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 上篇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8861683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 上篇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 上篇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 上篇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考纲点击考纲点击】 【自查自纠】 元素分子原子离子胶体氧化物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核素符号周围数字有何含义?答案2乙酸乙酸(CH3COOH)分子中含有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属于四元酸个氢原子,它属于四元酸吗?为什么?吗?为什么?答案答案不属于,乙酸属于一元酸。因为一个乙酸分子只不属于,乙酸属于一元酸。因为一个乙酸分子只能电离出一个能电离出一个H。 3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吗?答案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也有的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也有的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等,还有的是过氧化物,如Na2O2等。 4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案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三者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即 分散质微粒直径。考点一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1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2013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7D)氧化物的种类判断: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2氧化物的类别辨析氧化物的类别辨析(2013四川,四川,2A)角度发散角度发散根据化合物的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判断是离子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判断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能电离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3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的分类(2013上海,上海,2) 1(2013四川,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解析A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错误;C项,四氯化碳不属于电解质,错误;D项,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分别为甲醛、硅酸钠、氨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正确。答案D高考印证高考印证 1(2013皖南八校联考)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或结构简式)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有 ()。碱、纯碱、Na2CO3正盐、碳铵、(NH4)2CO3糖类、纤维素、(C6H10O5)n弱电解质、干冰、CO2原子晶体、石英、SiO2化合物、福尔马林、HCHO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析纯碱属于盐,错;碳铵为NH4HCO3,属于酸式盐,错;CO2为非电解质,错;福尔马林为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错。答案A应用体验应用体验考点二考点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012山东理综,山东理综,7A)(1)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光泽、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化学性质: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2)物质的变化常见的物理变化:物质三态变化;金属导电;蒸馏和分馏;挥发、升华;吸附、盐析、渗析;溶解、潮解;焰色反应。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2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变化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变化(2013江苏,江苏,4)常见的化学变化: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脱水、变性;干馏;分解、水解、裂解、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角度发散角度发散根据化学键的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根据化学键的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高考题汇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012山东,7A)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2013福建理综,6B)C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2013江苏化学,4B)D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2013天津化学,1B)高考印证高考印证解析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淡水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C项错误;Na2SO3中4价的硫元素被H2O2中1价氧元素氧化,二者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答案D 2(2013山东菏泽一中质检,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化学键断裂或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B干冰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变化C除去食盐水中的水最好采用化学方法D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应用体验应用体验解析如HCl气体溶于H2O的过程只有化学键的断裂,NaCl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的过程只有化学键的形成,二者都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选项B干冰是固态CO2,干冰变为气态CO2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食盐水中的水最好采用蒸发法除去,蒸发属于物理过程;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有新元素生成的变化属于核变化,D正确。答案D考点三考点三常见的化学用语常见的化学用语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如: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1电子式的正误判断电子式的正误判断(2013江苏,江苏,2B)根据离子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微粒性质。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2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与正误判断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2013江苏,江苏,2C)角度发散角度发散 (1)分子式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如葡萄 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白磷的分子式为P4等。 (2)最简式是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的 式子,如苯的最简式为CH,葡萄糖的最简式为CH2O。 (3)结构式是用短线代替电子式中共用电子对并将其他电子 省略的式子,如O=C=O和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3分子式、最简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结分子式、最简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结 构模型的正误判断构模型的正误判断(2013江苏,江苏,2A)(4)结构简式是把分子碳碳、碳氢、碳氯、碳氧等大多数单键省略掉,而保留碳碳双键、三键、环状结构(碳氧双键可省略)的式子,通常只适用于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化合物,如CH3CH2CH3、CH2=CH2、CH3CH2OH、CH3CHO等。(5)结构模型包括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如CH4的比例模型为,球棍模型为 。 3(2013江苏化学,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高考印证高考印证D中子数为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质子数为92的铀的铀(U)原子:原子:答案B 3(2013黄山期末,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应用体验应用体验D质量数为质量数为23的钠原子:的钠原子:解析解析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间形成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间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个共用电子对,A项错误;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是项错误;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是7,B项错误;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项错误;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所以左下角数字是字表示质量数,所以左下角数字是11,左上角数字是,左上角数字是23,D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C考点四考点四胶胶 体体(1)丁达尔效应是由胶体本质特征决定的,是胶粒对可见光散射造成的,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2)胶体的聚沉方法:加电解质溶液。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加热、搅拌。(3)电泳现象:带电的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现象,可用于高压除尘等。(4)胶体渗析:用于胶体的分离和提纯。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胶体的性质及应用(2013安徽,安徽,9C)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由此可知将纳米级的微粒分散于分散剂中也可形成胶体。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角度角度2胶体的制备方法胶体的制备方法(2013江苏,江苏,8B)角度发散角度发散 4(高考题汇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2013四川,2B)B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与H、K、S2、Br共存 (2013安徽,9C)C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 (2013江苏,8B)D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化剂 (2012江苏,5A)高考印证高考印证解析FeCl3溶液不是胶体,A项错误;在电解质溶液中Fe(OH)3胶体会聚沉,且进一步与H反应生成Fe3,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Al(OH)3胶体不是沉淀,不加沉淀符号,C项错误;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可用于净水,D项正确。答案D 4(2013安庆模拟)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应用体验应用体验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根据图示,红褐色液体是Fe(OH)3胶体,胶体能透过滤纸,CaCO3沉淀不能透过滤纸,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X中分散质是FeCl3,Z中分散质是Fe(OH)3胶粒;C选项正确,CaCO3促进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D正确,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B 化学用语正误的判断方法:知识链接知识链接防范防范1对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掌握不牢对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掌握不牢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含78个中子的碘的放射性核素:防范演练防范演练 答案C(1)“纳米材料”并不是胶体,只有将其分散到某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2)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与溶液一样呈电中性,胶体并不带有电荷,只是胶体的胶粒带电荷。(3)胶体和溶液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淀粉溶液、肥皂水、蛋白质溶液既是溶液又属于胶体。(4)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通过静置可以区分胶体和浊液。(5)并不是所有胶粒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粒,无电泳现象,遇电解质溶液不发生聚沉,若使之聚沉可采用加热法。知识链接知识链接防范防范2对胶体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到位对胶体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到位 2(2013蚌埠统考)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C葡萄糖注射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防范演练防范演练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的,只是胶粒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才带电荷,A项错误;饱和FeCl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可制取Fe(OH)3胶体,滴加过量氨水,产生的是Fe(OH)3沉淀,B项错误;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项错误;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答案D 利用物质的分类思想探究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物质分类思想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应用: 1判断和预测物质的性质如在学习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时,由于同族元素原子的结构相似,则其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我们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逻辑推理方法,只需要探究这两族元素的代表元素钠和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即可,然后根据它们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就可以推断同族其他元素的同类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2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例如在磷酸(H3PO4)、氢氧化镁Mg(OH)2、氧化钙(CaO)、氯气(Cl2)、氢溴酸(HBr)等物质中,具有酸的通性的是。 3鉴别物质例如选择化学试剂鉴别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BaCl2溶液、KNO3溶液、Ca(OH)2溶液时,可先按酸、碱性的差异利用石蕊试液将它们分为三类,然后再分组鉴别。序号序号分类依据分类依据物质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显显酸性酸性)稀硫酸、稀盐酸稀硫酸、稀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显显碱性碱性)NaOH溶液、溶液、Ca(OH)2溶液溶液石蕊试液无明显石蕊试液无明显现象现象(显中性显中性)BaCl2溶液、溶液、KNO3溶液溶液注意注意:在掌握各类物质通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具体物:在掌握各类物质通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具体物质的特性。如酸与金属反应可生成盐和氢气,但并不是质的特性。如酸与金属反应可生成盐和氢气,但并不是任何酸与金属的反应都适用。任何酸与金属的反应都适用。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BaCl2、Na2CO3、NaCl、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方案: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方案:将它们按照钠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1)根据方案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发现Na2CO3溶液也显碱性,于是将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_。应用体验应用体验(2)请写出方案两组物质间任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该兴趣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根据是否含有钠元素将上述五种物质分为Na2CO3、NaCl、NaOH和H2SO4、BaCl2两类。在用H2SO4鉴别三种含钠元素的物质时,Na2CO3很容易得到了区分,但鉴别NaCl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你能帮忙解决这一难题吗?_。解析(1)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显然Na2CO3不是碱,它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2)方案的两组物质分别为H2SO4、BaCl2、NaOH和Na2CO3、NaCl,两组物质间能够发生两个反应。H2SO4和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BaCl2和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3)可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H2SO4溶液,再分别加入稍过量的两种未知物质的溶液,由于加NaCl溶液的试管中硫酸不参与反应,再加Na2CO3溶液会产生CO2气体;而加NaOH溶液的试管中的H2SO4已经被完全反应,再加Na2CO3溶液不会产生CO2气体。答案(1)不合理;虽然Na2CO3溶液呈碱性,但它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OH,不符合碱的定义(2)CO322H=CO2H2O(或CO32Ba2= BaCO3)。(3)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许等量的H2SO4溶液,分别加入稍过量的两种未知物质的溶液,充分混合后,再向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加Na2CO3溶液,若有气泡生成,则加入的未知物质的溶液为NaCl溶液;若无气泡生成,则加入的未知物质的溶液为NaOH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