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探索宇宙一、一般恒星演化的现代理论 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了形成、发展、晚年几个阶段。结局不外乎三种天体: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质量为8M日的恒星,最终形成白矮星,其质量为1.44M日,密度可达到106kg/m3. 质量大于10M日的恒星最终形成中子星,其质量在1.44M日以上,密度可达到1011kg/m3. 新星或超新星是正在死亡的恒星,超新星爆发后留下来的核心其质量小于2M的是中子星,质量大于2M的将进一步坍缩变为黑洞。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白矮星和中子星,正在努力寻找黑洞。1、 白矮星的质量典型的白矮星为天狼星的一颗著名的伴星,即天狼是已不再发光的白矮星,他们的环绕周期为50.1年例1、在天文学上把两个相距较近,由于彼此的引力作用沿轨道相互环绕的恒星系统称为双星。星和星组成的双星系统绕其“晃动”(实际上是环绕转动)的周期为T,星的晃动范围为D,星的晃动范围为D。试求星和星的质量。解析:晃动范围就是它们的圆周运动直径,二者互相环绕转动。其角速度必然相等,如图所示,两星的距离L =对星: G对星: G所以得: M =; M= 即质量与旋转半径成反比。所以 M=; M= 2、中子星的密度金牛星座的蟹状星云的脉冲星就是一个中子星。中子星是由密集的中子组成的星体,具有极大的密度。例2、通过天文观测已知某中子星的自转角速度为=60rad/s ,该中子星并没有因为自转而解体,根据这些事实人们可以推知中子星的密度,试写出中子星的密度最小值的表达式为=_; ,计算出该中子星的密度至少为_kg/m3,(假设中子星通过万有引力结合成球状星体,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1014kg/m3)解析:中子星自转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不解体的条件应是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 不解体的条件应是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设中子星赤道上一个质点m绕中子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恰好等于中子星自转的角速度,中子星的质量为M,则有GmR2, 式中的M = 由此可以得到中子星的密度为 ; 取 = = 1.31014 kg /m3。3、黑洞大小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其表面的引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包括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其中引力的作用。例3、1997年。8月26日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大会上,德国Max 、Plank学会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他们的根据是用口径为3.5m的天文望远镜对猎户座中位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星体进行近6年的观测所得到的数据,他们发现,距离银河系中心约60亿km的星体,正以2103km/s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根据上面的数据,试计算:如果银河系中心确定存在黑洞的话,其最大半径是多少?(r0 1)。为了解释观测周期T和双星运动周期T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物质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的模型,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这种暗物质,如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试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点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密度。(=3(N1)M./2L3.)解析:由观测结果,星体的运动周期T=T这一种差异是由双星内均匀分布的暗物质引起的,均匀分布在球体内的暗物质对双星系统的作用,与一质量等于球内暗物质的总质量M。位于中点O处的质点的作用相同,考虑暗物质作用双星后的速度即为观察到的速度v。则有理论上看(不计暗物质对双星的作用),对每一人星体有G, v =M,所以 v=双星运动的半径R = L/2是一定的,则有vT =vT= 2L/2 = L v = v.将两个速度的表达式代入得 M=设所求暗物质的密度为,则有 = 8、宇宙中的反物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爆炸产生出对称的正物质和反物质,我们的宇宙是一个由正物质组成的,反物质组成的宇宙也应同样存在。反物质是狄拉克于1931年提出的,每种粒子都有反粒子,现在已经找到了很多种粒子的反粒子,如:1932年安德逊发现正电子,1955年,恰伯林和塞格勒发现反质子,1956年考克尔发现反中子,1959年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超子反物质组成的宇宙中哪里?例9、1998年6月3日美国发射的航天飞机发现者号搭载了一台磁谱仪,MAS(OI)。其中一个关键部件是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设计制造的直径为120mm,高为800mm ,中心磁感强度为0.134T的永久磁体,它的要使命是要探测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反物质,特别是宇宙中反氦原子的原子核,所谓反物质,即质量与正粒子相等,带电量与正粒子相等,电性相反。若图是磁谱仪中的4条径迹,分别为质子、反质子、粒子,反核经粒子速度选择器后,再进入匀强磁场后形成的径迹,其中反核的径迹为:(B)A、1 ; B. 2; C. 3 ; D. 4 . 解析:由左手定则或判定粒子经速度选择器后径迹可能为3或4,再由qvB = , r = 或判定3为质子的径迹,4为粒子的径迹。再根据反物质原理,对应反向偏转半径大小相等,所以2为反核的径迹。故B正确。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