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的文学成就

上传人:ai****ue 文档编号:46274488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苏轼的文学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苏轼的文学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苏轼的文学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苏轼的文学成就摘要2前言4一、时代背景及作者概况 41.1作者简述 41.2时代背景 41.3苏轼的地位及特点 5二、分析苏轼文学风格 52.1苏轼的思想52.2苏词的特点及革新.2.3苏轼的诗2.4苏文的艺术风格.三、苏轼对后世的影响10参考文献 致谢81摘要本文以苏轼的文学观点为研究对象,着重对苏轼文学观点进行比较系统的分 析,并对它产生的原因、特点、理论价值、历史地位一一作介绍。苏轼代表了宋代文学成就的最高峰,他在文学理论上有深刻的见解,并对当 时和后世的文学观念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本论文结合他的创作实际, 研究他的 理论主张,结合他的思想,来考察他的文学观,阐述其文学理论的独到价值。苏 轼不仅是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文学家,而且也是唐宋以来文学理论的集大成 者,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关键词:辞赋,豪放,影响,文学观,苏轼散文AbstractThe thesis is an attempt made to analyze and judge the cause, the feature and the academic valuation and historical status of Sushisliterature theories.Sushi is behalf on the literature peak of song dynasty and his literature theories are profound and affect his contemporary and those people who were born after Sushi past away. This thesis does ones best to study Sushi s literature theories combining his works and his conception. Sushi is not only the most famous literati in song dynasty, but also h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eople who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theories since Tang and Song dynasty. He devotes greatly on china literature theories.Key word: poetry, bold and unconstrained, influence, view of literature, Su Shi s prose3、八 、前言苏轼( 1037-1101)代表了宋代文学成就的最高峰。 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欧 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 ,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苏轼在诗、词、文等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苏轼 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能, 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实绩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还由 于苏轼对自己以及前人创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对后人的文学创作, 具有极大 的借鉴和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试图在前人和当代人对苏轼文学观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全面的、 整体 性、系统性的概括和总结。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结合苏轼的创作实际,研究他 的理论主张; 结合苏轼的整个思想, 来考察他的文学观; 阐述苏轼的文学成就的 独到价值。时代背景及作者概况1.1 作者简述苏轼是经历北宋中期到后期的文学家, 他上承以欧阳修为文坛盟主的北宋中 期诗文革新运动的大潮, 将诗、文、词等诸种文学艺术样式推向了北宋的最高峰。 下开“苏门四学士” “苏门六君子”等人才辈出的局面,成为欧阳修之后的更为 杰出的文坛领袖。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 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反 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文应“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 要敢于革新独创。他还注重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 这种技巧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 苏轼 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 面取得了得到的成就。1.2 时代背景宋代是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时期, 与唐相比具有精致、 内趋的品格 当时宋代处于“百年无事”的相对安定时期, 经济得到发展, 城市也恢复了繁荣。4 在这样的稳定繁荣时期, 广大市民的文化娱乐也不断扩大, 于是就出现了茶楼酒 肆醉舞酣歌的局面。 继承唐末五代之余波, 词的创作在宋初一时兴盛起来。 这些 词作大都反映贵族士大夫的闲适生活, 他们囿于这种安适的生活中, 词的题材较 狭窄,个性不够鲜明,基本上是五代的延续。1.3 苏轼的地位及特点面对这个“诗庄词媚”的局面,这个时候苏轼来了,他以他的豪放雄浑,以 他的磅礴气势将宋词推向了高潮。 如果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 那么苏轼则是宋 文学的最高成就者。他的文汪洋恣肆;他的诗清新豪健;他的词豪放雄浑。苏轼 在中国词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将词在题材内容、 语言运用、 风格特色等各个方面 转入了新的突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 辛稼轩词序);所谓宋词“至轼而又一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 指明了苏词的突出地位。在内容上,苏词冲破了“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境,提高了词品。使词从 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苏轼以前的北 宋词坛主要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题材狭窄。诗人囿于“诗庄词媚”的观念, 诗词分疆而治。苏轼突破这种传统观念,他以诗为词,举凡怀古、感旧、记游、 说理等题材 ,他都用词来表达。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词的境界。、分析苏轼的文学风格2.1 苏轼的思想苏轼既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又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在 政治上坚持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执著超脱, 无往不可,这种人生境界对宋人及宋代以后许多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他的人格魅力在古代历史上少有伦比, 就受后人喜爱的广泛程度而言, 他在 历代作家中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苏轼在诗、文、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全面的成就, 是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全才。苏轼的散文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宋文创作的高峰。苏轼的诗有 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 体现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 在内容、 形 9式、手法、语言等诸方面都突破了前人窠臼, 往往将诗歌写得超迈豪纵而又有隽 永的韵味和浓郁的诗意。 苏诗不仅显示磅礴的气势, 表现深婉的情致、 绰约的风 韵,还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苏轼又是学问渊博的大学者,无书不读,其诗也 相应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成为以才学为诗的典范之一。2.2 苏词的特点及革新苏词内容的复杂性。苏轼的一生升沉不定, 备历险难。他有经世济民的抱负, 有独立的政治见解, 他耿直敢言, 黑白分明,内外如一。 而生活于派系倾轧严重, 朝政反复无常的北宋后期的他, 仍要激流勇进, 卓然自立, 不可避免会受到他人 的排挤。同时, 他也遭受了非常多的毁谤和打击, 但他始终保持对人生和美好事 物的追求。 他重视文章的社会功能, 强调“有意于济世之用”, 反对空虚无实的 形式主义之风,提倡“有意而言,有为而作”的写实文风。苏词的内容把他的政治生涯,人生遭遇揉合在一起,含有广阔的生活内容, 丰富的知识,因此形象、鲜明、生动。如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是一 首悼词,作者用平易质朴的语言写出对亡妻的哀思, 并揉入自己仕途坎坷的身世 之感,感情极为深挚。 词人在悼念亡妻的时候, 触发起自己对十年中艰难的人生 经历,宦海风波的一番回顾。同时,苏词的部分作品还深入探索了人生哲理。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 有), 作者咏月而兼怀人,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出作 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执著态度和豁达胸怀。 全词在叙事,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描写中, 有对现实迫害的愤慨与藐视, 有对人生的执着, 有对人生哲理的议论, 有对弟弟 的深切怀念。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中, 他不但用词写前人惯写的题材, 而且用词写政治情怀, 报国壮志,民生疾苦,农村生活,朋辈情谊,贬居生涯,这些都扩大了词的创作 视野。词在他手中确实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苏词风格的多样性。 苏词的风格刚柔兼具, 多姿多彩。 他的词同他的诗文一 样,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 他的词具有诗的沉郁, 诗的豪放, 诗的淳朴。 苏轼革新词风, 并非单纯反对婉约, 而是要改变婉约风格独主词坛的局面, 使词的风格由一元化朝多元化发展, 形成 婉约,豪放,清丽,韶秀,旷远等风格,形成同秀共荣的局面。苏轼的词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他扩大词境,改变词风, 开创了词作的 新阶段,特别是他开创了豪放词, 有别于传统的婉约词而自成一家, 使宋词展现 出全新的面貌,影响了以后许多词人的创作。他的词反映了北宋时期包罗万象、 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 读他的词我们可以领略一个时代的风貌。 所以,苏词堪称 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苏轼的博大胸怀和过人才情在词的创作中也有突出的表现。 苏轼继柳永之后, 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他将历来以柔婉为传统的词体注入了阳刚之气, 并将 诗歌的表现功能和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 格个性。他的革新实绩, 提高了词体的文学地位, 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品的状 态,成了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苏词风格多样,尤以清雄旷达、奔放豪迈为其 独创,为词史带来全新的审美境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为后人启 示了新的创作道路。在宋代以及后代文人的心目中, 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 他的作品当时广泛 流传,身后影响深远。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 的高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2.3 苏轼的诗苏轼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笔力雄健,想象丰富,比喻新奇,风 格多样,发展了以文为诗的宋诗特色,比较全面的反映时代生活。同情人民、关 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的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苏轼发展了韩愈以文为诗的传统。他的古体多用散文的直叙和铺排的 手法,如游金山寺、泛颍,直叙游历,百步洪铺排景物,皆是散文 的章法和笔法。 苏轼的诗还具有丰富的想象与奇妙地比喻。 采用寓言、隐喻手法, 还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一种图画美。 例如脍炙人口的“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 水暖鸭先知。 ”比喻的新鲜与丰富是苏诗的一大特色。 他将西湖作西子, 将人生 踪迹比作雪泥鸿爪, 都是丰富想象与奇妙比喻的结合。 他还重视两种相互对立的 风格的融合,在他的创作中,十分注意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 苏诗主导风格是雄放, 有些作品甚至有粗豪而少蕴藉的缺点, 然而苏轼中许多佳 作已经做到了刚柔相济, 呈现出“清雄”的风格。苏诗任情挥洒, 风格多姿多样。 他欣赏陶诗的“枯淡”,其更主要的风格特色即是宋人所概括的“东坡豪2.4 苏文的艺术风格在唐宋八大家中, 苏轼与韩、柳、欧阳诸家齐名。 他的散文创作,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大凡史论、政论、杂记、小品等多种样式都很有成就,体现了宋代诗 文革新的丰硕成果。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 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 贡献,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 愈”、“记事似司马迁”,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苏轼的文道观在北 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 如“精金美 玉,市有定价”, 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 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 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 而是泛指事 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象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 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 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 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 而苏文却 依靠挥洒如意、 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 苏文气势雄放, 语言却平易自 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 他热心奖掖 后进,培植不少人才。 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 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 用。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三、苏轼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他非常重视文学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除了“苏门四学士”外, 他还热情向不 少后辈传授自己的写作经验,扩大自己的文学影响。他的诗、词、文对后世的影 响更为深远和复杂。苏诗为明代公安派作家推崇, 借以反对“诗必盛唐”的前后七子。 清代的钱 谦益、查慎行也都受苏东坡的影响。 他所创立的豪放词派为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所 继承,在辛弃疾前后涌现了一大批爱国词人,如张元干、张孝祥、陈亮、刘过、 刘克庄、刘辰翁等,形成了属于豪放派的辛派词风,直到清代,陈维崧、蒋士铨 等人都效法苏辛。至于苏东坡的散文也为后世文章家所崇尚。他的小品文在文学上影响更大。 明代公安派在标举“独抒性灵”反对拟古主 义时,就从苏东坡的东坡志林中学习抒情小品的写作。在清代袁枚、郑板桥 的散文中,也可以找到承袭的线索。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巨儒政治家, 一个皇帝的秘书, 一 个厚道的法官,一个月夜徘徊者”(林语堂语)这还不能道尽他的全部,只 是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大文豪、 大学者。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创作, 留下自 己的欢欣和忧戚, 以自己完美的人格和充塞宇宙的才气, 感染和熏陶着一代又一 代文人和学者。结语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发展到成熟时期孕育的一位旷世奇才。 每一位中国人提起 他都会漾起会心而自豪的微笑,想起他的坚贞坦荡的品格和乐观旷达的人生态 度。他忧患的一生,留下二千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大大 超越了同辈作家,是一位高产作家。他深得艺术要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 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占据了北宋文坛的颠峰,取得了同代人难 以企及的高度。参考文献1. 林语堂苏东坡传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年 1 月 第一版2. 赖正和苏东坡政治主张探究巴蜀书社 2011 年 8 月 第一版3. 苏轼苏东坡全集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 年 10 月 第四版4. 李宝岑苏东坡诗词名篇译解 江苏出版社 2009 年 3 月 第一版5. 于非 中国古代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5 月 第三版致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 梁洁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 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 环节给予多次细心指引与教导 , 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在学习中, 老师 严谨的治学态度、 丰富渊博的知识、 敏锐的学术思维、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 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 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 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 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 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 各位老师表示感谢。祝各位老师,合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