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冊“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单元整组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我们尝试通过单元整组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一、单元整组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语”明确目标单元导语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从低年级的一两句成为中高年级的一段话,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单元导语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随着中年级孩子自主意识的觉醒,学习自主能力的增强,教师要利用好单元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求知兴趣,来形成自己的单元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自由地读,反复地读,从读通读顺,到读出思考,读出目标。尝试之初,能够用教师引读来理清句序,读懂意思。如“大自然中有哪些奇观?”“我们能够怎样来学习?”逐渐,教师能够让学生自己划出要点。要点中往往既有“人文感受”,又有“学习方法”,还有行为实践的目标。学生通过读好单元导语,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多了一份阅读期盼。学习目标确立起来的同时,学习主人翁的意识也随之大大增强。(二)“导读”整体架构导读,让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从总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形成整个单元的主旋律。比如,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了解世界遗产”。学生在导读基础上,带着对世界遗产“世界突出,罕见的,有价值的”的模糊印象,带着“为什么我国的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称得上是世界遗产”的思考,去阅读本组课文,在浏览中,不时惊叹,并注重到了“独一无二”“享誉世界”“举世无双”这样一些词汇,鲜明地获得了对这三处景观的整体印象,从而自然地唤起崇敬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补充的资料袋,了解我国更多的“世界遗产”。这样获得的一种整体感受的力量是逐篇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这个种力量为深入感悟打下了基础,成了整个单元教学的情感主旋律。(三)“导行”做好铺垫从进入本单元学习开始,一是铺垫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如第四单元“小动物”专题,以“我们将会过得很快乐”“将唤起我们对自己相处过的小动物的美好回忆”“我还会去细细观察我家的小猫咪”“我要给我家的小狗阿东画张像”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二是铺垫阅读兴趣。读课文以外,多读同题文章,吸收一些好的语言,增添感性体验。如第七册的语文学习中,推荐学生人人读好两本书:昆虫记和爱的教育。学了萧红的火烧云,推荐原著呼兰河传;学了丰子悟的白鹅,临他的漫画集和丰子恺文集三是为单元习作教学做好铺垫。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如第一组“自然景观”,能够是自己去拜访过的名山大川的门票、地图、照片,能够是无名小景的照片、图画,唤起自己对过往经历的深切回忆,并加深景物特点的印象。二、单元部分探究,有机整合“单元整体感知”已经让师生全局在胸,具备了基本条件,在部分探究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机整合?(一)立足单元整体,引导学生质疑单元整组教学,使学生立足于单元整体来思考,有利于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提出更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的问题不但覆盖面大,穿透力强,而且思维容量大。如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周恩来和肖复兴从小立下了志向,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坚持到底的?”第八单元“科技成就”“植物种子登上太空,未来住宅电脑控制,这些都发生在近20年里,为什么近20年能够带来这样大的变化?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21世纪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涵盖着整组或整篇课文,能够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并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这就不是一般意义的质疑,而是对问题的发掘和重组,是教师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这种建构是主体自觉的,是联系和发展的。这些有价值的疑问,完全能够成为教师教学的提升点与制高点。(二)整合对比阅读,感悟表达规律要想把语文教得简单而有实效,首先要好好钻研教材,把一本书,一篇课文读薄。这个思想为单元整体教学亮起了“探照灯”。因为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一个框架式结构,立足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删繁就简,把一单元读薄,体悟最精妙的语言,体悟最有价值的语言规律,以求达到简单化、艺术化、精良化与高效化。如“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个单元,编排了中外作家四篇作品。作家观察角度不同、表达方法不同、语言风格各有特色。丰子危的白鹅与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相比较,学生感受到:同样为白鹅,同样一个“高傲”,不同国度便有不同风范,中国白鹅如同堂子里的老爷,外国白鹅如同海军上校。猫与母鸡都是老舍的作品,将其作比较,感受老舍的情感变化,前者是直接抒发对猫的喜爱之情,后者则用了明贬实褒的手法。四篇文章描写动物,都描摹了动物的叫声,其贴切程度,令人叹服。鹅的厉声叫嚣,猫的丰富多腔,母鸡的如怨如诉,学生对比阅读后,觉得妙趣横生。于是,在自己的习作中,观察细致了,表情达意的形式也丰富了。整合中比较,比较中深思,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悟”的过程。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会逐渐增强自主硏读,自主建构的能力,并将焕发出强大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度影响。(三)精读略读选读一体,举一反三人教版教材选编的课文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与选读课文之分。略读是一种应用精读所学到的阅读技能进行广泛、独立地阅读的形式。四上年级的教材中,略读课文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加上选读课文8篇,共占课文总量的68.8%。略读不容忽略,同时不能忽略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缺乏充分认识。唯恐学生不会读,陪读到底,讲问到底,剥夺孩子应有的学习自主权。有的甚至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上成几个课时,抛不开精读课文串讲的惯性,放不开手脚,致使略读不“略”,包办太多。这样的现状,学生如何做得了主,自主能力又如何提高呢?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提岀略读要求。提示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特点。阅读提示里明确指出了阅读略读课文的一般流程:默读一一思考一一讨论交流。这些提示包含着阅读策略的要求,相关拓展的要求,涉及学生生活世界里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多维立体的空间,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节奏与习惯,去进行自主研读。所以,教师必须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默读,完全能够组织简简单单的让学生做主的学习流程,摒弃过度设计,摒弃分析讲解,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在我们的课堂。三、单元整体回顾,串珠成链一个单元的学习犹如攀登山峰,到了尾声,就等于接近了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戚觉。如果教师不去着力引导学生综观全局,发现新规律,那就错过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单元整体回顾中增强思维训练的力度,实现一些置身山上或登山过程中所无法企及的学习目标。(一)主题会谈,归纳发现要点四年级开始,语文园地里“我的发现”由以往发现字词的规律转变成了关于阅读、写作方法的对话,表现方式很新鲜:由“小林”和“小东”两个学习伙伴,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谈。教师要充分使用这样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加入他们的谈话,进行交流。(二)读写一体,整体提升语文素养单元整体教学,旨在打通生活、阅读、习作的通道。我们不能直到教学完一单元的课文,才去涉及语文园地里的“口语训练”和“习作”,那是一种为交际而交际,为习作而习作的应命行为。事实上,“单元整体感知”的第一个环节,当加生开始围绕单元主题聊谈的时候,口语交际就已经开始了,习作训练也悄然酝酿了。譬如第一单元“自然奇观”,初步聊谈的话题是“以前去过的哪个地方令你感到最神奇,那里怎么样。”要求用一两个词说出特点。学生的回忆被激活,过去生活体验的指向性开始明确。随着部分感悟的深入,话题也进一步深入。在学习第一课观潮之后,让学生接着聊自己的旅游经历,在师生、生生聊谈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面的选读课文五彩池和迷人的张家界的开头。学习进入到第二课鸟的天堂,赏读了巴金“从远处看,榕树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近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之后,又让大家续谈“旅游经历”,远远地看,你看到了什么;走近了,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与作者的经历有着共同的因素,课文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之后,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提升,并潜移默化地完成由吸纳到倾吐的迁移。(三)课堂延伸,综合展现学习成果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什么”“怎样学”都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教帰仅仅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参与选定主题,制定研究方案,在实施中提供一定的咨询。第七册语文第三单元主题是“中外童话”,我们进行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尝试,主要采用“课外活动,课内展示”的方式,以“活动”为主线来进行课内外一体的学习。学生积极性之高,远远超越了教师的预估。总而言之,单元整体教学就像一个立体的透明的箱子,教材的前后关联,编者的良苦用心,学生的人生发展,教师的经验积累、升华都会装在其中并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当我们以单元整体运转的取向鸟瞰一篇篇课文时,就能够很清楚地分辨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一个个教学训练点就会在整合中找到位置,逐步落实,从而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