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中化学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 新人教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960105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中化学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中化学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中化学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基础考纲原文5年考题考情分析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从近五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考题分布可知,化学实验基础考点知识覆盖面较广,分布较为均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均有涉及,近几年命题数量呈增加趋势。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危险化学品标识、实验事故处理、常见分离操作、离子检验等。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圆底烧瓶的使用。T17仪器的主要用途T58能加热的仪器T57(1)透明的常用仪器T10仪器的正确使用T63加热使用的仪器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T19危险化学品标志T29试剂的保存T34实验事故处理T44实验事故处理T7(1) 危险化学品标志T10实验操作正误判断T15(1) 实验操作与现象的正误判断T45实验操作和事故处理T36实验操作或装置正误判断T45实验操作正误判断和事故处理T35实验操作或装置正误判断T58实验室的安全须知4.了解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T44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T56实验室制氢气T39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T40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T40气体的除杂T41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T65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T41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T12蒸馏操作T45 SO检验T60溶液配制T11 SO检验T35(1) 乙烯检验T45(1) Cl2检验T39分离和提纯的方法T58、T23(1)粗盐提纯的步骤T11常见物质的鉴别T1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6.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简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注:(1)表示1月学业水平考题。考点1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1(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63)(多选)实验中加热某水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有()A烧杯B量筒C试管D酒精灯2(2015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T57)(多选)中学化学实验室的下列常用仪器中,透明的仪器有()A容量瓶B坩埚C蒸发皿D分液漏斗3(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7)下表中,所用仪器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选项仪器实验目的A分液漏斗分离互不混溶的液体B普通漏斗分离固体与液体C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D烧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少量物质的溶解或发生反应,也常用于制取、收集少量的气体可直接加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管口约1/3处。加热固体药品时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口不能对着人配制、浓缩、稀释、盛装、加热溶液,也可作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水浴加热容器加热时垫石棉网,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2,不可蒸干。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用作加热或常温条件下较多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平底烧瓶一般不作加热仪器,圆底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或水浴加热。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2/3,也不能太少用于液体混合物的蒸馏或分馏,也可装配气体发生器加热要垫石棉网,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宜在支管口处过滤或向细口容器转移液体;倒扣时可用于吸收溶解度很大的气体,防倒吸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用于萃取操作;还可用作反应器的随时加液装置使用前要检漏,分液时“下流上倒”;萃取操作时,要随时打开下端的旋转活塞,调节漏斗中的气压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度0.1 mL)无0刻度线,刻度由下而上,选合适规格。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不可加热用于准确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常用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用前检查是否漏水,要在所标温度下使用,加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定容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选用的容量瓶要注意规格与所配溶液体积相适合作热源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不能少于1/3,加热用外焰,熄灭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温馨提示烧杯一般不用作量取液体体积,因为其杯身只有几个主要刻度,是很粗略的量取;要准备量取一定体积液体常用量筒(精确度0.1 mL);如果需要更精确的量取可选择滴定管(精确度0.01 mL)。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解析量筒、集气瓶不能加热,烧杯需要垫上石棉网加热,试管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答案B特别提醒常见实验仪器加热的情况有三种:(1)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如量筒、集气瓶、表面皿、容量瓶;(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如试管、坩埚(固)、蒸发皿(液)、燃烧匙;(3)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如烧杯、烧瓶、锥形瓶。(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30 mL溶液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C用托盘天平称取2.5 g固体D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搅拌溶液解析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搅拌溶液,只能用来量取温度。答案D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普通漏斗量筒蒸馏烧瓶锥形瓶分液漏斗容量瓶ABCD解析本题属于对仪器用途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仪器用途。量筒、容量瓶属于计量仪器;锥形瓶是反应容器;普通漏斗可用于过滤操作,分液漏斗可用于分液操作,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操作,都可用于物质分离。答案C考点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试剂的存放及实验安全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58)(多选)进入实验室,应受到警告的行为是()A穿实验服B吃零食C玩弄手机D嬉戏打闹2(2016,2015,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3(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29)下列试剂的保存方式不正确的是()A金属Na保存于水中B浓硫酸保存于玻璃瓶中CHF保存于塑料瓶中D稀NaOH溶液保存于带胶塞的玻璃瓶中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用镊子夹取。液体药品:“多倒少滴”,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量筒或胶头滴管。(2)酒精灯的使用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禁止用嘴去吹来熄灭酒精灯。三要:给物质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木条引燃;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3)气密性检验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或烧瓶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在导管内能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试剂的存放(1)Na: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入煤油中。(2)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3)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广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4)NH3H2O:易挥发,应密封存放在低温处。(5)Fe2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3化学实验安全(1)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2)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要用干沙土。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如果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用盐酸冲洗。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能用嘴去吹灭。给试管加热时,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氯水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无色玻璃瓶中ABCD解析根据试剂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存放方法。NaOH溶液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氯水要避光存放,因为HClO见光分解。答案B特别提醒NaOH和HF都能与SiO2反应,但由于产物的状态不同,存放方法也不同。NaOH溶液可以放在玻璃瓶中,只不过不能用玻璃塞,防止生成的Na2SiO3把瓶口粘住,而HF则不能放在玻璃瓶中。(2015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常见特定图案标示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化学物质与其上方的标示图案相符的是()解析A项,O2是助燃气体,不属于易燃气体。B项,NaOH是腐蚀品。C项,稀HNO3是氧化剂,也是腐蚀品。答案D(多选)实验中,如果遇到下列情况,所采取的有关措施不正确的是()A洒在桌上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B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在桌上,应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并立即冲洗抹布C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D过滤浑浊的液体时,过滤速率太慢,应立即用玻璃棒搅拌解析A项,水不能浇灭酒精失火,因为水和酒精互溶,液体流动性会使燃烧面积增大;C项,若立即加水冷却,会发生爆炸;D项,如果用玻璃棒搅拌,会捅破滤纸。答案ACD考点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1(2017,2016,2015,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适合于()A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C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D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取NH32(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56)(多选)下列金属可用来与稀硫酸反应制备H2的是()AMgBAgCCuDFe 1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1)固(或液)液气,可选用图甲。可制取Cl2等气体。同时注意随用随开、随停随关的一些改装装置。(2)固液气,可选用图乙。可制取H2、CO2、NO2等。(3)固固气,可选用图丙。可制取O2、NH3等。2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1)O2:2H2O22H2OO2。(2)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H2:ZnH2SO4(稀)=ZnSO4H2。(4)CO2:CaCO32HCl=CaCl2CO2H2O。(5)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6)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气体的收集装置类型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装置示意图适用范围不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典型气体H2、O2、NO、CO、CH4Cl2、HCl、CO2、SO2H2、NH3、CH44.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气体的净化常用洗气瓶、干燥管。浓硫酸、碱石灰是常见的实验室干燥剂。温馨提示(1)实验室制氢气不可用硝酸,硝酸和金属反应得到的是氮氧化物,得不到氢气。(2)浓硫酸是实验室常见的干燥剂,但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和硫化氢气体。如图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B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NaCl与浓硫酸反应制HCl解析CO2、NH3、HCl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选项加热固体,试管口要向下倾斜。答案B(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多选)下列气体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有()ANH3BH2CHClDCO2解析HCl、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故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NH3、H2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答案CD考点4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1)下列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分液漏斗分离CCl4和H2OB用AgNO3溶液检验盐酸中的ClC用酸性KMnO4溶液区别苯与乙醇D用碱石灰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NH32(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1)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乙烯和CO2B用pH试纸鉴别NaCl溶液与HCl溶液C用观察外观颜色的方法区别铜板和铝板D用KOH溶液鉴别Na2CO3和KNO3溶液3(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39)分离提纯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蒸馏自来水可得到蒸馏水 B酸溶法除去Al2O3中的Fe2O3C过滤法除去乙酸中的乙醇 D碱溶法除去Al2O3中的SiO21物质的检验(1)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检验方法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l2黄绿色,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HCl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NH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NO2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2)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所用的试剂主要实验现象N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Fe3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NH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试纸变蓝Cl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CO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SO稀盐酸、氯化钡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2.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和分液概念实例操作注意事项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一种方法粗盐提纯、氯化钾与二氧化锰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蒸发加热蒸发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由食盐溶液得到固体氯化钠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当出现大部分晶体时就停止加热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从硝酸钾和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蒸馏利用互溶的液体沸点的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的操作石油的分馏、海水的淡化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是下进上出萃取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达到分离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选择的萃取剂要与原溶剂不互溶,提纯物在萃取剂中溶解度大于原溶剂;酒精一般不能用作萃取剂,因其与水互溶分液将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离开来的操作水和苯的混合溶液温馨提示(1)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关于溶解性一般有机物除乙醇、乙酸外大都难溶于水,有机物之间一般相互混溶。(2)对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分离,如要得到溶质,一般选蒸发;如要得到溶剂,一般选蒸馏。(2015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为了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和Ca2、Mg2、SO等杂质离子,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然后对滤液进行4项操作:过滤,加适量盐酸,加过量的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上述4项操作的正确顺序为()ABCD解析必须了解各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才能分清操作顺序。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Mg2,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SO,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是为了除去Ca2及多余的Ba2,然后进行过滤,除去Mg(OH)2、BaSO4、CaCO3、BaCO3等难溶物,然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多余的Na2CO3和调节溶液的pH。在加盐酸之前必须过滤,否则沉淀又溶解。答案D特别提醒物质分离和提纯过程中需注意三个关键问题:(1)被提纯物质的量尽可能不减少,即不可“玉石俱焚”;(2)不得引入新的杂质,即不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3)要易于分离、复原,即不可“难舍难分”。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用“适量”而应“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乙二醇C2H6O211.5 198 1.19 g/mL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 290 1.26 g/mL能跟水、乙醇以任意比互溶A.萃取法B结晶法C蒸发法D蒸馏法解析任意比互溶液体,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蒸馏法。答案D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实验仪器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溶量瓶B坩埚C椎形瓶D长径漏斗2下列方法能直接从海水制取可饮用水的是()A萃取B结晶C蒸馏D过滤3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A分液漏斗B普通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4(2015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在空气中点燃Mg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B将点燃的Na块伸入Cl2瓶中Na块剧烈燃烧,生成大量黑烟C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D将碘水滴到新切的土豆片上土豆片表面变蓝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接触药品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C用嘴吹熄酒精灯火焰D将带有溶液的胶头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6常用一些图案来标识危险化学品,化学物质与其图案标识相符的是()7(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25 mL蒸馏水 B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C用烧杯溶解FeCl3试样 D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5.8 g8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用酚酞试液检验酸性溶液 C通入Cl2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D加入Fe粉除去Al3溶液中的杂质Cu29(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室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可选用的化学试剂依次为()AKCl(aq),HCl(aq) BHNO3(aq),KNO3(aq)CHCl(aq),BaCl2(aq)DNaNO3(aq),HNO3(aq)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马铃薯、米饭和面条中滴入碘酒均会呈蓝色B普通砖瓦、普通水泥地面和大理石上滴入稀盐酸均会产生气泡C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会变黑D滴少许氢氧化钠溶液于玻璃上,可看到玻璃被腐蚀11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12(2015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正确方法为()A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B将气体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过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D将气体通入含有KSCN的FeCl2溶液13某学生要提纯混有泥沙的食盐,他设计的主要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在这些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酒精灯1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够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乙醇和乙酸B苯和水C乙酸和乙酸乙酯D汽油和柴油15NO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起反应生成NO2气体。现要收集一瓶NO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A只能用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二、单项选择题16下列实验仪器中,常用来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是()A药匙B试管夹C镊子D坩埚钳17(2017,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18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2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滴加Ba(NO3)2溶液直至过量;过滤;滴加AgNO3溶液;滴加少量Ba(NO3)2溶液ABCD19现有三组溶液:汽油和氯化钠溶液,39%的乙醇溶液,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20(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为除去氯化氢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可使气体通过洗气瓶,洗气瓶中应盛有()A硝酸银溶液B浓硫酸C纯碱溶液D碱石灰21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是()A加热浓氨水B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上C加热氯化铵固体D将熟石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加热2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A59 gB59.3 gC59.32 gD59.329 g23(2015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检验乙烷中是否混有少量乙烯的正确方法为()A将气体点燃B将气体通入浓硫酸C将气体通入H2OD将气体通入溴的CCl4溶液24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依次装入()ANaOH溶液;碱石灰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C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稀H2SO425下列盛放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把汽油存放在橡胶瓶中B把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C把氢氧化钠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D把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三、多项选择题26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CCl427(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室里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中,必需的操作步骤有()A分液 B过滤C溶解D蒸发结晶2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溴水验证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B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C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D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29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2CO3两种溶液的试剂是()AAgNO3溶液B稀硫酸CCaCl2溶液DNaCl溶液30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 考题导练核心归纳 考点11ACD2.AD3【解析】选D。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量筒,烧杯只能粗略量取。考点21BCD2【解析】选D。钠着火,用干沙土灭火,A错误;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B错误;皮肤沾上NaOH溶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C错误;倒浓硫酸时常用玻璃棒引流,但沿器壁缓慢倒入也是可以的,D正确。3【解析】选A。钠与水反应不能保存在水中,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需要保存在水中的是白磷,A项错误。B、D项明显正确。C项由于HF与SiO2(玻璃主要成分)存在反应:4HFSiO2=SiF42H2O,故保存在塑料或铅制容器中,C表述正确。考点31【解析】选C。由图可知收集方法为排水法,要求气体不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A项N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B项Cl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D项NH3极易(1700)溶于水。2【解析】选AD。稀硫酸能与氢前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反应得到氢气,符合条件的是A和D。考点41D2.D3.A 学业达标实战演练 一、 单项选择题1【解析】选B。其他仪器名称正确的书写为容量瓶、锥形瓶、长颈漏斗。2【解析】选C。从海水中得到饮用水的方法是蒸馏。3【解析】选D。容量瓶是用来精确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混合物的分离。4B5【解析】选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把带有溶液的胶头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污染试剂或胶头滴管。6【解析】选C。乙醇是一种易燃物,它的危险品标识是易燃液体;浓硫酸是一种强腐蚀品,它的危险品标识是腐蚀品;四氯化碳不是易燃液体。7B8【解析】选C。A项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B项酚酞常用作检验碱性溶液;D项会引入新杂质Fe2。9C10【解析】选B。普通砖瓦、普通水泥地面的成分是硅酸盐,不是碳酸盐。11【解析】选C。A选项,洗气的时候,导管应该长进短出;B选项,应向水中注入浓H2SO4,且在烧杯中稀释;D选项,NaOH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12D13【解析】选C。提纯混有泥沙的食盐的操作步骤溶解、过滤、蒸发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搅拌溶解食盐、引流混合液体、搅拌混合液体以防液体飞溅。14【解析】选B。互不相溶的液体能用分液漏斗分离。15【解析】选A。NO会与氧气反应,密度又与空气接近,不适宜用排空气法,它不与水反应,不溶于水,故可选择排水法。二、单项选择题16【解析】选C。药匙常用来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夹用来夹持试管;坩埚钳用来夹坩埚。17【解析】选D。A项,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项,蒸发浓缩应用蒸发皿,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项,冷凝水进、出水方向反了,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18【解析】选A。先检验CO并除去,防止其干扰Cl的检验,先产生碳酸钡沉淀(验证CO),经过过滤后,溶液中还剩Cl,进行即可完成实验。19【解析】选C。汽油和氯化钠溶液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39%的乙醇溶液中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可利用单质溴易溶于有机溶剂,采用萃取的方法分离。20B21【解析】选C。C项加热氯化铵固体可分解得到HCl和NH3,但生成的HCl和NH3在低温处又能相互反应生成NH4Cl。22【解析】选B。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可以精确到0.1 g。23D24【解析】选B。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因为盐酸有挥发性,所以产生的CO2中带有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A、C、D选项中的NaOH或Na2CO3都与CO2反应,浓硫酸用于干燥;应先除杂再干燥。25【解析】选A。橡胶会溶于汽油中,故不宜用橡胶瓶盛放汽油。三、多项选择题26【解析】选ABD。酒精与水互溶。27BCD28【解析】选AC。NH4Cl能分解成气体NH3和HCl,碘也升华变碘蒸气,无法分离;食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不能用淀粉来检验。29【解析】选BC。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2CO3两种溶液的试剂是稀硫酸,前者生成沉淀,后者有气体生成。也可以用CaCl2溶液,前者无现象,后者生成沉淀。30【解析】选ABD。C选项CO2不具有酸性,只能说明CO2易溶于水。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