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5省优质课比赛教案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913575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5省优质课比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5省优质课比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5省优质课比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设计理念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课的导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选取适当的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根据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创设情境,方法要合理多样.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悟学习.在整个导学过程中,应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思考问题和参与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积极性,做到课堂上人人参与,气氛和谐.二、教材地位与作用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人们往往通过离散现象认识连续现象,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数列.高中数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两个基本数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中,采用了:1.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2.等差数列的基本元表示;3.逆序相加求和.不仅得出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而且对以后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一定的启发,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学习极限、微积分的基础,与数学课程的其他内容(函数、三角、不等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2.过程与方法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难点:获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五、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为问题呈现阶段、探索与发现阶段、应用知识阶段.探索与发现公式推导的思路是教学的重点.如果直接介绍“逆序相加”求和,无疑就像波利亚所说的“帽子里跳出来的兔子”.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方法.应用公式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公式,可采用设计变式题的教学手段,通过“选择公式”,“变用公式”,“知三求二”三个层次来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具体体现为:1.引导法: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析、讲解拓展与应用”的模式展开导学.2.情境教学法;充分联系生活,尽可能增加导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媒体教学课件和实物模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自主参与.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六、教学要求1.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法地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避免思维的单一性.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以及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3.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七、学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思考、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本班的学生是学校的中等班,在已具备了一些数列简单知识和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情况下,去进一步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数对来源于实际生活的事例具有较高的兴趣,加上本班学生的个别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一部分学生喜欢交流,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中应多通过学生的经验和亲身感受来发展思维,应极力推行在“做”中学与在“作”中学,并通过体验式的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个别较为内向的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应在分组时予以特别关注,促使其积极发言.八、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课前给出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性质(多媒体展示)教师说名称,请部分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引出问题,并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做好准备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见下图),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设计意图】源于历史,富有人文气息;图中算数,激发学习兴趣;承上启下,探讨高斯算法.情境问题:探究发现.学生叙述高斯首尾配对的方法:10岁的高斯用下面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答案:(1+100)+(2+99)+(50+51)=10150=5050.学生对高斯的算法是熟悉的,知道采用首尾配对的方法来求和,但是他们对这种方法的认识可能处于模仿、记忆的阶段.为了促进学生对这种算法的进一步理解,设计了下面问题. 问题1: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这是求奇数个项和的问题,不能简单模仿偶数个项求和的办法,需要把中间项11看成首、尾两项1和21的等差中项.通过前后比较得出认识:高斯“首尾配对” 的算法还得分奇、偶个项的情况求和.进而提出有无简单的方法.【设计意图】借助几何图形之直观性,引导学生使用熟悉的几何方法:把“全等三角形”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123212120191获得算法:.【设计说明】几何直观能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因此,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做到了直观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思考,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问题2:求1到n的正整数之和.从求确定的前n个正整数之和到求一般项数的前n个正整数之和,旨在让学生体验“逆序相加求和”这一算法的合理性,从心理上完成对“首尾配对求和”算法的改进.(二)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及公式:1.组织学生开展班内讨论问题3:如何求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由于前面的铺垫,学生容易得出如下过程: ,.【设计意图】图形直观,水到渠成,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应用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那么.【设计说明】方法1: 许多的教学设计在介绍“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时,先复习或介绍等差数列的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逆序相加推导公式.方法2:数学第一册(上)(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绍的推导方法是先把等差数列用项(首项、尾项)、公差两个基本元表示,然后采用逆序相加推导公式.有观点认为方法1直接干脆,要比方法2好.我们之所以浓墨重彩引出方法2,绝不是一味迷信教材人云亦云,而是源于以下的考虑:方法1是以学生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性质(教材内容始终未出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为基础的,起点比较高,因而方法显得抽象一些,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信服.方法2的关键是等差数列的基本元表示只要给定首项(尾项)和公差就可以确定该等差数列,反映了等差数列的本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而且方法仅以等差数列的定义为基础,乃是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因而显得比较直观,令人信服.2.引导同学们总结(1)倒序相加法.(2)公式一:.(3)公式二:.【设计意图】一言而蔽之,数学教学应努力做到:以简驭繁,平实近人,返璞归真,循循善诱,引人入胜.(三)公式应用1.选用公式例1:某长跑运动员7天里每天的训练量(单位:m)是: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这位长跑运动员7天共跑了多少米?【设计说明】本例提供了许多数据信息,学生可以从首项、尾项、项数出发,使用公式1,也可以从首项、公差、项数出发,使用公式2求和.达到学生熟悉公式的要素与结构的教学目的.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应该根据信息选择适当的公式,以便于计算.【设计意图】直接应用公式,剖析公式中的基本量及结构特征,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重在学生对公式的识记.变式练习:数列满足:,求和.2.变用公式例2:等差数列10,6,2,2,的前多少项的和为54?【设计说明】本例已知首项,前n项和,并且可以求出公差,利用公式2求项数.事实上,在两个求和公式中各包含四个元素,从方程的角度,知三必能求余一. 【设计意图】公式的逆用,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运算的能力.变式练习: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n.3.知三求二例3: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及.【设计说明】本例是使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求未知元.可以使用公式2,先求出首项,再使用通项公式求尾项.也可以使用公式1和通项公式,联立方程组求解.事实上,在求和公式、通项公式中共有首项、公差、项数、尾项、前n项和五个元素,如果已知其中三个,联立方程组,就可求其余二个.【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勤动手、动脑、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知识循序渐进.变式练习:等差数列中,求n和a1七、课堂小结1.回顾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2.体会等差数列的基本元表示方法,逆序相加的算法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掌握等差数列的两个求和公式及简单应用.八、作业布置A必做题:课本118页,练习、;习题3.3第题(、).B选做题:在等差数列中,1.已知,求.2. 已知,求.【设计说明】必做题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熟练公式的应用.根据我校的特点,为了促进数学成绩优秀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选做题,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九、板书设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复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2.公式的推导: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公式: 例题1:例题2:例题3:变式练习1(学生板演)变式练习2(学生板演)变式练习3(学生板演)十、教学反思1情境设置生活化本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意在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2问题探究活动化教学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机会以及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通过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共享学习成果,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之间不断合作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3辨析质疑结构化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练习.通过总结、辨析和反思,强化了公式的结构特征,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模块,优化知识体系.4通过布置弹性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