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 西师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484818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 西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 西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 西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1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能正确地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4培养学生迁移类推、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算理。教学准备:对口令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89×10= 40×30= 30×90= 50×80= 60×70=36×20= 28×40= 80×71= 42×60= 24×30=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口算方法,再归纳小结。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只要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先口算,再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1)2×6= 20×6= 2×60= 20×60=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得出: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10倍。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即100倍。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口算出下面算式的积吗?(2)200×6= 2×600= 200×60= 20×600=引导学生继续发现得出: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100倍。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扩大(10×100)即1000倍。3小结揭示课题。刚才我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方法进行了复习,同学们也通过乘法口算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对像“200×60、20×600”这样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进行了尝试。怎样又快又对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二、探索新知1多媒体呈现单元主题图:丰收的果园。教师导语:同学们,李叔叔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一个丰收的果园,下面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个果园里都蕴藏了哪些数学知识呢?(1)从果园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答出: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果园里一共有苹果树多少棵?有647棵桃树,平均每棵收桃48kg。果园里一共能收桃多少kg?收了231吨脐橙,包装1吨大约要32个筐。装脐橙大约要多少个筐?有500棵梨树,平均每棵收梨25 kg。一共能收梨多少kg?(学生回答后,多媒体一一呈现)(2)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乘法。对,今天我们就是要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有关知识进行探讨,只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有很多,我们今天只研究其中的一个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2自学例1,探索口算方法。(1)多媒体呈现例1: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果园里一共有苹果树多少棵?(2)应该怎样列式?(3)为什么用乘法算?(4)思考:“400×30”该怎样算呢?(5)同桌交流:把你的算法与同桌说说。(6)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呢?(7)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先算:40×30=1200扩大10倍400×30=12000扩大10倍不变先算:400×扩大10倍30=12000扩大10倍不变400 × 3 = 1200先算:扩大100倍4×3=12扩大10倍40030=扩大1000倍12000× 再算:再算:再算: 答:果园里一共有苹果树12000棵。3说一说:为什么“400×30”积的末尾有三个0?4算一算:“400×50”得多少?5议一议:为什么“400×50” 的积末的尾有四个0?6小结:你认为应该怎样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重点强调: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不管采用哪种算法,结果都是相同的。口算时要注意看因数中原来一共有几个“0”。如果因数相乘没有产生新的“0” 时,积中“0”的个数应该与因数末尾“0”的总个数相同,如果因数相乘产生了新的“0” 时,积中“0”的个数的确定应该用因数中“0”的总个数加上新产生的“0”的个数。板书:注意数清积中0的个数。三、巩固深化1完成第51页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完成后,抽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完成第52页课堂活动第2题。(1)教师出示算式卡片,学生口算结果,进行抢答。(2)同桌两名学生相互口头出题,口头答。3多媒体呈现:(1)连线。420×20 28000310×30 6500500×60 8400130×50 30000400×70 9300(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3232×3032×300×418018×41800×4(3)看谁填得又多又对。 ( )×( )= 48000 ( )×( )= 48000( )×( )= 48000 ( )×( )= 48000( )×( )= 48000 ( )×( )= 48000( )×( )= 48000 ( )×( )= 48000四、反思总结1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你认为应该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五、课内作业1第54页练习十二1、2题。集体评改。第2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1页例2,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十二第3题。教学目标:1借助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2能结合现实情境正确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4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用于估算字数的故事书(教师准备一本,学生各自准备一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丰收的果园,好吗?多媒体呈现信息:“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1箱桃,如果每箱卖58元。”估算一下,这些桃大约能卖多少元?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追问:你是怎样估算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教师可综合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说出:把91看作90,把58看作60,因为90×60=5400,所以这些桃大约能卖5400元。2小结揭题刚才同学们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行了正确的估算,现在老师有两个问题要问问大家。(1)一般在哪种情况下需要估算?不需要知道准确结果时就要用估算。(2)在估算计算时,你认为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引导学生小结:一是要“凑整”,就是要把算式中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计算;二是要“好算”, 就是要通过凑整使原式便于计算;三是要“接近”, 就是估算的结果要“接近”于准确值。处理好这几个问题,就能正确地进行估算了。如果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又该怎样估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二、探索新知1多媒体呈现例2: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1箱桃,每箱能卖198元。这些桃大约能卖多少元?(1)读题,弄清题意。(2)像这样的问题,根据题意,只需要算出大约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计算。(3)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198×91(4)估计一下,这一算式的计算结果应该在哪个范围?引导学生,如果“估小”:把198当作190,把91当作90,积是多少?(17100)如果“估大”: 把198当作200,把91当作100,积是多少?(20000)所以积应该在17100以上,20000以下。思考:怎样估算才能做到既“接近”又“好算”呢?交流:把你的估算方法说给同桌听。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只把198看作200,91不变,积是18200;只把91看作90,198不变,积是17820(这种方法对这道题来说达不到“好算”的目的);既把198看作200,又把91看作90,积是18000(这种方法既“接近”又“好算”)。选择第三种方法更简便。教师需要明确引导学生:为什么要把198看作200,把91看作90?因为198接近整百数200,91接近整十数90。(5)教师板书,强调书写格式。把198看作200,91看作90,直接列出算式,用“=” 连接计算结果,表示18000是200乘90的准确值。 200 × 90 = 18000(元)答:这些桃大约能卖18000元。2议一议,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1)看一看:回看例2,引导学生分析。已知信息:“每箱能卖198元”即每箱的价格,叫做单价。“摘了91箱” 即一共有多少箱,叫做数量。所求的问题:“这些桃大约能卖多少元?”即一共能卖多少元,叫做总价。(2)想一想:已知单价和数量,怎样求总价?(3)说一说:学生说,教师板书:单价×数量=总价(4)议一议:为什么“求总价要用单价乘数量”?因为数量就是个数,求总价就是求几个单价是多少,所以求总价要用单价乘数量。(5)记一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6)练一练: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王叔叔在果园里摘了78筐梨,每筐能卖295元。这些梨大约能卖多少元?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三、练习应用1做一做。(1)多媒体呈现练习题。果园里收了231吨脐橙,包装1吨大约要32个筐。包装这些脐橙大约要多少个筐?果园里有647棵桃树,平均每棵收桃48kg。果园里大约能收桃多少kg?(2)这两道小题是否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计算?为什么?(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纸上。(4)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说清估算的方法。除了像例题那样估算外,第小题231乘32,还可以把231看作230,32看作30来估算;第小题647乘48还可以把647看作650,48看作50来估算。(5)教师讲评,强调书写格式。2完成第52页课堂活动第3小题。(1)教师拿出自己准备的故事书:老师这里有一本故事书,我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很快知道这本书大约有多少字呢?学生:估算。该怎样估算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2页课堂活动第3小题。(2)学生读题,明确估算的步骤,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故事书,按照题上的步骤独立完成估算。(4)同桌交流:你是怎样做的?(5)抽生汇报,重点评价估算的步骤和方法是否恰当。四、课内作业1把书第54页练习十二第3小题完成在书上。集体评改。五、课外作业1统计自己家里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估算自己所在的小区或街道每月产生的垃圾数量。 第3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1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2页、第53页例3、例4,第54页课堂活动1题,练习十二4、5、6题。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的处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一起在“丰收的果园”里获得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知识,大家还想继续在“果园”里探索其它知识吗?好,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来到“果园”,看看还有哪些数学知识值得我们去研究。1.多媒体呈现信息:李叔叔从家步行到果园上班,每分行75米,12分到达。李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尽快完成在作业纸上。学生独立完成。(3)谁能把自己的做法在黑板上写出来?抽学生板演: 75×12 = 900(米) 7 5× 1 2 1 5 0 7 5 9 0 0答:李叔叔家距果园900米。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算?请把你竖式计算的过程给同学们说一说。(4)师生小结: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分为三个步骤做(结合学生的板书说):第一步:先用因数12个位上的2去乘因数75,乘积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第二步:再用因数12十位上的1去乘因数75,因为十位上的1表示的是一十,所以这里的1与5相乘的积要对着十位写。第三步: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5)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写乘积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注意向前一位进几,并且在计算前一位时一定要加上进位的数。刚才,我们在“果园”里又找到了数学知识,还运用已学知识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还想继续挑战吗?2多媒体呈现例3:王叔叔从家骑车到果园上班,每分行223米,12分到达。王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2)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223×12(3)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现在要计算的是什么呢?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二、探索新知1估算(1)你能估算出223×12的积大致在哪个范围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2)谁能把自己的估算过程和想法给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如果“估小”:把223看作200,12看作10,积是2000;如果“估大”:(根据题中数的特点,要既“好算”又“接近”)可以只把223看作250,12不变,积是3000。还可以把223看作220,12看作10,积是2200;把223看作200,12不变,积是2400; 223不变,只把12看作10,积是2230等。(只要符合“凑整”、“好算”、“接近”的估算要求,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2笔算刚才,大家用前面学过的方法估算了223×12,从大家的算出的结果看,这两个数相乘的积大致在哪个范围?(2000以上,3000以下)那到底223×12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想知道吗?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个准确结果呢?学生:竖式计算。(1)尝试练习:用竖式怎样计算223×12呢?请大家先尝试自己做。(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收集学生试做中存在的问题)(2)小组合作:把你的做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注意提出你想问的问题。(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23×12=2676(m)2 2 3 × 1 2 4 4 6 (先算)223×2的积。2 2 3 (再算)223×10的积。2 6 7 6 (最后算)446加2230的和。答:王叔叔家距果园2676米。(4)结合例3的计算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小结:可分为三个步骤做(结合例3)第一步:先用因数12个位上的2去乘因数223。第二步:再用因数12十位上的1去乘因数223。第三步: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注意:写乘积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探究了用竖式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是否具有真本领,你敢接受挑战吗?3多媒体呈现例4:一列装载水果的列车从水果基地开往广州,平均每时行128km,需要28时到达。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2)自学:用学习例3的方法学习例4。学生独立列式。先估算积的大致范围,再用竖式计算。抽生板演。128×28=3584(km)1 2 8 × 2 8 1 0 2 4 (先算)128×8的积。2 5 6 (再算)128×20的积。3 5 8 4 (最后算)1024加2560的和。答: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3584千米。结合计算过程说一说计算方法,教师补充板书。(3)例4与例3有计算有什么不同?例3的计算相乘后不进位,例4的计算相乘后要进位。(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遇到要进位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注意向前一位进几,并且在计算前一位时一定要加上进位的数。4议一议: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1)看一看:回看例3、例4,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例3中“每分行223米”写作223米/分,读作223米每分;例4中“平均每时行128千米”写作128千米/时,读作128千米每时。都表示单位时间(每分、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例3中“12分到达”、 例4中“需要28时到达”都是时间。所求的问题:例3中求“王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例4中求“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都是求两地之间的距离,叫做路程。(2)想一想:已知速度和时间,怎样求路程?(3)说一说: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4)记一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5)练一练:运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把练习十二第5题完成在作业本上。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三、练习应用1完成课堂活动1小题,怎样用竖式计算34×386?(1)学生先说说计算方法,再独立计算。(2)抽生板演。(3)讲评强调: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一般把三位数写在竖式的前面计算更简便。四、全课总结(完成第53页说一说)(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它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五、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十二第4、6题,其中第4题完成在作业本上,第6题完成在书上。 第4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2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3例5,第54页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二第711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掌握因数中间有0和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竖式计算和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谁能说一说计算的方法?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3×132 234×46(1)学生独立完成。(2)抽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桌相互检查。(3)教师讲评:第小题重点指导两个问题。一是写竖式时,一般把三位数写在竖式的前面计算更简便;二是计算过程中写积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第小题重点指导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注意向前一位进几,并且在计算前一位时一定要加上进位的数。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看看我们还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2二、探索新知1. 多媒体呈现例5第(1)题:张阿姨每时采摘120kg脐橙,采摘了30时。(1)列出算式,尝试计算。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抽生说,(多媒体)呈现:张阿姨一共采摘脐橙多少千克?根据信息和问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0×30观察一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板书:因数末尾有0)会算吗?请你在作业纸上算一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小组交流:怎样计算更简便?在计算时,你们有哪些不同的做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0 × 30 = 3600(kg)答:张阿姨30时采摘脐橙3600千克。(2)理解算理,比较算法。理解算法1:按前面学习的方法,列竖式时,把位数多的因数120写在上面,位数少的因数30写在下面,只需要乘两次,这样写竖式使计算更简便。计算时,先用30的个位0去乘120,再用30的十位3去乘120,最后把两次乘积相加。理解算法2:根据第二个因数的末尾是0的特点,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列竖式时,可以先暂不管因数30末尾的0,直接把30十位上的3对着120的末位写。计算时,先用3去乘120,表示3个十乘120,得到的是360个十,就是3600,所以算完后还要在360末尾添上一个0,即放在竖式最后的0要照写下来。理解算法3:按位数多的因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因数写在下面,相同数位对齐的方法列式。计算时,先既不管120末尾的0,也不管30末尾的0,直接用3乘12,表示3个十乘12个十,得到的是36个百,就是3600,所以算完后还要在36后面添上两个0,即把原来因数中所有的0都要添写在积的末尾。(3)方法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遇到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时,怎样计算更简便?三位数乘两位数,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计算时只要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这样计算更简便。(4)练一练: 230×30 60×1902. 多媒体呈现例5第(2)题:李叔叔每天包装304筐脐橙。包装了18天。(1)尝试列式、计算。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抽生说,(多媒体)呈现: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根据信息和问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04×18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板书:因数中间有0)会算吗?请你在作业本上算一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你是怎样做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04 × 18 =5472(筐)3 0 4× 1 82 4 3 2 3 0 4 5 4 7 2答:李叔叔18天包装脐橙5472筐。小组交流:一个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引导学生结合例题理解。计算304乘18,先用8乘304,8乘4等于32,应向十位进3,由于8乘0等于0,加上进位的3得的是3个十,所以3应写在十位上;用8去乘百位上的3时表示的是8乘3个百,得到的是24个百,所以应对着百位写4,千位写2,而不能当成“24”加“3”。再用十位上的1乘304,“1”乘4表示的是1个十乘4,得到的是4个十,因此,4要对着十位写;再用1乘0得0,表示的是1个十乘0个十得的是0个百,所以0要对着百位写;1乘3表的是1个十乘3个百,得到的是3个千,所以3要对着千位写。(3)方法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遇到因数中间有0时,应怎么办?三位数乘两位数,遇到因数中间有0时,计算中要先认真分析乘出的结果所在的数位,然后正确找准数位写数。(4)练一练: 108×23 18×407三、练习应用1完成第54页课堂活动第2题。(1)抽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2)小组内交流算法。(3)教师讲评,重点突出:乘的过程中,对进位的处理。因数中间有0时,每次乘积的进位和对位。因数末尾有0时,怎样计算更简便。2完成第55页练习十二第7题,做在书上。(1)学生独立完成。明确要求:先圈出错误,再列竖式进行正确计算。(2)同桌相互批改。(3)教师讲评:进行错误原因分析,指出怎样才能不犯这样的错误?强调进位和对位。四、全课总结结合例5说一说,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遇到因数末尾有0怎么办?中间有0怎么办?五、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十二8、9、10、11题。第8题完成在书上,第912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问题解决第1课时 问题解决1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6例1,课堂活动,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1.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掌握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方法。3.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的思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悬念引入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意味着我们又有了一项新的本领,想运用自己的新知识去解决问题吗?课前铺垫:1、4个同学同时扫地,每个同学扫一组,需要2分钟完成。现在只有1个同学来扫,需要几分钟完成?2、需要在1分钟内完成,需要派几个同学去完成?二、探索新知1多媒体呈现第56页例1:2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450m,40天可以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1)获取信息,分析问题。题中告知了哪些信息?题中告知了三个信息:“2台铺路机铺路”、“每台每天铺450m”、“40天可以完成”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就是求“2台铺路机40天铺路多少千米?”铺路的长与哪些因素有关?每台铺路机每天铺路的米数、铺路机的台数、铺路的天数。与公路的宽度无关。(2)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2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450m。”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台铺路机1天铺路多少米?(学生答,教师板书。)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试做。抽生汇报,教师板书:450×2=900(m)根据“2台铺路机1天铺路900米,40天可以完成任务”,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台铺路机40天铺路多少千米?(学生答,教师板书。)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试做。抽生汇报,教师板书:900×40=36000(m)问题完整解决了吗?还要换算单位。板书:36000m=36km这是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板书:450×2×40 = 900×40 = 36000(m) = 36(km)说一说,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种解题方法的解题思路是:先算“2台铺路机1天铺路多少米?”,再算“2台铺路机40天铺路多少米?”也就是“这条路长多少米?”(3)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尝试:你还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吗?请你先分步写出问题和算式,再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交流:把自己的做法给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汇报:先说解题思路,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说你是怎样做的?方法2:先算:1台铺路机40天铺路多少米? 450×40=18000(米)再算:2台铺路机40天铺路多少千米? 18000×2=36000(米)36000m=36km综合算式: 450×40×2 = 18000×2 = 36000m = 36km方法3:先算:如果只用1台铺路机来铺,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40×2=80(天)再算:这条路长多少千米? 450×80=36000(m)36000m=36km综合算式: 450×(40×2) = 450×80 = 36000(m) = 36km答:这条公路长36千米。(4)掌握检验的方法。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一是不同的解题方法,但结果相同,说明没有算错。二是乘法可以用除法进行验算。)2比较上面三种方法,它们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不同?结合例题引导学生明晰:解题思路上的不同着重体现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不同。解题思路的不同导致解题方法不同。3小结:怎样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读懂题意,弄清已知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第二步:理清解题思路,找到已知信息之间的关系,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步:正确列式和计算。第四步:检验并写出答语。三、巩固应用1完成第56页课堂活动。(1)你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2)小组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学生汇报,重点讲清每一步算式的意义。(4)教师重点指导:几种不同方法的解题思路。205×4×28 205×28×4 205×(28×4)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内作业1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1)第1小题先引导学生分析:所求的“村民多少户”就是安装的户数;“120户”是每天安装“120户”,所以不能用120直接乘2个月,要先算出实际安装了多少天即22×2等于44天。可以要求学生先分步写出问题和算式,再列综合算式计算。(2)2、3小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题。(可以请学生先说一说解题思路,再解答) 第2课时 问题解决2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6例2,第57页课堂活动,练习十三第48题。教学目标:1.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方法。3.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形成问题解决的解题思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多媒体呈现信息:(1)王叔叔从家骑车到果园上班,每分行223米,12分到达。王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2)一列装载水果的列车从水果基地开往广州,平均每时行128km,需要28时到达。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例题,根据上面的信息,回忆一下,下面两个数量该怎么读?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23米/分 128 km/时223米/分读作:223米每分,表示王叔叔骑车的速度。128 km/时读作:128千米每时,表示列车的速度。“12分”,“28时”是什么?“12分”是王叔叔骑车到果园上班用的时间。“28时”是列车从水果基地开往广州需要的时间。还记得吗?速度和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速度×时间=路程(板书)很好,看来前面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方法,还知道了数量关系。关于“速度、时间、路程”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究,今天,我们就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来解决一些新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问题解决2二、探索新知1多媒体呈现例2:某市旅行社准备组团到北京旅游。他们收集了下面的一些信息:列车到达时间列车平均运行速度2300102千米/时800列车发车时间 该市至北京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获取信息,分析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获得信息是:列车发车的时间是上午8时,到达的时间是23时(或晚上11时),列车平均运行速度是102千米/时。列车从起点到终点运行了多长时间?238=15(时)“102千米/时”是什么意思?(列车每时行102千米。)列车每时行的路程就是列车的什么?(速度)求“该市至北京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路程)知道时间和速度,怎样求路程?(速度×时间=路程)(2)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先算出列车运行的时间,再用速度乘时间就可以求出路程。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学生独立尝试。把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同桌进行交流。谁能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教师板书:列车行了几时?238=15(时)该市至北京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02×15=1530(km)答:该市至北京的铁路长1530千米。2小结:(1)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2)题中没有直接告知时间,解题时怎么办?三、巩固应用1完成第57页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第一个问题。看表,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成人票120/人,儿童票30元/人,团体票(19人以上)80元/人团体票(19人以上)80元/人是什么意思?团体票就是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按每人80元买票,但人数要达到1 9人以上才能够买团体票。看一看,题上要求我们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如果有10个成人和10个儿童到这个景区参观,怎样买票合算?你认为有哪些买票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有两种买票方式:一是把成人和儿童分开买票;二是把成人和儿童合起来买票,这种方式叫团体票。根据本题的信息,按买成人票和儿童票的方式要分别买10张,按团体票的方式成人和儿童合起来要买20张。按这两种方式买票该怎样算呢?请你先独立做在作业本上。学生汇报,教师讲评。(算完后要将两种买票方式所付的钱进行比较,才能确定那种买票方式合算)(2)学生独立完成第(2)、(3)题,全班交流。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1)读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重庆到贵阳乘汽车有两条路线都可以到达:一是走普通公路,平均每时行驶46km,需要11时。二是走高速公路,平均每时行驶98km,需要4时。(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重庆到贵阳的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少多少千米?(3)思考:解决这道题的思路是怎样的?要先分别计算出两条公路的长度,再进行比较。(4)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十三第58题。 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 计算复习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9整理与复习第13题,练习十四第15题。复习目标:1.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2.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3.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各种计算方法的联系,在面对具体需要的实际问题时,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对乘法计算的整体把握水平。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复习重点: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沟通各种计算方法的联系。复习难点:构建知识网络。复习准备:小黑板。复习过程:一、单元知识梳理1这一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什么?2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你还记得哪些知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关于计算的知识。(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习 计算)3(小黑板出示)先整理知识填表,再和同学交流。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类型计算方法(1) (2) (3) 4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整理成知识结构图。(1)围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计算的知识?口算、估算、笔算(2)复习口算。请你把第59页整理与复习第1小题完成在作业本上。你能举例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吗?小结:怎样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复习估算。关于估算,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一是“凑整”;二是“好算”;三是“接近”。下面的问题需要估算吗?为什么?如果需要估算,请你算出来。多媒体呈现信息:同学们进行打字比赛,王辉平均每分钟打106个字,一节课(40分钟)大约打多少字?引导学生明确:根据题意,只要算王辉一节课大约打的字数就可以了,即只需要求近似值,所以应该估算。估算时,只要把106看作100,用100乘40得4000。请你把第59页整理与复习第2小题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算法。比较一下,刚才完成的两道估算题有什么不同?计算106×40时只需要把其中的一个因数106看作100就可以了,而计算293×38时,把一个因数293看作300,把另一个因数38看作40,才更“好算”。因此,在估算时,要根据因数的特点,恰当选择估算的方法。(3)复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为了计算简便,一般要把位数多的因数写在竖式前面。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的乘积加起来。注意:写乘积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相乘满几十,要注意向前一位进几,并且在计算前一位时一定要加上进位的数。请你把第59页整理与复习第3小题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算法。抽生板演,教师讲评,学生改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数末尾有0时,怎样计算更简便?因数末尾有0时,与口算方法一样,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数中间有0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因数中间有0时,要先认真分析乘出的结果所在的数位,然后正确找准数位写数。二、灵活运用1数学医院。(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汇报: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错?2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完成练习十四第1小题。(1)学生独立完成。(2)抽生汇报,集体评改。3填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完成练习十四第2小题。(1)学生独立完成。(2)引导学生根据12×15=180说出其它各式积的变化规律。第2、3、4组的规律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积就扩大10倍、100倍。第5组的规律是: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100倍。第6组的规律是: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10)1000倍。4比赛。看谁本领大?完成练习十四第3小题。(1)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给出答案,同桌交换批改。(3)有错题的学生汇报错题,教师讲评。5恰当选择方法,灵活解决问题。完成练习十四第4小题。(1)学生读题,你想怎么算?为什么?估算。因为求“大约走了多少米?”,即只需要求近似值,所以应该估算。(2)列式,怎样估算?87×132可以把87看作90,132看作130,用90乘130等于11700;也可以把87看作100,132看作130,用100乘130等于13000。第二种方法更“好算”。三、课外作业1回家完成练习十四第5小题。(1)回家后调查父母或自己统计家里1天大约使用多少个塑料袋。(2)再估算一年要消耗多少个塑料袋。(3)通过查资料了解白色垃圾对环境的危害。(4)为家里制定一份减少白色垃圾的方案。 第2课时 问题解决复习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9页整理与复习第4题,练习十四第68题及思考题。复习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的复习,进一步熟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结合具体的现实情境,恰当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3.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熟悉数量关系的运用。4.进一步训练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探索解题策略。复习重点: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恰当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难点:促进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导语:上一次课,我们复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问题解决的知识。(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习 问题解决)2关于问题解决,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你记得哪些数量关系呢?一是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二是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二、灵活运用1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完成书第59页整理与复习第4题。(1)火车每时行120km,30时行多少千米?已知速度和时间,怎么求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怎么列式?120×30该怎样算呢?可以口算。因为12个十乘3个十得36个百,所以120乘30得3600。(2)某楼盘有商品房128套,每套房平均售价38万元。这个楼盘一共能卖多少万元?已知单价和数量,怎么求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怎么列式?128×38该怎样算呢?请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竖式计算。(3)一辆准载5吨的汽车装了190袋大米,每袋大米重25kg,这辆汽车超载了吗?读懂题意,分析信息和问题。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先算出汽车装的大米重量,再化成相同单位进行比较。你会做吗?请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抽生汇报,教师点拔。190×25 =4750(千克)4750千克=4.75吨4.75吨5吨答:这辆汽车没有超载。2准确分析信息,恰当选择方法解决问题(多媒体呈现信息)。下面是明星体育商品店2013年上半年部分体育用品销售情况:体育用品种类单价销售数量篮球78元103个羽毛球50元130副乒乓球32元306副篮球大约卖了多少元?羽毛球一共卖了多少元?羽毛球比乒乓球少卖了多少元?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方法,教师讲评。 三、提高练习1完成练习十四第6小题。(1)教师指导。说一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先算每月获利多少元?再算3个月获利多少万元?怎样列式?850×80×3说一说,怎样计算?先算85个十乘8个十得680个百,即68000。再算68个千乘3得204个千,即204000。最后换算成万元作单位。(2)学生独立完成。2完成练习十四第7小题。(1)教师指导。说一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先算一辆汽车每天运沙多少吨,再算这辆车22天运沙多少吨;也可以先算22天要运多少次,再算22天运沙多少吨。(2)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完成练习十四第8小题。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教师指导。题中给出了这么多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汽车平时每时行65km,需要18时到达。第二个问题中,国庆节是什么时间?是淡季还是旺季?元旦节呢?国庆节是10月1日,是旺季;元旦节是1月1日,是淡季。说一说,第二个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先算国庆节和元旦节去旅游,分别要花门票费多少元,再作比较。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有23名技术能手,国庆节旺季门票是220元/人,元旦节淡季门票是80元/人。(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4完成练习十四思考题。(1)猜一猜:做的圆片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既与方案有关,也与本班男生、女生人数有关。(2)算一算:哪种方案做的圆片更多?(根据男生与女生人数的不同分别计算和比较)男生人数(人)252822女生人数(人)252228方案A:全班做的圆片个数方案B:全班做的圆片个数哪种方案做的圆片更多(3)议一议:全班做的圆片总数与男、女生人数有什么关系?(4)说一说:做的圆片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