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古代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8931185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古代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古代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题导学+考情探究+解题方略)古代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题1 1【考题精解考题精解】本题是一道炼字题,要从字面义和语境义两个层面进行推敲。“藏”字的本义是“隐藏”,联系前后词语可知,诗句中当为“覆盖”之意,以显示雪大人稀的边塞特点,为下句的“透”字张本,亦与前两联的清廉为官、清贫而归相呼应。“透”本为“穿透”之意,诗句中的“透”字亦有此意,明写边风之盛,暗写身衣之单,再次呼应前面刻画到的人物形象。答案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考题2 2【考题精解考题精解】本题要求简析颔联中的“空”字,解答时要先解释词义,看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然后再把这一词义放回原句中整体解读,看描绘出怎样的图景或是呈现了怎样的情境,最后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达到的艺术效果。答案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考题3 3 (1)【考题精解考题精解】本题考查炼字。完成此类题,首先要对全诗的内容进行解读,其次要了解一些答题常识和答题技巧。 这首骤雨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一个家住溪西水湾里的牧童,大清早骑着牛来到溪北放牧。正在放牧的时候,忽然风雨骤至。诗歌就从暴雨将至的一刹那写起。在牧童的身后,乌云密布,一片阴沉。在他的眼前,暴雨已经倾泻了下来。波涛顷刻间卷上了沙滩,轰鸣的瀑布如同十万军队发出喊声。“卷”字自然写出了雨的迅猛,而“吼”字则写出了雨势之大。答案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考题3 3 (2)【考题精解考题精解】本题考查炼句。“雨势骤晴山又绿”的意思是天突然晴了,山又绿了,暗扣了诗题“骤雨”。同时,这里也表现了人物的心情,牧童刚开始时是急急忙忙渡溪,现在雨停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答案答案:“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的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湖南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第二点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本考点为湖南省必考考点之一。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要读懂诗歌,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诗歌的语言,讲究字句的锤炼,讲究炼字,讲究押韵、平仄和节奏,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确性、凝练又有乐感,是诗歌语言的突出特点。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鉴赏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鉴赏古代诗歌的一个主要方法。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设置题目;说它是一个主要方法,是因为通过鉴赏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高考要求的鉴赏作品的语言,与一般的文学鉴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一、答题方法一、答题方法1鉴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答题步骤与要点: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字所描述的景象;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题过程】第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用精炼的语言明确指出诗中最精彩的用字。本诗是“明”“出”二字。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二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明”字是明亮,“出”是突兀而出。第三步,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两个字所描述的景象。“明”字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所见田野中上涨河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更加明亮夺目的景色,“出”字写出雨水冲洗的群山在阳光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的特点。第四步,说说这些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出”二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画面清新明丽,表达了雨后愉悦之情。第五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分别是“明”和“出”,“明”是明亮,“出”是突兀而出。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明”“出”二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画面清新明丽,表达了作者雨后的愉悦之情。2鉴赏炼句型提问方式:某联(某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全诗分析其表达效果。/某句被公认为好句,试分析它妙在哪里?/前人认为某句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答题步骤与要点: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句所描述的内容;说说该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例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阴浮远堂江阴浮远堂宋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题过程】第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最苦无山遮望眼”最能表现诗人心中的愁苦。第二步,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句所描述的内容。诗人借山寄愁,一反常人之法,不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不以不见所思为恨,却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心酸,令人生悲。第三步,说说该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上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3鉴赏诗眼型提问方式:某字(句)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答题步骤与要点:指出该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容;分析该字(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答题过程】第一步,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鸣蝉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第三步,从该字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乱”实际是全诗的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乱”是全诗的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4鉴赏语言风格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答题步骤与要点: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答题过程】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本词以口语入词,朴素自然。第二步,结合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语言明白如话,“思君”“此恨”“定不负”等词把“我”的感情表露无遗。第三步,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本词写出了“我”的悠悠相思,表达了“我”的情深意切。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这首词以口语入词,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思君”“此恨”“相思”等词把“我”的感情表露无遗;“只愿”“定不负”等词语体现了“我”的情深意切。二、易犯的错误1审题不清导致失误。比如只是要求评析颔联,若审题不准确,就会产生错误。2缺少专业术语的积累。3对诗歌整体理解偏差导致失误。高考试题的设题点可能很小,比如只是要求分析一个字的表达效果,或者一句话的含意,但是完成这样的局部分析、鉴赏,也不能离开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整体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