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746098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oc】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oc】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第36卷第1期2003年1月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ang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36No.1Jan.2OO3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王定芳(鹭江大学社会科学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进行简要的归纳与介绍.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马氏文通>问世前的萌芽期,文通>问世后的模仿期以及后来的革新期与大发展时期.四个历史时期各具特点.关键词:汉语;语法学;时期划分与特点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79(2003)01004304onFourHistoricalPeriodsofResearchesintoChineseGrammarWANGDingfang(SocialScienceDepartment,Lujiang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Abstract:Inthispaper,theauthorbrieflySHINSupandrecommendsthehistoryofresearchesintoChinesegfarnlnar.ThefourHistoricalPeriodsdesignatedbytheauthorofresearchesintoChinese铷1ll皿盯isrespectivelythattheembryonicstagebefore”MASHIWenTong”(马氏文通)cameintobeingandimitativeperiodafterthattime,andthelaterinnovationanddevelopmentstages.Forthermore,thefourperiodshavetheirfeaturesrespectively.Keywords:Chinese;grammar;designatedperiodsanditsfeatures汉语语法学的建立是比较晚的.中国人自己编着的语法书出版最早,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是1898年出版的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言语法着作.<文通)发表以后,汉语语法学才构成一门独立的科学被人们所研究.因此,汉语语法学的建立要以<文通的出版为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通发表100年来,我国语言学的发展当中,汉语语法学发展最快,成果最显着.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萌芽期.在<文通发表以前,是汉语语法研究的萌芽期.讲汉语语法史,虽然通常都把<文通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着作,这是可以认可的,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在<文通出版以前,我国没有语法研究.只能说,这个时期对语法的研究是零星的,是为读经服务的,处于附庸的地位.一些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在研究文字的形,音,义时,在研究解释词义时,遇到一些语法问题,写了一些专着,而不是语法书,但对后世的语法研究有很大帮助,所以叫萌芽期.这个时期的代表着作有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另外,关于虚字研究的专着有元代卢以纬的<语助>,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1710)和刘淇的<助字辩略(1711).第二个时期为模仿期(马氏文通>问世前后至2o世纪20年代).<马氏文通从经,史,子,集中选出例句,参考拉丁语法来研究古汉语的结构规律,是一部系统性很强的语法着作.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着,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的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所以,这部书在汉语语法学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中国历史上长期的语法研究始终没有成长为汉语语法学,为什么马建忠却能够写出第一本系统的语法书呢?这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来看了.收稿日期:20020705作者简介:王定芳(1945一),男,厦门鹭江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副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O3年马建忠(18451900),清代语言学家,江苏丹徒人,1875年被派往法国留学,任驻法使者及翻译,经历了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这个时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生发展时期.一门学科的创立发展,往往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在封建社会中,人们为科举而读书,为了解释儒家经典,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很有用处,因此,这些传统的语言学占着统治的地位.但社会是发展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束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局面,惊醒了中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探求富国强兵的道理.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曾描写过当时的情况:”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一【(m358)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形成.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看到,在西方的语文教学中,运用了”葛朗玛”(gram.mar语法),提高了教学质量,缩短了语文教学的年限,学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科学的学习与研究.(-5氏文通的创作,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马建忠坚信,汉语有了自己的”葛朗玛”,照样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照样可以不输给西方人.按马建忠自己的话说,他”积十余年勤求探讨之功”编成(文通>,”童蒙入垫,能循是而学文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后序>)<文通)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1.<文通)开始建立了我国的语言学,开辟了新纪元,使汉语语法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问世以后虽也遭到一些非议,但越到后来,该书的影响越大.数十年来,汉语语法学迅速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这确是一部开创性的不朽之作,该书的若干观点在今天依然值得重视,不应忽略.2.<文通)为古代语法学建立了一个体系,提出了”字”,“词”,”次”,”读与句”的系统理论.后世的语法着作,大都是以<文通为基础.受影响最大,继承最多的是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文法).比如,<新着国语文法中归纳的汉语九个词类跟<文通)的九个字类,实质上完全相同,只是名称上略有不同:名词/名字,代词/代字,动词/动字,形容词/静字,副词/状字,介词/介字,连词/连字,助词/助字,叹词/叹字.3.<文通)破除了”语文神秘论”.过去读书人没有想出语言和文章中有什么”法”,他们只是从背诵中了解文章的作法和意义.这就是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语文神秘论”.<文通坚信,语言,文章”要有一成之律贯乎其中”】(序>),马建忠敢于”探求自有文字以来未宣之秘奥导后人以先路”【(<序).这种勇于破除陈说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敬佩与赞扬的.4.19世纪后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大肆入侵,有志之士探索救国之道.马氏着书的目的,不仅在于首创汉语语言学,更重要的是他想让人们全面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同时也旁及修辞),培养并提高人们的阅读写作能力,缩短学习语文的过程,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以期及早地去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富国强兵.马建忠写书是救国之举,他提出的方案是启发民智,<文通)正是他实施启发民智方案的最重要一步,这是他呕心沥血耗费十余年时光”勤求探讨”而后奉献给中国人并期望中国强大的一部鸿篇巨制,给中国人留下了第一部汉语文言语法着作,同时,这也是最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文通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最主要的是:机械模仿西方语法.<文通的体系是根据”西文已有之规律”建立起来的.在马建忠看来,希腊语法也好,拉丁语法也好,汉语语法也好,”其大纲盖无不同”,”各国皆有本国之葛朗玛,大致相似,所异者音韵与字形耳”.因此,就用西文”一定不易之律”,”以律吾经籍子史诸书”.(后序>)这种机械模仿违背了语法的民族性,是不利于汉语语法的深入研究的.当然,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苛求那个时代的马建忠.时代的局限无法掩盖这部巨着的光辉.<文通)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通)问世后,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进一步要求言文一致.当时社会言文不一,学校教科书用文言文,人们121头讲的是白话,不利于普及教育,学习科技.孙中山看到了这个问题.他在<建国方略)一书中,对语法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望吾国好学深思之士,广搜各国最近文法之书,择其精义,为一中国文法,以演明今日通用之语言,而改良之也.”【3J(P183)意思非常明确:应当吸收各国语法研究的成果,研究汉语白话文的语法,揭示白话文的规律,以便普及教育,开通民智,以利于民众对科学技术的学习.1924年,第一部白话文语法着作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文法,正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和<文通)一样,黎锦熙的这部书,也属传统语法范畴.马建忠对欧洲语言知道得较多,研究较多,难免受到影响,<文通)中模仿的痕迹较为明显;黎锦熙同样受到英语语法的影响,主要是19世纪美国学校语法的影响,同样难免带上模仿的色彩.但黎锦熙先生的<新着国语文法)一书中新提出的方法,特别是图解法,对语法教学和研究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抓住了句子分析的主干,理清了枝叶,又顾及语言的层次性,在语法教学上有特别直观的明晰效果.今天的学校语法教学可以吸收语法学界的新成果,变通图解,图解法仍可以很好地为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服务.我们在批评先贤有模仿倾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不能丢掉其有用的工具,即其研究的方法论.汉语语法学从无到有,马,黎两位学者是汉语语法学史第1期王定芳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45上创业的伟人.这个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可以称作模仿期.第三个时期为革新期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以前)首先应当说明的是,20世纪20年代革新派就对模仿派展开了比较尖锐的批评.20年代是由模仿到革新的过渡,而且,2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语法一直是本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这个时期世界上语言学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开始检讨批判传统语法.固然,<马氏文通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地位很高.但作为-N崭新的语法学科,从无到有,难免带上模仿的痕迹,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况且马建忠先生是十分强调语言的共性的,自有他的道理).<马氏文通效仿拉丁语法,<新着国语文法效仿英语语法,这两部着作都源于古希腊的传统语法体系.这套传统语法体系,主要用来解释印欧语系的语言,如果把它套用到汉语身上,由于语言有它的共性,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反映汉语的大致结构面貌.但是,假如全盘效仿,一味照搬,势必会忽视语言的民族性,难免忽略汉语的某些特点.鉴于这个原因,陈承泽先生在”五四”以后就站出来反对模仿,提倡独立研究.陈先生在<国文法草刨一书”研究法大纲”中提出了研究汉语语法的三大原则,即研究汉语要注意三件事:一是说明的,不是创造的;二是独立的,不是模仿的;三是适用的,不是装饰的.说明的原则,独立的原则和适用的原则集中地反映了陈先生的观点:语法规律来源于语言的客观事实,而不是语言学家的主观臆断;研究汉语语法不能拿西方语法来硬套;理论要能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这三大原则是非常正确的,可惜陈先生的真知灼见没有得到社会上的响应与支持.这个时期,西方出现了一批着名的语言学家,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丹麦语言学家叶斯伯森<语法哲学,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语言>,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语言论等.在西方语言学家思想理论的影响下,1938年中国语法学界展开了语法革新问题的讨论.讨论延续至4o年代初.讨论中,对词类的区分问题,句子的分析同题等等进行了争论,引进了一些西方语言学派的理论,强调参考前人成果,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来缔造汉语语法体系.这次上海语法界发起的大讨论,矛头针对机械模仿,讨论取得了一些成果,为汉语语法学摆脱机械模仿,独立研究,作了舆论准备.讨论论文汇集成<中国文法革新讨论集,后来再版时更名为<中国文法革新论丛>.4o年代的汉语语法研究与30年代一脉相承,并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一时期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吕叔湘,高名凯相继发表了专着: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王力<中国语法理论)(1945),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8).这些语言学着作是在当时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写成的.例如,王力先生的着作采用了叶斯伯森的”三品说”(即首品,次品,末品),用”三品说”来解说句子的构造.在造句法中王力先生把单句分为判断句,描写句和叙述句三种,名词充当谓语的是判断句,形容词充当谓语的是描写句,动词充当谓语的是叙述句.其中,特别强调了形容词也能充当谓语,因为当时有的人硬不承认形容词可作谓语,认为是省略了动词或把形容词称为同动词,只有动词才能充当谓语,这是机械模仿.这是王力先生的重要贡献.王先生还把汉语中特有的句子结构分为”能愿式,使成式,处置式,被动式,递系式,紧缩式,次品补语和末品补语”等七种.L4(P68107)吕叔湘的着作参考了法国语言学家的某些理论,<要略一书分成词句论和表达论两部分,开创了语法研究从意义到形式这样一个描写途径.表达论(也称表现论)把句子表现的内容从语言的逻辑上加以分析,借以表现各种句子的构造形式,并从不同角度把句子分成十类.高名凯先生的<汉语语法论理论基础来源于房德里耶斯和马伯乐的学说,语法体系与王力,吕叔湘不同.本书包括三编:句法论,范畴论,句型论.句法论把句子分成两种,即名词句和动词句,在分析句子构造时,特别注意词与词的关系,归纳出各种关系,如引导,对注,并列,规定,连络等.句型论主要是分析整个句子的感情表现,把句子分成五种类型:否定,询问,疑惑,命令,感叹等.以上这些中国着名的语言学家倡导用一般的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的语法事实,借用西方某种研究方法对汉语语法进行独立的研究,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来建立汉语语法系统,这是语言研究的一种革新.所以,这个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可称为革新期.4o年代可谓是2o世纪前半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由以前的模仿到开始注意,研究汉语本身的特点,语法规律,但仍是在传统语法的间架进行的研究.第四个时期为大发展时期(建国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至今)建国以后,吕叔湘,朱德熙着<语法修辞讲话>,对语法知识的普及作出了贡献.这个时期,西方结构主义理论对汉语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朱德熙的若干论文.特别是在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一书翻译出版以后,美国描写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一直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遗憾的是,506o年代,美国描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一直被错误地批判,致使整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661976年更是一片空白.80年代以后,从研究内容到研究理念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从研究内容上看,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口语语法的调查研究,动词研究,语法歧义研究,虚词研究,汉语句型研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究,复句研究,句群研究,方言语法研究,双语语法对比研究,句法语义研究,汉语形式语法学研究,汉语功能语法学研究,汉语认知语法学研究,汉语应用方面的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问题研究,中文信息处理中语法问题研究),等等,视野更广,涉猎更多.从研究的理念上看.一是分析方法更多了.除了大家认同的层次分析方法以外.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格语法分析,配价分析,已经广泛使用开来.同时.语法学界还提出了语义指向分析;-是初步确立了多维研究的观念,特别是提出了”三个平面”(即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研究思路;三是在对待国外语言学方面,开始采取开放的,多元论的方针,吸取各种学派的各种理论,欲求”洋为中用”;四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思考更加向纵深方向发展,语法学界开始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好人类语言的共性与汉语特性的关系,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应该以什么为”本位”.现代汉语语法单位是仅有四级呢,还是更多,即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仅限于词素,词,词组和句子呢,还是可以在更高几级的范围里旬群,句段,句篇里进行;等等.这个时期,研究的路子多样化了,出现了一支人数较多的语法研究的队伍.这支队伍逐渐成为汉语言学界语法研究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一批语言学家,全国各综合性大学语法学界的教授,学者以及海外大学与研究机构的汉语语法学家为核心与主体,他们正在对汉语语法学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最有分量,也是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语文杂志创刊50年来所发表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论文,集中体现了语法研究最重要的成果;<语言文字应用>,当代语言学等杂志中的诸多论文,中国语言学会历届年会的论文,历届的全国和国际的现代汉语专题研讨会的论文也体现了最新语法研究成果.语法学界的着作与论文集也不少,例如,分析方法上的,吕叔湘先生1979年所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就是一部极重要的学术着作.该书在不长的篇幅里把80年来汉语语法中诸多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剖析与归纳.吕先生在书中提出汉语词语和语法现象都有”中间状态”,确实存在难于划界的情形;还提出了主语二重性的看法,并大胆建议把”宾语”改称为”补语”,原来一般看成补语的,除保留一部分外,分别划入复合动词和状语,这一建议势必引起现有语法体系较大的改动;多次提到句子和句子的组合,认为语句间既有意义上的联系,也有形式上的联系,并且提出了始发句,后续句等重要概念.吕先生在书中提到的种种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引起了语法学界的高度重视.该书不仅对80,90年代的语法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语法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吴竞存,侯学超所着现代汉语句法分析>一书是对学界广泛认同的层次分析方法的全面阐述,其中对层次切分的依据,多种复杂结构直至复旬的分析都作了深入的研讨;同时指出,层次分析法也碰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层次分析法本身的局限性带来的,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对切分原则的掌握恰当与否有关.沈阳,郑定钦1995年主编的<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是一部有关汉语言配价分析的论文集,该书集合了众多语言学家(如马庆株,沈家煊,郭锐,袁毓林,范晓等等)在这方面的研究论文,配价的分析方法得到了语法学界的认同与肯定,当然,目前还在深入研究中.在”三个平面”的研究思路上,范晓着有<三个平面的语言观,这方面有多位学者的系列论文,有待综合.在现代汉语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上,如动词研究方面,胡裕树,范晓主编了<动词研究综述,李临定着<现代汉语动词),龚千炎着<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马庆株着<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这些着作都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如复旬研究和旬群研究方面,邢福义,邢公畹,吴为章和田晓琳分别写了有影响的着作;如功能语法学方面,自1987年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编着了<系统功能语法概论),介绍了国外学者的成果后,9o年代张伯江,方海着有<汉语功能语法研究>,等等.语言学专家正在把汉语语法多个侧面的研究聚合起来,撰写较长篇幅的着作,如张斌着<汉语语法学,邢福义着<汉语语法学>,陈昌来着(2o世纪的汉语语法学(最近由书海出版社出版).语言学界正以崭新高效的方法,借助国际性学术会议,把国际国内语法学家的最新成果语法研究前沿的阶段性成果聚合起来,及时地出版论文集.如陆俭明等主编了<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江蓝生,侯精一主编了<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文集),该<文集)中也包含了与现代汉语语法相关的内容.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研究内容广泛,研究理念新颖,甚至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渗透了自然科学和语法学的方法,整个研究向纵深发展.参考文献:I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C.上海:中华书局,1985.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责任编辑:言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