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名师大讲堂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章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章(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论述类文章主要是指两大类:新闻评论(社论、时评、思想评论等)和社会科学论文。 其中社会科学论文更适合于命题,因此会更多选用。比如:2009年广东卷选用了爱因斯坦的自由和科学。阅读材料大约1000字。 论述类文本就是以议论为主或以议论作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明道理,证明作者一定的见解和主张。 1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点明中心论点,或提出所要论述的问题,或点出议论的范围。有的带有启发性,有的带有讽刺性,有的显得严肃庄重,有的显得新颖别致。总之,一篇议论文的题目具有独特的作用,能帮助读者去了解文章的内容。 2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第一要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只有抓准论点,才能把握全文中心。 有些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有些议论文,论点不止一个。论点多的议论文,论点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从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 我们阅读时,抓住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 从论点在议论文中出现的位置来看,由于作者的构思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有的出现在标题,有的在文章开头,有的在文章中间,有的在文章结尾,有的散见于全文中,要自己归纳。 3.论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包括数据)和理论论据,它是议论文的第二个要素。在阅读议论文时,要理清材料,认识论据在证明论点或反驳论点中所起的作用。掌握论据,也有助于抓准论点,把握全文中心。 4.论证。论证是议论文的第三要素,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结论是文章的结尾,或归纳出论点、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发出号召等,结论应与引论相呼应。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就是分析作者的思路,分析作者怎样用论据证明或反驳论点的。 1.选择题 两题8分。一道五选二(不排除六选二),5分;一道四选一,3分。 2.简答题 两题8分。一般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理清观点、材料方面的关系,归纳观点与材料,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设题。 重要词语:新概念、代词、多义词以及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等。 重要句子: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运用某种特定手法(多为比喻)的语句等。 观点与材料:引述材料的作用、几个材料是否矛盾或重复等。 归纳观点或材料:有几个分论点、几方面的材料、哪些角度论证等等。一般来说,论述类文章一个主体段落的中心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但各个段落的中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形式,如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等等。在罗列全文段落中心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更高层次上归纳组合段落中心,形成更为概括的内容要点。 考点例说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本质属性。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要有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 【例】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形成舆论。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问题】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解析】 首先,找出“固定的成见”的位置(画曲线处);看所给几处选项,都在“他认为”后(划线处)。A项和原文比较,没有出入,前文没有条件限制,后文也在解说固定的成见的缺点。虽然后文有“但是”,但并没有否定前面的说法,因此,该项正确。B项和原文比较,少了“常常”二字,这个限制的缺少就把句中原意绝对化了,这是论述类文章最应注意的问题。C项只是把原来句子改变了一下某些词语的结构,把“社会意识的统一”“公共价值的认同”改为“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句意并没有改变,因此正确。D项把“他认为”后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组合起来,因为都是作者对于“固定的成见”的看法,因此正确。此题选项为B。【答案】 B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说来,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一般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等等。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例】美哉,书卷气 我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方不至于势利庸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者熊十力说他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他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自己生命的深层次起作用。王冶秋先生十四遍读阿Q正传,他的体会是,“第一次读它,我们会笑得肚子痛,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深思,再读,阿Q向自己扑来,到后来,才觉得他是一个镜头,也许是报警器”而我们读书,常常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很少深入挖掘,摄取营养。 关于读书,爱默生如是说:“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重读,用大半生的阅历去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去读出人生况味,读出真知灼见,这不正是对人生之旅的扩展和丰富吗? 读书大可随缘。我读书并不拘泥于某一类书,往往碰到什么就读什么。友人赠我一套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置诸案头。翻读起来,立即被那种语淡意深的风格所吸引,便一读再读。有一次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初集,看得很有兴味,于是多方寻求,得到二集、三集 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积聚使你沦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 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 注: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最大博物馆。【问题】联系全文看,“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解析】 这句话的出现是在阐述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性时引用爱默生的话,理解这句话需要理解两个词语:一是“注解”,一是“自己”,从文章中看,体现“对自己的”主要在第二、第三自然段划直线处,把两句归纳起来就是“要让书为优化自己的人生、扩展和丰富自己的人生服务”。需要指出的是该句的后一分句从反面作了说明。这两句说明是用两个比喻,都在说明读书不能受书本的控制,尤其在思想上不能人云亦云,联系上文,它既是对于“对自己的注解”的解说,也在做进一步的强调,所以答案应该还有一点,那就是:不要被书本控制你的思想或不要成为书本的奴隶。【答案】要让书为扩展和丰富自己的人生服务,而不要成为书本的奴隶。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要求的重要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对概念的阐述以及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和整合”一是指能够识别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答表述。这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重要的阅读能力。 【例】中国古典园林中“风”的文化意蕴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以风为题名的景观、建筑极多,极常有。大到北京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等景区,小到扬州个园的透风漏月厅、卢氏意园的“水面风来”馆、苏州留园的清风池馆、北京香山见心斋中的畅风楼等建筑。风在园林中如此受重视,这是因为它不仅丰富了园林的空间意境,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蕴。 翻开中国园林建筑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有较多的古典园林是扇形建筑的,如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留园的“与谁同坐轩”等。这是因为扇能让人联想到风,意会到风。园林中如此突出“风”,其实和园主身份有极大的关联。中国园林的主人多是皇室、官宦或士大夫文人,他们深受中国儒家学说的熏陶和浸渍,以讲“仁”“礼”为己任,以追慕“圣贤”为大道。而“风”在中国儒家经义中正有着特殊的含义。毛诗正义中就云:“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因此有着强烈的政治教化色彩,更出现了一个极常见的词语仁风。 儒家官宦的喜风,还因为风里的那份心情,风里的那个理想世界。司马光独乐园记有:“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我们从充满自然生气的表象里,看到了儒家之风的深层的审美涵义:对心灵、宇宙“天人”之间亲密和谐的无限追求与向往。 王振复在宫室之魂一书中写到:“在中国建筑文化之灿烂星空中,究竟哪一类建筑样式受中国道家思想影响最大,或者说其文化意蕴开拓了建筑文化的道家境界呢?是中国园林。”无疑,道家对自然的崇尚,正和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追求相拍相合。李格非记董氏西园:“开轩窗四面,甚敞,盛夏燠暑,不见畏日,清风忽来,留而不去,幽禽静鸣,各夸得意,此山林之乐。”在风中,人与自然似乎更为知音。“宵分人静,风起云涌,长林萧萧,如作人语。”(清戴熙赐砚斋题画偶录)对风的敏感,正是人们心静闲适的表现。清郑板桥云:“茅屋一间,天井一方月中有清影,夜中有风声,只要闲心消受耳。”聆听风中之味,大有道家所谓“心斋”、“坐忘”的精神境界。只有在闲、静、平和的心境下映物,才能进入妙赏的佳境,才可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禅境是道境的又进一步,是由道的虚转而为禅的空。冯钟平说:“中国园林命意在空不在实”。“空灵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特点之一”,正如任晓红所说的“园境也与这禅境一样,都是超然物相之上,在心性的自由天地中建立起的境界”。对中国园林的欣赏是视觉的,更是心觉的。一亭、一树、一石、一水,多需妙悟迁想,体味出象外之象。要有“慧心”,才可在咫尺山林中体味到一石一天地,一花一世界。而寺塔悬铃,是借风来传梵音的。“风吹悬铃,日夜铿然有声,有梵音到耳之妙境与妙趣”。风正如严羽以禅论诗云:“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松声,可豁烦襟听梵音,可清尘根”(明倪允昌光明藏)。对佛家而言,风里的世界是一个洗涤灵魂的世界,它吹去了千千万万的尘埃,还原成一个“明镜台”。身有所感,心有所动,神有所思。或许,这就是风在寺庙园林中体现出的无穷禅味。 “风”对园林而言,无论是从自然借景,还是从文化审美角度,都对观者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风”,在强调“天人合一”的文化里又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6年第9期,有改动)【问题】 请列出官宦文人喜爱“风”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归纳理解。从题干上看,涉及到“官宦文人”的句子在第二、第三自然段的划线处,从这三处,大致可以归纳出三点。在第三点中,有些同学会把“还因为风里的那份心情,风里的那个理想世界”作为答案,但是,这句话中两个指示代词“那份”“那个”又没有具体内容,表意不明,不能真正指出喜风的原因,因此不能作为最终答案。 【答案】 官宦文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风”在儒家经义中正有着特殊的教化色彩;“风”体现儒家“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理想境界。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可以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例】 (上文)中国古典园林中“风”的文化意蕴【问题】请概括出“文化意蕴”在本文中的意思。 【解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结构分析与内容归纳能力。从全文结构看,第一段“风在园林中如此受重视,这是因为它不仅丰富了园林的空间意境,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蕴。”提出论题“文化意蕴”;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是具体阐释意蕴所在;第六自然段是总结。在第二到第五自然段中,第五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禅境是道境的又进一步”,这句话承上启下,我们自然想到了前文中的“道境”和道家的关系,后文中“禅境”和佛家的关系,也自然推到再前文中所说的儒家官宦和儒家的关系。因此答案自然得出。 【答案】 本文的“文化意蕴”指的是在中国园林的“风”中所蕴含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说来,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结构段落除外)都相对集中地表达了一个中心意思。我们把这个中心意思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头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子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适合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块,就形成了全文的中心。社科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其全文的中心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例如】 (2008年湖南卷) 谈静 朱光潜 (1)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破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 (2)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3)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来的趣味。 (4)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退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5)我这番话不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万特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近来看周启孟的雨天的书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那,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 (6)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释迦牟尼在菩提树阴静坐而证道的故事,你是知道的。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仅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 (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略有删改。)【问题】 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1)(3)为第一部分,(4)(5)为第二部分,(6)为第三部分。请分别从每个部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每处2个字),概括出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解析】 此题考查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要做的是把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通过各个方面的“领略”及其“趣味”,因此,能概括第一部分内容的词语是“感受”;第二部分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是“静趣”;第六段的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语意中心落在后半句,从后半句中可提取关键词“帮助”,而这一段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还有下文的“于身于心,都有极大的裨益”一句,由此句可提取出关键词“裨益”,比较这两个词的含义,“裨益”的含义更为贴近层意,所以选“裨益”。【答案】 感受、静趣、裨益 总之,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整体阅读,把握大意;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提炼整合,明确中心。阅读时要善于抓住段落的中心句和全篇的中心句,来帮助提炼概括。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述文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 1辨析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在论述文中大量出现,一般要求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别人的观点。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点态度,有时是比较复杂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些情况读者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这类试题一般安排在推断题中加以考查。 另外,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把握引述材料隐含的作者的真实意图,这是社科文阅读考查的又一重点。阅读时要在筛选整合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作者评论或议论性的文字,推求材料与作者意念之间复杂的关系。 【例如】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单纯而彻底,这是因为它的论证不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因素。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的理论认为,效率主要来自市场的自由竞争,受其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它假定人是利己的,在竞争中要追求直接的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古典自由主义者称这为个人经济理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就说,财富来源于人们的竞争性劳动。人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因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使自己拥有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扩张,所以根本不需要国家或者法律来操心人们的经济事务。只要不约束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利益追求,那么市场自然就会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每个人肯定会把自己寻求财富和利益的行为发挥到极致,使之尽可能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不过,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它只关心效率的生产性和积累性方面,它只考虑到个人的求利行为动机及其经济理性化程度,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其他可能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因素(如追求社会名誉)或环境因素(如社会政策)。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个人行为的经济理性并不能自然导致整个社会行为的经济合理性。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情。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这种经济无序状态来自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非理性。所谓的个人的经济理性是以自我目的为核心来推理、论证的,这种个人的经济理性就个人的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可见,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没有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的因素,无法提供一种完备而有效的经济效益论证体系。还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自由主义不但假定人是自私的,而且也假定自然世界的物质资源是无限可用的。对资源有限性事实的忽略,导致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付出了过于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造成现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第1期)【注】 节选的这部分文字是作者对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理论的一则评论。文章先引述了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的有关理论,然后结合事实分析了这一理论的若干缺陷。 【问题】下列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一项是( ) A A人人具有利己的本性,在竞争中追求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B B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C C个人经济理性以自我目的为核心,这从个人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 D D个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能使市场的资源配置自然地达到最佳,每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会最大限度地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解析】 要辨明哪些观点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哪些观点是作者的。这里更多涉及的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A项是对原文“它假定人是利己的,在竞争中要追求直接的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的转述。B项由原文“人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因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转述而来。D项在原文找不到直接的语句,有关信息集中在第一段最后两句,摘取原文中的“人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使自己拥有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扩张”,“根本不需要国家或者法律来操心人们的经济事务”,“每个人肯定会把自己寻求财富和利益的行为发挥到极致,使之尽可能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等语句,然后加以整合,就可以明确D项完全切合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C项是作者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的评论,属于作者的观点。【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