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清三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1892285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清三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清三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清三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清三综合测试三【解析】A.“肋”读li;C.“裨”读b;D.“宿”读xi。B2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趱行 虞侯 怄死 面面厮觑B勾当 肺腑 食迄 唯唯连声C谮害 社稷 拙病 精血诚聚D兀的 晁盖 朴刀 侍才放旷C【解析】A.侯候;B.迄讫;D.侍恃。DDDA7 7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水浒传中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例如智取生辰纲,策划得极其巧妙;又如三打祝家庄,一打、二打都失败了,后来总结教训,采取恰当的对策,终于获得成功。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C词又称“长短句”,长短不一,兴盛于宋,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和温庭筠是婉约派的代表。D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共有33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D景阳冈黑旋风拳打镇关西衡阳雁去无留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二、阅读能力考查(48分)(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5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10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2分) 11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2016安顺)阅读古文,回答问题。(17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时(时候)发扬光大选拔身份低微,见识短浅D14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15.15.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3分) 1616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3分)(1)五月渡泸,深入不毛。(2)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来回答即可。(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世上永远在等你的人(2016贵阳模拟) 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且不说路途遥远,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乏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我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我终于没有了耐心,在电话里大声嚷嚷,她终于听明白,默默挂了电话。隔几天,母亲又问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我为难地说:那么忙,怎么能请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了!我立刻责怪她胡说,她呵呵地笑了。 小时候,每逢刮风下雨,我不想去上学,便装肚子疼,被母亲识破,挨了一顿好骂。现在她反而教着女儿说谎,我又好气又好笑。这样的问答不停地重复着,我终于不忍心,告诉她下个月一定回去,母亲竟高兴得哽咽起来。可最后,我到底没能回去。 电话里母亲半天没吭声,我问道:“妈,生气了吧?”母亲连忙说:“孩子,我没有生你的气,我知道你忙。”可是没几天,母亲的电话催得越发紧了。她说,葡萄熟了,梨熟了,快回来吃吧。我说,有什么稀罕,这里满街都是,花个十元八元就能吃个够。母亲不高兴了,我又耐下性子来哄她:“不过,那些东西都是化肥和农药喂大的,哪有你种的好呢?”母亲得意地笑起来。 星期六那天,气温特别高,我不敢出门,开了空调在家里待着。孩子嚷嚷雪糕没了,我只好下楼去买。在暑气蒸熏的街头,我忽然就看见了母亲的身影。她胳膊上挎着个篮子,背上背着沉甸甸的袋子。我大声地叫她,她急急抬起满是热汗的脸,四处寻找,看见我走过来,竟惊喜地说不出话来。一到家,母亲就喜滋滋地往外捧那些东西,笑着说:吃呀,快吃呀,这全是我挑出来的。我这没有出过远门的母亲,只为着我的一句话,便千里迢迢地赶了来。她坐的是最便宜、没有空调的客车,我想象不出,她一路上是如何过来的,又热又挤,但那些水灵灵的葡萄和梨子都完好无损,这是母亲创造的奇迹。母亲才回去一星期,又说想我了,催我回去。我心里苦笑:怎么像个孩子!我接到姨妈的电话:“你妈妈病了,你快回来吧。”我急得眼前发黑,奔到车站,赶上了末班车。一路上,我默默祈祷,希望这是母亲骗我的,希望她好好的。我愿意听她的唠叨,愿意吃光她给我做的所有饭菜,愿意经常抽空来看她。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 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欢喜。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责怪道:“你说什么不好,说自己有病,亏你想得出!”受了责备的母亲,仍然无限欢喜地看着我。她乐呵呵地忙进忙出,精心准备着菜肴。看着母亲没什么异样,第二天,在母亲那孩子般留恋的目光中,我放心地坐上了回家的班车。 这一回,母亲仿佛满足了,她终于再没催过我回去。年底,姨妈在电话里哽咽:“快回来,你妈妈”我哪里相信我们前几天才通的话,我就没听出母亲有什么异样。车到了村头,那里空荡荡的,只有冰冷的寒风。母亲没来接我。接下来,我心里那不祥的预感变成了沉重的乌云罩住我是的!我永远失去了我的母亲!我变成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姨妈告诉我,半年前,母亲就被诊断出了癌症,除了姨妈她没有让任何人知道,仍乐呵呵地忙这忙那,直到。 泪眼婆娑中,我的一颗心仿佛被人狠狠地砸碎,再一块一块挖走。原来,母亲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住地打电话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几眼,再和我多说几句话呀。母亲呀,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了那么久(原文有删改)1717本文主要详写了母亲去世前_、为“我”送水果、“我”回去看望母亲这三件事,而母亲去世这件事只用几个省略号带过,这是为了突出“我”对母亲的_之情。(2分)1818请从前文中找出与第段画线句相呼应的句子。(3分) 19请分析第段和第段中加点词“终于”的表达效果。(4分)副词“终于”的意思是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盼的事情最终发生。第段的“终于”强调了“我”听到母亲生病后急切回村看望母亲的心情,第段的“终于”强调了母亲好不容易盼回女儿回家后的满足心理。电话催“我”回家愧疚、内疚、自责她急急地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了!2020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多次写母亲“像个孩子”,这和莫怀戚散步一文中写母亲“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是一个意思,都是指老人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B本文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一样,都写到了亲人的去世,都运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都表现了亲人离世这件事对孩子的打击。C本文写母亲冒着酷暑艰难地送来新鲜的水果,这和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父亲艰难地爬到月台那边为我买橘子一样,都蕴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D本文中“车到了村头,那里空荡荡的,只有冰冷的寒风”运用了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暗示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这种手法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也用过。C(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豆腐(2016铜仁)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选自读者乡土,有删改)212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4分) 2222文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4分)说明对象:豆腐。豆腐的起源(发明)豆腐的分布广泛,受欢迎的程度豆腐的意(精神)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示例一:引用了周易中的话,说明了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示例二:列举了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味的例子(或: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爱吃豆腐的例子),准确说明了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2323文段画线句中的“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2424你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美食,请你在下面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仿写一句话,介绍一种美食给大家。(3分)A豆腐是由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或盐卤凝结成块,压去一部分水分制作而成。B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 不能,“据说”表推测,如果去掉,原句就变成了“是淮南王刘安聚方士炼丹时发明了豆腐”,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要求:介绍美食,仿例句的语言或说明方法,语句通顺。三、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10分)2525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提信息】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请从两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4分)【提信息】材料一:示例:中国制造缺乏“中国名片”(优质产品)。材料二:示例:“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谈理解】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3分) 【谈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言心声】材料四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3分) 【言心声】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事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还要培养创新意识,做创新型人才。四、写作能力考查(60分)2626阅读下面的文字,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严禁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1)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我们赞美的人和事物。我们赞美春天,赞美他们给自然带来了生命的活力;我们赞美大地,赞美他们给万物提供了诚挚的沃土;我们赞美老师,赞美他们为我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我们赞美父母,赞美他们为我们传递爱的温暖在你的心目中,最值得赞美的是什么呢?请你以“赞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盏盏的明灯。这盏明灯,或许是知识;这盏明灯,或许是亲情;这盏明灯,或许是美德你心中的这盏明灯是什么呢?请结合自我经历与感悟,以“心底有一盏_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补充题目,再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