NHCl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实验室用新制的 FeSO溶液和预处理过的 NaOH容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A .B.C .D .18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C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予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D A . B . C . D .20.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B.胶体:物质的微粒直径是否在1nm-100nm之间C.共价化合物: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否全部是非金属元素D.化学变化:是否有热效应、颜色变化、气体或沉淀生成等四种实验现象21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B】A.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B.碘水中的碘,用酒精萃取C.鉴别硅酸胶体与碳酸钠两种无色液体,用丁达尔效应D.检验Fe2+可用KSCN(和氯水22 .“纳米材料 (1nm=109m)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对于所得分散 系的叙述正确的是D 一定是溶液 能全部透过半透膜有丁达尔现象可以全部透过滤纸A.B . C . D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发酵粉中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的糕点疏松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C.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错、铝等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25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DA.向无色溶液加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由此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 PHC.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D.为鉴别KCl、AlCl 3和MgC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脂0液至过量2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BA.根据酸电离产生 4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29、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A.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滨水后过滤B.为鉴别KCl、AlCl 3和MgC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脂0液至过量C.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减小误差,容量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31.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 X 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L H 2和Q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0.2 X6.02 X 1023B.1mol FeCl 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能生成NA个胶粒C.4 g重水(D2。中所含质子数为 0.2 X 6.02 X 1023D.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 X 6.02 X 102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