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4练 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654534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4练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4练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考点强化练 第44练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训练目标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2.对外开放的格局。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大意义。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小题精练1(2016·惠州一模)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1月到年底,中国政府共派出各种代表团529个,人数达3200多人。这些代表团大部分被派往西方国家,其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决议B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C认清了与世界的差距,推动了改革开放D直接促成了经济特区的设立2(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颁发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中指出: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这说明()A农业生产已实现了商品化B农村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C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松动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了确立3(2016·安徽皖南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后,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社记者采访后,发出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又一次进行”的含义是指()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C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4(2016·资阳二模)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认识()A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B受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影响C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D彻底打破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5(2017·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1984年,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这主要说明()A改革开放带动深圳经济发展B深圳率先搞活了国内的市场经济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D我国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6(2016·南京高三学情调研)1984年,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扩大开放,中国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7(2016·山西高三第一次联考)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下列改革措施直接得益于此讲话精神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在川粤等省创设经济特区C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D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8(2016·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将“出口特区”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特区名称转变反映了()A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B打破了计划经济束缚C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D出口特区不适合国情大题优练9(2016·河南中原名校学术联盟高三复习前期摸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七五”19861990年:改革闯关治理整顿“八五”19911995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经济着陆“十五”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材料二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任选一个五年计划,结合主题词和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两种历史分期各自的依据,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答案精析1C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底才召开,不符合题目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故B项错误;中国政府的西欧五国考察,认清了与世界的差距,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推动了改革开放,故C项正确;屡禁不止的“逃港”事件直接催生了经济特区的设立,故D项错误。2C材料没有说明农产品的改革是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的,所以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实现了商品化生产,故A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说明农产品的收购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故C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是在中共十四大,故D项错误。3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相符,故A项正确;1978年,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中“在北京”“又一次进行”不符,故B项错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与材料中“在北京”不符,故C项错误;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不符,故D项错误。4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故A项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是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后,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说明国家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地位,这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此时计划经济仍然占一定的比重,故D项错误。5A在深圳取消凭票供应体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成果,故A项正确;取消票证只是在深圳,不能得出搞活国内市场经济的结论,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深圳一地,且我国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是在1987年后,故D项错误。6B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区域,1984年作出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决策,故B项正确;1985年作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决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放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7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对农村的经济改革,并非开放,故A项错误;我国并未在川创设经济特区,史实有误,故B项错误;据材料“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联系所学可知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故C项正确;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属于对城市的经济改革,并非开放,故D项错误。8C出口特区的试办表明已经开始奉行对外开放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外开放政策调整,而不是国内经济体制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出口特区”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单一性,而经济特区的内涵更丰富、更广泛,因而其变化说明了此时对外开放的力度和广度更大,故C项正确;从出口特区到经济特区的转变说明出口特区适应了中国国情,只不过对外开放的力度较小而已,故D项错误。9(1)趋势: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更加深化。说明:如“六五”计划期间,对内改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的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