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研究《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上传人:tu****8 文档编号:42745869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课题研究《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课题研究《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课题研究《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课题研究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之研究课 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国家不 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道德是有继承性的,而传统道德中能够为今天所用的精华,是 社会最容易接受的, 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 但是, 经过批林批孔等歪曲历史的运动,中国传统在50岁上下的人群中被涂抹的不见真面貌 了;处在西化的狂潮中,中国传统在40岁以下人群心中被淡化到没有形影了。为此, 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很多民间国学传播机构悄悄兴起,而且得到了家长和青少 年的响应;传媒的国学讲坛开始火爆,吸引了许多听众和读者可以看出,善良和正 直的人对金钱追逐和名利竞争的世态中所造成的精神贫乏,已经从厌倦到痛恨,人们想 从国学经典中找回中国人曾经珍惜过而现代却缺失了的国魂。 社会普及领域通过各种渠 道对中国典籍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传统的亲近感,激起了人们了解传统的兴趣。这在 人们渴求了解自己传统的今天,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通过社会传媒宣传中国 典籍,毕竟是一种补充渠道,有时也难免因为炒作并发一点副作用。有长远效应的国学 典籍教育,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的渠道,应当是基础教育,通过语文课程来实现。 自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小学生必背古诗文”的要求以来,古诗诵读就一直受到学校、家 长的重视。但由于教授孩子背诗的引领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诗文诵读的质量大打 折扣。专家指出,诵读古诗时“语音错误百出,语感模糊一片” ,成了新时期古诗学习 的“瓶颈”。除了读音不准这类“表面错误” ,家长和教师一味强调学习数量也是当前国学教育 的一大弊端。 教师、家长一味把大量的古诗词塞给学生, 背诗成了国学课堂里的必修课, 使孩子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填鸭式的背诵,在另一方面还让学生们被迫接受囫囵吞枣式的翻译,使得本来意蕴 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变成了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 时代的隔阂和古今汉语的差异, 对古诗的语言表现形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等都更加难 以理解。另外,个别私塾甚至不选择教学内容,课堂上一“古”到底,盲目复古。因此,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ICI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国学大师南怀瑾指出的背诵理论。 人类原始的教 育方法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古书,很轻松 愉快地背诵,偶然稍稍带讲解一点,一辈子都忘不掉。2左右脑潜能开发理论。儿童读诵经典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是透过 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启动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于记忆,则 是左脑的工作,恰好运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同步。3早期识字教育理论。儿童的思考过程与成人相反,是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 部分。理论研究认为,成人的分析认知犹如照相。在第一阅读时间识字理论、运用“整 体输入”的学习方式,使儿童取得最佳识字效果。4江绍伦的教与育的心理学 。加拿大心理学家江绍伦在他所著的教与育的心 理学一书中指出:“事实上,在范围广泛的特点方面人们是不平等的,其中比较重要 的是体格、知能、气质、能力倾向、动机、人格以及性别。儿童总是降生到诸如社会经 济地位、文化、种族和父母态度构成的社会环境中,儿童成长时,这些因素会影响他的 发展”。由此可见,社区经济环境、社区文化环境、社区教育环境、社区自然环境及社 区生活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心态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5马卡连柯的德育理论。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德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 整个社会教育相联系。我们应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协同教育,整合教育资 源,构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大德育框架,充 分发挥诸因素整体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从以中国古典音乐创造清新高雅氛围校园背景音乐环境建设开始, 到坚持每日至少诵读经典一刻钟,每周国学经典课堂两课时等,将所有教学内容巧妙融 入学生日常生活,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甚至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从而 培植健康身心、良好性情、完整人格。在童年时代,在儿童启蒙的时代长足的训练他们 的记忆力,让他们记住那些文化品位很高的传统文化的精品,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丰 厚的文化基础。具体目标:1开发儿童智力潜能, 培养儿童记忆力。 使儿童识记和掌握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华,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2以古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3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4研究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儿童学习国学的规律,提高国学 诵读的效率。四、课题研究内容1.学经典诵读与校本课程整合开发 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子曰: “小子何 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 之名。”(论语阳货)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三 千余年后的1999年的一个春日,我们同样听到了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 诵会”上的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全日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 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 于160篇(段)。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古诗文教学开始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我校教师开发的以诵读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 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为宗旨的校本课程国学 ,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工程,是对自 我的一种挑战。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实施者,而在某 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为了开发 一系列的课程文本,而更加注重参与过程本身。2倡国学经典诵读,塑学生道德品行 国学文化对于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 其中古代儒家的 “修身”、“仁爱”、“自省”、“ 慎独”等学说,道家为而不争、利而不害” ,“修之于 身,其德乃真”,虚心实腹、“乘天地,御六气,以游无穷” ,以简应繁。等学说, 儒道精髓 以“仁”为本,以“义”育人,以“礼”待客,以“智”为贵,以“信” 为贵等更是中国民族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如果剔除糟粕的成分,推究其合理的内涵, 对培养当今学生的基本生活准则、日常社会规范的养成和自我控制的教育,对于德育教 育工作的展开推广有着正面很大的帮助。3 以国学诵读为载体, 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的人 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经典大都 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通过对大量的国学读物熟读成诵,可以让学生徜徉于 国学经典之中, 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奠定时期, 在 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诵读吟咏中会逐渐 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4读国学经典,铸健全人格 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 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 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 的底色。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 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 ,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 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如何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 精神,非常有必要。五、课题实验步骤1.调查分析阶段:2.具体实验阶段:3.整理结题阶段:六、课题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将采取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 法具体实施。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课题总课题负责人是我们学校杨洪德校长,他提倡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国学,感受 国学的魅力,每个周我们学校的教师都要进行一次国学教材的培训,教师们通过参加培 训,其国学素养和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确保了国学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 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和成员的领导小组, 并在教师队伍中选拔出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教师 做为研究人员,以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在课题研究经费方面,学校领导小组表示,学 校将鼎力支持。八、课题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成 员:八、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及分工:姓名年龄教龄职称学历 研究专长 研究任务及分工3315年小学高级本科校本课程研究课题主持人3010年小学高级本科语文教学课题实验教师307年中学一级本科国学教学课题实验教师255年小学一级本科国学教学课题实验教师九、成果形式:1.现场查验聘请有关专家来我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查验2.论文和资料呈现: 课题实验报告或公开发表的论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