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276902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本章分析 本章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放在“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是和其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的。从生活实践中探究这些生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分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素养。教材从认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分布开始引入,然后分别介绍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这样编写体现了从生物圈的角度认识细菌和真菌的思路。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与观察,从能够看到的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入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和真菌可以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它们的分布几乎到处都有。为下节课介绍细菌和真菌奠定了基础。在前一节课学生到各种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的前提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及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细菌和真菌培养熟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归纳出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2、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课前准备1、变质的水果等食物、发霉的食物、感染细菌和真菌的花卉2、生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实物3、空白培养基以及配置培养基所需要的药品;4、放大镜5、可组织学生兴趣小组,进行配置培养基和培养菌落的实验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老师:“每天早晨大家常吃的食品是牛奶和面包。这杯牛奶小明忘记喝了,已经放了两天。请你们告诉老师还能喝吗?为什么呢?”学生:不能。因为牛奶变质,喝了会使人拉肚子患病。老师:那么是什么使牛奶发生变质?学生:细菌教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存在很多细菌,可谁也没有真正看见过。为什么呢?学生:它们太小了,要用显微镜看。教师:在我们的生物小组里,同学们却用肉眼观察到了细菌的生长。他们是怎么看到的呢?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一下:二,尝试合作,分享成果学生:展示一周前各小组到不同环境中接种细菌和真菌而培养出来的菌落数。我们看到的不是细菌,是细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菌落。我们先把牛肉膏、蛋白胨、盐、琼脂和水加热混合。制作了培养基。教师:对不起,打断一下。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培养基里为什么需要牛肉膏?学生:牛肉膏应该是营养物质。教师:还有什么成分属于营养物质吗?学生:蛋白胨、盐。有的同学提出琼脂,在同学中引起了争议。经过阅读课本和兴趣小组同学的说明获得了答案。学生:琼脂是凝固剂。学生继续汇报:配置好培养基后必须高温灭菌,否则细菌就长得到处都是了。灭菌后趁热分装在培养皿和试管中,试管和培养皿也要灭菌。等培养基凝固后,我们将其暴露在空气里,细菌就落到培养基上,这是接种。然后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到温暖的培养箱里培养,细菌就大量繁殖形成一个个菌落。教师:为大家展示学生们培养的细菌和真菌菌落,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菌落有什么不同。学生:有的光滑,有的长了很多毛,有的凹凸不平,有的是绿色、黑色、米色、黄色等。教师:根据课本中的描述,你能从菌落形态、大小和颜色区分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吗?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指认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那么在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细菌真菌比较多呢?各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设计实验方案,限时5分钟,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方案,同学们投票选出最感兴趣的选题,中选的小组将从老师这里领取两个配置好的培养基,继续进行自己的探究实验。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投票评选最有科学性的、最吸引人的实验方案。教师:虽然这一次我们只有三个小组获得了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但其他同学可以利用自己家里现成的材料来培养细菌和真菌。下节课希望大家都能参与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上节课后同学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分别进行了实验,下面就请同学们将实验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进行简短汇报。学生:我们比较了厕所和食堂空气里的细菌。实验方案是:准备两个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厕所中央的地面上,一个放在食堂中央的地面上,打开盖暴露在空气中三分钟,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这是我们组的实验结果,(通过食物投影仪展示)。我们看到在厕所里接种的培养基中,菌落数目明显高于食堂中的,说明厕所里的细菌比食堂里多。我们推断的原因是:厕所中人的粪便含有很多细菌,而且打扫的程度没有食堂里好。食堂经常用洗涤剂进行擦洗和消毒,所以细菌就比较少。教师:分析得很好,人本身就是细菌的携带者,清洁剂和消毒剂都可以减少细菌的分布。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虽然在厕所里接种的培养基中,菌落数目明显高于食堂中的;但如果只计算霉菌的菌落数,食堂中的霉菌菌落又明显高于厕所中的。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食堂里吃的多。营养多。教师:可见,对真菌的生活而言,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学生:我们比较了教室和操场的空气里的细菌。实验方案是:准备两个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教室中央的课桌上,一个放在操场看台的地面上,打开盖暴露在空气中三分钟,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这是我们组的实验结果,(通过食物投影仪展示)。我们看到在教室里接种的培养基中,菌落数目高于操场上的,说明教室里的细菌比操场多。我们推断的原因是:教室通风情况比较差,所以细菌比较多。学生确定细菌和真菌菌落形状,特点,数量,分析原因,共同分享成果。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意义,确立与人合作,与人友善的观点,从中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三,讨论分析,体验发现教师:这是同学们设计的另一组实验,他们比较了学校中心花坛和学校门口大马路边的空气里的细菌。实验方案和同学们的一样:他们准备了两个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中心花园的草坪上,一个放在马路边上,打开盖三分钟后,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哪个的菌落多?为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激烈辩论)学生:马路边多:那里尘土飞扬,还有汽车尾气。学生:中心花坛多,那里潮湿、很多落叶作为营养。学生:马路边更通风细菌少。学生:紫外线强烈,细菌不容易生长。学生:汽车尾气是污染,对细菌的生长更不利。学生:马路边人来人往,细菌多。学生:中心花园还有很多蚯蚓、虫子等,身上都有很多细菌,都会散播到空气中。教师:经过学生讨论,大多数同学认为中心花园里细菌比较多。是不是这样呢?请小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学生:(通过投影仪展示)我们可以看到:中心花园和马路边的细菌和真菌都很多,比刚才其他同学展示的都多。两者比较起来,中心花园的细菌真菌还是明显比马路边多。理由大家都已经说了。(学生继续比较了洗手前和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湿抹布和干燥抹布上的细菌真菌等,总结出:营养、潮湿、温暖、人类和动物的活动等条件有利于细菌真菌的分布;通风、洗涤剂、消毒剂、紫外线会减少细菌真菌的分布。)同学们交流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悟出什么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多?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争当环保小使者。四、学以致用,倡议行动针对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从而悟出什么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多?你力所能及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如何向同学们发出倡议?你会怎么说?请设想出一些公益广告词。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还有很多同学自己在家里利用简单的材料做了很好的实验,下面请这些同学也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用果冻、柑橘、面包做的探究实验。教师:同学们爱好钻研的科学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为他们鼓掌。五,情感升华,教师寄语“关爱身边的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个人的力量联合起来,足以托起一种文明,一种与自然共生的文明!”第二课时教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细菌和真菌的一些知识,你们能简单回忆一下吗?学生:细菌很小,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学生:细菌繁殖很迅速,它们繁殖后就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学生:细菌的菌落很小,它的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学生:真菌有大型的类型如蘑菇,也有用肉眼看不到的酵母菌和霉菌。学生: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常形成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落。学生:真菌菌落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教师: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很牢固,上节课安排了你们课余分小组去不同地点接种,下面就请各组组长汇报你们采集的地点、接种过程及探究假设。一组:采集地点菜市场方法: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假设:菜市场周围空气中有许多细菌和真菌。二组:采集地点汽车站方法: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假设:汽车站周围空气中有许多真菌和真菌。三组:采集地点池塘水方法: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假设:池水中有许多细菌和真菌。四组:采集地点土壤方法:用无菌棉棒蘸取土壤,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假设:土壤中有许多细菌和真菌。五组:采集地点口腔内部方法:用无菌棉棒擦取口腔内部,在培养基轻轻涂抹。假设:口腔内部也有细菌和真菌。六组:采集地点手方法: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假设:手上有许多细菌和真菌。七组:采集地点钱币方法:将硬币放在细菌培养基上轻轻一按。假设:硬币上有许多细菌和真菌。教师:你们的设计思路很好,那么你们把培养基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呢?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学生:我们把一套培养基(1号)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把另一套培养基(2号)放在冰箱中培养(一、二、三组)。学生:我们把一套培养基(1号)放在潮湿的地方培养,把另一套(2号)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培养(四、五、六、七组)教师:好,下面你们分组观察培养皿中菌落形成情况,然后再互相交流观察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学生活动)分组观察、对比、互相交流、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结论。学生:在温暖、潮湿环境下培养的菌落比较大,生长比较好。学生:在干燥、冰冷环境中培养的菌落很小,生长缓慢。教师: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学生: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教师:通过我们的探究实验及观察结果,思考分析如下问题。(投影仪打出)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2.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哪种环境中少一些?哪种环境中根本没有?3.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的情况是哪一种?为什么?4.这个实验是否要设置对照?(学生活动)讨论、思考、争辩,尝试回答。学生:高温消毒是为了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增加探究实验的可信性和科学性,用无菌棉棒也是这个道理。学生:大多数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在空气中、池水中、土壤中、口腔中、手上、硬币上甚至非常恶劣的环境中,都有它们的足迹。学生:在空气中、水中、土壤中、手上、硬币上较多,身体内部较少,在高温、真空、干燥环境中根本没有细菌和真菌。学生: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不可能有的就是没有打开盖的经高温消毒的培养基,因为它们已经被高温杀死。学生:这个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比如我们把1号和2号培养基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情况,从而才能总结出它们生存的条件是什么?(教师活动)激励评价,补充不足。教师:我们通过探究实验,知道了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了解了它们生存的条件,这样对于我们消灭有害细菌利用有利细菌为人类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谈菌色变,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细菌、真菌对人、动物、植物有害,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很有益的。有兴趣的同学,回去查找资料,有待我们下节上课时备用。课堂小结探究实验的成功,取决于同学们的积极参予,献计献策,大胆创新;通过实验,培养了大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大家观察、判断、实际操作的能力。板书设计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教学反思课堂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混水摸鱼;课堂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不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展示所有学生的设计。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这次讨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的时候,我就采取了竞争答辩的方式:首先是要求9个小组进行比赛,最先书写完成完整的探究计划的4个小组可以参与竞争答辩;然后要求全班同学从在参与竞争的4个小组中,投票选择2个设计科学、创意新颖的方案。这三个小组将获得教师提供的培养基。这样,小组为了尽快完成设计方案必须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同学们为了参与评选必须专心倾听。这样就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大家的竞争意识。为了获得最有创意的方案,大家开动脑筋,精益求精,也提升了设计方案的品质。无须担心没有获胜的其他小组丧失了学习的机会,一方面大家可以轮流参与,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家庭中的简单材料进行自己的探究实验。对于自己进行实验的同学,可在记分等方面给以各种形式的表扬。这才是真正的主动学习。细菌教材分析 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所以必须以前面学过的动植物细胞的知识为基础,细菌的营养方式需要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以及光合作用的知识来引导,细菌的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又必须有显微镜的知识,而学习了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才能为理解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续前辅后的作用。本课安排在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来进行,通过与动物植物细胞的比较来进一步学习细菌的结构。教材从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对自然界的意义、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讲述了有关细菌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电子显微镜下细菌的图片,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并进一部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观察细菌分裂图片,了解细菌的快速繁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关系教学重点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教学难点对细菌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推测。课前准备教师:1.多媒体细菌形态图片2.挂图细菌的结构示意图3.细菌的永久涂片,植物结构示意图4.显微镜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站,搜集与细菌有关的资料或图片,尤其是收集最新科技成果。课时分配: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细菌发现和研究的三个故事学生: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荷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的管理员,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他从小就迷上了自己制作放大镜,他磨制的镜片可以将物体放大200到400倍。用这些镜片,列文虎克观察了很多东西,他将观察到的景象绘制成图画寄给英国皇家学会。从这些图画中人们第一次认识了各种形态的细菌,英国皇家学会还选举他做会员,相当于我们的科学院院士。学生:很长时间人们一直不知道细菌是从那里来的。人们观察到腐烂的牛肉汤里有很多细菌,就认为细菌是从肉汤里自然而然产生的。意大利的斯巴兰扎尼做了一个实验,他准备了几个玻璃烧瓶,把它们刷洗干净,灌进肉汤。把瓶颈放在火上烧,玻璃融化在一起,将瓶口死死封住。这样一来,不管多么小的细菌也休想钻进玻璃瓶了。瓶口封好后在沸水里煮了一个多小时,杀死了肉汤中的全部细菌。几天之后,肉汤没有变质,证明了细菌是从空气中进入肉汤里的。可是有的生物学家质疑说:自然生殖有可能需要借助空气中某些化学物质完成,斯巴兰扎尼隔绝了空气,就破坏了生物“自然发生”的条件,因此没有微生物生出来。这样的疑问听上去也是有道理的。(学生纷纷点头同意)学生:186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终于设计出了一个新的实验,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向上;而将第二个烧瓶在火焰上熔化瓶颈,不是将它融合,而是把它拉长,弯曲成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烧瓶都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第二个烧瓶里却没有。直至四年后,第二个曲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巴斯德解释说,因为第一个烧瓶是顶端开口,悬浮于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可以落人瓶颈直达液体,微生物在肉汤里得到充足的营养而生长发育,于是引起了肉汤的变质。第二个烧瓶虽然也与空气相通,但瓶颈拉长弯曲,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仅仅落在弯曲的瓶颈上,而不会落人肉汤中生长繁殖引起腐败变质。巴斯德以令人信服的实验赢得了舆论的一致支持,后来,他在研究微生物方面获得了很多成就,被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主要教学过程:教师:巴斯德用显微镜观察到了肉汤里的细菌。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装片,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情景(由于课程时间限制,没有安排学生进行显微镜的实际操作,可展示图片或显微投影实物)同学们看得清楚吗?学生:看见一点一点的。教师:细菌的个子实在太小了,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显微镜,放大更大的倍数才能观察到。这是电子显微镜下,一根针头和针头上沾的细菌。你能描述一下这种细菌的的形态吗?学生:像火腿肠、两头圆中间直、像面包。教师:这种形态的细菌叫杆菌。还有别的样子的细菌吗?(出示其他图片)学生:有的像圆球、有的像弹簧教师:请大家根据细菌的形态将他们分成三种:杆菌、球菌和螺旋菌。学生:根据图片分类。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的细菌一对对地靠在一起(双球菌)有的细菌聚成一团(葡萄球菌等)或连成一大串(链球菌等)但是每个细菌仍然是独立生活的。没一个细菌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那么细菌的生命结构是什么样呢?(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和书中的示意图比较。教师:(出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你感觉细菌细胞结构更像植物还是像动物?为什么?学生:我觉得更像植物,因为有细胞壁,看上去很坚硬的样子。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有鞭毛,能运动。(教师适时说明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鞭毛)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不是绿色的。教师:总结:从营养方式上,大多数细菌和动物一样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它们和动物又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会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教师:细菌的结构中有没有和动物、植物细胞都不一样的地方?学生:没有细胞核(还会答有荚膜、鞭毛等,教师应适时解释)。教师: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DNA会聚集到细胞中一个特定的区域,我们把这个区域叫核区。教师: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结构比较表比较项目细菌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特有结构学生:讨论填上表教师:细菌也是生命,它是如何繁殖的呢?(展示录像)学生:观看录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计算一下:你手上现在有1个细菌,每二十分钟繁殖一代。四个小时后,你手上细菌的数目有多少?学生:计算;2124096个!教师:如果继续计算下去: 48小时后呢?学生:抢着按计算器:2.23007451×1043个!教师:我虽然不能告诉你一个细菌有多重,但是我可以保证:2.23007451×1043个的细菌的重量大约和4000个地球差不多,有就是说:理论上讲,如果你手上有1个细菌,两天后它能变成4000个地球那么多。学生: 笑,不可能!教师:为什么不可能?学生:我们会洗手。教师:对。洗手的肥皂和洗涤剂都可以杀死细菌,甚至只是用流水冲洗也可以减少很多细菌。但是洗完手以后,手上的细菌是不是都杀死了呢?我们来看看细菌对付恶劣环境的方法(展示录像)。学生:观看。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看到的录像内容回答几个问题?1、芽孢和孢子一样吗?2、细菌能不能依靠芽孢繁殖?3、芽孢是细菌细胞里的结构吗?学生:不一样,孢子数目很多,是繁殖结构;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孢,数目没有增长,不是繁殖;芽孢只在休眠时才出现,芽孢出现是,细胞就解体了,所以芽孢不是细菌的细胞结构。教师:芽孢的抵抗恶劣环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们的想象。有一个真实的事情: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1967年,美国宇航局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并且在月球表面进行了软着陆,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为科学家拍摄了很多影像。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科学家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链球菌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科学家们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物理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细菌,细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请同学们回家思考一下,在我们家里生活着哪些好细菌?哪些坏细菌?板书设计第二节 细 菌细菌的发现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2、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二、细菌和形态和结构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营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共生)动、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结构比较比较项目细菌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有无有细胞膜有有有细胞核无成形得细胞核有有细胞质有有有特有结构荚膜、鞭毛-大液泡、叶绿体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教学反思 细菌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得一类微生物,由于其个体微小,人们对其观察困难,了解甚少。为了激起学生对细菌得探究兴趣,本节课以细菌发现和研究的三个故事入手,导入新课。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图片资料,从而使知识更加直观、更加生动。通过图片展示细菌的几种形态和结构,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了解细菌得形态、结构,了解细菌的多样性。在认识细菌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结构得对比,突出细菌的结构特点,即不含有成形得细胞核,从结构中没有叶绿体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知道细菌与动、植物不同的一个生物类群。通过设计“计算细菌的繁殖数量”得训练,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细菌的繁殖之快,培养学生得分析、概括和比较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对学生养成良好得个人行为方式和卫生习惯起到了良好得作用。真 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形态2、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3、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青霉、曲霉的形态和颜色,及新鲜蘑菇的形态。学会运用对比方法归纳二者的异同。2、通过制作孢子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霉菌、酵母菌利用实例的介绍,渗透热爱家乡、热爱生命科学的教育。 2、实验中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知道青霉、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及生殖方式。 2、青霉、酵母菌与人类关系。 教学难点 1、怎样识别青霉和曲霉。2、如何制作孢子印。3、真菌的繁殖方式教学准备课件、酵母菌培养液、发酵及未发酵的面团、发霉的橘子皮和面包、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教师:用谈话法与学生共同简要复习七年级有关真菌的知识。有哪些同学知道馒头、面包的发酵需要哪一种菌类?学生:酵母菌,它是真菌的一类,是一类单细胞种类。教师:根据你们查阅的资料,知道真菌还有哪些种类,看谁知道得多,并及时给予鼓励。学生:蘑菇、木耳、灵芝、猴头。学生:还有青霉、曲霉等。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蘑菇、木耳、香菇等营养价值很高的真菌;但我们也经常为桔子长毛、馒头长毛、衣物发霉而苦恼;这些令我们既爱又恨的真菌分别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和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内容。打出多媒体画片(几种常见的食用或药用真菌)创设情境,展开新课(学生活动)观看、认识、讨论、说出名称有木耳、牛肝菌、香菇、灵芝、银耳、口蘑、猴头菌等。教师:同学们认得很对,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有哪些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呢?学生:例如香菇,它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比一般蔬菜、水果多,还含有钙、铁、锰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学生:在古代,传说灵芝具有起死回生的妙用,是一种使人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这当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但它的药用价值确实很高。教师:太棒了,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学生:我们查资料,上网知道的。教师:很好,课外资料能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既然我们知道这些真菌对人类大有益处,就多吃一些诸如常见的木耳、香菇、银耳等来增强体质。观察实验,突出重难点教师:下面我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它们的形态与颜色并思考下列问题。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2.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组织同学分组观察,检查学生教具准备情况,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发扬集体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精神。(学生活动)每组派代表介绍各组的观察结果,推选最好的一组做总结发言。不同点相同点青 霉青霉青绿色孢子体扫帚状排列、多细胞;、菌丝集合而成、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曲 霉黄、橙红、黑色孢子体球状排列教师:这位同学语言准确,观点明确,说服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很强,大家给他掌声鼓励。教师:前面我们已知道蘑菇的营养价值很高,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更容易采到?学生:在潮湿阴暗的地方,雨后更容易采到。教师:你们现在分组观察准备的蘑菇,观察它们的形态。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小声讨论。教师:你们看蘑菇的外形像什么?学生:很像一把张开的伞。教师:根据你们观察的结果及查阅的资料,大家来总结一下蘑菇的组成。学生:整个蘑菇是由子实体和菌丝两部分组成的。学生:子实体又由菌盖、菌褶和菌柄组成。学生:还有它的孢子生长在菌褶上,依靠菌丝来吸取营养。教师:非常好,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资料准备得也很全面.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情况,总结交流各组填图情况,加以鼓励。刚才,我们已观察到青霉、曲霉及蘑菇的形态结构,发现它们与细菌有很多不同之处,它们都属于真菌,那么真菌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是否和细菌一样是分裂生殖呢?根据你们查阅的资料,互相交流看法,然后做出总结,比一比,谁总结得最好。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尝试回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及综合刚才所学知识,我们发现,不管是青霉、曲霉还是蘑菇,它们都生有大量的孢子,孢子很轻,能随风飘散到各处,它们遇到合适的环境,就能发育成新个体,所以,我认为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后代的。教师:你分析总结得很对,真菌确实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的,但是它们的繁殖是需要合适的环境的,这环境是指什么?学生:首先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次是阴湿的环境,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很好,你们能举例说明吗?学生:比如夏天,受潮的粮食、衣服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而干燥的粮食、衣服和皮鞋就不长毛。学生: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教师: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学生: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教师:你们能不能从真菌的生活习性上推测它们的营养方式是属于哪一种?学生:不管是青霉、曲霉,还是蘑菇,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都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所以真菌应属异养。学生:又由于它们是靠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营养的,所以应属于异养中的腐生类型。教师:很好,我们知道了真菌的营养方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亲自动手栽培一些蘑菇。突破难点,推向高潮教师:上节课布置你们回家分组制作孢子印,制作好了没有?学生:制好了。引导学生探究实验过程1.你选取的材料是什么?谈谈制作过程。2.如何能防止孢子被风吹散?3.你是如何根据蘑菇孢子印的特点,对蘑菇的位置、形态、作用有更深理解的?学生:1.分组观察并讨论2.讨论实验问题并做出回答教师:巡视各小组制作情况,及时给予激励。请一组同学回答问题学生:我们选取新鲜的蘑菇作为实验材料。制作过程:1.用解剖刀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扣上培养皿。3.第二天,拿开培养皿和菌盖,就可以看到白纸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学生:根据观察孢子印,我们了解到蘑菇的孢子位于菌褶内,它是呈球状的,有繁殖后代的作用。教师:同学们的探究实验做得非常成功,你们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巧,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这对你们今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知识迁移,拓展思维教师: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灰指甲和足癣病?学生:见过,我还得过脚气病呢?但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甲癣也叫灰指甲,是指发生在指(趾)甲上的癣,是由红色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癣是皮肤感染中相当顽固的一种,但只要坚持治疗也是可以治好的。足癣也叫脚湿气,是一种由足癣菌引起的传染病,许多人得过此病,足癣病人的鞋子、袜子和浴巾等都带有大量的足癣菌。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患了足癣后要及时治疗。另外,脚气病与脚湿气是两回事,脚气病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症,两者不要混淆了。教师:青霉、曲霉对人类的害处是有目共睹的,那它们是不是一无是处了?学生:不是,比如我们能从青霉中提炼青霉素,用曲霉来制作酱油和酿酒。教师:很好,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这对于培养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很有益处。引导学生总结真菌的生殖特点及营养方式,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总结得最好,挑选最好组代表总结。学生:1.真菌的靠孢子来繁殖后代的。2.真菌的营养方式也是异养。学生:真菌的主要特征:1.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2.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3.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4.靠孢子繁殖后代。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三节真菌 一、真菌 、霉菌:形态由菌丝组成 结构(1) 细胞中有细胞核(2)菌丝:直立菌丝、菌丝营养方式腐生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2、蘑菇:形态象一把张开的伞结构(1)子实体 (2)地下部分营养方式腐生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二、真菌的特征 1、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 2、细胞内有成形细胞核 3、异养4、孢子繁殖后代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食物、药用真菌,观察并总结了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重点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探究,对真菌的生殖做了一些实验,最后共同总结了真菌的主要特征,培养了同学们观察、分析、动手的能力。教学反思 以“问题广角”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多种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节课注重探究性学习,将探究精神贯穿课的始终。细菌、真菌、病毒三类微生物的比较:项目形态特点体积大小结构特点生殖方式营养方式细菌形态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个体十分微小都是单细胞个体,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原核生物。有的有鞭毛,有的有荚膜,有的可以形成芽孢分裂生殖多数异养,少数自养真菌常为丝状和多细胞的有机体大小差异很大,有十分微小的单细胞个体,也有大型的多细胞个体少数是单细胞个体,多数是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个体。多数真菌具有细胞壁,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孢子生殖,有的还进行出芽生殖异养(寄生和腐生)病毒形态有多面体、杆形和蝌蚪形比细菌小得多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组成的衣壳和由核酸组成的核心在寄主细胞内通过复制进行增殖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