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环境与生态 微专题11.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0267135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一 环境与生态 微专题11.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十一 环境与生态 微专题11.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十一 环境与生态 微专题11.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微专题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精析】 一、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环境问题中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区域地理特征综合作用的体现,是区域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资源及工业生产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了解和研究各种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背景。在分析环境问题的影响和提出相关防御措施时,也要从整体性的原理出发。(2)不同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不同,也体现了区域差异性的特点。同样是生态破坏问题,黄土高原地区表现为水土流失,而西北地区则是荒漠化问题,这是因为两区域环境条件不同,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多,且变率大,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而风力较大。即使同样存在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地区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具体成因、危害程度及治理措施也不相同。因此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时,一定也要注意区域差异性特征。3.环境问题的解答思路(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2)分析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4.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影响方向主要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细微颗粒随风飘移,造成大气污染;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溉能力;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蓄,最终危及人体健康其他影响方面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有害废物危害人类健康5环境污染原因的分析方法(1)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染;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产生赤潮的原因: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2)同一环境污染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下面以我国的酸雨对长江南北危害程度不同为例进行比较:地区危害形成原因长江以南大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土壤呈酸性,而大气中的灰尘也呈酸性,无法中和酸性气体长江以北小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地形平坦,风力较强,利于酸性气体的扩;土壤呈碱性,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气体6环境污染整治类试题的思维建模环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种,但都是因为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而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的整治应重点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着手。此外,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来实施,因此需要政府、公众的参与。二、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持续性原则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共同性原则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2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1)工业上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它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2)农业上发展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比较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不同点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共同点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要求都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基本保障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7江苏地理卷)下图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 )A日照市B潍坊市C青岛市D威海市2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A单位GDP消耗大B城市调控能力好C单位GDP污染小D城市发展水平低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35题。3. 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大 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4.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5.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3.D 根据材料提示,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由于种红米稻,所以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推广种植杂交水稻。4.B 乙村是观光农业村落,该村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5.A 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甲类村位置较偏僻,乙类村坐落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横断山脉南部坡度陡,地形起伏大,丙类村地形起伏也大;当地商品粮乙水田作物为主。下表为河田盆地(2530N2544N, 11616E11634E)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单位:km2)。读表回答68题。类别1988年1998年2004年2009年2011年水田70.1077.2178.6375.9173.52阔叶林228.68228.50229.44226.39242.13针叶林288.18321.60339.87350.16348.64竹林9.258.818.788.278.13草地35.0432.0624.3927.3032.68建筑用地5.7210.4813.8817.8119.36河流水面6.123.883.713.756.07沙地2.203.462.962.040.89裸土130.1189.4073.7463.7743.98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针叶林面积增加最大B该地区竹林面积增长速度最快C该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D该地区建筑用地增长速度加快7下列选项中,对该地区环境治理更有优势的是()A水田B阔叶林C草地 D竹林8下图所示的农业生产模式若在河田盆地被采用,则与图中序号所示环节依次对应的是()A坡耕地退耕还林、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草、林间放牧B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C坡耕地退耕还草、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农田防护D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8.A 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进行判断,发展坡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坡耕地应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而树林对农田具有防护作用,在林间又可以放牧。 (2016盐城考试)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与原始生态林相比,现橡胶林()A蒸发量增多 B下渗量增加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10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土壤肥力下降C生物多样性增加 D自然灾害减少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完成1113题。1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12.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A BC D13.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用于生产沼气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收集珍禽的羽毛制成观赏标本A BC D(2017淄博一中期中测试)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1416题。14图中处所填内容应是()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15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类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类的任务D人类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16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规模B转变发展模式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下图是我国某地毛竹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1719题。17M处可能是()A竹材造纸厂B竹纤维提取厂C动物饲料厂 D动物养殖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产业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该地可能位于黑龙江省该产业链可增强土壤肥力该产业链无“三废”排出A BC D19该生产模式适合()A在平原地区分散发展B在山区相对集聚发展C在城市大规模发展D在农村小规模发展17.C竹材造纸易造成水污染,与图中循环产业链的设计理念不符;竹纤维提取厂污染物排放多且难以处理;手工厂的下脚饲料和笋制品厂的下脚料可以制作动物饲料,但不能直接当成动物饲料。18.B据图可知,竹炭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能量成为黄酮厂、人造板厂、笋制品厂生产的重要能量来源,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笋制品厂和竹叶黄酮厂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成分,用于毛竹林灌溉,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毛竹林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图中显示不出是否有废气排出,故无法判断有无“三废”排出。19.B平原地区耕地多,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山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因此因地制宜发展以毛竹为基础的生产模式是适合的,且集聚会提高效益,实现物质能量的闭路循环;山区有农村,也有基础设施较好的小城镇,该模式需要农村和附近城镇的协作发展,因此山区比城市更适合;小规模生产不准确,规模大小的设计要从市场、资金、土地、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017广州二模)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2021题。20.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反映的耕地功能是()A生态安全维护B国民经济贡献C基本生活保障 D粮食安全保障21.引起曲线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总数巨大 B现代农业的发展C大力开垦荒地 D地理环境的变化二、综合题22. (2016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2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的热带乔木,西双版纳是我国最适宜的橡胶造林区之一。目前我国的天然橡胶主要依赖进口,进口主要来自东南亚。老挝和缅甸境内具有较大地形适宜空间,现已成为我国投资橡胶种植的优选区域。材料二下图为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表为西双版纳橡胶林地不同坡度分布面积百分比(%)。 年份类型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微坡19.0216.1712.309.41较缓坡18.616.9013.9211.52缓坡37.0036.2634.1731.94较陡坡21.2324.8729.8833.52陡坡3.575.218.4611.51急陡坡0.310.601.272.10(1)归纳19802010年我国西双版纳橡胶林的坡度分布面积变化特点并解释原因。(2)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由于过度种植橡胶,热带森林面积在减少,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原始生态林,请分析由此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3)我国某企业拟大力在老挝、缅甸租地种植橡胶,你是否支持?请说明理由。【答案】(1)变化:微坡、较缓坡、缓坡橡胶林地面积比重持续下降;较陡坡、陡坡和急陡坡橡胶林地面积比重持续上升。橡胶林地在不断向较陡坡、陡坡、急陡坡扩展。原因:天然橡胶需求量增加,而土地资源有限。(2)环境问题: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治理措施: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结构;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3)支持:我国耕地资源短缺,老挝和缅甸境内具有较大地形适宜空间,土地资源充足;老挝和缅甸与西双版纳气候条件相似,适宜橡胶生长;我国天然橡胶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量大。(或反对:大面积种植橡胶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种植成本;当地政局不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