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6课琵琶行》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0096892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6课琵琶行》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6课琵琶行》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6课琵琶行》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6课 琵琶行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一、欣赏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二、情感价值: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 高山流水的古曲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 整理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三、 研读课文小序注意几个字词: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贬官。 明年:第二年。今指今年下一年。 委身:托身。嫁的意思。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命,叫;酒,名词作动词。 因:于是;为:作,写。 命:命名,取名。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写诗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3、熟读全诗(要求概括各段的大意、体会描写音乐的手法、找诗眼、找名句) (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诗意 (分别从诗人和琵琶女的角度用一句七言诗句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浔阳江边闻琵琶(琵琶女:孤寂月夜弹琵琶)第二节:江心聆听琵琶曲(琵琶女:月夜弹奏琵琶曲 ) 第三节:江心自叙身世苦(琵琶女)第四节: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节:重闻琵琶青衫湿 (2)全文共写了几次琵琶弹奏三次。)4、重点赏析第一节:(第一次)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为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是侧面描写音乐的效果。“主人下马客在船”为互文。第二节(第二次) 讨论: 整理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好处: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前分析) 侧面烘托: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一节)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第五节(第三次)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第三节)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第四节)侧面烘托:写听众的反应,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古人描写音乐美的词语和句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唐·杜甫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畅快。 清·刘鹗 ) 5、整体感知,找出全诗的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彼此命运如此相似,虽不曾相识,但却一样有相知,感慨无限;既然两个人的际遇相同,那么两个人相互谈论自己的生平,互相理解,又何必一定要是彼此认识的人呢?大家都有共同的经历遭遇,遇到了就是缘分,不用计较是不是认识.不用认识就能理解对方的感受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感受“沦落”之况) 1)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京倡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商妇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琵琶女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2)读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京官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官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从他们的共同遭遇来看,称得上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了,而且他们沦落的原因,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相逢何必曾相识”,正因为他们的有共同的沦落之感,所以,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再弹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白居易的泪只为琵琶女而洒吗?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同是”的形象说明。江州司马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主题:通过记叙诗人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抒发了对琵琶女遭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遭贬的清凉心境。注意名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两句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引起读者的共鸣?因为所有遭遇不顺的人在孤独寂寞时,都有此同感,都能从这句话中得到慰藉。浔阳楼楹联: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u ,勾)留江上别离情。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整理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六、扩展练习: 读下面白居易的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了解琵琶行,选出说法错误的项:()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语。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诗人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C、琵琶行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叙述、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并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而夜闻歌者则基本上采用白描手法。 D、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少妇形象。 五、比较阅读: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耳鬓厮磨,窃窃私语)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由刚转柔起伏回荡,如浮云柳絮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了解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以上是正面描写,多用比喻,且带感情。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简析: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难怪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了解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湿衣”句与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 六、课后作业: 欣赏青藏高原这首歌,然后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来描摹这首歌。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