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21975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论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概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是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一门独立学科。 教学论是人们对整个教学科学和艺术的认识,它把整个教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说,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对象,因而研究某一学科的教学理论科学又称为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论是教学论的分支。教学论是学科教学论的基础,同时,学科教学论又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逻辑。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德育学科。以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为研究对象的这一学科就称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就是一门学科理论开端的那个范畴。这一范畴是从众多材料中抽象出来的最普遍的概念,是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本质内容和灵魂,是理论研究的起始问题与核心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学习:学习是这一学科的开端范畴,也是整个逻辑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要解决的最根本的矛盾和完成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艺术、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都是围绕学习这个根本展开和发展的。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学科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和艺术。1、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特点及发展规律,包括构成教学活动的要素、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中的教育性等。 2、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解决其矛盾3、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诸要素作为研究对象(1)三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材);(2)四要素说,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3)五要素说,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教学媒体。4、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从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和内容来看,这一学科既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和研究科学的性质,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五、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基本内容有三大部分,即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应用教学理论。(一)原理论。(二)课程论。(三)教学过程论。(四)教学方法论。(五)教学艺术论。(六)学法论。(七)教学评价论。(八)教师论。(九)实践论。六、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意义(一)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需要(二)是全面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习型教师的需要(三)是适应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成为知名教师的需要七、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形式(一)理论讲授(二)教育观察(三)教育调查研究(四)教学训练(五)微格教学(六)教育实习(七)教育教学研讨八、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习方法-最根本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第一章 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1节 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一、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1、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2、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3、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思想政治课的萌芽与准备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特点:1、课程形式更多带有渗透性。2、课程目标和任务带有“政治化”倾向。3、课程内容与教材的选择带有较多的主观随意性。(二)思想政治课的创立与发展时期(19501981)(三)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时期(1981年至今)第二节 优秀的德育思想一、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一)中国传统德政的观念。儒家主张用道德礼仪教育人民,把道德教化视为治国的根本。(二)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念。孔子把“仁”作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很高。孟子把“义”作为人生的理想。大学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理想。(三)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道德教育内容:即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宽恕、谦敬、诚心、礼让;自强、持节、明智、知耻;勇敢、节制、廉洁、勤俭、爱物。道德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知情意行统一等。二、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德育思想(一)法国思想家卢梭(二)传统教育学派代表赫尔巴特(三)现代教育学派代表杜威(四)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五)罗杰斯、马斯洛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道德论(六)拉斯思、西蒙为代表的价值澄清理论(七)美国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德育理论第三节 邓小平德育理论一, 学习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意义二,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精神,也是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发展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并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事实正确把握新的方向。二, 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德育工作的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四)德育的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五)德育的内容。加强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六)德育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小抓起,通过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学生。(七)德育的原则。教学相长,建立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实行教育民主化的教育方法。(八)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和方法正确落实的关键。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我国德育建设的方向盘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道德思想的精髓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领第五节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是指人的长期稳定的基本品质,由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的要素构成,包括先天遗传因素、后天习得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素质的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二、素质教育的特征(一)目的性:目标明确,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二)育人性: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育人。素质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三)全体性: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培养对象是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质和自己的长处,应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四)全面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五)基础性:为做为一个合格国民打好基础,体现的是大众的广义的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的重点应放在一般基本素质方面。(六)主体性: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主导下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完美的人格,学会做人。四、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国家才能发展,民族才能进步。(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素质教育离不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素质教育。(三)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品格。五、实践能力是人才素质形成的基础(一)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技能素质、心理品质、思想和品德素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活动。(二)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首先要实现认知和认知性实践相结合,然后由认知性实践向解决问题的实践发展,由校内实践向社会实践推进。(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指导思想,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奠定思想品德基础。第六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一、关于思想政治课性质的不同观点关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是“德育论”,一种是“智育论”,一种是“知识论”。二、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德育课程(一)历史论德育性质。是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二)内容论德育性质。是指从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上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三)特点论德育性质。是指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上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思想政治学科有自身的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具有理论教育性。第三,具有德育的主导性。第四,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四)途径论德育性质。是指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或根本途径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第七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一、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思想政治学科的导向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学生进行某种性质的引导。思想政治学科的导向性功能主要包括目标导向、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一)目标导向(二)价值导向(三)行为导向二、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规范性功能(一)对政治方向的规范(二)对思想观念的规范(三)对道德行为的规范三、思想政治学科具有个性化功能(一)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二)对个性发展具有合理建构作用(三)对个性化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第八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一、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学科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基础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为指导思想和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在思想觉悟方面,基本任务是要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政治觉悟方面,基本任务是要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态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愿意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道德品质方面,基本任务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学会做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三、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这一能力概括来说,一是指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另一是指正确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一)促使学生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四)促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第八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师与学生)两者既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在这里,既要反对“教师中心论”,又要反对“学生中心论”。二、教育与教学知识性只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一般属性,教育性才是它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之所以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要通过知识的教学达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三、传授与接受传授就是传递和教给。接受就是认可和接纳。四、内化与外化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教育、帮助或在其它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心理因素矛盾作用和情感的中介,将社会要求的良好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信念。 所谓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良好的思想意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意志的中介,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五、理论与实践第二章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第一节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一、课程的定义1、课程是指学科,即课程是指一门学问或教学科目的内容2、课程是指教材或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学习社会环境课程资源、教师课程资源、学生课程资源。3、课程是指教学目标或计划,即课程是指教学的目标范围、进程和序列标准的安排计划,是教学进程设计实施方案。4、课程是指学习经验或体验,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或体验。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活动、教学份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身心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1、科教兴国的需要2、改革“应试”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3、迎接加入WTO对我国基础教育挑战的需要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四、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一)在课程目标方面,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教学价值观。(二)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综合化课程特点,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的倾向。(三)在课程内容方面,密切课程同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四)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机械记忆的学习倾向。(五)在评价方面,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做法。(六)在课程管理体制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一)教学目标的含义教育目的:教育要实现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总体的、最终的教育价值,具有普遍性、宏观性、总体性。教育目标: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具有阶段性和专业性质。教学目标:体现某个学科或某门课程的教育价值,指明教学过程中和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心发生的变化。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和教学结果所取得的德育效果和学生身心发生的变化。它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品德和行为等方面素质的规格性要求。(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特点1、方向性。2、指向性。3、整体性。4、超越性。5、主导性。(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系统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年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功能(一)提示功能(二)调控功能(三)评价功能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1、普通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3、生成性目标取向。4、表现性目标取向。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三)思想品德目标(四)情意目标第三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过程就是培养人的过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学和教育过程的统一,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修养品德和教育过程的统一。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认识和实践的活动首先,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其次,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首先,教学过程是教师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其次,教学过程是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教学过程内部的构成要素虽然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要素是五个方面,即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有机统一。1、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3、教材:是教学过程的客体因素,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对象。4、教学手段: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各类教学工具、组织措施和直观教具等,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5、教学环境:指学校内部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形成。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1、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启动、引导、调节、激发、定向的任务。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中,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和实践。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力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品德因素。(二)动机因素。(三)人格因素。(四)情感因素。二、学生的智力因素(一)观察力(二)注意力(三)记忆力(四)思维力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促进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学习力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是建立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之上的。学生的学习力是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二者统一和互相促进中表现出来的。四提高学习力的意义1.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2.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3.是人类学会生存的需要五学习力的要素构成1.学习动机 2.学习兴趣 3.学习毅力 4.学习能力 5.学习方法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一、知行统一规律二、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三、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四、时代性规律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1、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决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2、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3、教学实践证明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一)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二)联系学生实际(三)联系国际政治实际(四)联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际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一)认真掌握理论(二)要了解实际(三)要有计划有选择地联系实际(四)要善于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第五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是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准则,是教学规律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一、方向性原则(一)含义:是指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道德品质培养,都要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坚持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要求,要旗帜鲜明地向学生宣传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用的合格人才。二、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一)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指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含义: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按照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因素,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一)含义:正面教育,就是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谓疏导是指疏通和引导,就是疏通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心服口服的、甘心情愿的接受教育。五、师生民主合作原则(一)师生民主合作原则的含义:指思想政治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复杂的双边活动过程,不仅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六、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一)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在思想政治科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坚持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既要重视课内教学,也不忽视课外教学活动,把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七、创新性原则(一)创新性原则的含义:指在师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大胆想象,扩散思维,敢于求异,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才干和创新思维。八、以激励为主的原则(一)以激励为主的原则的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和思想品德中的表现要多给学生以肯定、鼓励和表扬。学生的成长与成功,离不开教师的鼓励。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法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方式,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学基本形式,即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另外一种是教学辅助形式,即课外活动。1、 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课堂教学的含义: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内容和时间,在教室里对全班同学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也称班级授课制。我国最早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的同文馆。民国以后,这种班级授课制逐渐在全国推广,一直延用到现在。(二)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1.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与学校教育“以学为主”的教学规律相符合2.以课堂教学为主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学科全部教学的中心环节(三)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课的类型,是指课堂教学的授课的课型分类,也称“课型”。1.绪论课 2.新授课 3.讨论研究课 4.复习课 5.考查课 6.讲评课 7.综合课(四)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导入新课4.学习新课5.巩固新课6.布置课外作业二、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外活动(一)思想政治学科课外活动的含义:是指课程标准规定以外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育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一种教育实践现象。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1.报告会2.读书报告会3.写小论文4.参观访问5.社会调查 (三)思想政治学科课外活动的原则1.实践性2.自愿性3.独立性4.灵活性 第二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一、教法和教学模式(一)教法,就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式、途径和操作程序。教学方法一般分为三类:(1)原理性教学方法。(2)技术性教学法。(3)操作性教学法。(二)教学模式:是程式比较稳定的、特殊的教学方法。特点是:优效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参照性二、启发式教学模式(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含义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二)启发式教学的特征1.确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2.启发式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力的能动性的作用3.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形式和途径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一)教学目标1.强调知识是做“真人”的基础2.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主张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4.主张把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和人类有责任感的人才(二)教学程序1.三种教学过程(1)以工作或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做”过程;(2)以事物的历史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做”过程;(3)以各学科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教学做”过程。2.两个阶段(1)在教学的低级阶段(2)在学习的高级阶段。(三)教学策略1.因材施教2.在“做”中学3.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四)师生角色1.教师在“教学做合一”教学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儿童是学习的主人(五)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 1.具有批判现实性2.具有教育民主性3.创造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性4.在师生地位上体现了主导和主体性四,探究式教学模式(一)发现式教学法1.发现教学模式的含义: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来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2.教学程序(1)创设问题情境。(2)学生提出假设或答案。(3)检验答案或假设。(4)作出结论。3.发现教学模式的特征(1)摆正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2)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3)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 (4)能培养学生现代思维能力。 (二)探索式训练教学模式1.探索式训练教学模式的含义:是由美国探究教育家萨其曼提出来的。他坚信利用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的心理动力和求知欲望,甚至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调查、尝试、说明、解释某种现象,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组织知识,增强学生的认知和探索能力的教学模式。2.教学程序 (1)呈现疑难情境。(2)提出假设和收集资料。(3)作出结论。3.探索训练教学模式的特征(1)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加活动。 (2)通过探索训练,促进学生思维技能的发展。五,案例教学法(一)案例教学模式的含义: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沧的一种教学方法(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1.案例课程设计阶段2.选择案例阶段3.案例教学阶段4.布置作业阶段5.教学的评价与反馈阶段(三)案例教学法的特征1.增强了教学情境的凝聚力2.提升学生个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互相沟通和合作,提升了群体的智能开发力4.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六、情感教学模式(一)情感教学的含义所谓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得到发展的积极化的教学活动。情感教学能改变学生在教学中情感活动的状态,使学生以积极状态参与教学。(二)情感教学的建构1.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情感目标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3.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育4.选择情感教育方法,激发学生情感需要5.创造学生自主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6.通过评价活动,体验情感教学(三)情感教学的特征1.以智育情2.以意育情3.以情育情4.以境育情(四)思想政治学科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1.情感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2.情感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3.加强情感教学,是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现状的需要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教学方法(一)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1.讲述2.讲解3.讲读4.讲演法5.讲评(二)谈话法 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问答形式而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所以也称“问答法”。采用这种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提问。(三)讨论法 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并进行争论、商讨以弄清问题或提高认识的方法。 (四)读书指导法 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而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方法。(五)演示法 是教师运用教具或实物向学生展示,而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六)社会调查法 是使学生通过深入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而取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二、教学模式(一)八字教学法即“读读一讲讲一议议一练练”。(二)“预议导练”教学法也称为“四学”教学法,有“预学、议学、导学、练学”四个教学步骤。(三)讲读法(四)“读书一议论一讲解一练习一总结”五步教学法(五)五字教学法“学、疑、思、讲、解”为组成要素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教学1、 多媒体教学的含义 “多媒体”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简称,它是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及声音等多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连接。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体所进行的教学活动。2、 多媒体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1.增强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和感受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4.具体化、形象化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难点(二)多媒体在教学技术方式上的有效作用1.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学效果2.利用计算机建立图表、图片、漫画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三、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程序 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制作课件,需要教师懂得一些计算机知识和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因为多媒体课件是集计算机应用、多媒体制作工具、教学经验和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产物。多媒体课件制作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稿本设计1.分析教学问题2.分析教学内容(二)课件脚本编写(三)课件的素材准备(四)课件的编辑合成(五)课件的试用和评价四、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原则(一)整体性原则(二)重点性原则(三)艺术性原则第五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准备工作教学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备课和编写教案三项工作。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准备工作 (二)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2、 备课: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称作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备课程标准;二是备教材;三是备学生。(一)备课程标准 (二)备教材1.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2.分析教材各部分的中心思想3.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备好知识点4.把精力用在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上5.选学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三)备学生1.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需求2.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三、教案(教学设计)的编写 (一)制定教学目标:第一,指向性。第二,客观性。第三,整体性。 (1)知识目标: (2) 能力目标: (3) 情意目标: (4)品德目标:(二)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选择教法(四)设计教学环节(五)设计板书第六节优化课堂教学一、教学最优化的含义 所谓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2、 实施优化教学的原则。(一)目的性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三)教与学和谐性原则三,优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标准(一)质量标准(二)效率标准(三)教学标准的相对性四,优化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一)根据课程标准突出重点内容的讲授 (二)删除和简化陈旧、重复和交叉的教学内容(三)学生熟悉的内容讲课时可以从略(四)根据政治形势的变化,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五、优化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针对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教学过程。(一)加强主体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二)学生带着社会责任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三)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的可信度,排除学生学习的障碍(四)通过引导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1.示范性引导2.实证性引导3.逻辑引导4.反驳性引导5.探索性引导(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整体效益(六)教会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和培养能力第七节说 课一、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的讲述自己对某一章或某一课时的教学方案设计及其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的。特点。1.简易性与操作性2.理论性与科学性3.交流性与示范性2、 说课的内容(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理念(四)说教学目标(五)说教学流程(六)说教学方法(七)说学法指导(八)说教材效果训练(九)说资料拓展第六章 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习指导理论一、学习指导的概念学习指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传授有关学习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点、较强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二、加强学习指导的意义1、这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2、这是当今主体性教育的客观要求。3、这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需要。三、学习的类型1、按学习的自由性程度划分。有自发性学习、自觉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2、按学习的目标划分。有知识性学习、技能性学习、思想性学习3、按学习的场所划分。有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4、按学习的组织形式划分。有个人学习、合作学习等5、按掌握知识的方法划分。有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6、按有无指导和帮助划分。分成有指导的学习和自学四、指导学生学习的形式1、讲授式: 2、交流式3、辅导式4、领悟式第二节 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一、建立新的学习观念(一)终身学习的含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二)终身学习的特征全民性,是对普通大众的要求。个别性,主要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自主性,学习者是终身学习的主体二、端正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情感偏好培养学生恰当稳定的行为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1、树立远大理想 2、及时克服困难 3、善于自我反馈4、改革自己的学习方法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6、重视课外学习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1、对内在需要的激发2、对学习兴趣的激发3、对学习内驱力的激发五、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质和习惯1、善于积累2、积累就要博学六、培养学生以学为本的道德责任感以学为本的道德责任感是未来德育的目标,是要求学习者以学习为己任,把学习看作是自己存在的一部分,我在故我学。这一思想建立在终身学习的基础之上。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1、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3、提倡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思考,大胆创新4、解开学生心智的枷锁5、鼓励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八、调整好竞争的学习心理1、公平性2、拼搏性3、超越性九、帮助学生在做中学1、积极创设一个适宜学生在做中学的情境。2、引发学生提问,主动探索。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4、提供学生必要的支持。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策略一、注意力分配的策略1、预习:开始学习时,首先大体浏览要学习的内容,形成总体认识2、提问:猜想教材内容,问自己想获得哪些信息3、阅读:对学习材料加以理解4、复述:想出一些例子证明材料,并把材料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5、回忆:回忆所学的内容,对不能回忆的要再阅读6、复习:课后及时复习所有内容,形成知识体系二、记忆的策略1、地点记忆法2、组织记忆法3、笔记记忆法4、理解记忆法5、尝试记忆法6、图示记忆法7、联想记忆法三、融会贯通的联系策略任何学科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逻辑体系,因此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首先要学会组织有序的材料,将杂乱无章的材料整理,使之易学易记。在学习过程中,应努力挖掘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融会贯通,把片断式的知识点组织成为一个知识网络结构,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一问题必然包含四部分: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方法。因此解决问题实际上是重新整合已有认知,并加以深入地分析与理解,灵活运用,从而提高思维力和判断力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活动和认知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提高学习效率,还可培养和提高思维判断力。五、思维调控策略1、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及其应用。2、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及其应用。3、在某种思维主导之下,各种思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应用。4、在某种思维方法的主导下,各种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的规律及其应用。第四节 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方法一、计划法(一)制定学习计划的必要性:使学习目标更明确具体;有利于学习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二、听课法(一)课前准备(二)明确听课的目标和重点(三)多思(四)整理思维(五)编码记忆三、温故知新法(一)温故知新法的含义和特点:温故是复习旧知识,知新是对原来知识的新理解、新提高。(二)温故知新法的操作适当提高复习难度、适当增加复习内容1、及时复习。2、经常复习。3、阶段性复习。4、总复习。四、研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操作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行主动探究。(一)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过程性。问题性。实践性。内化性。五、合作式学习法(一)合作式学习法的含义和特点合作学习是一种与单个学生独立学习相对立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是个人或小组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是以集体的共同目标为首要目标的学习活动。特点:学习的协作性、知识与情感的交融性、个体效能的展示性、学生和学生的互动性。(二)合作式学习法的形式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三)合作式学习法的学习过程创设合作学习环境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进行问题探究总结合作探究结果。六、自学法第一,指令性自学。第二,指导性自学。第三,自主性自学。第四,创造性自学。一般步骤:1、引入指路2、自学解疑3、巩固练习4、重读小结七记忆法八质疑法九快乐学习法十应用法第七章 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一、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就是评价教学,是对教学价值的判断、评定和测量,是对教学价值的判断过程。所谓教学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科学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二、教学评价的对象(一)对学生的评价。(二)对教师的评价。(三)课程教材的评价。(四)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三、教学评价的分类(一)依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类: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二)依据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决定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第二节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一、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评价功能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二)评价内容过多注重智育。(三)把笔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分数。(四)由于评价主体错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一)评价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二)评价内容综合化。(三)评价方法多样化。(四)评价主体多元化。(五)评价的重心是教学过程。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一、教学评价形式(一)学生的学习评价形式:第一,学生自我评价;第二,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测评的方法;第三,家长评价;第四,教师评价。(二)教师的教学评价形式:第一,教师自我评价;第二,教师互评;第三,领导评价;第四,学生和家长评价。二、学生评价方法(一)研讨评价法。(二)专题作业评价法。(三)观察评价法。(四)知行综合评价法。第四节 听课一、听课的目的(一)为了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进行听课(二)为了帮助教师业务提高进行的听课(三)为观摩典型教学组织的听课(四)教育领导者为了调查研究和检查工作进行的听课(五)为切磋教学技艺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二、听课的准备(一)心理准备(二)理论和教学信息的准备三、听课的要点(一)看教者的理论修养。(二)看教者的教学智能。(三)看教学效果。(四)看教者的教学修养和教学技能。四、听课中应注意的问题事先通知被听课的教师;带着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去听课;做好听课纪录第五节 评课一、评课的原则(一)客观公平原则。(二)科学性原则。(三)重点性原则。(四)理解性原则。(五)整体性原则。二、评课的标准(一)教学目标。全面、明确、具体、适度(二)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教育性;能抓住重点、难点、制试点、能力点、教育点。(三)教学方法。教学具有启发性;教学方法能体现出艺术性、实效性、实践性和教学个性;教学没有主观性、浅层性和强制性;学法上要体现学习方法指导。(四)教学结构。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严密、紧凑;教学节奏和谐,师生双边活动协调;知识容量适当,密度适宜。(五)教学素养。教学语言规范准确、条理清楚;教态亲切大方;尊重学生,教学民主;板书设计合理工整、匀称规范。(六)教学效果。从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获得、思维状态、能力提高、价值观和情意发展几个方面看教学效果。第六节 考试一、思想政治课的复习(一)复习的意义复习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避免遗忘;复习也是重新学习,可把知识系统化、完整化,重新认识所学的知识;复习可以弥补教学的薄弱环节,查缺补漏。(二)复习的形式第一,平时随堂复习,也称经常性复习。第二,单元复习,也称阶段性复习。第三,总复习。(三)选拔性考试前的总复习第一,复习计划要科学第二,复习的时间顺序和内容:二、思想政治课的考试(一)考试的意义第一,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第二,促进学生发展,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第三,能通过信息反馈为教学研究服务。(二)思想政治课考试性质的类别第一,达标性考试。第二,诊断性考试。第三,选拔性考试。(三)思想政治课的书面考试目标识记目标。理解目标。运用目标三、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命题(一)命题要有一定的导向性;(二)命题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为依据;(三)命题考点要全面;(四)命题要科学,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五)试题难易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六)试题题意表述要准确;(七)各试题间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启发和暗示。四、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分析(一)分析试卷效度(二)分析试题内容和命题特点;(三)分析考试情况,(四)分析试卷存在的问题;(五)分析考试技术和心理问题;(六)总结经验教训,师生共同提高。第八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第一节 教师一、教师的专业地位(一)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历史1、原始社会的教师。2、古代社会的教师。3、近代社会的教师。4、现代社会的教师。(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特征国家要求教师职业应具有独特的职业条件 国家对教师的任职的学历标准要求 国家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 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和管理制度 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形成专业团体组织 教师专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进修二、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一)人类精神文化的传递作用(二)造就人才的作用(三)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三、教师职业的特点(一)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责任性(二)教师职业具有复杂性1、教学内容的复杂性。2、目标任务的复杂性。3、教学对象的复杂性。4、评价标准的复杂性。(三)教师职业具有奉献性(四)教师职业的育人性 (五)教师劳动效果滞后性和深远性第二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价值观一、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一)理论武装作用(二)政治导向作用(三)能力培养作用(四)道德规范作用(五)法制观念的强化作用(六)心理素质优化作用(七)审美情操陶冶作用二、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价值(一)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作用(二)思想政治课的经济性作用(三)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作用第三节 教师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教育对象的看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有重要的作用。一、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一)当代中学生的政治信仰(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理想和行为(三)中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四)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二、目前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的成因分析(一)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现状的分析(二)中学德育功能弱化三、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发展前景的思考(一)只有面向世界才能促进我国中学德育跨越式发展(二)吸收和借鉴国外德育理论,提高我国的德育实效性(三)树立服务意识,做学生德育的良师益友第四节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一、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一)思想素质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2、具备积极的人生观。3、具备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点(二)政治素质1、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2、坚定的政治立场3、道德素质(1)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敬业精神、无私奉献(2)热爱学生(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