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与[共38页]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42127611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与[共3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八章 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与[共3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八章 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与[共3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与岗位操作安全技术本章学习要点 ·掌握化学反应过程及单元操作安全技术。 ·掌握化工生产关键系统的安全技术。 ·掌握化工生产开、停车操作安全要点。 ·熟悉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知识。第一节 防止工艺过程出现危害的措施 一、典型反应过程安全技术 1氧化 (1)氧化的火灾危险性。 1)氧化反应需要加热,但反应过程又是放热反应,特别是催化气相反应,一般都是在250600的高温下进行,这些反应热如不及时移去,将会使温度迅速升高甚至发生爆炸。 2)有的氧化,如氨、乙烯和甲醇蒸气在空中的氧化,其物料配比接近于爆炸下限,倘若配比失调,温度控制不当,极易爆炸起火。 3)被氧化的物质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质。如乙烯氧化制取环氧乙烷中,乙烯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为2.7%34%,自燃点为450;甲醇氧化制取甲醛中,甲醇是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的爆炸极限是6%36.5%。 4)氧化剂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如氯酸钾,高锰酸钾、铬酸醉等都属于氧化剂,如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皆能引起着火爆炸;有机过氧化物不仅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且大部分是易燃物质,有的对温度特别敏感,遇高温则爆炸。 5)氧化产品有些也具有火灾危险性。如环氧乙烷是可燃气体;硝酸虽是腐蚀性物品,但也是强氧化剂;含36.7%的甲醛水溶液是易燃液体,其蒸气的爆炸极限为7.7%73%。 (2)氧化过程的防火措施。 1)氧化过程中如以空气或氧气作氧化剂时,反应物料的配比(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之外。空气进入反应器之前,应经过气体净化装置,消除空气中的灰尘、水汽、油污以及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中毒的杂质,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2)氧化反应接触器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内部填装有催化剂。一般多采用立式,因为这种形式催化剂装卸方便,而且安全。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对于放热反应,应控制适宜的温度、流量,防止超温、超压和混合气处于爆炸范围之内。 3)为了防止接触器在万一发生爆炸或着火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反应器前和管道上应安装阻火器,以阻止火焰蔓延,防止同火,使着火不致影响其他系统。为了防止接触器发生爆炸,接触器应有泄压装置,并尽可能采用自动控制或调节以及报警联锁装置。 4)使用硝酸、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时,要严格控制加料速度,防止多加、错加,固体氧化剂应粉碎后使用,最好呈溶液状态使用,反应中要不间断搅拌,严格控制反应温度,绝不许超过被氧化物质的自燃点。 5)使用氧化剂氧化无机物时,如使用氯酸钾氧化生成铁蓝颜料,应控制产品烘干温度不超过其着火点,在烘干之前应用清水洗涤产品,将氧化剂彻底除净,以防止未完全反应的氯酸钾引起已烘干的物料起火。 6)氧化反应使用的原料及产品,应按有关危险品的管理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隔离存放、远离火源、避免高温和日晒、防止摩擦和撞击等。如是电介质的易燃液体或气体,应安装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7)在没备系统中应没置氮气、水蒸气灭火装置,以便能及时扑灭火灾。 2还原 (1)无论是利用初生态还原,还是用催化剂把氢气活化后还原,都有氢气存在(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特别是催化加氢还原,大都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如果操作失误或因设备缺陷有氢气泄漏,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遇着火源即会爆炸。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电线及电线接线盒不宜在车间顶部敷设安装;厂房通风要好,应采用轻质屋顶、设置天窗或风帽,以使氢气及时逸出;反应中产生的氢气可用排气管导出车间屋项,并高于屋脊2m以上,经过阻火器向外排放;加压反应的没备应配备安全阀,反应中产生压力的设备要装设爆破片;安装氢气检测和报警装置。 (2)还原反应中所使用的催化剂雷氏镍吸潮后在空气中有自燃危险,即使没有着火源存在,也能使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引燃形成着火爆炸。因此,当用它们来活化氢气进行还原反应时,必须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全部空气,并经过测定证实含氧量降到标准后,才可通入氢气;反应结束后应先用氮气把反应器内的氢气置换干净,才可打开孔盖出料,以免外界空气与反应器内的氢气相遇,在雷氏镍自燃的情况下发生着火爆炸,雷氏镍应当储存于酒精中,把碳回收时应用酒精及清水充分洗涤,过滤抽真空时不得抽得太干。以免氧化着火。 (3)固体还原剂保险粉、硼氢化钾、氧化铝锉等都是遇湿易燃危险品,其中保险粉遇水发热,在潮湿空气中能分解析出硫,硫蒸气受热具有自燃的危险,且保险粉本身受热到190也有分解爆炸的危险;硼氢化钾(钠)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或酸即分解放出大量氢气,同时产生高热可使氢气着火而引起爆炸事故;氢化锂铝是遇湿危险的还原剂,务必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保险粉用于溶解使用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可以在开动搅拌的情况下,将保险粉分批加入水中,待溶解后再与有机物接触反应;当使用硼氢化钠(钾)作还原剂时,在工艺过程中调解酸、碱度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加酸过快、过多;当使用氢化铝锂作还原剂时,要特别注意必须在氮气保护下使用平时浸没于煤油中储存。前面所述的还原剂,遇氧化剂会猛烈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具有着火爆炸的危险,故不得与氧化剂混存。 (4)还原反应的中间体,特别是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中间体,亦有一定的火灾危险。 (5)开展技术革新,研究采用危险性小、还原效率高的新型还原剂代替火灾危险性大的还原剂。 3硝化 (1)硝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引入一个硝基要放热152.2153kJ/mol,所以硝化需要降温条件下进行。在硝化反应中,倘若稍有疏忽,如中途搅拌停止、冷却水供应不良、加料速度过快等,都会使温度猛增、混酸氧化能力加强,并有多硝基物生成,容易引起着火和爆炸事故。 (2)硝化剂具有氧化性,常用硝化剂浓硝酸、硝酸、浓硫酸、发烟硫酸、混合酸等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吸水性和腐蚀性。它们与油脂、有机物,特别是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在制备硝化剂时,若温度过高或落入少量水,会促使硝酸的大量分解和蒸发,不仅会导致设备的强烈腐蚀,还可造成爆炸事故。 (3)被硝化的物质大多易燃,如苯、甲苯、甘油(丙三醇)、脱酯棉等,不仅易燃,有的还兼有毒性,如使用或储存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火灾。 (4)硝化产品大都有着火爆炸的危险性,特别是多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受热、摩擦、撞击或接触着火源,极易发生爆炸或着火。 4电解 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在两个极上所引起的化学变化称为电解。电解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作用。 如食盐水电解生产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电解水制氢等。食盐水电解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与防火要点: (1)盐水应保证质量。盐水中如含有铁杂质,能够产生第二阴极而放出氢气;盐水中带入铵盐,在适宜的条件下(pH4.5时),铵盐和氯作用可生成氯化铵,氯作用于浓氯化铵溶液还可生成黄色油状的三氯化氮。 三氯化氮是一种爆炸性物质,与许多有机物接触或加热至90以上以及被撞击,即发生剧烈地分解爆炸。 因此盐水配制必须严格控制质量,尤其是铁、钙、镁和无机铵盐的含量。应尽可能采取盐水纯度自动分析装置,这样可以观察盐水成分的变化,随时调节碳酸钠、苛性钠、氯化钡或丙烯酸胺的用量。 (2)盐水添加高度应适当。在操作中向电解糟的阳极室内添加盐水,如盐水液面过低氢气有可能通过阴极网渗入到阳极室内与氯气混合;若电解槽盐水装得过满在压力下盐水会上涨,因此,盐水添加不可过少或过多,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高度。 (3)防止氢气与氯气混合。氢气是极易燃烧的气体,氯气是氧化性很强的有毒气体,一旦两种气体混合极易发生爆炸,当氯气中含氢量达到5%以上,则随时可能在光照或受热情况下发生爆炸。造成氢气和氯气混合的原因主要是;阳极室内盐水液面过低;电解槽氢气出口堵塞,引起阴极室压力升高;电解槽的隔膜吸附质量差;石棉绒质量不好,在安装电解槽时碰坏隔膜,造成隔膜局部脱落或者送电前注入的盐水量过大将隔膜冲坏,以及阴极室中的压力等于或超过阳极室的压力时,就可能使氢气进入阳极室等,这些都可能引起氯气中含氢量增高。此时应对电解槽进行全面检查,将单槽氯含氢浓度控制在2%以下,总管氯含氢浓度控制在0.4%以下。 (4)严格电解设备的安装要求。由于在电解过程中氢气存在,故有着火爆炸的危险,所以电解槽应安装在自然通风良好的单层建筑物内,厂房应有足够的防爆泄压面积。 (5)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在生产中当遇突然停电或其他原因突然停车时,高压阀不能立即关闭,以免电解槽中氯气倒流而发生爆炸。应在电解槽后安装放空管,以及时减压,并在高压阀门上安装单向阀,以有效地防止跑氯,避免污染环境和带来火灾危险。 5聚合 将若干个分子结合为一个较大的组成相同而分子量较高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为聚合。 (1)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是在没有其他介质的情况下(如乙烯的高压聚合、甲醛的聚合等),用浸在冷却剂中的管式聚合釜(或在聚合釜中设盘管、列管冷却)进行的一种聚合方法。这种聚合方法往往由于聚合热不易传导散出而导致危险。一旦发生暴聚,则设备堵塞,压力骤增,极易发生爆炸。 (2)溶液聚合。溶液聚合是选择一种溶剂,使单体溶成均相体系,加入催化剂或引发剂后,生成聚合物的一种聚合方法。这种聚合方法在聚合和分离过程中,易燃溶剂容易挥发和产生静电火花。 (3)悬浮聚合。悬浮聚合是用水作分散介质的聚合方法。它是利用有机分散剂或无机分散剂,把不溶于水的液态单体,连同溶在单体中的引发剂经过强烈搅拌,打碎成小珠状,分散在水中成为悬浮液,在极细的单位小珠液滴(直径为0.1mm)中进行聚合,因此又叫珠状聚合。这种聚合方去在整个聚合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控制工艺条件,致使没备运转不正常,则易出现溢料,如若溢料,则水分蒸发后未聚合的单体和引发剂遇火源极易引发着火或爆炸事故。 (4)乳液聚合。乳液聚合是在机械强烈搅拌或超声波振动下,利用乳化剂使液态单体分散在水中(珠滴直径0.0010.01mm),引发剂则溶在水里而进行聚合的一种方法。这种聚合方法常用无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作引发剂,如若过氧化物在介质(水)中配比不当,温度太高,反应速度过快,会发生冲料,同时在聚合过程中还会产生可燃气体。 (5)缩合聚合。缩合聚合也称缩聚反应,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团的单体相互缩合,并析出小分子副产物而形成聚合物的聚合反应。缩合聚合是吸热反应,但由于温度过高,也会导致系统的压力增加,甚至引起爆裂,泄漏出易燃易爆的单体。 6催化 (1)反应操作。在催化过程中若催化剂选择的不正确或加入不适量,易形成局部反应激烈;另外,由于催化大多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散热不良、温度控制不好等,很容易发生超温爆炸或着火事故。 (2)催化产物。在催化过程中有的产生氯化氢,氯化氢有腐蚀和中毒危险:有的产生硫化氢,则中毒危险更大,且硫化氢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较宽(4.3%45.5%),生产过程中还有爆炸危险;有的催化过程产生氢气,着火爆炸的危险更大,尤其在高压下,氢的腐蚀作用可使金属高压容器脆化,从而造成破坏性事故。 (3)原料气。原料气中某种能与催化剂发生反应的杂质含量增加,可能成为爆炸危险物,这是非常危险的。 7裂化 (1)热裂化。热裂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若漏出油品会立即起火;热裂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裂化气,且有大量气体分馏设备,若漏出气体,会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加热炉等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2)催化裂化。催化裂化一般在较高温度(460520)和0.10.2MPa压力下进行,火灾危险性较大。若操作不当,再生器内的空气和火焰进入反应器中会引起恶性爆炸。U形管上的小设备和小阀门较多,易漏油着火。在催化裂化过程中还会产生易燃的裂化气,以及在烧焦活化催化剂不正常时,还可能出现可燃的一氧化碳气体。 (3)加氢裂化。由于加氢裂化使用大量氢气而且反应温度和压力都较高,在高压下钢与氢气接触,钢材内的碳分子易被氢气所夺取,使碳钢硬度增大而降低强度,产生氢脆,如设备或管道检查或更换不及时,就会在高压(1015MPa)下发生设备爆炸。 8氯化 (1)氯化反应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决定于被氯化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过程的条件。反应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大多是有机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如甲烷、乙烷、苯、酒精、天然气、甲苯、液氯等。如生产1t甲烷氯化物需要2006m3甲烷,6960kg液氯,生产过程中同样具有着火爆炸危险。所以,应严格控制各种着火源,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氯化反应中最常用的氯化剂是液态或气态的氯。氯气本身毒性较大,氧化性极强,储存压力较高,一旦泄漏是很危险的。所以贮罐中的液氯在进入氯化器使用之前,必须先进入蒸发器使其气化。 (3)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尤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更为剧烈,如果物料泄漏就会造成着火或引起爆炸。因此,一般氯化反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冷却系统,并严格控制氯气的流量,以免因流量过快,温度剧升而引起事故。 (4)由于氯化反应几乎都有氯化氢气体生成,因此所用的设备必须防腐蚀,设备应保证严密不漏。 9重氮化 (1)重氮化反应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如重氮盐酸盐(C6H5N2Cl)、重氮硫酸盐(C6H5N2SO4),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如重氮二硝基苯酚(NO2)2N2C5H2OH等,它们在温度稍高或光的作用下,即易分解,有的甚至在室温时亦能分解。一般每升高10,分解速度加快两倍。在干燥状态下,有些重氮盐不稳定,活力大,受热或摩擦、撞击能分解爆炸。含重氮盐的溶液若洒落在地上、蒸汽管道上,干燥后亦能引起着火或爆炸。在酸性介质中,有些金属如铁、铜、锌等能促使重氮化合物激烈地分解,甚至引起爆炸。 (2)作为重氮剂的芳胺化合物都是可燃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3)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无机氧化剂,于175时分解能与有机物反应发生着火或爆炸。亚硝酸钠并非氧化剂,所以当遇到比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时,又具有还原性,故遇到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铵等强氧化剂时,有发生着火或爆炸的可能。 (4)在重氮化的生产过程中,若反应温度过高、亚硝酸钠的投料过快或过量,均会增加亚硝酸的浓度,加速物料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氧化氮气体,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 10烷基化 (1)被烷基化的物质大都具有着火爆炸危险。如苯是甲类液体,闪点一11,爆炸极限1.59.5;苯胺是丙类液体,闪点71,爆炸极限1.34.2%。 (2)烷基化剂一般比被烷基化物质的火灾危险性要大。如丙烯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2%11;甲醇是甲类液体,闪点7,爆炸极限6%36.5%;十二烯是乙类液体,闪点35,自燃点220。 (3)烷基化过程所用的催化剂反应活性强。如三氯化铝是忌湿物品,有强烈的腐蚀性,遇水或水蒸汽分解放热,放出氯化氢气体,有时能引起爆炸,若接触可燃物,则易着火;三氯化磷是腐蚀性忌湿液体,遇水或乙醇剧烈分解,放出大量的热和氯化氢气体,有极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有毒,遇水及酸(主要是硝酸、醋酸)发热、冒烟,有发生起火爆炸的危险。 (4)烷基化反应都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如果原料、催化剂、烷基化剂等加料次序颠倒、速度过快或者搅拌中断停止,就会发生剧烈反应,引起跑料,造成着火或爆炸事故。 (5)烷基化的产品亦有一定的火灾危险。如异丙苯是乙类液体,闪点35.5,自燃点434,爆炸极限0.68%4.2%。 11磺化 磺化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一SO3H)的反应。常用的磺化剂有发烟硫酸、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三氧化硫等。如用硝基苯与发烟硫酸生产间氨基苯磺酸钠,卤代烷与亚硫酸钠在高温加压条件下生成磺酸盐等均属磺化反应。 (1)三氧化硫是氧化剂,遇比硝基苯易燃的物质时会很快引起着火;另外,三氧化硫的腐蚀性很弱,但遇水则生成硫酸,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温度升高,不仅会造成沸溢或使磺化反应导致燃烧反应而起火或爆炸,还会因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增加了对设备的腐蚀破坏。 (2)由于生产所用原料苯、硝基苯、氯苯等都是可燃物,而磺化剂浓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都是氧化性物质,且有的是强氧化剂,所以二者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进行磺化反应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已经具备了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放热反应的燃烧条件。这种磺化反应若投料顺序颠倒、投料速度过快、搅拌不良、冷却效果不佳等,都有可能造成反应温度升高,使磺化反应变为燃烧反应,引起着火或爆炸事故。 (3)磺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在反应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冷却和良好的搅拌,都有可能引起反应温度超高,以至发生燃烧反应,造成爆炸或起火事故。 二、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 1加热 加热是促进化学反应和物料蒸发、蒸馏等操作的必要手段。加热的方法一般有直接火加热(烟道气加热)、蒸汽或热水加热、载体加热以及电加热等。 (1)温度过高会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若是放热反应,则放热量增加,一旦散热不及时,温度失控,发生冲料,甚至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2)升温速度过快不仅容易使反应超温,而且还会损坏设备,例如,升温过快会使带有衬里的设备及各种加热炉、反应炉等设备损坏。 (3)当加热温度接近或超过物料的自燃点时,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若加热温度接近物料分解温度,此生产工艺称为危险工艺,必须设法改进工艺条件,如负压或加压操作。 2冷却 在化工生产中,把物料冷却在大气温度以上时,可以用空气或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冷却温度在15以上,可以用地下水;冷却温度在015之间,可以用冷冻盐水,还可以借某种沸点较低的介质的蒸发从需冷却的物料中取得热量来实现冷却,常用的介质有氟里昂、氨等。此时,物料被冷却的温度可达一15左右。 (1)冷却操作时,冷却介质不能中断,否则会造成积热,系统温度、压力骤增,引起爆炸。开车时,应先通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2)有些凝固点较高的物料,遇冷易变得黏稠或凝固,在冷却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防止物料卡住搅拌器或堵塞设备及管道。 3加压操作 凡操作压力超过大气压的都属于加压操作。加压操作所使用的设备要符合压力容器的要求。加压系统不得泄漏,否则在压力下物料以高速喷出,产生静电,极易发生火灾爆炸。 4负压操作 负压操作即低于大气压下的操作。负压系统的设备也和压力设备一样,必须符合强度要求,以防在负压下把设备抽瘪。 负压系统必须有良好的密封,否则一旦空气进入设备内部,形成爆炸混合物,易引起爆炸。当需要恢复常压时,应待温度降低后,缓缓放进空气,以防自燃或爆炸。 5冷冻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蒸气、气体的液化,某些组分的低温分离,以及某些物品的输送、储藏等,常需将物料降到比水或周围空气更低的温度,这种操作称为冷冻或制冷。 一般说来,冷冻程度与冷冻操作技术有关,凡冷冻范围在一100以内的称冷冻;而一100一200或更低的温度,则称深度冷冻或简称深冷。 (1)某些致冷剂易燃且有毒。如氨,应防止致冷剂泄漏。 (2)对于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管路,应注意耐压等级和气密性,防止泄漏。 6物料输送 (1)气流输送系统除本身会产生故障之外,最大的问题是系统的堵塞和由静电引起的粉尘爆炸。 粉料气流输送系统应保持良好的严密性。其管道材料应选择导电性材料并有良好的接地,如采用绝缘材料管道,则管外应采取接地措施。输送速度不应超过该物料允许的流速,粉料不要堆积管内,要及时清理管壁。 (2)用各种泵类输送易燃可燃液体时,流速过快能产生静电积累,其管内流速不应超过安全速度。 (3)输送有爆炸性或燃烧性物料时,要采用氮、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代替空气,以防造成燃烧或爆炸。 (4)输送可燃气体物料的管道应经常保持正压,防止空气进入,并根据实际需要安装逆止阀、水封和阻火器等安全装置。 7熔融 在化工生产中常常需将某些固体物料(如苛性钠、苛性钾、蔡、磺酸等)熔融之后进行化学反应。碱熔过程中的碱屑或碱液飞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会造成灼伤。 碱融物和磺酸盐中若含有无机盐等杂质,应尽量除掉,否则这些无机盐因不熔融会造成局部过热、烧焦,致使熔融物喷出,容易造成烧伤。 8干燥 干燥是利用热能使固体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剂)除去的单元操作。干燥的热源有热空气;过热蒸汽、烟道气和明火等。 干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局部过热,以免造成物料分解爆炸。在干燥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不应与明火和高温表面接触,防止燃爆。在气流干燥中应有防静电措施,在滚筒于燥中应适当调正刮刀与筒壁的间隙,以防止火花。 9蒸发与蒸馏过程 蒸发是借加热作用使溶液中所含溶剂不断气化,以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使溶质析出的物理过程。蒸发按其操作压力不同可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蒸发。按蒸发所需热量的利用次数不同可分为单效和多效蒸发。 蒸发的溶液皆具有一定的特性。如溶质在浓缩过程中可能有结晶、沉淀和污垢生成,这些都能导致传热效率的降低,并产生局部过热,促使物料分解、燃烧和爆炸。因此要控制蒸发温度。为防止热敏性物质的分解,可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降低蒸发温度,或采用高效蒸发器,增加蒸发面积,减少停留时间。 蒸馏是借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其分离为纯组分的操作。蒸馏操作可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按压力分为常压、减压和加压(高压)蒸馏。此外还有特殊蒸馏包括蒸汽蒸馏、萃取蒸馏、恒沸蒸馏和分子蒸馏。 在安全技术上,对不同的物料应选择正确的蒸馏方法和设备。在处理难于挥发的物料时(常压下沸点在150以上)应采用真空蒸馏,这样可以降低蒸馏温度,防止物料在高温下分解、变质或聚合。第二节 关键装置及要害岗位安全管理 一、关键装置安全管理 为了避免发生重大、特大生产事故,保障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需要加强本单位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1)制定本单位的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原则是对其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和监控。 (2)在对本单位进行全面安全评价的基础之上,确定本单位的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并建档、备案。 (3)根据管理需要,可以按照其危险程度分级管理和监控。 (4)职能部门的监控要求。工艺、技术、机动、仪表、电气等有关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对关键部位的安全运行实施监控管理。按照本单位的规定,定期进行专业安全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1)各项工艺指标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的要求,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2)各类动、静设备必须达到完好标准,静密封点泄漏率小于规定指标。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齐全好用,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对关键机组实行“特级维护”制定“特护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3)仪表管理符合有关规定,仪表完好率、使用率及自控率均达到有关规定要求。仪表联锁不得随意摘除,严格执行“联锁摘除管理规定”。 4)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备等按照规定配备齐全,灵敏好用,符合有关规程的要求;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5)关键装置所在车间应确定关键部位的安全监控危险点,必要时,应绘制危险点分布图。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监督,对查出的隐患和间题,应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车间无法处置时应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6)班组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应严格遵守工艺、操作、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发现险情、隐患应及时报告,并主动处理存在问题。 (7)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8)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和可能,设置关键装置专职安全工程师。 (9)必须制定和完善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各种应急处理预案,并及时修订、补充在有关操作规程中。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处理预案的实际演练。 二、生产要害岗位管理 (1)凡是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岗位,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的仓库;贵重机械、精密仪器场所,以及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都属于生产要害岗位。 (2)要害岗位应由保卫(防火)、安全和生产技术部门共同认定,经厂长(经理)审批,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3)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较好的技术素质,并由企业劳资、保卫、安全部门与车间共同审定。 (4)编制要害岗位毒物信息卡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有关单位、人员演习,提高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5)应建立、健全严格的要害岗位管理制度。凡外来人员,必须经厂主管部门审批,并在专人陪同下经登记后方可进入要害岗位。 (6)要害岗位施工、检修时必须编制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到保卫、安全部门备案。施工、检修现场要设监护人,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认真做好详细记录。第三节 化工生产操作安全 一、生产岗位安全操作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对于保证生产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其要点如下: (1)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遵守工艺纪律,做到“平稳运行”。 为此,在操作中要注意将主要工艺参数指标的严格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不得违反,更不得擅自修改。 (2)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往往是通过血的教训,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证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免受伤害的护身法宝,必须严格遵守,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违反。 (3)控制溢料和漏料,严防“跑、冒、滴、漏”。可燃物料泄漏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造成漏料的原因很多,有设备系统缺陷、故障造成的,有技术方面的原因;有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操作方面的原因。对于已经投产运行的生产装置,预防漏料的关键是严禁超量、超温、超压操作;防止误操作;加强设备系统的维护保养;加强巡回检查,对“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物料泄漏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位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水平。 (4)不得随便拆除安全附件和安全联锁装置,不准随意切断声、光报警等信号。安全附件是将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与人体隔开,防止发生人身伤害的设施;安全联锁装置足当出现危险状态时,强制某些部件或元件联动,以保证安全的设施;报警设施是运用声、光、色、味等信号,提出警告以引起人们注意,采取措施,避免危险。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拆除。 (5)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穿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每个职工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正确穿戴使用。 (6)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7)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应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二、开车安全操作及管理 (1)正常开车执行岗位操作法。 (2)较大系统开车必须编制开车方案(包括应急事故救援预案),并严格执行。 (3)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相关部门人员应到现场。消防车、救护车处于备防状态。 (4)开车过程中应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减负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5)开车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终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 (6)开车过程中应保持与有关岗位和部门之间的联络。 (7)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开车现场。 三、停车安全操作及管理 (1)正常停车按岗位操作法执行。 (2)较大系统停车必须编制停车方案,并严格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 (3)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凡须保温、保压的设备(容器),停车后要按时记录压力、温度的变化。 (4)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5)设备(容器)卸压时,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认,要注意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物品的排放和扩散,防止造成事故。 (6)冬季停车后,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线、阀门、疏水器和保温伴管的情况,防止冻坏设备。 四、紧急处理 (1)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人员伤亡,并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2)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3)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汽)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4)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迅速通知相关岗位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上级报告。第四节 危险物安全处理 在化工厂中除了生产产品以外,还会产生很多废物或泄漏物。这些废物或泄漏物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要有加热炉及锅炉等排出的燃烧废气,除此之外还有装置本身排出的废气、原料所含的水分、空气或排出的冷却用水等,这些废物必须在运转中进行安全处理。 (1)排放设备是在运转、停车或紧急停车时,为了安全并迅速地排放装置排出的废气或内部溶液及其蒸气而设置的设备。由下列设备组成:排放气体和高挥发性液体的蒸气的废气处理设备;抽出可凝蒸气和热油进行冷却后送往不合格石油产品罐的液体抽出设备。 废气处理设备包括:使有害且易燃的气体燃烧后排放到大气中的火炬系统;排放无毒而且比空气轻的气体的排气管道系统。 在分离罐(为水封式、带冷却器及液位报警器)中分离废气夹带的雾及冷凝液,然后经过防止回火用的密封罐导入到火炬中,在塔顶的烧嘴部位用常燃烧嘴点火,燃烧后排放到大气中。确定火炬的高度应防止顶端火焰燃烧热产生的辐射热不至于影响地面上的人群(4000kca1/(m2·h)。 液体抽出设备是抽出可凝缩蒸气和热油,冷却后送往不合格石油产品罐的设备,应建立技术标准应该有放空管道及其辅助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2)排水器和放空管,在运转中如果工艺流体中所含的水和空气进入装置中,则有可能引起突沸和爆炸,所以事前将水和空气排到系统外部的设备。负压系统的工艺设备有可能进入空气,所以应尽量避免设置排水器。防止失效空气进入系统。 排水器是供排除从循环物料中所分离出来的水分、启动时慢慢加热而产生的水分、在水蒸气吹扫中冷凝而残留在系统内的水分等的设备,设置在槽类、配管等可能积存水分的部位的最底部。防止系统积水在热流体作用下相变气化而发生爆炸。 放空管是为了排放运转过程中工艺流体中所携带的空气和液体物料的蒸气的设备,设置在配管、槽类、贮罐等有可能积存空气及蒸气的部位的最高处。放空管道通向大气或与排放系统连接。 (3)废水、废液处理设备通常分为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水系统。 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用于收集排水时排出的含油污水,做成密封结构设置地下,有些地方设置截流井及防爆式疏水器、末端设置油水分离器和挡油池,将油分完全分离、回收后排放清水。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人孔盖为两层封闭式的气密性结构。 排水系统用于收集冷却用水的排水、蒸汽疏水器产生的冷凝水以及雨水,为开式结构。炼油厂及化工厂的废水处理设备处理的污水几乎都排向公共水域(海或河)内,所以防止水质污染是最重要的。为了防止发生漏油事故,上述两系统最好都是封闭型式的。第五节 装置性能试验与检修安全 何时进行性能试验和保证运转虽然要根据装置的种类确定,但一般是在运转稳定后继续成正常的状态,而且产品也大致合格时进行装置的性能试验或保证运转。 对于根据合同所预先规定的试验项目,一般进行48h直至长达几天的连续运转,根据按规定的分析方法和测定方法所得的数据,确认装置的性能。 性能试验的主要项目有:确认装置的能力;确认产品性质;确定设备的动作状态及性能;确认公用工程的消耗量;确定排水的性质及其他特殊规定的事项;确定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决定了装置检修工作具有频繁、复杂、危险性大的特点。 一、化工厂检修的特点 1计划内检修与计划外检修 (1)计划内检修。化工厂检修有的是日常的正常维修,有的是根据设备的管理、使用的经验和生产规律,制定设备的检修计划按计划进行检修。这种按计划对设备进行的检修,叫做计划检修。根据检修内容、周期和要求的不同,计划检修可以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 (2)计划外检修。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或事故,必须进行不停车或停车检修。这种检修事先难以预料,无法安排检修计划,而且要求检修时间短,检修质量高,检修的环境及工况复杂,其难度相当大。 2化工检修的特点 (1)化工检修的频繁性。所谓频繁是指计划检修、计划外检修的次数多;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化工:设备及管道的故障和事故的频繁性,因而也决定了检修的复杂性。 (2)化工检修的复杂性。由于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化工设备、机械、仪表、管道、阀门等,种类多,数量大,结构和性能各异,这就要求从事检修的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术,熟悉和掌握不同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检修中由于受到环境、气候、场地的限制,有些要在露天作业,有些要在设备内作业,有些要在地坑或井下作业,有时还要上、中、下立体交叉作业,所有这些都给化工检修增加了复杂性。 (3)化工检修的危险性。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决定了化工检修的危险性。化工设备和管道中有很多残存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质,而化工检修又离不开动火、进罐作业,稍有疏忽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化学灼伤等事故。据统计资料表明,国际国内化工企业发生的事故中,停车检修作业或在运行中抢修作业中发生的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二、安全检修的管理 1组织领导 中修和大修应成立检修指挥系统,负责检修计划、调度,安排人力、物力、运输及安全工作。在各级检修指挥机构中要设立安全组。各车间负责安全的负责人及安全员与厂指挥部安全组构成安全联络网(小修也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化工厂检修的安全管理工作要贯穿检修的全过程,包括检修前的准备、装置的停车、检修,直至开车的全过程。 2检修计划的制定 在化工生产中,特别是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中,各个生产装置之间,以至于厂与厂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制约,紧密联系。一个装置的开停车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装置的生产,因此大检修必须要有一个全盘的计划。在检修计划中,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及公用工程之间的相互关连,规定各装置先后停车的顺序;停水、停气、停电的具体时间;什么时间灭火炬,什么时间点火炬。还要明确规定各个装置的检修时间检修项目的进度,以及开车顺序。一般都要画出检修计划图(鱼刺图)。在计划图中标明检修期间的各项作业内容,便于对检修工作的管理。 3安全教育 化工厂的检修不但有化工操作人员参加,还有大量的检修人员参加,同时有多个施工单位进行检修作业,有时还有临时工人进厂作业。安全教育包括对本单位参加检修人员的教育,也包括对其他单位参加检修人员的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化工厂检修的安全制度和检修现场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 这些规定是:停工检修的有关规定;进入设备作业的有关规定;用火的有关规定;动土的有关规定;科学文明检修的有关规定。 还要学习和贯彻检修现场的十大禁令: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者禁止进入现场;穿凉鞋、高跟鞋者禁止进入现场;上班前饮酒者禁止进入现场;在作业中禁止打闹或其他有碍作业的行为;检修现场禁止吸烟;禁止用汽油或其他化丁溶剂清洗设备、机具和衣物;禁止随意泼洒油品、化学危险品、电石废渣等;禁止堵塞消防通道;禁止挪用或损坏消防工具和设备;现场器材禁止为私活所用。 对各类参加检修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参加检修。 4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包括对检修项目的检查、检修机具的检查和检修现场的巡回检查。 检修项目,特别是重要的检修项目,在制定检修方案时,就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安全技术措施的项目,不准检修。 检修所用的机具,特别是起重机具、电焊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等,都要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由主管部门审查并发给合格证,合格证贴在设备醒目处,以便安全检查人员现场检查。未有检查合格证的设备、机具不准进入检修现场和使用。 在检修过程中,要组织安全检查人员到现场巡回检查,检查各检修现场是否认真执行安全检修的各项规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三、装置的安全停车与处理 化工装置在停车过程中,要进行降温、降压、降低进料量一直到切断原燃料的进料,以及进行设备倒空、吹扫、置换等工作。停车和吹扫置换工作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装置的安全检修。组织不好、指挥不当或联系不周、操作失误都容易发生事故。因此,装置的停车和处理对于安全检修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停车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编写停车方案,做好检修期间的劳动组织分工及进行检修动员等。 1停车操作 严格按照停车方案进行有秩序的停车。在停车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五点: (1)把握好降温、降量的速度。在停车过程中,降温降量的速度不宜过快,尤其在高温条件下。 (2)开关阀门的操作一般要缓慢进行。 (3)加热炉的停炉操作,应按工艺规程中规定的降温曲线进行,并注意炉膛各处降温的均匀性。 加热炉未全部熄灭或炉膛温度很高时,有引燃可燃气体的危险性。此时装置不得进行排空和低点排放凝液,以免有可燃气体飘进炉膛引起爆炸。 (4)高温真空设备的停车,必须先破真空,待设备内的介质温度降到自燃点以下后,方可与大气相通,以防空气进入引起介质的燃爆。 (5)装置停车时,设备及管道内的液体物料应尽可能倒空,送出装置。应采取相应措施,不得就地排放或排入下水道中。可燃、有毒气体应排至火炬烧掉。 2抽堵盲板 化工生产,特别是大型石油化工联合单位,厂际之间、装置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都有管道相连通。停车检修的设备必须与运行系统或有物料系统进行隔离,而这种隔离只靠阀门是不行的。最保险的办法是将与检修设备相连的管道用盲板相隔离。装置开车前再将盲板抽掉。抽堵盲板工作既有很大的危险性,又有较复杂的技术性,必须有熟悉生产工艺的人员负责,严加管理。抽堵盲板应注意以下五点: (1)根据装置的检修计划,制定抽堵盲板流程图。对需要抽堵的盲板要统一编号,注明抽堵盲板的部位和盲板的规格,并指定专人负责作业和现场监护。 (2)要根据管道的口径、系统压力及介质的特性,制造有足够强度的盲板。盲板应留有手柄,便于抽堵和检查。 (3)加盲板的位置,应加在有物料来源的阀门后部法兰处,盲板两侧均应有垫片,并用螺栓把紧,以保持其严密性。 (4)抽堵盲板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高处作业要搭设脚手架,系安全带;当系统中存在有毒气体时要佩带防毒面具等。若系统中有易燃易爆介质,抽堵盲板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 (5)做好抽堵盲板的检查登记工作。应有专人对抽堵的盲板分别逐一进行登记。并对照抽堵盲板的流程图进行检查,防止漏堵或漏抽。 3置换、吹扫和清洗 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置换,对易燃、有毒液体要在倒空后,用惰性气体吹扫;对积附在器壁上的易燃、有毒介质的残渣、油垢或沉积物要进行认真的清理,必要时要人工刮铲、热水煮洗等;对酸碱等腐蚀性液体及经过酸洗或碱洗过的设备,则应进行中和处理。 四、安全检修中的特殊作业 在检修过程中,以下四类作业需要特别加强管理。 1动火作业 (1)动火作业。在化工厂里,凡是动用明火或存在可能产生火种作业的区域都属于动火作业范围。例如存在焊接、切割、喷灯加热、熬沥青、烘炒砂石、凿水泥基础、打墙眼,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打砂、砂轮作业、金属器具的撞击等作业。 凡在禁火区从事上述高温或易产生火花的作业,都要办理动火证手续,落实安全动火措施。 (2)禁火区与动火区的划分。在生产正常或不正常情况下都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和存在易燃、可燃物质的场所都应划为禁火区。在禁火区内,根据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大小、所在场所的重要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大小,划分为一般危险区和危险区两类。在不同的区域内动火,其安全管理制度有所不同。 在化工单位里,为了正常的设备维修需要,在禁火区外,可在符合安全条件的地域设立固定动火区,在固定动火区内可进行动火作业。 (3)置换动火的安全措施。在化工装置检修中,置换动火作业的工作量很大,动火安全也列为检修的首要安全问题。主要安全措施如下: 1)在禁火区内动火,各级动火前都应通过相应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查批准,办理动火证(用火证),认真填写动火地点、时间、范围、用火方案、安全措施、现场监护人等项目。 2)动火前应与动火设备所在车间、与该设备有管道连通的车间、安全部门、消防部门等进行联系,并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3)在动火点周围l0m以内应停止其他用火工作,并清除易燃物或将易燃物移到安全场所;电焊机二次回路线及气焊设备的乙炔皮管要远离易燃物,防止操作时因线路发生火花或乙炔皮管漏气而起火。 4)动火现场准备好适用的、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具,附近消防龙头要灵活好用;必要时,消防人员和消防车到现场做好准备。 5)动火人员必须持证操作。应严格遵守安全用火制度,做到“三不动火”:即没有经过批准不动火,防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6)安全隔离措施。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系统、设备、容器及管道上动火时,最重要的一项防火安全措施是一定要将动火部位与系统、设备、容器及管道中其他部分进行隔离。在化工装置检修中,通常采用盲板将欲焊补的容器和管道与其他部分隔离。 7)动火分析。动火时,为确保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容器和管道内或用火部位周围的可燃气(蒸气)浓度。为此,必须进行动火分析。即动火前半小时从容器内外的不同地点取混合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合格后才能用火。有条件的,在用火过程中,还要用仪表监视。如果用火中断半小时以上,应重做空气分析。 从理论上,只要可燃气浓度小于爆炸下限,用火时就不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但考虑到用火分析取样的代表性,分析误差及现有测试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有的国家用火分析合格标准取爆炸下限浓度的1/l0。 8)动火结束后应清理现场、熄灭余火,切断动火作业所用的电源。 2动土作业 (1)动土作业的危险性。检修中,有时需要进行动土作业。在化工厂里,地下埋有动力、通讯和仪表等不同规格的电缆,各种管道纵横交错,还有很多地下设施(如阀门井),它们是化工厂的地下动脉。在化工厂里进行动土作业(如挖土、打桩)及排放大量污水、重载运输、重物堆放等都可能影响到地下设施的安全。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在不明了地下设施的情况下随意作业,势必会发生挖断管道、刨穿电缆、地下设施塌方毁坏等事故,不仅会造成停产,还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2)动土证制度。凡是在化工厂内进行动土作业(包括重型物资的堆放和运输)的单位,在作业前应持施工图纸及施工项目批准手续等有关资料,到有关部门申办动土证。动土证上应写明施工项目,施工时间、地点、联系人等。 施工中如需破坏厂区道路,除动土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外,还须请安全部门、保卫部门(主管道路交通)等单位会签。安全部门在签署意见后,应通知消防部门,以免在执行消防任务时因道路施工而延误时间。 施工单位应按批准的动土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图纸施工。在施工中必须遵守注意事项。施工完毕应将竣工资料交与管理部门,以保持化工厂地下设施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3进入设备作业 (1)进入设备作业的内容。凡是进入塔、釜、槽、罐、炉、器、烟囱、料仓、地坑或其他闭塞场所内进行作业者均为进入设备作业。 化工检修中进入设备作业很多,其危险性也很大。因为这类设备或设施内可能存在残存的有毒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物质,也可能存在令人窒息的物质,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着火、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此外,有些设备或设施内有各种传动装置和电气照明系统如果检修前没有彻底分离和切断电源,或者由于电器系统的误动作,会发生搅伤、触电等事故。因此,必须对进入设备作业实行特殊的安全管理,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进入设备作业证制度。进入设备作业前,必须办理进入设备作业汪。进入设备作业证由生产单位签发由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署。 生产单位在对设备进行置换、清洗并进行可靠的隔离后,进行设备内可燃气体分析和氧含量分析。有电动和照明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牌子。 检修人员持有经审批签字的进入设备作业证及由分析人员签字的分析合格单,才能进入设备内作业。检修人员必须按进入设备作业证上的规定进行作业。在进入设备内作业期间,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进行监护和救护。在该设备外明显部位应挂上“设备内有人作业”的牌子。 (3)进入设备内作业的注意事项。 1)要进入检修的设备必须与其他设备和管道进行可靠的隔离绝不允许其他系统中的介质进入检修设备。 2)没备内气体分析包括:可燃气体的爆炸限分析、氧含量的分析和有毒气体分析。在作业过程中要不断地取样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 3)设备内有人作业时,必须指派两人以上的监护人。 4)设备内使用的照明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安全电压标准。在没备内进行电焊作业时,人要在绝缘板上作业。 5)进入设备人员在进入设备前应清理随身携带的物品,禁止将与作业无关的物品带入设备内。其携带的工具、材料等要登记。 6)进入设备作业的人员,一次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应组织轮换,防止体力消耗过大而发生危险。 4高处作业 (1)高处作业的范围。在离地面垂直距离2m以上位置的作业或虽在2m以下,但在作业地段坡度大于45的斜坡下面,或附近有坑、井和有风雪袭击、机械振动的地方以及有转动机械或有堆放物易伤人的地段作业,均属高处作业,都应按照高处作业规定执行。 (2)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 1)高处作业人员须经体格检查,身体患有高、低血压、心脏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