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恭维话(共3页)

上传人:vc****3p 文档编号:46091901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恰如其分的恭维话(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恰如其分的恭维话(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恰如其分的恭维话(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恰如其分的恭维话前言:在鲁迅先生的立论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摘取如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这段话正好说明了人们对于恭维话的普遍的态度,生孩子那家人家做满月,其实就是为恭维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就是为了听到各种各样的恭维话,“得一点好兆头”,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于是恭维者收获了恭维和感谢,说晦气的实话的遭了一顿痛打,想必就是情理之中的结果了。于是,我从这段话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其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十之八九都是爱听恭维话的。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尽管人人都知道那恭维话难免有溢美之嫌,而且多半是难以兑现的谎言。其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免不了在许许多多的场合对许许多多的人说过许许多多的恭维话。如若不信,我们都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其三,听恭维话和说恭维话,都算不得卑鄙。除非说者和听者原本就有卑鄙的目的。阿谀奉迎者爱说恭维话,但恭维话绝非阿谀奉迎者的专利。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恭维话大都是出自一种良好的愿望的。一、恭维话的定义在2005年第五版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恭维的下了这样的定义:恭维意指出于讨好对方的目的而去称赞、颂扬;也指是对别人的言行持否定态度的一种委婉说法。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地是,恭维话肯定是好听的话,比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您真是貌若天仙啊,等等,无形之中就能把人夸到天上去。其次,恭维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奉承话、拍马屁的话。总有人认为中国人喜欢拍马屁,其实这说法非常错误,引陈毅元帅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拍马的人是要骑马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光靠拍马屁就能够得到提升的。很多管理者都非常讨厌马屁精,因为他们相信,马屁精最终会害死他们。所以我们知道了,恭维话不是无条件的好话。第二:恭维话的意义喜欢听好听的话,而不是真实的话,这是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所以,我们讲话的时候,如果不加上适当的恭维,对方根本听不进去。讲话首先要让对方听得进去,否则就是白费唇舌。对方听不进去,你的话再对、再真实也没有用。成功的人,实际上不吹牛也不拍马屁,却装得像吹牛、拍马屁一样。换句话说,即用吹牛、拍马屁的形式,说出有根有据的实话。忠言逆耳,而奉承话又十分危险,容易被对方听成挖苦话。现在把忠言逆耳和奉承话结合起来,说出一番有理有据,又能让对方听得进去,而且听起来很受用的恭维话,才是有效的途径。把事实的重点说出来,加上适当的形容词,叫做恭维话。如果没有事实的依据,只是加上了很多形容词,就成为不实的拍马屁了。因此多说恭维话,少说奉承话,说得恰到好处,效果必定良好。 既然人人都喜欢听悦耳的话,不愿意听逆耳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听话人表达恭维,同时又不失我们的风度呢?三、得体的恭维话第一: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恭维话对于商人,你如果说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安贫乐道,他绝对无动于衷,你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日进斗金,他才听得高兴。对于官吏,你如果说,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廉洁自持,劳苦功高,他才喜形于色。对于文人,你如果说,学有根底,妙笔生花,宁静淡泊,他听了一定高兴。他做什么职业,你说什么恭维话。对于对方的职业,应该特殊注意这也是“看人说话”。对于年轻人,你如果举出几点,证明他的将来,大有成就,他一定十分高兴,引你为知己,你如果称赞他父母如何了不起,他未必感到高兴。至多你说他是将门之子,把他与他的父母一齐称赞,才配他的胃口,使他笑逐颜开。其它还有对于不同的性别也要有不同的恭维策略,而如今中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对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也要采取不一样的恭维方法。(因各国习俗相差太多,而本文字数有限,故不在此详加叙述)第二:在不同的时机要说不同的恭维话假如你到一个朋友家去,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他都唯唯而答,和你说话时总是满口客套,唯恐你不欢,唯恐得罪了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会觉得芒刺在背,坐立不安,知道离开他家,才会觉得如释重负。其实,刚开始会客的时候,几句恭维话倒没什么,但是如若还继续说个不停就不大妥当。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情感,加深双方的了解,而恭维话在深入了解时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拆掉,人们只能绕着这堵墙做一些简单的敷衍酬答而已。大概朋友们初次见面都会略显客套,而第二、第三次见面就免去了许多客套。那些“阁下”、“府上”等等恭维的名词称呼如果一直用下去,那么真挚的友谊必然无法建立。第三:在不同的场合要说不同的恭维话中国人向来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聪明的人不仅会看人说话,应时搭话,还会在不同的环境下说不同的话,以取悦对方。比如,某君去参加朋友父(母)的葬礼,他肯定不会说“恭喜发财、恭喜高升”之类的话了,虽然葬礼用的“棺材”本身就有升官发财的意思,他肯定会说“节哀顺变、保重身体,令堂在天之灵看到你这样也会不安的”之类的话。第四:不轻易拆穿吹牛者虽然我们很想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但是周遭的环境却总是时不时的来刺激你一下。这样的现象大抵如此:比方某君对于某种学问技术,不过初窥门径,并未升堂,更未入室,居然自命为专家,到处宣扬,不认识他的人,自然不易拆穿,这叫做吹牛唬人。又如他和某一位达官贵人实在并没多少关系,他却对人说,那人如何器重他,某事曾和他商量过,某事曾由他经手过,把那人的私生活描写得十分详细。不是知内情者,自然不易拆穿,这叫做吹牛借势。其吹牛的动机,是表示他的了不起,是骗得大众的信任,或者借此提高他的身份,或者借此兜售某种诡计,反正都是不道德的。但是吹牛总有拆穿的一天,一朝被人拆穿,人必将唾弃。虚是虚,实是实,以虚作实,总有细心人会看出他的破绽。狐狸的尾巴露出,便显原形。所以吹牛的成功,是假的,是暂时的而在此之前,如果你不留任何情面地把他所说的事情揭穿,那么这个人必将憎恨你很久,甚至是一辈子。最好的做法就是坚守本心,站定自己的立场,无论吹牛者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你都回以礼貌的微笑,或者说一声:“原来如此,你真厉害”,诸如此类的恭维几句,总比当面将矛盾激化的好,除非你实在不想再见到这个人了。结语总之,恭维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行为,它不仅具有积极鼓励被称赞的人和事的功能,而且能在交际中获得对方的好感, 使交际双方在心理和情感上靠拢,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增进双方的了解,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恭维语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一定社会的价值观的反映。对恭维语在实施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功能、价值观念和语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语言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恭维语,避免交际双方的冲突,使交际双方达成一致,为进一步的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