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规律 正确把握练习 专题检测四 地壳物质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1823511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规律 正确把握练习 专题检测四 地壳物质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规律 正确把握练习 专题检测四 地壳物质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规律 正确把握练习 专题检测四 地壳物质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专题检测(四) 地壳物质运动规律一、选择题(2016浙大附中模拟)下图为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岩层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P地的海拔最可能为()A0 mB500 mC800 m D1 200 m2R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A向斜槽部,挤压弯曲而成 B背斜顶部,流水侵蚀而成C断层陷落,流水侵蚀而成 D雪域高原,冰川侵蚀而成解析:1.D2.B第1题,图中等高距为500 m,根据闭合等高线判读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P点海拔介于0500 m之间,也可能介于1 0001 500 m之间,故选D。第2题,R段河谷位于背斜顶部,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2016北京高考)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3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形成,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构成的火山,A、B项错误;阶段至阶段火山顶部露出海面部分经外力侵蚀而消失,C项错误;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最后被海洋淹没,形成平顶海山,D项正确。读我国南方某河谷剖面图,回答45题。4图中地层中()A处地层受变质作用明显B处地层年龄最老C处地层断裂下陷D处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5下图中与甲、乙两处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解析:4.B5.A第4题,处受沉积作用;处在四地层中是最老的;处无断裂;是沉积物与地壳运动无关。第5题,甲处为北岸,凸岸,乙处为南岸,凹岸。(2016皖南八校联考)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的火焰山是吐鲁番著名的景点之一。该山以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而闻名遐迩,因此这座火焰山又称“红山”,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67题。6形成图中a处“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C阳光暴晒崩落,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7坎儿井是吐鲁番盆地重要的引水工程,当坎儿井水量最大的时候()A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B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C直布罗陀海峡风大浪高 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解析:6.C7.B第6题,火焰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远离海洋,岩石在阳光下暴晒崩落、风力侵蚀的作用下形成了图中a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7题,坎儿井的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量最大时即气温最高,应为北半球的夏季,夏季气温高,喜马拉雅山雪线升高;此时北极地区处于暖季,适宜科考;气压带、风带北移,直布罗陀海峡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平浪静;巴西高原为冬季,草木枯萎。(2015全国卷)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89题。8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9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8.D9.B第8题,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从图中不难发现,此距离在1979年之前不断扩大,说明该时间段海底以淤积为主;1979年至2004年两者距离总体趋势逐渐缩小,说明海底以侵蚀为主,因而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为先淤积、后侵蚀。故选D。第9题,读图可知,1992年至1997年间,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在总体上趋于缩小,说明该海域海底的淤积在持续减弱。由于该海域位于黄河三角洲近岸,所以首先要考虑这是黄河输沙量变小所致。而黄河输沙量变小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黄河水量变小导致其搬运能力降低;二是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入河泥沙减少。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那么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能力会提高,故A错;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入海泥沙量减少,故B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进入黄河的泥沙会增多,故C错;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故D错。(2016盐城测试)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1题。10甲区域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C断裂作用 D褶皱挤压11若a、b两河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 BC D解析:10.A11.D第10题,甲区域山脊被a、b两河流近乎切断,是流水侵蚀的结果。第11题,从等高线地图上看出,b河地势比a低,水往低处流的最终结果是b河侵夺a河,a河成为b河的支流。再结合右图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看出所在河流流向东北,所以处流量大增。二、综合题12(2016三门峡高三训练)陕西省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悠久,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图1为陕西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为某野外考察组绘制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秦岭的北坡出现多个三角形的山崖(如图),试说明其形成过程。(2)秦岭山脉对气流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分析其对南北两侧气候的影响。(3)郑国渠兴修于公元前206年,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穿行于渭北高原脚下,灌溉了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据图说明郑国渠选线的优越性。解析:第(1)题,考查地貌的成因,一般可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因素分析,该陡崖的形成是由于南侧地层抬升,而北侧地层下陷而成,经过流水侵蚀下切,残余的部分呈三角形。第(2)题,秦岭地形对两侧气候的影响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冬季时,秦岭阻滞了冷空气南下,使得山地南侧气温高于北侧;夏季时,秦岭山地南侧为夏季风迎风坡,该山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而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郑国渠走向大致和等高线平行,沿山麓延伸,沿线地势较为平坦,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居高临下,水可自流。答案:(1)断层南侧地层抬升(北侧地层下陷),形成陡崖;经过流水侵蚀下切,残余部分呈三角形。(2)夏季阻挡夏季风北上,北侧气候较为干燥(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冬季阻滞冷空气南下,南侧气温较高。(3)位于山麓地带(靠近渭河平原),居高临下,可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可自流引水。13(2016武邑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 000 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 m)集中分布(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沙山呈东北西南延伸,而且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因此主导风向为西北风。第(2)题,根据题意,结合学习过的内容可知,该地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以及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使沙山不断长高。第(3)题,根据风力沉积的特点可以推断,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因此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答案:(1)西北风(偏西风);理由:沙山(链)东北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2)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3)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