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373098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兴高采烈”“扶老携幼”“思绪万千”“天各一方”等词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人身居外地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自我介绍:三(4)班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这节语文课由我来给大家上,你们欢迎我吗?(欢迎)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许,许多的许,大家应该叫我(许老师)能不能再热情点?(许老师)好的,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热情带到今天的课堂上。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出示课题,生读课题。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了解了重阳节,了解了王维,还认识了一些生字词,同学们能不能把课文读好?(预设:能)2、分小组读课文,每小组读1个自然段。 3、这篇课文里有王维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作,你能找出来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示古诗,生齐读 解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学好这篇课文最重要的是理解这首诗,老师这里有绝招可以学好这首诗,你们想知道吗?(想)绝招就是读书。今天这篇课文是又有文又有诗,叫做文包诗。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这样来学,读读文章,读读诗,把文章和诗结合起来学习。因为这首诗是包含在课文之中的,所以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去课文就一定能理解。6.提出读书要求,学生按要求读书。第一遍:轻声读课文,初步体会,找一找这首诗和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了解。第二遍:默读课文,诗文结合,找出和诗句相对应的课文段落。看看哪一段写的是第一句诗的意思就在后面写1;哪一段写的是第2句诗的意思就在后面写2;哪一段写的是三、四句诗的意思就在后面写3、4。二诗文对照,品读课文,感悟诗意,体验诗情1.品“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在异乡为异客“隐含在课文的哪一段里呢?生: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1) 指名读。(2) 提问: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了)引导学生交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紧扣“15岁”体会年纪之小;“京城长安”体会离家远;抓住“两年”感受离家时间漫长。王维独自一人,孤孤单单地在他乡生活,他一定会感到生:孤独,寂寞,忧伤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生答(3)体验说话,感情朗读:小小年纪的少年王维孤身一人在相隔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学,整整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哪。你能读出王维的心情和感受吗? 感情齐读语段。(4)男生读课文语段,女生读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2、 品“重阳佳节”之“热闹快乐”和王维的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又隐含在课文的哪一段里呢?生:第二自然段。师: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读得真好)过渡:是啊!王维一个人在外是多么孤独啊!恰逢,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重阳节这天长安城热闹吗?(1)、(课件出示):“一年一度登高游玩”,指名读,齐读。(2) 理解“扶老携幼”和“兴高采烈” “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外出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兴高采烈”又是什么意思吗?能换个词吗?(眉开眼笑、笑容满面、喜上眉梢、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师:把这两个词画下来)(3)是呀,这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指名读,齐读。(4)重阳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是那么热闹,那么开心,王维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课件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佳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结合生活实际,读出情感。(5)、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6)王维仅仅是今年的重阳节倍思亲?他还会在什么时候倍思亲?端午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户户插艾草,吃粽子,会吟诵中秋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团圆,吃月饼赏月,会吟诵春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放鞭炮,贴春联,喜迎新年,又会吟诵这些节日就是诗中的“佳节”.(7)、引导学生读出诗句的情感。男同学读热闹场面的句子,女同学读王维孤独思念亲人的句子。老师读“每逢佳节倍思亲”。3、品王维的“思绪万千”(1)师:哪一段写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的意思呢?生答:课文第三段。师:想读这一段的站起来读。过渡:是吖,“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到佳节之时,越是激发起王维思念家乡的心情。可独在异乡的他,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之中。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同桌交流交流。(2)、交流。课件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a.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啊!重阳佳节,王维和兄弟们登高远眺,是多们开心啊! 齐读b.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感受王维和兄弟们登高的喜悦吧!(3)、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不能相会,这就是天各一方。(师:把这个词画下来)出示句子: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a.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两名学生读。过渡:王维还想了些什么呢?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b.看,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却发现身边少了一个人。是谁呀?王维。(点击课件)这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觉得王维的兄弟们遥望长安,心情会怎样?他们也有千言万语要对王维诉说他们会对王维说些什么呢?(想象说话)“王维,-。”*是呀,他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在思念着王维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课件:出示整节文字)配乐齐读。四、情感涌现,吟诗抒情1、王维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思绪万千)指导感情读词。2、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女生)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男生)此时此刻,你们就是王维,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圆月,你们心潮澎湃地吟诵着。(全体)4、让我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再来吟诵这首诗。齐读。学生配乐齐诵古诗。5、 多么深切地思念,多么美好地情感,你们能背诵这首诗了吗?我们试着一起来默写这首诗好不好? 师生互动默写。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拓展一:“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远在异地,遇到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见面时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王维好不容易见到故人了,他想问的是什么呢?1、出示:杂诗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生借注释自学杂诗(唐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释: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来日:来的那一天。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寒梅:冬天开的梅花。著花未:开花了没有。3、交流自学情况。4、诗人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每一人每一事,连家乡的每一草每一木都在他的牵挂之中。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拓展一:小练笔:你有过思念亲人的感受吗?请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来表达你亲人的思念。mV#x w&y%?03、总结语:(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无论亲人离得有多远,思念的情丝就会有多长。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声中,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六、课后作业:1. 搜集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2、把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诵给亲人听,并讲一讲古诗的意思板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 异乡 (长安) 华山 家乡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