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52359387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名校讲坛一、主题解说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这首诗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乐观、坚定的信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二、考点链接诗句赏析【技法点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与赏析诗句:(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起兴、借代、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比、用典、对偶、互文、双关、顶针、设问、反问、反复等。(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古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考查重点。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咏史抒怀等。(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衬托)、对比、用典、渲染、照应、象征、联想、想象、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怀古伤今等。【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看清题干要求。如果题干没有具体要求,直接理解或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理解、赏析;如果题干直接给出从哪一个角度赏析,就按照题干要求作答。(2)明确赏析角度。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再结合诗句或整首诗的情感作答。(3)抓准关键词语。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等)入手,结合诗句情感品味赏析。【习题链接】见第一课时“课内精读”T&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金修()珍羞()投寿()侧田()精神()2 .文学常识填空。(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字,号,唐佳(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与杜甫并称为“至任”。其代表作有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洛阳人,有“”之称。基础提升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直:(2)长风破浪会有时会:(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5)暂凭杯酒长精神长:4 .填空。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两句诗表现作者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5 .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怀旧空吟闻笛赋B.忽复乘舟梦日边C.到乡翻似烂柯人D.拔剑四顾心茫然6 .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降fT粗9w待w幺毅今工才区打左网3*强露科:桂*周隔a谦凄也才用M-fii,士中dWH也更是也iI,王?和访场也布自以学成MM4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B.劲健雄峻,神韵飘逸C.和谐匀称,端庄整齐D.笔意流畅,粗细相间02课内精读(一)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7 .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8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详见本课名校讲坛考点链接”】9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的现状,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D.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诗人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二)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10 .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1 .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12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颔联用典故抒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作者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表示悼念而已。C.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D.尾联点明馈赠原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03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代:代州。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13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暗用汉代骗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惆怅悲切。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解析:B.说法错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豪杰”的赵充国那样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但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14 .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宫阙()琼楼()低绮户()婵娟()2 .文学常识填空。苏轼,字,号,(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之一。基础提升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不知天上宫阙宫阙:(2)何似在人间何似:(3)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4 .填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此事古难全”,这里的“此事”是指:,。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透露出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5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盘珍羞/直万钱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直挂云帆/济沧海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02课内精读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6 .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7 .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1) “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8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C.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03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释】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书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9 .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10 .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述。04综合性学习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11 .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12 .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13 .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边。13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名校讲坛一、主题解说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这首诗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乐观、坚定的信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二、考点链接诗句赏析【技法点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与赏析诗句:(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起兴、借代、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比、用典、对偶、互文、双关、顶针、设问、反问、反复等。(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古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考查重点。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咏史抒怀等。(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衬托)、对比、用典、渲染、照应、象征、联想、想象、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怀古伤今等。【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看清题干要求。如果题干没有具体要求,直接理解或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理解、赏析;如果题干直接给出从哪一个角度赏析,就按照题干要求作答。(2)明确赏析角度。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再结合诗句或整首诗的情感作答。(3)抓准关键词语。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等)入手,结合诗句情感品味赏析。【习题链接】见第一课时“课内精读”T&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金樽亿m)珍羞(xi。投箸(zh)侧畔(p长精神(zhdng)2 .文学常识填空。(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土,唐代(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T,与杜甫并称为“包:。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诗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变得,洛阳人,有“诗菱之称。基础提升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馈”,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2)长风破浪会有时会:一定、必然(3)直挂云帆皆沧海济:渡(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以诗相答.(5)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振作4 .填空。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置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作者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天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5 .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D)A怀旧空吟闻笛赋B.忽复乘舟梦日边C.到乡翻似烂柯人D.拔剑四顾心茫然6 .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B.劲健雄峻,神韵飘逸C.和谐匀称,端庄整齐D.笔意流畅,粗细相间02课内精读(一)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7 .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执着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8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详见本课名校讲坛考点链接”】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9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A“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的现状,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D.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诗人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解析: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之景,不是实写。)(二)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10 .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1 .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12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A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颔联用典故抒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作者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表示悼念而已。C.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D.尾联点明馈赠原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03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代:代州。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13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暗用汉代骗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惆怅悲切。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解析:B.说法错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豪杰”的赵充国那样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但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14.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第二课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宫阙(qu)琼楼(qimg)低绮户(q2婵娟(ch2 .文学常识填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生(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基础提升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不知天上宫阙宫阙:宜里(2)何似在人间何似:哪里比得上(3)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为什么4 .填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此事古难全”,这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酸。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透露出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5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A玉盘珍羞/直万钱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直挂云帆/济沧海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02课内精读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6 .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区空,一个是“何隹。7 .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1) “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和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8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C.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03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释】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书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9 .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作者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作者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10 .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述。对朝政的不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想以山水自娱,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之情。04综合性学习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11 .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发愤(发奋)。12 .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13 .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有: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市场营销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