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综述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7190717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研究综述摘 要:本文通过概括总结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在学界的研究情况,阐释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质内涵,客观评价“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影响和意义,为“中体西用”思想的研究和深入展开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体西用 内涵 意义 评价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研究是个复杂的课题。随着史学界的不断解放,对其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突破了固定僵化的格局,近年来,该研究走向繁荣,研究的角度不断拓展,视野更加开阔,新的论点及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在此将近年以来 “中体西用”思想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希望有助于这个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探索。 1,“中体西用”是谁最早提出的问题 王兆祥认为:中体西用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观点后来被维新派代表冯桂芬所发展,并提出著名的“四不如夷”,而中体西用的集大成者张之洞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正式颁行近代学制“癸卯学制”。表明“中体西用”在文化教育近代化上所起的作用。” 王兆祥:“中体西用”再论J.广州社会科学,2008,第8期李绍先教授认为:“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们从理论上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用、道器、本末等范畴,出了中体西用概念。冯桂芬是第一个明确表述中体西用观点的人。”他所著校邠庐抗议一书云:“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便是最好的体现。 李绍先:“中体西用”文化别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7,第2期李细珠则认为:劝学篇面世以后,不断被人翻刻,并由传教士译成外文,“中体西用”的思想更是借助皇权之势被广泛流传,虽然“中体西用”不是张之洞的最初发明,也不是张之洞的独家思想,但是他是这种思想的典型发言人或典型的代表人物则毋庸置疑。劝学篇已经收到请预览后下载!“劝学”的效应。”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72页从时间上看,1895年4月,沈康寿在万国公报发表文章首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后,孙家鼐筹议京师大学堂,张之洞改革两湖书院,梁启超起草大学堂章程,都使用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然而,系统深入地进行阐释,集“中体西用”理论之大成者,还得数张之洞。因此邓海成,高峰则认为: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中体西用”思想,在中西学的功能地位上始终强调“体与用”、“本与末”以及“主与辅”的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的中西文化观,它贯串于洋务运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一直影响着后来的维新运动的发展和“新政”改革的进行。” 邓海成,高峰:“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历史启示J.人民论坛,2014年7月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对中体西用的思想谁最先提出,学者们意见不一。但对于张之洞将中体西用思想推向成熟这一问题学术界一致达成了统一,“中体西用”虽不是张之洞首发,但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的实践,将其思想推向成熟的无疑是洋务派后期代表人物张之洞。而且他对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及中学与西学的关系阐述的最为精确系统。 2,“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质和内涵问题清末的“中体西用”继承了传统文化体用观的这种含义,以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纲常名教为不变之“体”,以西方科学技术为应世之“用”,以“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方克立先生指出:“中体西用”论对传统文化体用观有一个重要的偏离,那就是割裂了文化之“体”与“用”的统一。传统文化体用观是在一种文化内部区分体用、内外之学,现在变成了两种文化之间讲(中、西)体用关系。” 谢青松:“马魂、中体、西用”说研究综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J.2014年第3期持相似观点的匡雅楠认为,“中学为体”实质和内涵是强调以“孔孟”为体,而不是指中国的半殖民地封建的社会制度。不论是统治地主阶级还是改良派,他们都恪守封建伦理,坚持纲常名教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所以不能动摇统治的根本。至于“西学为用”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即所谓的“求富”,一心想通过引进西方技术的器物学习提高国力,虽然想法固然不错,但治标不治本,因为器物的学习并没有触及到西方先进技术的核心请预览后下载!” 匡雅楠:浅析“中体西用”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0年5月于择也认为:“中体西用的实质内涵在于力图突破旧有的夷夏之辨的束缚,打开对西方文化深闭固拒的大门,建立一种以学习西方、接纳西方为指向的中西文化结合的新型关系。选用体用模式,既有对传统道器本末观的沿袭,也有对中国根本价值观念的惯性依赖和对西学尚属简单肤浅的理解。所以,以体用来结合中西本意是以一种恰当的形式消除中西学之间旧有的严重的对立,而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式在维护中学,实质在接纳西学,将西学为我所用。” 于择:浅议“中体西用”论J.法制与社会,2010年,3月而汤菊平、吴巨培则认为“中体西用”的实质是对封建文化观的理论性修补,在他们所撰写的“中体西用”的科学哲学解释一文中,通过运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原理,证明了以下观点:“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西方资本主义新事物在中国的出现,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是封建文化相形见绌。这一残酷的事实摆在中国知识分子面前,使得他们不得不抛弃虚妄的自尊,寻求改弦更张的方法。” 汤菊平、吴巨培:“中体西用”的科学哲学解释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第4期另外李颖认为:近代以来“中体西用”实质并未被抛弃,而是更多地根据当时的国情,做了适应国情的理解并予以实施。“第一时期,即封建主义现代化时期,“中体西用”完全是按照它本来的含义存在的,体是体制,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的,是不能撼动的。第二时期,即资本主义现代化时期,“中体西用”也有所体现,但是此时的重点是在西用,资产阶级更多的是考虑怎样把西学直接套用在中国。而“中体”已经失去它原有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学为体”是以中华民族的精髓作为基础,体即是基础。第三时期,即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这个阶段。这一阶段所崇尚的“中学”更多的是思想,是政治制度。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中体”在此时,应该是以我国国情为体、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体、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体、以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体呢?体也做基础的意思。而“西用”更多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出适合中国发展的请预览后下载!“学” 李颖:“中体西用”对中国现代化的现实意义J.科教文汇,2010年9月总之,晚清时期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我认为它的实质和内涵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赋予新的含义。就像黄力之先生说的那样;“中体西用”提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在此期间,中国的面貌由内到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的有机构成,因此,在今天的中国内地讲中学就不可能只是张之洞所言了。”他进而指出“中体西用的当代阐释,在于以中为体之中学,已经不是历史上的中学之翻版,而是具有当代性的中学,包含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黄力之:“中体西用”的当代阐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第2期这说明如今中学不再是张之洞时期说的“中学”了,也不是国民党时期的中学而是一种新型的“中学”,其中既有中国历史智慧以及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政治制度。同样当今的“西学”也不可同日而语,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的变化中的。3,关于“中体西用”思想作用和意义“中体西用”思想总体来说符合当时的实际,并内含了促使其长期沿承的重要条件与特质。“中体西用”思想来源于现实需要,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与主题要求,它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在维护“中体”的基础上,实现中西会通的重要命题,并为之而不断探索。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与实践者,更是为之而不懈奋斗,将其作为处理中西方关系的重要工具。“中体西用”思想不是单纯的理论,它更类似于对实践的再阐释与升华。事实证明。“在近代,“中”与“西”的问题一直是国人倾力探索的问题,也一直是使国人倍感困惑的问题。在我们与西方的全方位交流接触中,实际上也显性或隐形地坚持了该思想,只是其内涵和具体形式与近代相比,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中体西用”思想历经数十年沿承,直至今日仍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显现出独到的当代价值,值得在实践中予以认真揣摩思考。” 王鹏: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沿承及其当代价值D.内蒙古大学,2011,5从政治上看吴永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中体西用思想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肇始思想。它所汲取的西方知识,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变革都要大得多。无论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平民主义思想,还是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兴起并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从西方引进的新思想,但都不是原封不动地被中国思想界所利用,而是进过改造和加工,融入了很多自己民族的东西。请预览后下载!” 吴永:“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再审视J.2009年9月,第25卷,第3期在他的文章中肯定了中体西用的价值,可以概括为在融合中西的过程中,化西学为中学,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学,又不丢失自己的文化风貌。在布庆荣和李志峰的论“中体西用”的时代价值里面,他们的观点与吴永类似。他们认为;“对于近代中国而言,中体西用正式接纳西方文化同时又是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他达到了时代理论的高峰,不仅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必要途径和过渡环节,也是当时中国现代化走向西方化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他们认为:“中体西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如何更新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中体西用把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活动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西融合阶段,不仅有利于中西学保持接触和交流,更重要的是中体西用成为打破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相对一元性、封闭性的起点。” 布庆荣、李志峰:论“中体西用”的时代价值J.新学术,2007,第6期从教育文化上看严加红指出:“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是存在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以及历史与现实之间,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在中国社会初步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时,它是在实现中国社会和文教现代化中的战略性抉择”。 严加红:中体西用:近代中国文教理念的建构模式张之洞<劝学篇>研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第11 期宁稼雨先生指出,在近代文学史上,有两次中西合璧的文化思潮,第一次是洋务运动时期,第二次是20 世纪40 年代。但由于近代以来国家衰弱落后,而且自五四运动以来,受全盘西化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普遍持否定、抛弃的态度。这种中西合璧的文化思潮最终都不了了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西方学术范式灌输的中国学术已存在严重的问题,“严重消化不良,亟待重新定位,找回本体,再度重生”,而且“当下中国国势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热东山再起”。因此,文学界应改变以往的学术范式,在“中体西用”的指导下,实现学术再生。 宁稼雨:重建“中体西用”中国体系学术研究范式从木斋的古诗研究和我的叙事文化学研究说起, 学习与探索J.2013 第6 期请预览后下载!同样对“中体西用”价值和意义持肯定观点的还有李绍先教授,李绍先教授认为中体西用在哲学方法论上的价值,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肯定:第一、只有以中学为前提,才可以保障采西学。第二、认识到了中西文化的可融性。第三、避免了全盘西化。” 李绍先:“中体西用”文化别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7,第2期他认为:“中体西用有利于探索中西文化的融合。中体西用观点的提出,多与学问、学校联系,且流行于文化教育领域中体西用意在维护封建统治,但却不可以和封建统治封建体制简单地划等号。中体西用口号的提出,非常简洁地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之下中国人欲强中国,存学则不能不讲西学这一思想倾向。然而王聚芹和李宝林在略论“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却有不同的观点,他们重在批判“中体西用”在当时社会的局限性,虽然他们在文中也有过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肯定,但他们等多地举得“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该思想的保守性扼杀了其生命力,认为:“当时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中的西学仅限于器,没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依旧维护封建制度,最终丧失生命力,走向反动一面。”另外,王聚芹、李宝林认为:“中体西用思想的狭隘性限制了其改变社会的效用,终究难以知道中国的现代化探索。” 王聚芹、李宝林:略论“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12,第24期我认为看待问题不能只看一方面,“中体西用”在最初提出和发展的过程中是曾遭受质疑,但是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经过发展它的价值和意义应该有所提升。我比较赞同前面几位学者的看法,“中体西用”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近代中西文化的必然冲突,这种冲突必然会造成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长期的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控制,封建制度一直压抑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致使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不充分,但无论如何,中国最终必然要汇入世界资本主义大潮。虽然人类文化虽然存在种种差异,但总有很多相通之处。我认为,“中体西用”中所讲的中西文化不仅不存在矛盾,他们相通的地方,中西文化共同属于世界文化圈领域范围内,我们只有以中学为基础,正确汲取西学之先进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我认为“中体西用”的思想发展到后来,给后人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待西学如何正确“扬弃”这一态度上的。 请预览后下载!4,关于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评价 王洪涛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应该肯定这个口号,并且他给与了以下的评价:“中体西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对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仅促进近代工业体系的形成,而且给以人们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 王洪涛:“中体西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J.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15卷第1期从王洪涛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中体西用”的评价是肯定的,他认为在当时中国特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体西用”是唯一的过渡模式,他的提出开中国社会风气之先,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马克锋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为正确处理中外关系搭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平台,构建了一个以我为体,以他为用的建设新文化的基本原则。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沿着这个思路,已取得明显的进展。” 马克锋:“中体西用”说与近代文化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7,第10期,然而也有些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的,他们认为“中体西用”曾经是一种先进的思想理论,对打破几千年的封建顽固保守思想,推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起过重要的作用,而后期逐渐丧失了其历史进步意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继续近代化,奔向现代化的思想障碍。 于择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较为更客观:“中体西用”论无疑是一种反对守旧排外、提倡文化革新的文化新论。它以“体用”的关系,论证了中西文化可以相容,可以互补,论证了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传播了西方近代文明,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化。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与发展性,既符合中国儒家经典“务本又重用”的价值取向,又适应了中庸调和之美;既照顾了形势的变化,即必须向先进的西方学习,又照顾到了长期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的情感,使西方文化合法地走入中国,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但是它作为一种继续维持封建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观念,它必不可免地与当时清朝的封建统治联系在一起。随着国家危机的日益加深,随着人们对中国贫弱症结所在的认识的加深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富强成因认识的加深,“中体西用”论这种特定时代的文化观渐渐表露出其局限性。”基于以上总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近年以来,关于“中体西用”的历史评价较为客观和中立。学者们既看到“中体西用”思想的有利之处也看到它的阻碍作用。我们认为请预览后下载!“中体西用”的思想评价不仅仅是“进步”和“反动”这两个简简单单的词语所能概括的。就像李秀伟所说:“自中体西用被提出后,中西文化交流一直沿着这一模式发展。只是不同时期的内容、范围不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都是极端表现,是行不通的。全盘否定带来的后果是僵化、落后,不仅不利于中国文化的进步,而且导致了各方面的衰退。全盘西化也行不通,它违背了文化交流的客观规律,移植的文化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会影响社会,使其动荡不安。外来文化必须与本民族的民族性和国情相结合,必须与传统文化保持既排斥又融合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李秀伟:浅论:“中体西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6月5,当前研究的成果与不足近年来,学者们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质内涵、作用意义、评价态度等等,和以往相比都有新的探讨和研究,比如说内涵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不仅仅是当时大背景下的“中学”和“西用”,经过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它的内涵更为丰富。正因为其内涵的丰富,所以相关的评价和意义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较为否定,近年来“先进”和“反动”的各参半,学者们更多地肯定了它的进步之处。虽然近年来学术界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新的成果,但也存在这不足之处。比如,以上的研究都是从其定义及对后来社会的影响来的角度来研究,研究的角度过于单一,学者们一般从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大的宏观角度来评价和探讨“中体西用”的思想,很少研究学者站在下层社会的生活思想及风俗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其次是淡忘了顽固派对“中体西用”思想的态度及在这样的思想下的政治生活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研究中体西用的性质,或许会更全面。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会再获新的进展。总之“中体西用”作为兴革政治、教育的宗旨,随同19 世纪末及稍后的国内政治风云已消逝,作为思想流派及影响延续的岁月却较长。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之后,科学地认识和分析中国和西方的文化,阐明“体用”的一致性及其内在矛盾,才有可能“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请预览后下载!”。 李雪梅:浅谈“中体西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2年3月参考文献:【1】王兆祥:“中体西用”再论J.广州社会科学,2008,第8期【2】李绍先:“中体西用”文化别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7,第2期【3】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72页【4】邓海成,高峰:“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历史启示J.人民论坛,2014年7月【5】谢青松:“马魂、中体、西用”说研究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6】匡雅楠:浅析“中体西用”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0年5月【7】于择:浅议“中体西用”论J.法制与社会,2010年,3月【8】汤菊平、吴巨培:“中体西用”的科学哲学解释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第4期【9】李颖:“中体西用”对中国现代化的现实意义J.科教文汇,2010年9月【10】黄力之:“中体西用”的当代阐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第2期【11】王鹏: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沿承及其当代价值D.内蒙古大学,2011,5【12】吴永:“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再审视J.南都学坛2009年9月,第25卷,第3期【13】布庆荣、李志峰:论“中体西用”的时代价值J.新学术,2007,第6期【14】严加红:中体西用:近代中国文教理念的建构模式张之洞<劝学篇>研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第11 期【15】宁稼雨:重建“中体西用”中国体系学术研究范式从木斋的古诗研究和我的叙事文化学研究说起J.载学习与探索,2013 第6 期【16】王聚芹、李宝林:略论“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12,第24期【17】王洪涛:“中体西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J.J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15卷第1期请预览后下载!【18】马克锋:“中体西用”说与近代文化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7,第10期【19】李秀伟:浅论:“中体西用”廊坊师范学院学报J.2011年6月【20】李雪梅:浅谈“中体西用”赤峰学院学报J.2012年3月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请预览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