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教案 (2)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4505025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八单元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八单元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本组教材包括司马光鲁班和橹板乌鸦喝水咏华山小松鼠找花生果和练习8,既有历史人物、传说故事又有科普童话,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要多亲身去感受,去体验,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通过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希望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3、通过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4、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要多亲身去感受,去体验的启发。5、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6、读背成语和谚语。7、能认真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22司马光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描写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具准备:光盘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挂图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个字音。(2)画出本课的生字。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1、第四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2、第五自然段。(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个字音。(2)画出本课的生字。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第三课时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1、第四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2、第五自然段。(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朋”由两个“月”组成。“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板书设计: 22司马光砸 缸小朋友 得救教学反思:23鲁班和橹板教学目的: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鲁班,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鲁班”指导认读。2、你们认识鲁班吗?师介绍介绍。鲁班:历史上确实有这个人,复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建筑工匠。因“班”与“般”同音,是鲁国人,所以叫鲁班。他发明了锯子,创造了攻城的云梯,是有名的能工巧匠,被建筑工匠尊称为“祖师”。不过,民间传说中的鲁班,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鲁班,而是集中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有的已把他神化了。3、教师板书“橹板”,你们知道什么是橹板吗?(学生自由说后,教师出示挂图,帮助认知)橹板: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大,安在船艄或船旁,用人摇。教生字:板。4、教师导言:这个橹板就是鲁班发明的,他是怎样发明橹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班和橹板(教师在已板书好的“鲁班”和“橹板”间写上“和”)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把把读准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得正确、流利。3、出示生字词。橹板 回家 吃力 等 已经 往 身后 忽然 鲁班 盯着 默默 驾驶 腿 工具 扁形 圆形正音。后鼻音:往、盯、等。前鼻音:板、身、圆。边音:力、鲁。 翘舌音:身、驶。4、同音字、形近字辨析。圆 板 力 已 往 身园 反 刀 己 住 深5、指读、开火车读、齐读。6、指导读好长句子。“有一天,鲁班坐船回家,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1)提醒句中停顿,自读。(2)指名读。(3)齐读。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8、出示填空题,教者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全文一共( )个自然段,可分(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 )自然段,写鲁班乘船看到艄公很累,默默地想省力办法。第二部分是第( )自然段,写鲁班从鸭子游水的动作中得到启发,发明了摇船工具。第三部分是第( )自然段,写人们把这种摇船工具叫做橹板。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鲁班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2、你从哪里看出老艄公很吃力?指名读词:十分吃力 已经 累得满头大汗3、指导有感情地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艄公的吃力。四、指导写字。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卡,认读,巩固生字的读音。2、教师规范地书写“等”“身”,学生观察教师的笔画顺序。然后指出反馈。3、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指名反馈,教师强调。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并组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2、口头扩词。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二自然段。(1)这节共有几句话?(2)“盯”是什么意思?做动作理解。a还有一些词也表示“看”,你知道吗?b练习:看 望 盯 瞧我爬到山顶,向远处( )去。小兰正在专心致志地( )书。( )!月季开花啦!小强正( )着小蚂蚁,一动不动。(3)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要表达出发自内心的疑惑。2、学习第三自然段。正在这时鲁班看到了什么?(1)指名读。(2)“嘎嘎”、“扑通扑通”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你还能说一些象声词吗?(3)“轻快”换词理解。你能读出小鸭子那轻快的样子吗?指名读,评议。3、学习第四自然段。(1)鲁班看到这一切后,有没有想到什么?书上怎么写的?(2)出示“鲁班出神地看着,忽然眼睛一亮,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a“出神”是什么意思?(专注地)“出神地看着”还能说成“( )地看着”。b“眼睛一亮”说明什么?指导朗读。(有了新发现,很高兴)c指导朗读。把鲁班灵机一动的样子读出来。(3)最后,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把木棍的上半截削成圆的,下半截削成扁形,这样成了橹板)(4)齐读句子。(引导学生找出文中鲁班看到的,引导想象他想到的,了解鲁班所做的,想想,读读,说说,弄清鲁班发明橹板的过程)三、朗读课文,教师总结1、学生齐读课文。(怀着对鲁班的赞叹和敬佩)2、教师启发:同学们,从鲁班身上,你们明白了什么?(1)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2)大胆地想象,勇于创造。3、教师总结:鲁班善于观察,思考,发明了橹板,使人们划船既省力,船也行得快。希望大家也能像鲁班一样的聪明,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别人。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收集有关鲁班的资料。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鲁班两眼盯着小船默默地想 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2)这时 一群鸭子 嘎嘎 叫着 扑通扑通 跳下水2、简要地说说鲁班发明橹板的经过。二、朗读指导1、第一部分。各自轻轻读,体会朗读基调。发言(第一部分在语速的掌握上宜稍慢,以表现用竹篙撑船之难,重音应落在“累、满头大汗、盯、默默、省力”上)2、第二部分自由读第二部分,体会感情。指名读,看第三自然段是否读得轻快,第四然段开始的“眼睛一亮”读得兴奋与否,后来的“一摇,嗬,不光省力,船也行得快多了”是不是读得高兴。3、第三部分。语速跟平常人说话的速度相同。4、教者范读。5、学生再练,指名朗读课文,评议。三、作业。1、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练习把“鲁班出神地看着,忽然眼睛一亮,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这句话说成一段话。(补充怎样“出神”、“眼睛一亮”、想到的办法等内容。)2、把鲁班和橹板或其他的发明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比一比谁讲得最好。板书设计23鲁班和橹板 老艄公 鸭子用脚蹼看到 撑船吃力 轻快地拨水想 橹板教学反思:24乌鸦喝水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具准备: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乌鸦图)谁认识它?你是怎么知道的?2、揭题,板书。边看边想:“乌”和哪个字有点像?学生书写“鸟”。3、看动画片听故事。二、初读课文。1、小组合作,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词。3、出示生字词。(1)说说哪些字音要特别注意?终:翘舌音,后鼻音。“喝”与“渴”不能混淆。渐:三拼音节。(2)自渎,开火车读。4、再读课文。(1)把生字词带入文中,读通课文。(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3)评议,正音。5、指导读长句子。指名读,读出停顿。6、再用老师教的方法读课文。7、范读课文。8、学生和老师比赛读课文。三、教学生字1、读生字卡片,复习巩固字音。2、比较:“喝”、“渴”有什么不同?3、看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4、指导书写。渴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的要把上边的“日”写扁点。于:第二笔横要写长些,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5、教师示范写,学生描红、仿写。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同学们,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那么它找到水了吗?又是怎么喝到水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2、布置作业。(1)认读生字,用生息口头组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字卡。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二、细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乌鸦为什么找水喝?指名读。2、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1)出示句子:课文第一句。“到处”是什么意思?指导读词。(2)乌鸦这时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读出焦急的语气。3、找到水了吗?喝到水了吗?继续往下读,你能体会出乌鸦这时的心情变化吗?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指导朗读:高兴着急、失望4、乌鸦怎么做了?自渎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5、出示句子。(1)什么是“围着”、“边走边想”?做动作理解。(2)你懂得了什么是“终于”,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3)指导朗读,体会乌鸦高兴时的心情。6、到底是什么办法呢?读一读下文。(1)比较句子。它叼来小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叼来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2)读一读,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3)指导朗读。有感情地读词:一颗一颗 渐渐指读,评议,赛读。(1)教师做实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7、指导学生想象:乌鸦喝到水了,多高兴呀!它喝着水,会想什么?三、朗读课文,启发学生。1、教师:同学们,如果当时,那儿没有石子,乌鸦还可以想什么办法喝到水?2、讨论、交流:从乌鸦喝水这件事,你受到什么启发。3、集体反馈。教师引导:是呀,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习惯。4、怀着对乌鸦的赞叹之情,感情朗读课文。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人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在碰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像乌鸦那样冷静地思考,想办法解决。2、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24乌鸦喝水 口渴了 找水喝 找到水 喝不着 想办法 喝到水 要动脑筋解决困难教学反思:25咏华山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的壮观及小孩的聪明。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图文对照,理解古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具准备: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导语:你们听说过华山吗?出示“华山”,指导谁读准“华”。2、看图,介绍华山。华山:在陕西省的东部,华阴县城南,远远望去,它的样子好像花,所以叫华山。名胜很多,是游览的好地方。“华山自古一条路”,仅此南北一线,全程大约10千米。解放后,曾经对山路进行过多次整修,并且加固了铁索,增添了安全设施。3、出示完整课题。“咏华山”的“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了课文你们就知道了。4、“咏华山”就是用诗词等来抒写华山。领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过渡:谁咏华山?为什么要咏华山?他是怎么咏华山的?请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1、范读课文。2、提问:谁咏华山?为什么要咏华山?他是怎样咏华山的?(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3、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词:山路 宋代 与齐 称赞 沿着 艰难 山顶 情不自禁 吟诵 寇准(1)各自拼读,找出平舌音和前鼻音的字。平舌音的字:自、赞、诵前鼻音的字:赞、沿、难、禁、吟(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相机正音。(3)理解词义:a不用讲解的:山路:山间的路;艰难:困难;沿着:顺着;山顶:指山的最高处。b教者举实例讲: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吟诵:有节奏地诵读。(4)开动脑筋记生字:华、间、与、齐、称、代、岁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准确。5、华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作业1、给括号中的拼音加上调号。华(hua)山 中华(hua)2、读读、写写生字词。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程度,相机指导。二、细读课文1、学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地第一自然段。(2)出示“登”,读准字音,理解意思。(3)齐读。2、学习寇准创作诗的过程。(1)华山那么高,他们是怎么登上山顶的?自读课文,能找到有关句子吗?(2)个别读。(3)读准词语:山顶、沿着、艰难。理解“艰难”:你知道它的意思吗?谁会读。(4)指导朗读。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让大家感到爬华山很不容易吗?3、当他们登上山顶看到了什么?(高山,蓝天,太阳,白云)(1)出示图、句:啊!华山真高哇!(2)指导读出惊讶的语气。4、读读下面的课文,你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华山真的很高呢?(1)理解“除了都”并指导朗读。(2)指导朗读句子。5、孩子到了山顶,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了这样的感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就吟诵起诗来赞美华山。(1)出示词语:情不自禁 吟诵先理解再指导朗读。(2)请小朋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先把字音读准。(3)边读边想,这首诗是什么意思?(4)谁读懂了讲给大家听。(5)指名试背(带动作表演)(6)释题:用吟诵诗歌来赞美华山就叫咏华山。6、齐读课文。三、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华山真是太壮观了,有兴趣的话,同学们可以去华山玩一玩,亲身体验一下华山的壮观景象。2、布置作业。(1)认读生字,用生字口头组词。(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3)收集华山的资料和图片。第三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本的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山路 宋代 与齐 称赞 沿着 艰难 山顶 情不自禁 吟诵 寇准2、按课文内容填空。啊!华山真( )哇!除了蓝天,( )的( )都在( )的脚下。太阳显得( ),山腰间飘着( )。3、教师出示古诗,全班齐读。4、教师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宋代的寇准7岁时登上华山所作。它不仅让我们见识到了寇准的才华,也让我们领略到华山的壮观景象。二、展示资料,加深体验。1、教师导入:课后,同学们一定收集不少关于华山的资料和图片吧,请大家互相交流,进一步了解华山的壮观景象。2、学生互相交流资料。3、指名反馈。4、教师小结:华山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去华山玩一玩。三、指导背诵。1、指名背诵古诗。2、表演背诵。3、教师示范背课文。4、指名背诵、齐背。四、指导写字。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字,集体认读。华 间 与 齐 称 代 岁2、再读,并用生字口头组词。3、认识偏旁。4、指名说说本课的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教者小结:(1)合体字如:华、齐、称等,要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位置。“华”,上面的“化”大部分在横线之上,“十”在横中线之下。“齐”的“文”字大部分也在横中线之上。“称”的左边部分在中线的左边。(2)独体字“与”要更多地注意确定关键笔画的位置,防止偏上偏下或偏左偏右的现象。第二笔中“横”要与横中线重合。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辅导。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奇山秀水,许多诗人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赞颂祖国江河的诗篇,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和欣赏。2、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25咏华山 爬山艰难 感叹 红日近 高 白云低教学反思:26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了解花生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小动物的表情、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抓住“绿油油、黄灿灿、自言自语、奇怪”这些词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学具准备: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1、教师出示小松鼠的图片,你们认识它吗?2、教师导入:小松鼠精心照料树林里的花生,希望等花生结果,可以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可是,他却找不到花生果了,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小松鼠找花生果。3、教师板书课题,并指导读题。“鼠”和“找”“生”是翘舌音,“松”是平舌音。二、自读课文1、字度课文,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出示生字词。提醒正音,有规律地排放,巩固对读音的记忆。4、把这些词句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5、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议。三、齐读课文。四、指导书写。1、巩固生字词读音,认识偏旁。2、看笔顺表,记住字形。3、讲解范写。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辅导。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可爱的小松鼠认真地种着花生果,却不见了花生果,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掌握了生字。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2、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息的认读。(2)了解花生。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给下面的字家偏旁,并组词。由( )( ) 十( )( )毋( )( ) 皮( )( )2、扩词。油( )( )( ) 叶( )( )( )3、将下列词语适当地填在括号里。长长的 扁扁的 白白的弯弯的 清清的 红红的(1)大公鸡长着( )尾巴。(2)大象那( )鼻子会拿东西。(3)天上的云儿像( )棉花。(4)( )桃花很美丽。(5)小河里的水( )。(6)鸭子用( )嘴巴捉鱼吃。二、细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树林边长着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瞧瞧!(2)指名读。(3)这些花生长得怎么样?好看吗?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a看图理解:绿油油 黄灿灿换词理解:碧绿碧绿 金黄金黄b叠词(ABB)扩展。c“绿油油”、“黄灿灿”还能形容什么?(4)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读。(2)小松鼠看着,竟然不知道就是花生。他问了蚯蚓,这是一句带问号的句子,谁能把小松鼠疑问的语气表现出来?(3)分角色练习对话。3、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松鼠是怎么做的呢?(2)回答问题。(3)理解“每天”,(换词理解)能不能换成“常常、经常”?(4)指导朗读:从“每天”这个词中看出小松鼠是怎样想的?(5)“可是。”(引读)这时小松鼠怎么样了?板书:充满希望急切失望。读出小松鼠的感情变化。4、学习第四自然段。(1)这时小松鼠是怎么做的?(2)什么是“自言自语”?做动作体会一下。(3)指导读好小松鼠的话。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表演朗读。5、学习第五自然段。(1)教师:小松鼠的花生是被人摘走了吗?那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2)指名反馈:小松鼠种的花生的花生果到哪去了?(3)教师出示图,介绍花生,让学生知道花生是长在地下的。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教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小松鼠找不到花生果的原因告诉它呢?2、指名反馈。3、教师总结:大自然界中,有许多像花生这样的秘密,不善于观察,不爱读书的小朋友是发现不了的。希望我们班的同学好好学习,多了解大自然的知识,可别像小松鼠这个闹笑话。4、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设计26小松鼠找花生果 等 就(高兴) 每天都(急切) 直到也没(失望) 自言自语(奇怪)教学反思:练习8教学目标:1、结合识字,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2、掌握汉字从左到右的书写规则。3、背诵成语、谚语、积累、词语。4、口语交际:小苹果树请医生。教学重难点:1、字词句的训练。2、口语交际。教学具准备:动物头饰、录音、词卡、挂图教学课时: 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有5位动物朋友来我们班,要和你们交朋友、玩耍,你们欢迎吗?2、(5位戴头饰的小朋友上台)现在小动物们已经来了,你们想和哪个小动物玩?准备怎样玩?(唱歌、跳舞、交谈)3、(音乐声中)小朋友和某一小动物或唱歌、或跳舞、或交谈。过渡:刚才老师看你们和小动物们在一起玩得可真开心,想不想把你新交的动物朋友介绍给大家?二、教学字词句1、学生自己介绍:我刚才是和()玩的,因为()。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下列词语。(出示词卡)(1)蜜蜂:谁来做小蜜蜂读一读?(指明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蜂”后鼻音)-一起读“翁嗡翁,我是一只小蜜蜂。”(2)松鼠:谁来给大家提个醒?(读准平舌音、翘舌音)请小松鼠来作个自我介绍(3)马:你为什么和马教朋友?你了解马儿了吗?来向在座各位作个介绍。想读的一起读。(4)北极熊:请北极熊地朋友来介绍介绍北极熊。谁来补充?请北极熊的朋友一起读!(5)燕子:指名读。谁来介绍一下燕子(歌曲小燕子)3、去拼音开火车读词语。三、创设情境,练说句子。过渡:看来小朋友们真的和5位小动物交上了朋友了。现在呀你们的朋友碰到了困难。故事:昨天,有一位老巫婆把正在玩耍的小松鼠、小燕子、小北极熊、马、小蜜蜂装进了一个神奇的口袋,想带回家,正好被老师看见了,老师把这口袋夺了回来。把小动物们放了出来,想送它们回家,可是老巫婆念了咒语。这个咒语只有我们一(3)班的和这些小动物交上朋友的小朋友才能解开,只有你们才能把它们送回家。听到这儿,你此时此刻迫不及待地想干什么了?(把它们送回家)1、出示例句:松鼠住在树林里。请生读,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2、依次出示图片:蜜蜂、马、燕子、北极熊。进行说话练习。3、小朋友都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了,现在你能从图上找到它们的家并把它们送回家吗?(1)出示动物的家的图。(2)逐一认识小动物的家。(3)请学生把戴着头饰的小动物送回家。(贴上头饰和词卡)(4)小动物们得到你们的帮助,可开心了,不停地说“谢谢”。(5)再看图,你能给图取个好听的名字吗?4、才你们用自己的爱心和慧心。帮助了有困难的小动物,小动物们呀把你的事迹在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等地方传扬开了:现在还有许多被巫婆魔口袋关着的小动物、小植物等着你们解救呢!请你们把它们送回家呢。愿意再做拯救大使吗?5、出示口袋让学生摸(动物、植物)角色迁移,我是*,谁来把我送回家?生:*。*地方是你的家。四、复习巩固1、小动物们都回家了。多快乐呀!为了让更多的小动物、小植物找到家,让我们一起来编首儿歌帮帮它们吧!2、齐背家3、学生自由编儿歌。4、指名说,评议。第二课时一、教学写好铅笔字1、教师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认读并组词。2、教师出示下列词,集体认读,巩固生字的认读。3、指名反馈这些字的结构。4、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反馈,教师小结。5、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写顺序。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辅导。二、教学读读背背。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2、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的孩子?3、出示成语。(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2)教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4)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在本单元学过了司马光一课,为学习这首成语歌打下了基础。教学时,可从看图入手,联系课文司马光的故事情节,体会几个成语的意思: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情况危急,别的小朋友都吓坏了,司马光却不害怕,这就叫“临危不惧”。他当机立断,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主意,这就叫“多谋善断”。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却不慌,这就叫“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是说遇事心绪不乱,能沉得住气,跟“从容不迫”的意思差不多。成语歌是对杰出人物临危不惧、从容应变这一心理品质的赞颂。小时候的司马光就是如此。4、谚语。(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2)启发学生自己说说大概的意思,并启发学生大胆质疑,随机指导学生认识拟人句。(3)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说说这两则谚语的意思:前一则谚语是说出现朝霞,天就要下雨,不宜出门,而出现晚霞则表明近期内不会有雨,可以出远门。后一则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先有很响的雷声,就不会有大雨。告诉学生这是两则有关气象知识的谚语。(4)教师领读、带读。5、练习。(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比如:“临”是前鼻音,“乱”是边音。)(2)指名读。(3)四人小组比赛练习背诵。6、反馈。(1)检查朗读。(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第三课时一、教学口语交际1、审题。2、指导。(1)出示四幅彩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2)教师配乐讲这个故事,要求学生边看图边仔细听老师的讲述,想象情境,记住故事情节。(3)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教师再讲述故事一遍,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每幅图说几句话。(5)请学生大致说说每幅图的意思。3、练习。(1)自己练说四幅图的意思。(2)同桌互说、练说。(3)教师巡视指导。4、表演。(1)能表演这个故事吗?(2)自由组合,一个当导演,一个当旁白,其余五人演故事中的人物,分工合作,老师巡视指导。(3)指名上来表演,评议。(4)评选最佳导演,最佳演员。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啄木鸟是树的好朋友,是森林的医生,我们要保护它。2、布置作业。把小苹果树请医生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教学反思: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