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渗透法制教案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48881934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渗透法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渗透法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渗透法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课题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科地 理课时1课时学校松桃民族中学班级高一(16)班执教者龙勇波教学目 标知识目标: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2、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布局与变化的影响;3、通过读图比较、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技能目标:1、利用不同农业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比较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区位因素的影响3、通过读图比较、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情感目标:结合教学案例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2.分析和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难点:结合事例分析和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法制教育知识渗透点说明导入新课新授课:一、区位的含义转承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 业 的 主 要 区 位 因 素 及 其 变 化转承三、农业地域的形成课堂小结课后练习反馈板书设计展示图片“吃货眼里的中国地图”,以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食材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农业生产的概念)并请同学们在课本中划出来齐读一遍。 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农业地域的形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到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农业区位的选择”(多媒体展示课题: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师提问:观察、对比下列两幅图地理自然景观图片(多媒体展示;世界政区图、课本42页图3.1和图3.2),思考:两地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提示:从两地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思考)学生读图、讨论、回答:(略)教师点拨。湄南河平原地区人力耕种的水稻田、地势低平、红色土壤;气候湿热、机械化程度低; 人力耕种的水稻田。澳大利亚牧场上放养的羊群、草茂密,远处有树林; 地势平坦,土地广阔,人烟稀少。提问:这两幅图让我们明白农业区位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出来并读一遍。(多媒体展示“农业区位的含义)教师提问:有哪些因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呢?(多媒体展示)教师通过动画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既然我们了解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就让我们根据所学知识来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多媒体展示)观察下列图片和文字,讨论分析这些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为什么活动: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一小组讨论分析一个问题,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第一组请阅读教材43页 “水稻习性”,归纳水稻生长习性,比较下列图 ,(多媒体展示:世界水稻分布图、热带季风气候图、温带季风气候图、地中海气候图)讨论:哪些气候类型不适合布局水稻生产?哪些气候类型适合布局水稻生产?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第一组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点拨: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第二组请读图:(多媒体展示: “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讨论:这样的农业布局方式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农业布局有何不同?影响这种农业布局方式的因素是什么?你可以具体说说吗?比如再坡度陡的地方开辟为农田有何影响?在山麓地区为什么可以开辟为农田?低洼的地方发展鱼塘有何优势?贵州脆弱的生态环境能否布局这种农业?为什么?(第二组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点拨:江西的千烟洲立体农业是是根据丘陵山区年降水量大,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特点来布局的分层立体农业。可见,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坡度陡的地方开辟农田易发生水土流失,山麓地区坡度小,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这种布局方式在贵州推广,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有利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六条规定“ 国家坚持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第三组(多媒体展示: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迁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一甘蔗地一鱼塘一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过程。从该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来说,这几种类型的农业生产都适合发展。那么,这一变化是在什么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呢?这种变迁在贫困的山区会发生吗?为什么?清镇农民将稻田改种葡萄是否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说说你的看法。(第三组学生讨论、回答:略)点拨:这是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贫穷的山区,由于缺乏市场难以发生这种变化。清镇农民将稻田改种葡萄同样是受市场、价格的影响。第四组(多媒体展示:荔枝图)荔枝是热带水果生于南方,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传闻唐代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从岭南把整棵荔枝树砍掉然后以快骑驿送到长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布局农业时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贵阳地区不产荔枝每年荔枝上市我们仍能吃到新鲜的荔枝,这是为什么?(第四组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点拨:这主要是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贵阳地区不产荔枝,每年荔枝上市我们都能吃到是因为航空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应用,可见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刺激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生产布局。(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促使产量提高,就深圳而言,荔枝上市时每天大约有50吨运往全国国地,产量很大。通过以上各个案例中我们发现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是什么?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支持“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教师点拨: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支持“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以上我们分析了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区位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呢?(学生回答:略)哪一方面变化大?(学生回答:略)教师点拨: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阳光和水等,这些因素变化小;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在不断的改变社会环境,特别是科技的应用促使社会因素变化非常大。同学们知道去年清镇的西红柿事件吗?是什么因素影响使得农民将大量西红柿送到清镇市政府?教师点拨:市场的瞬息变化、价格的调整使西红柿供大于求,农民无法卖出才出现送往清镇市政府的一幕。好!以上我们一起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不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比如,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就是在当地的气候、地形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我们把这样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农业生产地称为农业地域。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农业地域的概念。从农业地域概念中,可以看出农业地域是各区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上不同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就形成了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现在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请同学们阅读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讨论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成因,完成下列作业:(多媒体展示)1什么是混合农业?2澳大利亚的农业在世界上占有怎样的地位?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在哪里?是哪些区位因素作用的结果?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区位的概念,分析了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并以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为例,介绍了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农业区位因素影响的结果。接下来我们练习巩固。作业布置:一、完成导学案中的反馈练习: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中,全部是社会经济条件的是()A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B市场、交通、政策、劳力 C气候、市场、机械、水源 D地形、土壤、交通、城市2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条件是()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政府干预 D降水多少3据绿博园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一个冬天下来,绿博园内死亡的大树超过1000棵,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换栽补种。请思考: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水源 B.市场 C.劳动力 D.气候4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答案:1.B 2.B 3.D 4.A二、预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板书: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区位的含义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从现实生活饮食习惯导入新课利用世界地图,构建空间概念;通过读图比较,从而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表述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强化环保意识的形成,渗透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六条)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应用身边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渗透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用清镇西红柿种植案例理解影响农业布局和生产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体现自主学习方式练习紧扣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依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以及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的作用来设计的,紧扣教材,从分应用教材活动和生活案例展开问题的研究,课件提供图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合作探究、思考,教师抓住适当时机进行点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好地理观念。教学过程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力,学生能自觉地参与教学,并在观察、思考、讨论中总结规律,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信心。本节课最大的收益是利用清镇当地的实例分析,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让学生感觉地理知识就应用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不足之处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还未形成,从图形和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够,今后还须继续加强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