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处处酝情点点生情》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436786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处处酝情点点生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处处酝情点点生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处处酝情点点生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处处酝情,点点生情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手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细致了解文本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学生情与文本情、知识与情感的交接点、融合点、爆发点,引领学生入情、动情、放情,将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让语文课堂“无情”变“有情”,实现语文教学情感目标的高效达成。一、拉近学生情与文本情的“交接点”,让学生入情1.挖掘教材,把握文本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媒体,凝聚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地震中的父与子那催人泪下的父子情,狼牙山五壮士中那悲壮浓郁的爱国情,桂花雨中那强烈深厚的思乡情,无不令人为之动情、为之震动。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2.课前铺垫,充盈学生情大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课文,都有其深厚的写作背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写作背景,大部分都离他们太遥远了,要么是历史事件,要么是人生中的生命体验,都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所不能理解的。在这种情景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收不到预想效果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前深刻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填补文本情与学生情之间的空白,拉近文本情与学生情的交接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良好的情感铺垫。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前,教师可提前一至两个星期让学生读鲁迅的书籍,让学生真切地了解鲁迅的生平、鲁迅的鞠躬尽瘁、鲁迅的伟大人生,了解鲁迅的横眉冷对于、鲁迅的爱憎分明,学生有了这样的情感积淀,在学习此课时会更容易和教师、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会和教师、和文本一起为鲁迅的平易近人的品质、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行为所感动,真正地与文本溶为一体,将心放于文本之中。二、找准语文知识与文本情感的“融合点”,助学生动情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但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不由自主地将教学的重心偏向了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淡化了语文课中的情感蕴味。究其原因,语文知识是显性的,外在的,易操作的,而情感则是隐性的,内在的,不易操作的。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知识学习与情感熏陶的统一,是学生情与文本情的统一。要想达到这两个统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找准知识传授与情感熏陶的融合点,让学生同时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情感的熏陶。1.品词赏句,体味文本情如果将一篇精美的文章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中丰富多彩的词语就好比生机勃勃的叶子,琳琅满目的句子好比千姿百态的树枝,思想感情则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要想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认真品味重点词语、赏析重点句子。如第六册翠鸟一课,第一段描述生动,写法鲜明,内含诸多知识点,如“它的颜色非常鲜艳”为概括句、应用了多处描写颜色的词语形容翠鸟的美丽、由下至上的写法等,如何在引导学生掌握诸多知识点的同时引领学生体会到作者喜爱翠鸟的情感呢?教师可将知识与情感的“融合点”放在“鲜艳”一词上,以“鲜艳”一词为中心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在品词赏句的同时体味作者之情。具体做法为:请学生自由朗读此段,然后汇报体会到什么?在学生汇报时顺势归纳出“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然后让学生再读此段,思考:从哪里能看出鲜艳?找出能表现翠鸟颜色鲜艳的词语或句子。此时,学生必会找出“红色、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等词,找出这些词,说明学生已认识到运用这些词语的好处,也已初步感受到翠鸟的美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读出对翠鸟的美丽及对其喜爱之情。这样,就成功地完成了知识传授与情感熏陶的融合,达到了预期目标。2.启迪联想,丰盈文本情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想象因素,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恰当的联想,进行仿说仿写或补写、续写训练,既可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可让学生心目中的文本情更加充实与丰盈。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在学完火烧云的形状后,教师可请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火烧云还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根据文中形式对火烧云的样子进行丰富的联想。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仿说训练,而且对火烧云的样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火烧云的形状是不拘一格的,是千变万化的,是千姿百态的。这样,学生对火烧云的美丽的认识更加深刻,喜爱之情则更加充溢。三、抓住学生情与文本情的“爆发点”,引学生放情当学生的情感经过了课前的铺垫、课中的体验以后,已是情动其中,此时的学生情与文本情已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已积蕴到一定的程度,需要一个“爆发点”,将自己对文章的体验感悟释放出来,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这个“爆发点”指的往往是文章的情感升华之处,或是文章的中心句,或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在文章情感的“爆发点”处,教师要创情设境,推波助澜,并引导学生以激情诵读将自己对文章的体验全面地展现出来。1.创设情境,推动学生情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文章情感升华之处,学生情感达到高潮时,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利用录像、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让他们耳濡目染,身临其境,充分地体验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将自身情感与文本情感融为一体。如学习观潮一课时,将情感的“爆发点”定位在潮来时一段,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式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在此基础上,播放了大潮来时的录像,在录像中,学生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钱塘江大潮,看到了潮来时铺天盖地、天崩地裂的景象,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啊”的惊叹声,这样,学生对钱塘江潮的壮观雄伟体验得更加深刻达到情绪体验的高潮。2.激情朗读,展现文本情语文离不开朗读。从初读时要读通顺,细读时要读流利,赏读时要充满激情。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到达高潮时,学生的情感到达了“情动而辞发”的境界时,激情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展现方式。或激昂,或悲伤,或忧郁,或愉悦的朗读所展现的是读者情与文本情的高度和谐统一。如学习观潮一课,在学生自主感悟并看完录像后,请学生谈自己观看录像的感受,并带着这种感情再来朗读此段,此时,学生对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已体会得淋漓尽致,读起课文来自是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充分得展现了出来。总之,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性的课程,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感教育,利用各种方法,力求达到人、文、情相统一的美好境界!参考书目: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