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教案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41152346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三年级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三年级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4年9月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加强综合训练,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思想教育方面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综合性学习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二、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情,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2、凭借具体的语文材料,懂得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在生活实践中学。 3、初步领会习作的基本要求。三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2、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精讲多读多练。 3、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4、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5、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通过来理解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以说促读的方法,在读懂内容、抓住重点、理出顺序的基础上练说。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注重学生日常的读书、写字等正确姿势的培养。四、附教学进度表如:课次课题(教学内容)课时周次月日起-月日止执行情况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2一9.11、让我们荡起双桨32、学会查“无字字典”33、古诗两首34、做一片美的叶子3习作12练习12二9.12第二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3三9.156、西湖37、拉萨的天空3习作22练习22四9.26第三单元8、蒲公英3五9.299、三袋麦子3国庆休假10、哪咤闹海3习作32练习32七10.15第四单元11、第八次3七10.1612、卧薪尝胆3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3习作42练习42九10.27期中练习第五单元14、“东方之珠”3十11.315、小露珠316、石榴3习作52练习52十一11.14第六单元17、石头书3十二11.1718、小稻秧脱险记319、航天飞机习作63练习62十三11.28第七单元20、军神3十四12.121、掌声322、金子3习作72练习72十五12.12第八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3十六12.1524、孙中山破陋习3习作82练习82十七12.26总复习十八12.29元旦休假期末复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二、 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1观察第一页插图。 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三、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 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2、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写毛笔字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培养习惯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1、上图 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左下图 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3右下图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在把纸铺平开始些毛笔?二、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三、欣赏作品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2、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4、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曲创作背景: 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方法提示: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后还可以把课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3、指名读,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4、整体感知(1)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指名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三、精读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2、同座互相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并说说诗歌写了什么。四、书写生字。1、自由认记“浪、周、轻、凉”,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轻”,右边的书写要重点提示。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五、课后作业。1、认读生词。双桨、推开、倒映、白塔、凉爽、幸福、波浪、四周、轻轻、安排、做功课2、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并组词。倒( )( )( )( )中( )( )( )( )3、熟练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1、学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教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5、练习背诵课文。6、指名背诵课文。三、书写生字。1、自由认记“洒、做、课、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四、作业设计: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本课学习的生字。2、扩词。浪()()()周()()()凉()()()课()()()排()()()洒()()()3、区别组词。浪()轻()做()课()很()青()作()棵()4、学唱这首歌五、板书设计。让我们荡起双桨海面:白塔四周:绿树、红墙水中:鱼儿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2、学会查“无字字典”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3.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重点难点: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2.过渡到新课。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4.设疑: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指名试读课文。3.学习生字词。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5.识记词语,描红。四、作业: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扩词练习;读词语。二、细读课文: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细读2-5自然段: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聪聪是怎么回答的?聪聪的回答对吗?读后讨论: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讨论: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3.细读6-8自然段。同学自读6-8自然段。读后讨论: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4.小结。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三、细读第9段:1.指名读。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3.讨论: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四、作业:1、练读课文;2、完成书后三、四题;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板书:2 学会查无字词典骄阳似火 -晒焉涌,撞,崩-惊涛拍岸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句中“坐”和“泊”的意思。3.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4.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它们在诗句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难点:了解作者描绘的秋色,并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看大家都非常喜欢诵读古诗,你们知道吗?唐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学习这瑰宝中的瑰宝,两首堪称经典的古诗。首先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板题:山行 (课件出示)2.交流简介作者。(1)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杜牧)(2)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吗?(生谈自己的了解)(3)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检查预习。1.检查对本首古诗中的一个生字“径”的读与写。(1)指名读,纠正字音。斜xi又读xi(古音)。(2)说说字的间架结构及识记方法。(3)田字格中描红、临帖。2.检查对诗词的朗读、理解。(1)指名读,评价、正音。(2)谈谈自己对词句的理解。三、回忆方法,复习巩固。1.要想学好古诗,就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么学习古诗的。2.学生交流。3.师小结学习方法:(课件出示)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投影出示书页)1.解诗题(1)学生自己尝试理解诗题的意思。(2)师小结:在山上行走。2.明诗词,悟诗意。(1)请学生齐读1、2句,指导“径”、“斜”的读法。(2)自主合作,读诗明意。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3)小组汇报交流。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石径:石头小路。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坐:因为。爱:喜爱,留恋的意思。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4)熟读诗句,要求正确、流利。请生朗读,互相评价。(5)理解诗意:学生根据理解讲解诗句内容。师小结指导:(课件出示)教师点拨: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3、品味想象,赏诗境,诵诗词。(1)了解的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2)评价。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想象: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有何感想?出示图,这就是杜牧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让生看图说话)(4)指导朗读。 着重指导“拖腔”的准确运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总结课文,揭示写法。1.杜牧的山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迷人的秋景图。假如我们真的置身于这秋景中,远眺高山入云,近看枫林如焰似火,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2. 是的,看的如此美丽的景色,每个人都会惊喜不已,由衷地发出赞叹。诗人同样也不例外,通过描写美景,表达自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就是古诗中常见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3.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再次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4. 作业布置:画一幅秋色图或收集一些描写秋景的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请学生背诵山行,并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导入:今天我们同样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3.板题,解题。二、出示诗句,检查预习。 (1)指名读,纠正字音。(2)认读生字。交流书写。(3)简介作者:生交流后出示作者简介:三、图文对照,理解句意。1.让学生轻声读第一二行诗句,边读边想想诗句所描绘的画面。问: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季节?是从那个词看出来的?2.在秋夜里,诗人乘坐的船停靠在枫桥的岸边,他的所见、所闻、所想的又是什么?(看图)3、看图完成练习。4.在这冷清、幽静的晚上,诗人此刻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看出?使学生理解“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时作者为什么还能听到钟声?说明了什么?5.小组内交流一下,对诗句字、词、句的解释。学生交流后师总结出示: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6.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2)指名读。这次请带着对诗句的理解朗读这首诗。(3)你能把作者的情感也读出来吗?四、总结全诗,美味品读。1、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3、元代诗人马致远有诗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一样的秋景,不一样的诗人,却都有着同一样的愁绪。这就是寂寞的愁绪,是思乡的愁绪。请同学们尝试把这种忧愁再次通过朗读体现出来。指导朗读、诵读。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5、小结本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张继乘船在枫桥泊船靠岸,看到江边的夜景,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五、拓展延伸。(1)交流古诗。上节课课下我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写秋景的古诗,现在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交流,师适时评价。(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大家欣赏。(六)板书设计: 山行石径斜 有人家 (远景) 喜爱枫林晚 霜叶红 (近景) 赞美枫桥夜泊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看到的)忧愁寒山寺 夜半钟声 (听到的)孤寂4、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3.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4.板书激趣:做一片美的叶子二、初读课文。1.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中间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四、感知全文。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作业设计: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2、读句、读文。二、细读课文。(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2、谈感受,突出“美”。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1)找出有关词语。(2)读句子。(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4、指导朗读。(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1、读题,师质疑。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1.再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2.给题目加主语(谁)“”做一片美的叶子3.怎样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读文读句(911自然段)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1、齐读18自然段。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3、齐读911自然段。作业设计:1、 练读课文;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板书设计:4、做一片美的叶子外在美:形态各异内在美:无私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