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神圣空间的悬念叙事_以安藤忠雄的_水之教堂_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2761152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神圣空间的悬念叙事_以安藤忠雄的_水之教堂_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当代神圣空间的悬念叙事_以安藤忠雄的_水之教堂_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神圣空间的悬念叙事以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为例THE SUSPENSE NARRATIVE OF THE CONTEMPORAR Y SACRED SPACEcaSe in tadao ando ' S “ church on the Water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张伟英王欣晨摘要:“悬念”是重要的叙事手段之一,它在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中均有不同形式的体 现。随着建筑美学不断对自身的发展与完善,空间也逐渐作为一种新的叙事载体被纳入叙事体系中,承担着传达设计师设计意图与情感内涵的任务。空间的“悬念”如何在人们的体验过程中发挥作用已成为空间叙事研究的一个新的话题。本文以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为例,对其在情节序列、情感结构、时间向度上所体现的“悬念”策略展开分析,从新的视角引发人们对于空间 “悬念”这一话题的思考。关键词:神圣空间空间设计叙事悬念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02-0094 02Abstract"Suspen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narrative, it is reflected in the varying forms of literature and film. With the developme nt and continu ous improveme n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space has gradually bee n in corporated into the n arrative carrier system as a new form, and bears the task of comm uni cati ng desig n intent and the emoti onal content. How space suspe nse works in people's experie nce process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narrative spac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s analyze the suspense in Tadao Ando ' s “church on the water ” , trying to initiator a new discussion in n arrative space research.Keywords:Sacred space Space desig n Narrative Suspe nse从上世纪末,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符号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 等引入建筑学的同时,建筑与叙事之间的交叉研究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 视野中。研究西方相关理论可知,建筑叙事是一种阐释、理解、构建空间 内涵及其文化意义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有助于创作者和体验者审美体 验的生成、专递与升华。显然,建筑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叙事载体加入到文 学、戏剧、电影等其他形式的叙事体系中。谈到叙事不能不谈“悬念”。众所周知,任何叙事都具有一定的长 度,而体验者(读者、观众)的注意力则是相对有限的。“根据现代动力心 理学的研究,常人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专心致志地介入其中的最 长时间是十一秒,超过这个时间就需要主体采取强制措施。这种强制对时 间要求较短的作品自然不成问题,但在体验时间跨度较长的作品时则是个 障碍,因为过多的强制会使心理产生疲劳。”1因此,如何克服体验者关注 度短暂的缺陷,让他们沉迷其中,便成为创作者(作家、导演、设计师)绞 尽脑汁要解决的事情。“悬念”的设置和营造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 一。空间的悬念,关心的是在系列空间的排列组合中,设计师如何把空间 整体作为一个“剧本”来设置悬念,即在系列空间随着人的运动缓缓展开 的同时,设计师如何通过“设悬”在人们心中留下悬念,从而引导人们自 觉进入“释悬”的角色,让空间在观者的探索体验中娓娓道来。在本文中,神圣空间特指基于某种宗教信仰而作为举行某种仪式的 教堂空间。神圣空间和一般空间相比,往往具有更强的叙事性,更强调对 人心灵的触动。在当代建筑领域,谈到神圣空间就不得不提安藤忠雄,因 为经他设计的神圣空间(最具代表的教堂三部曲),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 抓住观者的注意力,并能动地将观者“吸入”其中,这种“吸引力”像极了 叙事作品中常常提到的“悬念”。那么,安藤忠雄如何在空间中“设悬”, 从而引导观者主动进入“释悬”的角色呢?下面笔者就以他的经典作品之 一一一“水之教堂”为例展开分析,看看其中到底存在怎样的“悬机”。一空间悬念的情节序列按照一般的叙事惯例,一次叙事的成立,至少须有三个情节序列一一 开端、经过、结果。一次有效的空间体验,同样必须具备三个空间情节 “发现”、“进入”、“离开”。“在叙事序列中,阻挠因素的设置不仅形成跌 宕起伏的故事序列,而且是营造悬念最为重要的手段,而阻挠因素的性质 将决定悬念的强度。”空间从基本单元到基本序列再到复杂序列,是否 形成“悬念”,关键在于是否有“阻挠因素”的介入,当没有“阻挠因素”的 介入,空间的排列是确定性的,即无法形成“悬念”;当“阻挠因素”介入一 般空间序列中,确定性变为不确定,“悬念”也随之产生。水之教堂是一座附属于饭店的婚礼教堂, “婚姻的神圣”是它主要 的所叙之事,其主要通过三个界面一一L形墙体、方形闭合墙体、弧形墙 体一一形成三段情节,构成空间叙事的“发现”、“突转”和“高潮”。首先,由于L形墙体将教堂背面和人工湖一边包围, 使人们无法直接 进入,但尽头的玻璃方塔却已被人“发现”,指示着教堂的位置。于是人们 只能沿着这道长长的墙前行,而这种线形透视又强化了教堂的神秘感。在 行进过程中,听觉上伴随着不见水源的淙淙水声,视觉上伴随着“残缺” 的玻璃方塔的不断放大,这些无一不激发了人们的“悬念”。当人们走到L 形墙体的尽头,180°转身瞬间,眼前突然出现一座精致的教堂和一片开 阔的水面,这是第一段情节的高潮,也是整段空间叙事的节点,它完成了 对自然的抽象和空间纯粹性的洗练,唤起人们的肃穆感。随后,人们以为 可以直接进入教堂,于是沿着阶梯拾级而上,第二段情节自然打开。从室 外刚刚获得的开阔又进入一个封闭的楼梯间,仰头迎着光线上行,逐渐开 朗,进入玻璃方盒,天穹下矗立四个独立的十字架,玻璃衬托着蓝天,聆 听自然之声,使人冥想禅意,第二段情节暂缓。最后,沿“回”字台阶再次 绕行而下,逐渐进入第三段情节,光线由明转暗,走入黑暗的旋转楼梯,094 I关注思考再加上狭窄的空间,使人的局促感达到极限,当进入主祭堂后一切又豁然 开朗,此时终于到达整个空间序列的最高潮,神圣的氛围瞬间定格一一平静的水池在眼前铺展,落地玻璃门开启,人们仿佛走入自然的画卷,风 声、水生、鸟鸣声造物者之声使整个空间更显寂静而圣洁。水池中央的钢骨十字架进入视线并成为唯一的焦点, 它孤独却坚定地屹立不动,呼 应了婚礼教堂这一主题,给人留下无限的教义想象空间。二空间悬念的情感结构如果说情节序列是设计者站在主观立场上对叙事情节的排列组合, 那么情感结构就是站在体验者角度对空间体验过程中形成的情感向度的 关注。根据悬念情感的不同指向,我们可以将以期待为特征的积极情感命 名为“正情感”,将以恐惧为特征的消极情感命名为 “负情感”,由此将空 间悬念分为“正情感空间悬念”和“负情感空间悬念”。这正如不同类型 的电影具有不同的悬念叙事的情感结构。同如所谓“恐怖片”,其情感结 构是“令人恐惧的惊奇”;而所谓“奇观电影”,其情感结构则是“令人期 待的惊奇的延长”。空间叙事的情感指向往往与所叙之事密切相关。例如 尼布斯金德的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以纪念二战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为其 所叙之事,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体会当年犹太人流离失所、诚惶诚恐的逃亡 经历,因此它形成的悬念就是以“抑郁”、“恐慌”、“绝望”为情感指向的“负情感空间悬念”;而畏研吾的龟老山观景台建设的目的就是向世人展 现其所在岛屿的秀丽风光,“自然美”是它的所叙之事,所以它要形成的 便是以“期待”、“愉悦”、“惊喜”为情感指向的“正情感空间悬念”。作为婚礼仪式举行场所的水之教堂,笔者认为它带给其主要体验者(新人双方)的情感指向是复杂的。婚姻有其浪漫的一面,“有情人终成 眷属”是千古相传的佳话,走入教堂的每对新人一定都抱有对幸福未来 的憧憬,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水之教堂的空间悬念是属于以期待为特征 的“正情感空间悬念”,表现为“光明”、“和谐”、“美”的空间语言,如 明朗的玻璃方盒、开阔的视域环境、平静的湖面风光;但是,婚姻不仅仅 意味着浪漫,往往包括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是两个人的互相扶持,是共 同养育儿女的责任,是赡养双方父母的义务维系一段婚姻需要的不 只是一时的激情,更多的是长久的付出,所以,水之教堂的空间悬念又 是以恐惧为特征的“负情感空间悬念”,表现为“等待”、“忍耐”、“跌 宕起伏”的空间语言,如漫长的行经路线、狭窄的通道空间、起伏不定的“回”形阶梯。笔者认为,安藤忠雄正是读懂了人们在婚姻面前的这种复杂情感,才 使得水之教堂带给人如此丰富的情感体验,让新人在进入婚姻殿堂的最 后一刻,通过对该教堂情节序列的“释悬”体会婚姻的真谛,这是对新人 迈出人生一大步的祝福,也是对他们今后能够对生活有所担当的期许。三时间向度上的空间悬念众所周知,任何叙事都离不开时间的限制。对于大众熟知的电影叙 事涉及三个时间概念:“本事时间”、“本文时间”和“放映时间”。“本事 时间”是指电影所叙之事所拥有的时间长度, 它遵循自然时间,具有不可 逆性。"本文时间”是指经过剪辑处理的叙事时间,它是对"本事时间”的 逆转、扩展、省略或超越。“放映时间”顾名思义就是指播放影片所需要的 时间。冏将这三种时间概念引入空间叙事亦有其合理性, 即空间所叙之事 的实际时间、叙事过程中对实际时间的重新排列以及体验者参与空间体 验的时间,在这里笔者就空间叙事的特殊性将其称为“本事时间”、“本文时间”和“体验时间”。如何利用这三个时间,使得悬念在空间的时间 线上自然呈现,是空间叙事突破三维进入四维的关键之所在。随着空间性质的不同,这些时间的存在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光之教堂”以具有很强的时间属性的自然之“光”作为叙事载体,自然时间 既是其“本事时间”也是其“本文时间”,时间流逝,“光的十字”在不断 运动中生成悬念;地铁窗外的广告充分利用了 “观众”的“体验时间”,借 助观者运动状态下的时间“快进”,将有效信息在人们的“好奇”间隙迅 速传达给“观众”;尼布斯金的努斯鲍姆博物馆中的狭窄走廊,通过“闪回”将一位犹太人艺术家的悲惨经历带入现实,其“本事时间”是对“本文时间”的逆转与超越,这种“突变”同样激发了体验者对该艺术家生平 的“悬念”。安藤忠雄在水之教堂中对时间的考虑同样值得细细品味。首先,就婚 礼仪式这一事件,从步入教堂到仪式开始再到仪式结束,这便形成一个完 整的线形时间线索。虽然是如此简单的线性叙事情节,但穿插其间的时间 线索的变化却是丰富的:从发现到进入,安藤利用一长条L形墙壁延长了人 们进入建筑所需的时间,强化了人们的期待之情;从次空间进入主空间, 安藤又利用一个“回”形台阶为人们争取了冥想的时间,为最后高潮的到 来极力渲染气氛。这种“延宕”的悬念策略被安藤忠雄在这样一个小空间 中应用得如此炉火纯青,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佩。但是,这还不是全部。当 人们在迂回曲折中进、出“回”形空间而产生了对未来生活的“幻觉”时, 时间明显已经超越现在而“穿越”到未来,空间“顺叙”被打破,空间“预 叙”取而代之,“远程在场”变为现实。四结语至此,笔者对于安藤忠雄的经典作品一一“水之教堂”在空间叙事上 表现出的悬念策略的分析告一段落。 但这并不是笔者执笔此文的真正目 的,笔者只是借用影像化的悬念机制来分析经典空间设计案例,以此证明,影像化的悬念机制对于推动叙事空间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具有强 劲的动力。建筑空间成为叙事载体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做的是,为 空间叙事总结更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论。笔者相信,抓住了空 间的“悬念”,就抓住了体验者的“软肋”,同时也抓住了空间叙事的研究 方向。而“神圣空间”,它本是叙事空间的一种,或者说,它只是本文的一个 “噱头”,笔者设下的一个“悬念”。参考文献1徐岱小说叙事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339页2德库尔特考夫卡著.攀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黎萌.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第6页4陈瑜.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D.上海大学,2009第2侦5陈瑜.电影悬念的情感结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2期, 2013.36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1900第7(页7周诗岩.建筑物与象一一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15-1538常志刚空间的悬念J.建筑师第119期, 20069秦亚平、胡浪滨.光的语言一一浅析光的艺术魅力及文化价值J设计.2013.06第80-8页关注思考0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