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 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1146305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 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 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 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正确使用语言是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应重在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语际语用学中,二语(本文统称第二语言和外语)语用发展的五个理论模式对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外语语用教学给予了一些启示。关键词语际语用学 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一、引言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的重点从词汇、语法逐渐转移到交际、功能和运用上。外语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言形式的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应该以语用知识的传授和语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和宗旨(冉永平,2006)。语际语用学,又称中介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简称ILP),是关于语际语(interlanguage)的语用研究。语际语这一概念由Selinker在1969年提出,指“二语学习者所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它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而又兼有二者的特点”(陈治安、袁渊泉,2006)。因此,语际语用学既研究对非母语的第二语言操作者在使用和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言语行为时的模式(Kasper & Blum-Kulka, 1993)。本文首先介绍研究二语语用发展的理论模式,然后探讨该理论模式对培养外语语用能力的启示。二、二语语用发展的理论模式Kasper和 Rose(2002)在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一书中指出,二语语用学习可以看作是心里过程或社会实践,语际语用学的理论系统具体包括五个理论模式:文化适应模式理论(the Acculturation Model)、认知处理模式理论(Cognitive Processing)、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 Theory)和互动交际能力模式理论(Interactional Competence)。1.文化适应模式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的角度解释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动机和学习者语言中的洋泾浜化现象(陈治安、袁渊泉,2006)。文化适应即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它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前者描述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的社会距离,而后者则旨在说明学习者与目的语使用者之间心理距离。Schumann认为这两种距离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2.认知处理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就被用于解释语用发展,主要指Schmidt 的注意假设(noticing hypothesis)和Bialystok的二维模式(two-dimensional model)(Kasper & Rose, 2002)。注意假设关注学习的初级阶段,强调有意识的关注是将语言输入变成吸收性语言的关键,因此学习者能够通过有意识的关注语言输入来获得语用能力。二维模式则解释学习者如何沿着分析表征和控制信息处理两个维度,对已具备的目的语语用知识进行发展。这两个理论解释了二语学习过程不同阶段,因此它们是互补的关系。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认知和语言能力发展,认为学习过程既需要认知参与也需要全人参与。该理论的基础原则是人类的认知可以通过许多渠道实现,符号系统、社会交往等都是促成其产生的方式。A. N. Leontev的行动理论(activity theory)是社会文化理论发展的基石。行动是一个功能范畴,结合了行为的外部因素和认知因素,包括行动、行为和运作三个层面。行动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实质上是将动机转化为行动的过程,这正和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不谋而合。4.语言社会化理论语言社会理论强调文化知识和语言使用共同发展,认为学习者习得社会文化知识的过程就是语言社会化的过程。语言社会化过程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在日常交往中无形地习得社会规范。5.互动交际能力模式理论交际能力定义为说话者在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交际规则来建立和维持交际互动的能力(Gumperz, 1982引自Kasper & Rose, 2002)。在口语交际中,受话者和发话者角色的变化和替换,称为人际交往的互动性。在这种互动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被称为互动交际能力(陈治安、袁渊泉,2006)。交际能力是个体能力,互动能力是构建在所有对话参与者之上与具体社会活动相关的交际能力。三、对教学中发展语用能力的启示文化适应理论模式认为社会和心理距离是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所以语言学习者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和动机,抱着学习的态度去亲近目的文化。但是亲近不表示接受和照搬,因此,学习时要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吸其精华。Schmidt的注意假设强调了学习者有意识的关注是学习成功的关键。研究也表明,指出讲解越明确,学习者的关注程度越高;而关注程度越高,正确识别和使用的能力也越强(Takahashi, 2005)。因此,教师的讲解是提高语用能力的关键。Soler (2005)在其实验中也发现,尽管暗示和明确讲解都对提高语用能力都有帮助,但是明确讲解组语用能力的提高更为显著。并且认为,明确讲解的有效性也可以用Bialystok的二维理论解释,因为明确讲解对信息处理的控制更有效。Takahashi (Rose & Kasper, 2001)在对日本英语学习者的调查中发现,明确讲解是最有效的语言输入条件。因为真正的语言使用能力并不存在于课文当中,所以教师要适当地扩展,在讲授课文的同时融入对语用知识的讲解(何自然、陈新仁,2004);把词汇、句法等语言形式的教学与功能意念相结合,设计有意义的交际场景。 在互动交际能力模式理论强调在一定语境下的面对面交谈是习得交际能力的必要条件。Kasper和Rose指出,有效的课堂互动活动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语用和交际互动能力的发展。所以有效的课堂互动也是提高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多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境教学法或交际教学法。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只能通过课堂来接触和使用外语,因此课堂是非常重要的语境。教师应改进课程安排,在课堂上提供尽可能真实的交际语境,并且组织更具有情景意义和交际意义的课堂活动。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都强调社会语境中互动活动和援助行为对学习者语用习得的促进作用。学习者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通过实际交往来习得社会规范。而且与同龄人的交际和合作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Ohta,1995 引自Kasper & Rose, 2002)。因此教师应在课堂内外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尤其是课外活动,因为课外交际在语言功能和形式上都更加多样。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多于外籍人士交流,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原版电影,推荐学生阅读原版书报等。四、结语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一定的语用知识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得体和适当。从我国外语学习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习者都还只有学习语言形式的意识,对语用知识关注不够,所以导致实际交往中经常出现交际困境。因此,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又一关键。除了教师、课堂外,由于教材和测试对整个外语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所以教材、测试、甚至大纲等方面也应做进一步的改进。参考文献: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2陈治安,袁渊泉.语际语用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3Kasper, G. & Blum-Kulka, S.,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4Kasper, G. & Rose, K. R.,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M. Oxford: Blackwell, 2002.5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Rose, K. & Kasper, G.,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作者系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