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行重行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学生了解与行行重行行相关的背景知识。 (2)学生掌握诗中所运用的叠音、比兴、对比的艺术手法。2. 过程与方法诵读诗歌,品味情感,体悟诗歌蕴含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此诗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更懂得珍惜与亲人相聚的时光。【教学重点】1.分析诗中运用的叠音、比兴、对比等修辞手法。2.梳理诗歌大意并分“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两部分逐句赏析。【教学难点】诵读诗歌,品味情感,体悟诗歌蕴含的情感。【课前准备】已制作的个人教学主页 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述法、朗读法、谈话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一路走来,发展到东汉末年时,又一朵奇葩盛开在诗歌百花园中,即古诗十九首。它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诗歌本是没有题目的,后人以诗歌首句作为题目。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士子官场失意、游子思家以及思妇的怨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思妇诗。 二、了解思妇诗 1.思妇诗的内容。 明确:所谓思妇诗, 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文人背乡离井,长期漂泊在外。这些文人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异乡逃避政治的迫害,更渴求有爱情、家庭的温馨,以慰藉孤独而屈辱的心灵。以思妇之口写离别相思之情。 三、 梳理诗歌大意1、 学生浏览全诗和注释,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2、 学生齐读全诗,思考诗歌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思妇的离愁别恨)3、 诗歌表达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那么它是如何表现这种抽象的情感的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梳理一下全诗的大意。请一位同学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下整首诗。参考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最后一句也可以理解为女子自己安慰自己,努力加餐,保重身体。)四、“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两部分逐句赏析1、诗歌包含了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从诗歌第一句到第六句“会面安可知”,这是思妇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抒发离别之恨。第二部分则是从“胡马依北风”到结尾,这一部分着重刻画了思妇的心理活动,抒发相思之苦。思妇的离愁别恨就通过这两部分具体地表现出来了。2、分析到这里当然还无法领略这首诗的魅力所在,所以接下来我们要通过逐句的分析来深入细致地体味诗歌表情达意的高妙之处。(1)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离别之恨。请大家把第一部分一起来朗读一下,注意用缓慢忧伤的语调。“行行重行行”,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相连。“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大家思考一下,用这种叠音的手法有什么好处呢?叠音形成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于是,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接下来思妇又以“与君生别离”一句将离别之恨直接地抒发出来了。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接下来思妇以空间上的具体概念 “万余里”来告诉读者游子远行的距离,两人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正所谓“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正因为“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才路远难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这一部分抒发思妇的离别之恨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表现的,突出了路远相见之难。(2)我们再来看第二部分。先请同学们朗读这一部分的内容。丈夫越行越远,会面越来越难,女子的思念也越来越浓烈,在极度思念中思妇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也是我们才学过的手法比兴。飞禽走兽尚且不忘本,何况人呢?这是从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那么我们来看看“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两句又是从什么方面来联想啊?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的薄幸,这里用浮云遮住太阳来比喻丈夫在外面被别的女子迷惑这样好坏两方面都被思妇想到了,说明她的相思确实很浓烈。而前两句写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分别的日子越来越久,女子的容颜越来越憔悴,身体也越来越消瘦,而游子呢?却在外面“不顾反”,这里用了一个对比,将女子的思念和游子的不顾反对比,更突出了前者的相思之苦。当然猜测、怀疑是无济于事的,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里的“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看上去衰老。“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红颜易老。最后,女子一改前面的哀伤,而勉强振作,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这里体现了思妇的无奈,无奈之中更包含了哀伤。这一部分抒发的是思妇的相思之苦,那么它是从哪个角度来表现的呢?和空间相对时间。五、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其抒发的情感与行行重行行有何不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回答 明确: 行行重行行抒发的是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丈夫久别不归、滞留他乡的怨情 青青河畔草感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渴望夫妻团圆,流露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柳色青青,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主人公娇柔可爱、顾盼生情。荡子却远行不归,美好而有短暂的青春岁月也就只能一个人空虚寂寞的度过了。最后一句是思妇终于经受不住寂寞、相思的侵蚀,发出了“空床难独守”的感慨,这是对人情的呼唤,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审视 。 六、作业阅读上邪,其抒情方式与行行重行行有何不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回答 明确:上邪是以誓言形式出现的情歌。明白如话,情感强烈,语气决绝,率真可爱。行行重行行意蕴深厚,蕴婉含蓄。如巧用比兴手法,以“胡成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来说胡马和越鸟尚且还念乡土,难道丈夫就不思念故乡吗?诗中又以“衣带日以缓”写自己因思念之苦而一天天消瘦下去。 结语:舒婷说:“要是没有离别,还叫什么人生?要是没有痛苦,灵魂还有什么意义?”生离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深切体会到离别之痛,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同学们,离别之痛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会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对生命有更深刻的感悟。同学们,面对离别,我们要放开心灵,平静情怀,大步向前。【板书设计】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第一部分(1-6) 离别之恨 空间 第二部分(7-16) 相思之苦 时间 “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让同学们反复的读课文,品课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但我觉得其中最大的特点便是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一般说来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中学生在学习中,如经常采用比较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