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选修3 专题 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素物质结构的历史:原子学说、元素周期律、对有机化合物认识的发展、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实验方法上的发展;2掌握原子结构的演变;3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意义: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合成和分离预期性质的新材料、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内容 一、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1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 1)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2)19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割,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 3)原子分子论的创立1811 年 , 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他认为气体分子是由几个原子构成的.1860 年 , 国际化学界确立了原子分子论.2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 19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 2)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 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3) 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4) 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5)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3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869 年,已有 63 种元素为科学家所认识,门捷列夫将各元素按原子量的变化联系起来,揭示了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 - 元素周期律。4对有机物认识的进展碳原子的四价,有机物碳原子成键的立体结构,有机物分子中键的饱和性等相继被发现5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量子力学(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确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原子用心爱心专心1和分子结构的理论基础6实验方法上的改进光谱、衍射等新方法应用于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二、研究物质结构的意义1揭示物质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帮助我们预测物质的性能2合成或分离预测物质的新材料3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4实现绿色合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探究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他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些微粒称为原子(希腊文的原意是“不可分割”)。这是古代原子学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相同。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没有把原子和分子区分开来,并且仍然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后来,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可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人人们把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学说叫原子- 分子论。 原子 - 分子论的创立, 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是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尝创新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是电子的发现者,他认为一切原子中都有电子。从此,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本身还具有复杂的结构,还可以再分1911 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高速运动的 粒子(质量数为4 的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 ,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的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的金箔,竟为大多数 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 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弹回。( 1) 19 世纪末,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包含有下列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3)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答案:( 1)汤姆生;( 2);( 3)a. 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原子中极小体积b. 原子核带正电荷,且电荷数远大于 粒子c. 金的原子核质量远大于 粒子用心爱心专心2用心爱心专心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