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课标说教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46338698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研课标说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研课标说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研课标说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研课标、说教材”一、把握课标和教材很重要 所谓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二是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也是两大方面:老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和怎么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学)。这几年我们注重了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是个很大的进步,课堂由过去的“先教后学”而变为“先学后教”,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意识。但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甚至考试大纲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很有限,就像一个对道路本身就不熟悉的人给别人引路,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效率很低。目前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教师对教辅资料的依赖性,许多老师是在“教教辅”而不是“教课本”。我常常在想:如果一个老师不用任何教辅资料只用一本课本能不能教好学?教师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自编一些题来做?现在好像很少有“一本课本决胜负”的教师。只有把学生的教辅减下来,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老师并没有独立完成一个学段的教学任务,而是搞分年级教学。这种分年级教学的做法,使大部分老师不能完整的理解整个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完整的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所以在教学时只能跟着感觉走。教第一册不考虑第二册的内容,教第一章不想第二章的事,完整的知识体系被人为的割裂,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些知识的碎片。现在提倡“一标多本”,即各门学科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标准,但教材可以多样。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地区可以自选教材。同一个学校各科教材的版本也可能不同,语文可能是人教版的,数学可能是北师大版的,物理有可能是沪教版的;甚至这一级学生语文是人教版的,下一级学生又换成了鲁教版的。这种教材的多变,也给老师把握教材带来了难度。对于一级学生来说,用什么教材都无所谓,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不管用什么版本的教材都是新的。而对于教师来讲却大不相同。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把握教材体系,就难以有效的引领学生学习,教学的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二、在新课程教学中,怎样“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这次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出教材”?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已经进行了几年课程改革的老师也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新的教材观为什么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由于旧的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在教材的编写方面指导思想不同。旧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扣纲扣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课本“繁、难、偏、旧”的弊端,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低标准,是“下限”,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所以我们感觉新教材容易了,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超出教材,要开发课程资源,要整合课程资源。 所谓“用好教材”,就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目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偏差,有的老师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本知识不重要了,上课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教材,虚晃一枪,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所谓的联系实际活动,甚至整堂课都是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时学生连书本上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搞明白,这是误人子弟。我国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若干次,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但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认真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教学)。俗话说: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如果学生连书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和公式都没有学会,联系实际又有什么用?不管课程怎样改革,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这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所谓“超出教材”,就是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替换教材的例子 为了说明基本概念,教材中往往选用一些例子。尽管教材的编写者力求选用那些不同地区学生都熟悉的例子,但仍然不能照顾到每个地区和所有学生,所以新课程提倡要开发课程资源,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学习知识。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和情境学习新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对学习更有兴趣,也更容易记忆。如小学数学中有一节教材是“找规律”,教材中选用了一些花朵、几何图形、人物图像等,让学生探索这些图案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有些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按照书上的图案制作成幻灯片、剪纸、图画、学具等,在备课时费了很大的功夫。其实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用这些图案,因为教室里就有活生生的例子,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寻找: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教室里的桌子排列有什么规律?窗户排列有什么规律?电扇排列有什么规律?同学们很快就会发现:教室里每排课桌的数量是一样的,间隔距离差不多;教室里的窗户南北都是对称的,窗户之间的间距差不多;每排电扇的数量是一样的,间隔的距离也差不多。通过这一引导,学生大致知道了什么是“有规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一下,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学生就会发现:老师和同学衣服上的图案是有规律的,人的五官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想像:马路上会有哪些有规律的事情?学生就会联想到:马路旁路灯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树木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有规律的,汽车和自行车的行走是有规律的这样逐步拓展,学生从眼前看到的,到脑子里想到的,对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这样的例子比教材上的例子更熟悉、更丰富,更符合学生认识和记忆的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放学后学生走在路上回到家里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找规律,这就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体验课程。 二、拓展教材的主题 一般说来,文科教材的主题是比较明确的。比如初中语文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是报告文学,写的是罗布泊的变化史:现在的罗布泊神秘、荒凉;过去的罗布泊是牛羊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它为什么消失了,与塔里木河有关:塔里木河过去也是河水丰盈,碧波荡漾,而后来由于盲目用水导致干涸,罗布泊断了水源也就成了死湖,成了沙漠,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木也成了“木乃伊”。最后作者提出“救救青海湖!”本文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但学生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学习,就会觉得自己离罗布泊和青海湖很遥远,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强烈。如果教师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谈一下黄河的断流情况,海河的缺水情况,白洋淀的枯水情况,微山湖的污染情况,学生就会对课文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就会自发的发出“救救黄河”、“救救海河”、“救救白洋淀”、“救救微山湖”的呼声。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搞一些调研活动,了解附近水源的丰缺情况和污染状况,提出保护水源和环境的措施,教材的主题就会得到深化和拓展,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就会得到强化。 三、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开发课程资源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条件性课程资源,二是要素性课程资源。前边所说的替换教材的例子和拓展教材的主题,都是开发课程的要素性资源。所谓条件性课程资源就是把单一的文本教材变成学生容易理解和喜欢的多种形式,如制作成挂图、剪纸、幻灯片、录像、录音等。这样平面的教材就变成了立体的教材,枯燥单调的书面资料就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学生对教材就会有兴趣,就愿意学习,也更容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四、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这次课程改革一方面通过增加一些综合性的课程来整合学生的知识,如“科学”课整合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内容;“艺术”课整合了音乐、美术的内容;“历史与社会”整合了历史与地理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分科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加强不同学科的联系。如初中语文新教材设立了“科学”单元,生物新教材设立了“生物学与文学”栏目;历史新教材中有许多是文学、科技等文化发展史方面的内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教材则一方面强调语言的人性化,一方面穿插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讲述他们的科学精神与坚韧精神。这些,都是在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教师在运用这些教材时要理解编者的意图,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除了教材中已有的学科渗透外,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识的进行多种学科的交叉与整合。如学习小学语文第一场雪(峻青),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到雪地里观雪景、滑雪、堆雪人、打雪仗、拍照,回来后写感受;也可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与雪有关的小说、诗歌、散文、图画、照片、歌曲等;也可自己创作与雪有关的图画、文章等。这样上课时,在基本学习课文字词、结构和写作特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体裁和形式的与雪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朗诵诗、唱歌、绘画等,内容都与雪有关系,丰富多彩,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等。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与传统教材不同,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了发展的空间。如人教版历史新教材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中提供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初中生物新教材在引导学生讨论生物的共同特征时也写道:“请注意,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专家们做出的概括也不尽相同。请你分析一下下面的概括是否全面、准确。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补充建议吗?”这就引导学生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权威。这些设计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对于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如能做到以上几点,就能“超出教材”了。 三、如何利用知识树解读课标和教材 王敏勤教授指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他认为绘制“知识树”和教材解说是解决教师驾驭教材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观点,我县在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中,将知识树绘制和教材解说作为教师研究教材的基本方式,提出在统揽学段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按照单元绘制知识树以及做相应的教材解说,促使教师驾驭学段教材,把握学段目标定位。实践中,我们感到知识树绘制及相应的教材解说,在学校层面开展,应解决好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知识树绘制及教材解说的意义 教师通过对单元知识树的绘制及相应教材的解说,不仅使其加深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准确把握,而且会有效提高教师灵活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材的水平,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因而,学校要引导教师按照知识树绘制和教材解说的要求,即要轰轰烈烈、又要扎扎实实的开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学科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达到高屋建瓴、准确把握、合理整合和灵活处理的目的。 二、知识树绘制和教材解说的范围 教师工作很辛苦,每天应处理的事情比较繁杂,因而,钻研教学内容,绘制知识树及解说教材,必须与其本人实际承担的教学任务相吻合。我们认为,用绘制单元知识树及对相应教材解说,来替代教师的单元备课,这样既不加重教师的负担,又会使其欣然接受。因此,我们对学校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教师教哪个学科哪个年级,就绘制和解说哪个学科哪个年级的教材;二是要求教师按单元绘制知识树和解说相应的教材为主(其它知识结构为辅),同时取代单元备课;三是要求教师站在学段课标和教材的高度,不能仅仅盯在所教年级的教材上,要从学段教材整体上把握,理顺知识结构脉络。在处理本单元教材中,以便使学段知识前后贯通,找准新知识的生长基础,方可使单元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四是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一套学段教材和学科课标,以便教师在知识树绘制及教材解说中熟悉和准确把握相关具体内容。 三、知识树绘制和教材解说的内容 知识树绘制及教材解说内容是一致的,按照绘制图解说教材,具体内容我们从五方面提出要求: 1.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师要站在学段课标和教材高度,绘制出本单元知识内容在学段相应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这是教师必须绘制的一棵树),同时在教材解说中,说清楚该单元教材内容在学段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哪些(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对后续知识学习会产生哪些影响(展望知识的拓展趋向)。按照课标对本单元所涉及知识体系(或知识板块)的总体目标,确定本单元教学的具体目标。 2.绘制和解说要抓住教材的“点”和“眼”。教师绘制单元知识树,要突出教材的四个“点”一个“眼”(这是教师要绘制的第二棵树)。即要绘制和解说清楚本单元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易混点以及高频考点,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所谓“眼”,就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是什么,通过怎样的形式去分解教学难点等。这些内容只要烂熟于心,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学生自学问题的设置,课堂讲授问题的预设,练习内容的安排,就会恰到好处,就会确保课堂实现高效。 3.知识的整合思想及策略。教材解说,教师还要说清楚本单元知识的整合思路、整合方法、整合的具体内容(这是教师要绘制的第三棵树)。教师依据教材知识结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合理调整、补充、取舍教学内容,是教师在解说教材时应该静心思考的问题。合理的调整、补充和取舍,为学生有效学习、知识构建、融会贯通提供条件,铺平道路,创设情境。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效掌握所学新知识,而且会有效提高其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师在合理整合教材的基础上,还要科学划分课时,从课时的知识划分,目标要求上作出具体的分解,以便每节课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确保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4.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学生高效学习,与恰当的学习条件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再现,是息息相关的(可以绘制第四棵树)。因而,教材解说教师要清楚、明白本单元教学,哪些教育资源可以利用、可以挖掘或可以重新整合,为教学服务,尤其是单元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结合点,要分析到解说清楚。比如:教具准备、学具准备、实验准备、课件制作、调查问卷、实践活动、再现哪些问题情景等等,均要结合实际恰当使用,防止牵强附会、舍近求远、舍熟求疏、远离生成生活实际的选择和利用资源的习惯。 5.单元达标练习题的筛选与设置。根据课标要求,教材解说要说清楚本单元的考点和高频考点,根据课标及单元教学目标要求,筛选一套时长一个课时的单元达标练习试卷(可以绘制出第五棵树)。教师要逐题说明设计的意图和检测所运用的知识点,以防止随意性,提高检测的质量。达标练习考卷放在单元教材解说中,要求教师完成,好处是:在教师心中渗透达标试题的难度、内容以及与生产、生活联系的结合点,使教师有的放矢的筛选课时达标练习题。 四、绘制知识树与教材解说的形式 教师在单元教学前,把知识树的绘制与教材的解说,作为单元备课的一项任务去完成即可。但是,为了促进同学科教师熟悉课标和学段教材,同学科教师相互交流知识树绘制与教材解说,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知识树绘制和教材解说经验交流的过程,教师的劳动成果展示与评价的过程。因而,在知识树绘制与教材解说交流中,适当安排一些交流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建议如下: 1.交流小组的建立。每个小组510人为宜。学校每个年级为单班的,小学拟建立语文、数学、英语、其他四个学科四个交流小组;初中拟建立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其他六个学科交流小组。班级较多的,在分学科的基础上,还可以按高低段或年级建立学科交流小组。 2.分工明确责任具体。每个小组首先在建制上要明确,组长、副组长和相应的成员;二是明确一期知识树绘制及教材解说的具体时间安排(每期四次为宜),每次展示的人数(一般35人为宜);三是明确每次知识树及教材解说展示抽签的办法,以便督促每位教师都要是实实在在做好这项工作;四是知识树绘制及教材解说、评价的办法要明确;五是建立和完善知识树绘制及教材解说的档案。 3.校级展示与典型引导。这是学校此项活动整体安排的一项,每期在适当时候安排优秀教师示范引导,人员由小组推荐产生,学校将相关学科教师集中分组展示。知识树绘制展示及教材解说的过程,就是相互交流、示范引领和问题探索的过程,也是对每个学科小组此项活动检查或验收的过程,对优秀教师赞扬和表彰的过程。所以,学校要重视每一项活动的整体谋划,确保活动有始有终,收到实效。 我们觉得,知识树的绘制及教材解说,不要将其看成是教师负担,是实实在在的教研,是教师钻研教材的一种有效形式,做得到位与否,不仅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会产生很大影响。这方面活动,最适宜在学校层面展开,学校要引导教师,营造环境,把知识树绘制与教材解说活动开展起来,形成学校教师解读课标和教材的独特风景。 四、教师怎样才能把握教材? 首先,教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 每个学段的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本学科的整个学段的课本拿到手,对照新课标认真的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 然后写出教材分析,包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本的编写意图和逻辑线索,本学段知识的内在关系,自己如何整合和处理课本等。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演讲,每个人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通过研讨,相互都有启发和收益。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教研组共同设计出本学段本学科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张贴于教室的墙壁上。新生一入学,教师不要急于讲第一册的第一课,首先要给学生讲整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感性的认识。 其次,要把握一册教材。 现在好多教师在假期拿到新课本后,往往急于备出下学期两周的新课来,后边的知识甚至连看都不看。有的老师讲第一章不看第二章,讲第一节不看第二节。实际上一个真正有经验的教师首先要通读整册课本,对照新课标,了解编者的意图和知识的前后联系,画出整册书的知识结构图,写出教材分析。按照前边的路子仍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共同设计出本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图张贴于教室墙壁。在新学期的开始不要急于讲第一课,而是给学生讲整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计划。 第三,要把握一个单元的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不要只备一节教材或一篇课文,而要备一个单元。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各科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单元的主题,清楚编者围绕这一主题是如何选材和编排的。要提倡教师单元备课,集体备课,把一个单元的课时和活动整体安排。 第四,要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 有的老师在备课时一头扎进细节,对整篇课文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钻研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确这篇文章在整个单元中处于什么位置,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这篇文章,如果换一篇文章行不行?在学习这篇文章时重点是学习什么,教师明确了这些才能备课和上课,以往三课时的内容可能一课时就能处理完。 五、“研课标、说教材” 评价标准 序号项目评分标准优良一般得分备注 一说课标(16分)1.说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或学段目标。865根据课程标准 2.说本学段或本册书或一个单元的内容标准。865如果课标中学段目标和内容标准合并,可把1、2项合并说。 二说教材(34分)3.说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如有条件可把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161310根据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4.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既能在横向上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说明逻辑序列,又能按照知识大类把整个学段(或相邻年级)的同类知识作简要纵向整合。181512根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三说建议(28分)5.说教学建议。根据课程标准和所用教材的特点,谈具体的教学建议。1086根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6.说评价建议。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谈评价什么和如何评价。1086根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7.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谈如何运用教材所提供的拓展资源和课外的资源。865根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四看演讲(22分)8.能脱稿演讲(包括少看银幕和荧屏),内容熟练。754 9.语言流畅,简洁、生动,教态自然大方。754 10.幻灯片制作以知识树为主,文字较少。清晰、大方、有新意。8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