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 济南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1639855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 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 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 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光阳光;2、流动总能量、流动总能量: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量流动。1、源头:、源头: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5、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过程:3、流动途径:、流动途径:4、形式:、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沿食物链(网)逐级流动沿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生产者生产者(植物植物)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肉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分解者呼吸呼吸1 1、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什么?、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什么? 这部分能量用于哪些方面?这部分能量用于哪些方面?2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思考:思考:1 1、该图生态系中绿色植物被消耗、该图生态系中绿色植物被消耗23232323KgKg,则第三营养级可合成有机物,则第三营养级可合成有机物_Kg_Kg; 2 2、流入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就是第三、流入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就是第三营养级动物摄取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吗?营养级动物摄取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吗?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2 2、逐级递减,效率为、逐级递减,效率为10%20%10%20%;1、单向流动、不循环;、单向流动、不循环; 导致以上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以上特点的原因是什么?1、单向流动的原因:捕食关系不可、单向流动的原因:捕食关系不可逆,热能的散失不可逆。逆,热能的散失不可逆。2、逐级递减的原因:自身的消耗,、逐级递减的原因:自身的消耗,部分流向了分解者。部分流向了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的关系中,是否存在的关系中,是否存在着随营养级而倒置的着随营养级而倒置的现象?现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营养级一般不超过养级一般不超过56个个,请你说明原因。,请你说明原因。 根据逐级递减的原理,绘制出根据逐级递减的原理,绘制出能量金字塔如下:能量金字塔如下: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螳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螳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在某一段时间所同化的大象在某一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螳螂体内的为中可流入螳螂体内的为 ( )A、0KJ B、106KJ C、2106KJ D、 106KJ2106KJA 池塘内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池塘内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虾虾鱼,假设一个人只靠吃鱼来增鱼,假设一个人只靠吃鱼来增长长1Kg体重,那么消耗浮游植物至体重,那么消耗浮游植物至少为少为 A、100Kg B、125Kg C、625Kg D、1000KgB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营养级,E为分解者。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表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 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PgPnRA15.92.813.1B870.7369.4501.3C0.90.30.6D141.061.979.1E211.520.1191.4单位:单位:102千焦千焦/m2/年年分析回答:分析回答:(1 1)能量流动是从)能量流动是从A A、B B、C C、D D中的哪个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2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到)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3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PgPgPnPnR RA A15.915.92.82.813.113.1B B870.7870.7369.4369.4501.3501.3C C0.90.90.30.30.60.6D D141.0141.061.961.979.179.1E E211.5211.520.120.1191.4191.4四、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四、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戊戊庚庚己己甲甲丁丁丙丙(1)生产者是)生产者是_, 次级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是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那么在)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体内积存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_。(3)已知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已知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捕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若一种生物捕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丙每增加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丙每增加10Kg生物量,生物量,需要消耗生产者需要消耗生产者_Kg。一、概念一、概念看书看书P91的内容物质循环的概念是什么?的内容物质循环的概念是什么?生态系统所指:生态系统所指: 物质所指:物质所指:循环所指:循环所指: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生物圈;所以又叫生生物圈;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地球化学循环;C、H、O、N、P、S等化学元素;等化学元素;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无机环境无机环境化石燃烧化石燃烧二、二、碳碳循循环环碳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碳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碳进入生态系统的形式:碳进入生态系统的形式:碳返回无机环境的形式:碳返回无机环境的形式: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的形式: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的形式:温室效应的原因:温室效应的原因:思考以下问题:思考以下问题: 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CO2 2C A B C A B DD煤、石油等煤、石油等 例:下图是碳循环的图解例:下图是碳循环的图解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1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A A、B B、C C、DD各代各代表什么生物?表什么生物?2 2、碳分别以什么形式进入、离开生物群落?、碳分别以什么形式进入、离开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部以什么形式传递的?在生物群落内部以什么形式传递的? 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2C A B D煤、石油等煤、石油等 3、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依赖于进入生物群落依赖于 _作用。作用。4、碳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中主要依靠、碳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中主要依靠_作用。作用。5、限制我国西北地区、限制我国西北地区过程总量的主要非过程总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_。 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2C A B D煤、石油等煤、石油等 6、过程的加剧将产生怎样的后果?过程的加剧将产生怎样的后果?7、温室效应的控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温室效应的控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为此情,为此1997年年12月月11日联合国在日本东日联合国在日本东京有关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了京有关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了京都议定京都议定书书,这基于物质循环具有,这基于物质循环具有_的特的特点。点。下图是一幅下图是一幅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画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画三、物质循环的特点三、物质循环的特点 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思考:思考: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试举例说明为什么治理环境污染要加试举例说明为什么治理环境污染要加强国际合作?强国际合作?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赖、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彼此相互依赖、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往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