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呼叫状态模型读书笔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8879214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基本呼叫管理(BCM)读书笔记吴彩燕1 SSF/CCF模型概述1) SSF/CCF型中的主要组成SSF/CCF模型主要包括:基本呼叫管理BCM(BasicCallManager),IN交换管理IN-SM(IN-SwitchingManager),特征兼容性管理FIM(FeatureInteractionsManager)/呼叫管理CM(CallManager),BCMIN-SM关系,BCMF口IN-SM与FIM/CM关系,及在SSF/CCF提供的功能上的分离。2) SSF/CCF真型中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SSF/CCF模型成分之间的主要关系是SCF和IN-SM间(通过SCF接入功能)的关系,IN-SM和FIM/CM之间的关系,以及FIM/CM和BCM司的关系。其中SC桥口IN-SM之间的关系是SSF/CCF的外部关系,是需要标准化的。而其它的关系是SSF/CCF的内部关系,是不需要标准化的。所有这些关系都是信息流来说明的,如0所示。图1SSF/CCF模型信息流从图中可以看到,BCM负责所有的呼叫处理,通过BCM事件信息将呼叫事件报告给FIM/CMoFIM/CM负责将智能呼叫和非智能呼叫分开,通过IN事件指示信息流上报给IN-SM,IN-SM负责将呼叫信息转换为标准的INAP/CAP消息送往SCE对于SCF下发的INAP/CAP消息,IN-SM负责转换为交换机内部呼叫信息通过IN控制请求信息流下发给FIM/CM,IM/CM则转换为BCMS制请求下发给BCM从而影响呼叫处理。2基本呼叫管理BCM1)基本呼叫管理概述基本呼叫管理(BCM管理所有的呼叫,不论是智能呼叫还是非智能呼叫,都建立一个基本呼叫状态模型BCSM行管理,代表了普通交换机的呼叫连接功能。BCM的主要功能是CCF中的基本呼叫状态模型(BCSMBCM是CCF中的一个实体,也是对交换机中为用户建立通信通路、并将这些通信通路连接起来的基本呼叫和连接控制的抽象。同时BCMS具备捡出点DP机制。利用DWBCM可检出引起智能网业务逻辑调用或向已活跃的动作的智能网业务逻辑报告的基本呼叫和连接控制事件(callandconnectioncontrolevent),并将相关事件报告给智能层,接受智能层的影响。这是对普通交换机功能的扩展。BCM0E支持基本呼叫和连接控制的资源。对于基本呼叫/连接控制,可以用一个呼叫状态迁移图来描述,即基本呼叫状态模型BCSM(BasicCallStateModel)。BCSMl用有限状态的机制来描述CCF为建立和维持用户的通信通路所要求的动作,它规定了CCF的一组基本呼叫和连接动作,并表示这些动作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去处理一个基本呼叫和连接的。一个BCS喊分由四个要素组成:呼叫点PIC(PointInCall)、检出点DP(DetectionPoint)、转移过程(Transition)和事件(Events),如图2所示。事件1转移事件nDPPIC图2BCSM成分PIC表示呼叫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用户正在拨号”状态。SCP可以下发命令决定呼叫处于哪一个PIC,PIC也称为控制点。DP表示一个呼叫状态结束时即将进入下一个呼叫状态前的临界点,可以理解为在连续的呼叫过程中设置的断点。转移过程表示在基本呼叫/连接处理中从一个PIC到另一个PIC的正常流向。事件引起从一个PIC到另一个PIC的转移过程。2)发端BCSM和终端BCSM国际电联在智能网能力集1标准(INCS-1标准)建议中定义了呼叫过程中必须设置的检出点和控制点,并把一个IN呼叫的发端部分(主叫部分)和终端部分(被叫部分)的功能分开,相应地BCSM也就包括两个部分,即发端BCSM(OriginatingBCSM)和终端BCSM(TerminatingBCSM),它们各由SSF/CCF中一个功能上分离的BCM来管理。发端BCSM苗述了主叫侧的基本呼叫/连接的状态迁移过程,而终端BCSM苗述了被叫侧的基本呼叫/连接的状态迁移过程。为一个呼叫同时建立发端BCSMi口终端BCSM这样可以简化各部分的处理,使设计上变得清晰并容易修改。而对于一个呼叫只有一个SSP,因此O-BCSMPT-BCSW的PIC和口嗅统一编号的,例如被叫用户摘机应答,在O-BCS成产生DP7,同时在T-BCSW产生DP15图2和图3分别为发端和收端的呼叫状态转换图,其中小方块表示检出点DP,大方框表示呼叫点PIC。从图中可知,ITU-T在INCS-1建议中规定的DP-共有17个,其中O-BCSMT10个,而T-BCSMt7个,表1分别列出了发端和收端BCSMJDR0_呼叫中T_呼叫中图 2 Originating BCSM图3TerminatingBCSM当发端BCSM行到DP1,表示主叫鉴权成功,此时已经得到主叫的相关信息了,例如欠费通知业务,可以利用DP1将呼叫信息上报SCP由SC限制随后的呼叫,给用户送通知音;进行到DP2表示收号结束,此时已经得到主被叫号码了,对于某些预付费业务,就是在此时触发主叫端的智能业务的;进行到DP3,表示号码分析结束,对于300、800等业务,此时通过判断被叫号码的特定接入码决定是否触发智能业务;进行到DP4,表示路由选择失败;DP5表示被叫用户忙;DP6表示被叫用户久叫不应。这几个DP表示呼叫失败,某些业务会用到相应的信息,则需要SSP检测到后上报SCPDP7表示用户已经摘机应答,即将连通主被叫,如果此时主叫用户挂机,将产生DP1Q表示主叫早释。通话过程中,由定时器定时产生DP8,上报SCP以供某些业务监视通话。进行到DP9表示主叫或者被叫挂机,通话切断。相应的收端BCSW,当呼叫进行到DP12,表示被叫鉴权成功,此时已经查询到被叫用户的签约信息,SSP在此时根据签约信息决定是否触发被叫端的智能业务,被叫彩铃就是此时触发的。进行到DP13时,表示被叫忙;DP14表示被叫久叫不应;DP15表示被叫应答;DP16表示通话中;DP17通话结束。3BCS值测点(DP点)DP(DetectionPoint)即检出点,用于触发智能呼叫和在智能呼叫过程中检测出与呼叫相关的事件。DP是BCSM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表示了在基本呼叫和连接处理过程中可以发生控制转移的点。DP的配置是为了通知“智能业务逻辑实例”遇到了DP,从而使IN业务逻辑实例可影响随后的呼叫处理。如果DP没有配置,则SSF/CCF继续原来的呼叫处理,不会涉及到SCF。下面介绍DP点的属性、类型。1)检测点的属性(1)DP的属性:配置机制(Arming/disarmingmechanism):DP可以静态配置也可动态配置。静态DP是通过SMF中的业务属性提供功能(SMFservicefeatureprovisioning)来配置的,静态配置的DP一直有效,直到SMF使其失效为止。动态的DP是SCF在一个与呼叫相关的智能业务控制关系的上下文范围内配置的。动态配置的DP保留到检出或直到“关系”结束。(2)触发标准(Criteria):在通知SCF检出事件或遇到DP时,是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的,即要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成为检出事件。(3)关系(Relationship):如果检出了事件,且符合检出事件的标准,则SSF可以通过“关系”传送信息流。如果是SSF/CCF和SCF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为了呼叫/业务逻辑处理,则认为这是一个IN业务关系(INservicerelationship),这类关系有两类:如果SCF通过这个关系可以影响呼叫处理时,则认为这个关系是一个“控制”关系(controlrelationship);如果SCF通过这个关系不影响呼叫处理,这个关系称为监视关系(monitorrelationship)。(4)呼叫处理暂停(Callprocessingsuspension):在一个智能网业务控制关系检出一个事件且满足DP标准,则SSF可以暂停呼叫处理,并允许SCF去影响随后的呼叫处理。当呼叫处理暂停时,则SSF向SCF发出一个信息流以请求指令,并等待响应。如果呼叫处理未被暂停,则SSF向SCF发送信息流通知SCF遇到DP,并且不要求响应。2)检测点的类型表1BCSMDP类型DP类型配置机制标准IN业务控制关系暂停业务性能举例TDP-R静态根据规定DP启动控制关系是全部TDP-N静态根据规定DP启动和终止监视关系非电话投票,呼叫登记EDP-R动态无现有控制关系范围内是呼叫分配,呼叫重选路由分配EDP-N动态无现有控制或监视关系范围内非对任何业务性能的计费,呼叫登记,呼叫排队在BCP的触发机制中,存在四类触发点,其名称及其含义如下:(1) TDP-R(TriggerDetectionPoint-Request)对一个确定的而言,其业务逻辑的触发点及触发条件是可预先静态确定的,这种业务逻辑触发点称为TDP-R当以符合触发条件的事件在被置为“TDP-R属性的DP点上发生时,将从该点上报以信息流“InitialDP至SCP,触发相应的业务逻辑程序,同时CCF中的呼叫处理流程被挂起,等待从SCP来的进一步处理命令。(2) TDP-N(TirggerDetectionPoint-Notification)与TDP-R类似,它也可预先静态指定。当TDP-N发生时也激发相应符合条件的业务逻辑。它与TDP-R的区别在于,在被置为“TDP-N的属性的DP点上发生了符合触发条件的事件时,在该点上报“InitialDP消息后,CCF的呼叫处理将继续自行进行而无需等待SCF的进一步指示,即它只起到一个对SCF的“通知”作用。(3) EDP-R(EventDetectionPoint-Request)这种触发点是被正在执行中的业务逻辑动态的置为“待命”状态。在被置为“EDP-R属性的DP点上发生了事件以后,CCF向SCF(经由SSF)上报该事件并挂起自己的呼叫处理过程,等待SCF的进一步命令。(4) EDP-N(EventDetectionPoint-Notification)与EDP-R类似,EDP-N也是被正在执行中的业务逻辑动态的指定。它与EDP-R的区别在于,在上报相应的事件以后,CCF继续自己在呼叫处理过程而不等待SCF的指示(只“通知”SCF发生了某个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