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第1课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上传人:战神 文档编号:52330878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第1课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第1课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第1课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第1课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岩石和土壤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描述、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科学概念,同时,将土壤和岩石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维度展开学习,即岩石和土壤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探究的意愿。 本单元共8课,大致分为3个部分。 第1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对岩石和土壤的初步认识,后续的学习内容会对本课形成的认识逐一深化,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第27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黏土”“观察土壤”与“比较不同的土壤”,围绕认识岩石和土壤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岩石和土壤的特征,掌握观察、探究岩石和土壤的方法。 第8课“岩石、土壤和我们”梳理本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和土壤并不陌生,因为它们随处可见。但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观察岩石和土壤,探究兴趣不浓厚。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可作为本单元观察岩石和土壤的基础,但观察岩石和土壤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教师应注重此方面的教学和能力培养。 1.教学内容本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校所在地或者相邻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作为观察、分析、讨论和评价的对象,这样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岩石与土壤的故事”一课时,可以请每一位学生在课前收集家附近或上学路上的岩石和土壤,并带到课堂上交流分享。 2.教学手段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以音频、视频、图片、数字资源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的良好情境。例如,将岩石学者等科普影片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将学习后的收获在课堂上分享,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第1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教材P4243) 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 2.知道岩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处理岩石和土壤具有重要作用的信息。 2.能用班级记录表记录、整理有关岩石和土壤的知识。 3.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感悟并学习岩石和土壤的意义与价值。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研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岩石和土壤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 难点:认识到岩石与土壤的形态结构对科学研究的价值。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岩石和土壤标本、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岩石和土壤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本单元首页的高山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中的高山,你们能发现什么?(预设:山顶和山腰是大量裸露的岩石,山脚下是一些植被和土壤。) 2.讲解:在地球上到处都有岩石和土壤的踪迹,不仅陆地上有,海底也有。它们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地球的宝贵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观察过岩石和土壤吗?(预设:观察过;没有。)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一直在对岩石和土壤进行研究吗?(预设:知道;不知道。) 3.揭题: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岩石和土壤,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板书: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出本单元研究的主题。接着介绍岩石和土壤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使学生对岩石和土壤的分布及重要性有一个初步了解。最后抛出问题,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探究岩石和土壤奥秘的好奇心。 岩石:组成岩石圈的主要物质。一般是固态,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天然 玻璃质或生物遗骸所组成,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 土壤:泥土,亦指土地。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以及水分、空气等组成。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并描述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 1.过渡:(教学提示: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岩石和土壤。)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要求每个人收集3块岩石和一些土壤,大家完成任务了吗?(预设:完成了;没完成。) 2.活动:(教学提示:可以将学生采集的和教师采集的岩石和土壤进行汇总。)指导学生观察采集的岩石和土壤,并对其外部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3.提问:你们的岩石和土壤是在哪里收集的呢?(预设:家附近的小山上;河边;公园;路边的花坛里)它们都有什么用途?(预设:岩石可以盖房子、铺路;土壤可以种植农作物) 通过对岩石和土壤的来源及用途的提问,让学生感受到岩石和土壤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其用途的广泛性。 探索二: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 1.讲解: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3的几幅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这几张图片,说一说岩石和土壤是如何记录地球演化的历史的。(预设:岩石的化学成分能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能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 3.活动:出示补充资料,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分组交流,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4.提问:(教学提示: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对教材和补充资料的学习,你们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吗?(预设: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变迁的痕迹,岩石和土壤的形成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5.讲解:确实,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爱护每一块岩石、每一方土壤。 6.活动:指导学生整理所知道的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填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提示: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完善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补充资料,能帮助学生将岩石和土壤与记录地球演化的历史这个重要作用联系起来。指导学生整理岩石和土壤的知识,能培养学生及时梳理所学知识的习惯,也能帮助学生将个人的学习所得加以汇总。 研讨汇报 化石:在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其深度一般是指达到基岩或达到沉积岩的一定深度。 拓展与小结 1.小结:岩石和土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完本课后,希望大家都能爱护每一块岩石、每一方土壤。 2.拓展:大家可以调查一下我们居住地附近有什么岩石,土壤又是什么样的。 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当地的岩石和土壤,扩充学生对岩石和土壤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能将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在组织学生粗略观察和描述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外,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研究岩石和土壤进行探究。在聚焦环节,通过向学生提问“你观察过岩石和土壤吗?”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好奇心。在探索与研讨环节,在教材已有的图片和文字基础上,出示岩石和土壤记录地球演化的补充资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变迁的痕迹。最后的研讨活动和拓展,旨在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展开交流,从而学以致用,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34第二、三题。 二、判断题。 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2.岩石和土壤是天然存在的物质,但也可以人工合成。( ) 3.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属于岩石的是( )。 A.玻璃B.鹅卵石C.陶瓷 2.菊石亚纲动物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纪至晚白垩()纪。而菊石化石在喜马拉雅山被发现,这说明了( )。 A.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海洋 B.喜马拉雅山地区现在是海洋 C.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沙漠 参考答案 二、1.2.3. 三、1.B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