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七年级上人音版《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教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37472328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七年级上人音版《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音乐七年级上人音版《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方之珠 鼓浪屿之波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聆听歌曲东方之珠 、 鼓浪屿之波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理解其特区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能力培养】 :体会音乐作品所要求的情绪或情感,聆听鼓浪屿之波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体会歌曲要表达的内容。【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历史性歌曲的热爱。重点:了解歌/ 乐曲中的主题思想的掌握。难点:乐曲的背景简介、及分析乐曲的内涵特点了解。教法: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板书设计: 东方之珠 :1、作者简介:罗大佑;2、 2乐曲中背景的介绍和分析乐曲。鼓浪屿之波 : 1作者简介:张藜; 2 创作背景的讲解; 3分析作品 了解歌曲的描写内容。教学过程:一、 导入: 本节课学习七子中的另一个地方香港。 我们都熟知这个美丽的特区城市, 它是一个生活水平很高的大都市, 但是它的经历确是辗转曲折, 有百年沧桑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 (由香港的百年沧桑的历史引入。跟随教师直接进入新课。)二、新课学习: 东方之珠1、介绍背景: 东方之珠是台湾作曲家罗大佑的代表作,并由作者本人首唱。歌曲倾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为带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 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 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补充段的单二部曲式。2、初次播放,感受音乐: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 紧接着便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 它似乎从亲切、 温柔的呼唤开始, 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 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3、再次分段欣赏音乐,学生学唱部分选段:学生再次欣赏东方之珠,聆听并 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理解其特区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学唱歌曲,并运用正确的感情演唱歌曲。(分析、讨论歌曲的演唱的情感,并会 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1、介绍作品创作背景:鼓浪屿之波鼓浪屿是厦门市的一个 美丽小岛,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又因岛上的音乐氛围浓郁,培养了不少音乐 家,因而又有“音乐之岛”的美誉。1981年,词、曲作者一同去福建沿海深入 生活。在鼓浪屿共登日光岩,极目远眺、遥想当年郑成功从这里领兵渡海,拼死 战斗,终于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思及今日,台湾与大陆尚处 于隔离状态,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于怀,便共同写下了鼓浪屿之波这首歌。 2、创作内涵:这首歌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 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盼望祖国早 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了出来分段欣赏,逐渐分析乐曲,理解作品表达的风格和内在含义的掌握。三、巩固提高:分析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两首歌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 异同。曲目相同不同东方之珠产乐创作手法曲式结构、风格音乐与高潮处理法歌词表达方式表达的情感M部分情绪平静、旋律 畅;都米用切分节奏 ,三拍长音。后部分为 X乐的高潮,都用了大 “音程和弱起拍的表现 法。抒情、细腻 而深沉的歌 曲;都是二 段体结构。A:三连音的应用。B:连续上行几个乐音 的应用,形成乐段色彩 的变化。含畜、昌启诗息表达炎黄子孙对 香港的无比爱恋 之情。鼓浪屿之波A:由高到底,连续四 组“递音”下行。B: 音程大跳,加强歌曲动 力,形成歌曲的新鲜 感。倾诉、直白思念台湾亲人,盼 望祖国早日务 渴望亲人早日团 聚的一片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