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录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1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1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12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13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15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19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20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22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24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26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公司设立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全面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主管副总经理根据“一岗双责”负责监护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同时,各单位接受安全处的监督和指导。组 长:副组长:成 员:4.2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具体职责:1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贯彻执行。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3制定公司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4直接领导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5组织对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法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6定期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7定期听取各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8对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9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4.3董事长危害防治职责1、董事长是职业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负总体责任。2、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健康方针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规范,督促落实职业健康的决议。3、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的保证体系,保证公司职业健康投入和有效实施。4、组织领导重大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5、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职业危害事故4.4总经理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健康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4.5安全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在部门领导下,负责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和落实公司职业管理制度、规程、标准。2、负责制定、修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参与职业健康应急预案的编制。3、负责对新职工(包括各种用工形式的新职工)进行公司级职业健康教育和日常教育。4、组织三岗体检,将体检档案及时归档保管;负责职业危害防治档案登记。5、参与组织公司职业健康活动,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和培训。6、参与职业危害项目的申报,做好职业危害检测计划并与资质单位联系做好检测工作。7、每天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参与对职业危害治理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8、做好防护设施、设备的检查。9、参与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做好职业危害事故分析和上报工作。10、做好职业健康工作计划和总结,负责职业危害防治档案的组建和完善工作。4.6分管负责人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负责建立健全、实施和定期评审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定期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绩效,组织并推动全体劳动者参加职业健康管理活动,对职业健康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2、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职业健康法律、法规。3、领导和支持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开展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工作和职业健康管理活动;督促、检查本公司职业健康技术措施及职业健康技术措施费用使用计划执行情况。4、领导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和职业健康管理活动,组织建立健全职业健康责任制、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职业健康应急救援预案并监督落实;定期组织召开公司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职业健康相关问题。5、主持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督促实施。6、组织职业健康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4.7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职责: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和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职业危害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4.8作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职责1、严格遵守公司、车间职业健康制度。2、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违章操作,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急防范措施。3、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设施、应急设施、个体防护用品。4、每天做好本岗位的职业危害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岗位不能整改的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采取措施。5、参加班组职业健康活动,积极提出职业健康的合理化建议。6、发生事故如实反映情况,参加班组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分析。4.9安全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负责制定公司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制定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3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一次的申报工作。3负责组织中心化验室对各生产单位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按规定做出报告,对危害因素超标的生产作业环境提出整改意见。4负责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5协助人力资源部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6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7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和需要,开展职业健康和职业危害防护的专题调研工作。8负责开展职业危害防治法规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和提高全体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4.10办公室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负责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2负责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3负责安排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统计报告工作。4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负责退休退养职工的职业病管理工作。4.11生产处、设备处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编制公司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5严禁隐瞒技术、工艺、材料所产生的职业危害。6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7严禁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危害作业。8严禁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4.12各车间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在职责范围内监督各部门落实。2、在组织实施技术改进、工艺改进、采用新原料的同时,应同时采用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要求的防护措施。3、组织编制工艺规程,并符合职业健康的要求,对工艺职业健康负责。4、参加公司组织的职业健康监督检查,掌握公司职业健康动态。5、负责组织因工艺造成的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6、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参与事故抢险救援工作。4.13供应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标准,在职责范围内监督相关部门落实。2、在采购和销售有毒物品原材料和产品时,负责检查有毒物品包装上的警示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3、对购入和销售的有毒物质的入库、储存、发放符合有毒物质职业健康管理规定,健全物资管理手续。4.14其他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职责:1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2配合中心化验室完成本单位有害因素的预防性监测和日常监测工作。3协助与配合公司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本单位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3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工作。4根据人力资源部的安排,积极组织本单位接触有害因素人员按时完成各项健康体检。5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贯彻执行。6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7负责本车间接触有害因素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使其增强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意识,遵守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8按照规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检测,并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1、公司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适当措施保障劳动者健康。2、公司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4、公司应当请有相关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5、生产现场所用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应向供应商索取产品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物品标识。6、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7、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公司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公司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8、公司职安全处应对公司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为了规范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2、职业危害申报应当准备的资料:(1)本单位的基本情况;(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3、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通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加盖公章交单位负责人签字后,连同第二项中的有关资料一并上交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本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要进行变更申报。5、单位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6、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7、安全处负责企业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安全副总经理为主要责任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厂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危害基本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一、新职工“三级教育”1、凡新入厂的职工(包括短期合同工和临时工),都必须经过公司、车间、班组“三级职业健康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2、一级教育由安全处会同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教育内容包括:(1)国家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法规及规定;(2)公司概况、生产特点及各项规章制度;(3)职业健康基本知识。3、二级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教育内容包括:(1)本单位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概况及其特点,危险区域、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2)本单位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3)结合本单位特点进行防毒、防尘、防噪、防高温、防电磁伤害等职业危害知识的教育。4、三级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教育内容应包括:(1)本岗位操作规程,标准化作业程序;(2)本岗位工作特点、设备性能和职业健康注意事项;(3)设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防护用品的合理使用。5、新职工“三级职业健康教育”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试卷存入职工培训教育档案。二、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1、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安监部门每年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2、公司每年对车间主任等中层管理人员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管理知识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国家的职业健康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和技术知识等三、全员教育公司每年对职工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全员职业健康教育,并认真做好记录,班组坚持每周一次全员职业健康教育。四、变换工种及复工职业教育职工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在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班组、岗位职业健康教育。五、“四新”教育1、“四新”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前,必须进行的教育。2、“四新”教育由生产主管部门和技术部门负责进行。3、“四新”教育主要内容有:(1)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2)防护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3)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4)“四新”投产、使用后可能导致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4、涉及“四新”人员教育,要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报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备案。六、其他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可采取集中培训、健康知识竞赛、发放健康知识小册、黑板报、张贴宣传画面、闭路电视等多种方式配合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为加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在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的完好、有效,避免和减少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控制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本制度。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各车间负责各自车间现用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管理。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包括车间所用排风扇、冷风机、排风罩、抽风机等。三、经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确定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安装有效的防护设施,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的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四、机修车间对在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1、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在巡查时注意对防护设施完好有效性进行查验,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机修车间检修。2、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一次以上针对防护设施的专题检查,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进行验证。3、机修车间负责公司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的维修。4、机修车间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台帐,做好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5、设备处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档案,收集整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6、车间应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7、未经申报批准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作业人员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和人身安全,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一、个体防护用品的计划采购及发放1、供应处负责制定公司个体防护用品采购及发放计划,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质量,并对其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2、根据采购计划组织采购,对采购的个体防护物品质量负责,保证采购的个体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库房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发放,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联系采购人员退货。3、各车间根据按规章制度汇编中各种劳保用品发放标准要求领取。4、库房要建立劳动防护用品领发明细帐目,掌握使用人数,根据标准严格把关,切实做好领、发工作。经批准领取集体备用的防护用品,由本单位领导在登记本上签字领取并控制发放。使用中发现有质量问题,及时与采购部联系,协商解决。旧换新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等,必须积极配合给予更换。5、从事多工种作业的职工,应按其从事主要工种发给劳动防护用品,并补充发给其它工种必须的防护用品,但使用时间相应延长(根据工作情况相应折算,确定延长时间)。6、休长假的职工(产假、病假等休假在2个月以上者),在休假期间不发劳动防护用品。7、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等人员,按照其从事的工作发给相应的防护用品,但应报职业健康管理部审核备案。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1、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职工必须了解所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限制、正确的佩戴方法及必要的保养方法,经常清洁、检查和维护,其使护品处在可以使用的状态。2、特殊防护器具的使用应进行培训,如:防毒面具、漏电保护器、空气呼吸器、绝缘工具等,必须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经检验确定不合格的防护器具,应予报废处理,不得放置于现场,更不得与合格品混放一起。3、各车间应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岗位各工种的人员是否按规定要求穿戴个体防护用品,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纠正。对不按要求穿戴个体防护用品的人员一经发现,公司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为适时监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确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保护员工免受职业病危害,制定本制度。一、公司安全处负责本公司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由安全员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二、公司安全处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本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1、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采样、布点要符合国家标准。2、监测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包括噪声、粉尘、一氧化碳、氨气、苯等。3、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应根据国家职业健康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和检测。三、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1、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公司职业卫生档案2、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3、向公司职工公布。四、监测、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立即采取治理措施,确保本单位作业场所符合职业健康条件。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定本制度。1、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制度。2、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3、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4、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其实行分类监督管理:(1)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2)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5、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6、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7、评审结束后应当按照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并提交文件、资料。8、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9、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10、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同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并提交文件、资料。11、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按照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进行验收。1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一、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1、健康监护档案内容(1)健康监护档案。(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等相关资料。(4)职业健康体检复查人员名单。(5)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职业病诊断档案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内容应当包括:(1)职业病诊断证明书;(2)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用所有资料;(4)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结果报告单;(5)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二、借阅管理1、各有关部门、单位到本部门查阅档案资料者,须持单位介绍信或征得主管领导同意,并履行登记手续,对所查内容、利用目的作详细登记。2、本部门为所需借、调资料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复印材料。3、档案原始材料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需外借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4、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为加强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即有效地控制职业危害事故,减轻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特制定本制度。1、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的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一)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二)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三)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的。2、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一般危害事故应立即内向公司综合办、车间报告,特大和重大危害事故立即向公司副总报告。副总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向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及卫生部门报告。3、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的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和发展趋势等。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5、对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一)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四)对遭受或者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五)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监督生产部门,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七)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及安全监督生产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6、对够不成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事故,工作人员应及时向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报告,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详细记录,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处理。7、对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资料要妥善保管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目的为增强公司职业病应急救援管理,及时处置重大职业病危害,最大限度保障职工权益,特编制此制度。2.适用范围 公司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时应急救援与管理适用此制度。 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源编制导则以及国家、企业等相关管理规定。 4.专业术语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5.职责 5.1 公司总经理对公司职业病管理负主要责任。 5.2 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管理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 5.3 公司安全处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执行部门,全面负责现场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负责职业病应急物资管理、维护保养工作监督。5.4 工会全面监督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对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全面监督。 5.5 各部门负责配合安全处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应急救援培训,应急物资使用等工作。 5.6 公司供应处,负责对职业病防治、预防、以及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进行采购。 5.7 公司财务处对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所需费用进行支付。 6.应急管理对主要职业危害场所,编制相应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发生职业危害时,作业人员可正确处置职业病应急事故。 7.主要目标及危害因素 备煤车间粉尘、噪声、炼焦车间一煤气、高温化产车间氨水、苯、煤气、噪声、焦油、高温8.工作要求8.1 培训 公司安全处依据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对上述岗位职工进行职业病应急救援工作培训。 8.2 应急救援 8.2.1 应急救援原则:先救人再救物。 8.2.2 发生职业病事故时,公司依据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对职业病事故进行救援。 8.2.3 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时,各救援人员在保证自身职业健康安全情况下,去参与救援,严禁无防护措施参与救援。 8.3 职业病应急救援管理 8.3.1 在发生职业病应急事故时,各分公司应及时上报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8.3.2 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依据事故上报程序,进行上报。8.3.3发生职业病应急事故时,应及时调整生产工艺或封存物料,并安排人员进行启动事故通风装置,确保降低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9.监督与处罚 9.1 对随意动用应急物资的,公司纳入安全绩效考核,进行处罚。 9.2 安全处监督分公司对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未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的,纳入安全绩效考核,进行处罚。 9.3 安全处依据职业防护标准,进行配发职业防护用品,个人未进行正确佩戴的,纳入安全绩效考核,进行处罚。 3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