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转换层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494269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转换层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楼转换层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楼转换层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北国际汽车博览中心汽配一条街(5号楼)工程 转换层专项施工方案贵州省黔北国际汽车博览中心汽配一条街(5号楼)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编制单位:贵州鑫前(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贵州省黔北国际汽车博览中心工程项目部编 制: 审 核: 日 期: 目 录1、编制依据22、编制说明23、转换梁结构概况34、施工荷载传递方式、传递路线及模板、支撑系统的布置与验算225、施工部署226. 施工准备237. 主要施工方法248. 质量保证措施459.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48转换层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 施工组织设计依据。1.2 贵州省黔北国际汽车博览中心汽配一条街(5号楼)工程转换层结构施工图及设计总说明。1.3 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令、法规。1.4 国家强制性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规程。1.5 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1.6 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标准。1.7 本公司一体化质量管理手册。1.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J84-2001(2002年版)。1.9 建筑施工模板安装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10 钢筋工程、砼工程规范1.9 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2、 编制说明2.2.1.本转换层施工方案的编制对象仅为-0.05m4.45m层。2.2.2.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2.2.2.1.转换层施工的重点1、由于本转换层主梁的断面较大,跨度大,施工荷载大,这就给转换层梁板下支撑系统的承载力、稳定性、安全可靠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使之成为转换层施工的重点之一。2、由于本工程转换层面积大,且主梁多为高跨梁,砼浇筑量较大。按设计要求转换层梁板砼应连续浇筑,为了保证砼在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密实性,确定好砼的浇筑线路和浇筑方法也是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2.2.2.2.施工难点由于梁截面普遍较大、较宽且钢筋用量较大,给梁钢筋绑扎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另外,由于梁柱节点处柱内梁筋太多,给柱箍筋绑扎和梁柱节点的浇筑以及梁交叉处筋布置都增加很大的难度。2.2.2.3.为了保证转换层施工中各工序的施工质量,以及整个转换层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针对上述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特编制本转换层施工方案,用以指导转换层施工。3、 转换梁结构概况本工程为转换层,主梁主要截面尺寸为4001350mm、4501550mm、5001550mm、4501450mm。板厚为120mm。4、 施工荷载传递方式、传递路线及模板、支撑系统的布置与验算4.1.施工荷载传递方式、传递路线 4.1.1.为了便于结支撑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计算和验算,必须对转换梁、板的荷载传递方式和传递路线进行分析确定。4.1.2. 转换层梁、板采用螺旋顶托和扣件式整体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采用483.5钢管,材料为Q235 (3号)钢,扣件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直接扣件)作为支撑体系,将其上部转换梁、板荷载对应传递到二层结构楼板上,再由二层将上部、荷载传递到一层结构楼板上。4.2. 模板、支撑系统的布置与验算4.2.1. 模板及支撑系统布置4.2.1.1. 模板系统1、梁底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梁底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板肋采用50100木枋,间距100mm。2、梁侧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侧模板肋采用50100木枋,间距250mm。3、转换层楼板板底模采用木模板体系,梁底板采用18mm九夹板,板肋采用50100 mm木枋,间距为400mm。4.2.1.2.支撑体统布置支撑架搭设方法:梁高H=12001600 mm时,支撑立杆间距按沿梁长100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均按梁宽加3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800。H=6001200mm, 支撑立杆间距按沿梁长120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均按梁宽加500mm进行搭设(小横杆采用2根483.5钢管),大、小横杆步距为1800。(个别截面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梁底模4001000mm均采用2排立杆搭设,4001000mm均采用3排立杆搭设,中间立杆均采用螺旋顶托,梁侧模钢管搭设间距同剪力墙,竖向钢管间距同小横杆间距,梁高大于1.0m设斜向支撑,间距为两倍小横杆间距,斜向支撑另一端应设置在有效传力部位。现浇板支撑架立杆按10001000mm进行搭设,横杆步距为1800mm。本转换层层高为4.45m,接近高支撑架的要求,本支撑体系均按照高支撑架的搭设要求进行设计。增设一道水平加强层,设于支撑系统中部,呈45水平交叉搭设至边缘处尽量靠近竖向构件,详下图:剪刀撑设置:在外侧周围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宽度4m6m。支撑架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宽度4m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级,夹角4560。材料的选择及要求:钢管:(1)新钢管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符合要求的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的偏差符合相关要求并作防锈处理;(2)旧钢管应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坚决不用。扣件:(1)新扣件应有产品合格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纹、变形的坚决不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旧钢管、旧扣件等材料应送具有法定检测资质单位检测,且收集检测报告。4.2.2.模板、支撑系统的验算根据设计转换梁结构显示最大为5001550mm,为了满足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将5001550mm、 4501550mm梁作为验算对象。4.2.2.1.施工荷载的计算4.2.2.1.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为:木模板0.75kN/m2、钢模板1.1kN/m2;4.2.2.1.2.砼自重标准值为24.0kN/m3;4.2.2.1.3.钢筋自重标准值(按每m3砼含量计算):梁、柱为1.5kN/m3,板为1.1kN/m3;4.2.2.1.4.振捣砼对水平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kN/m2;4.2.2.1.5.倾倒砼对梁侧模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4.0kN/m2;4.2.2.1.6.钢管采用483.5,其截面特性:A=489mm2,=12.19cm4, 截面模量 W=5.08cm3,回转半径i=1.58cm. 弹性模量E=2.06105 /mm4.2.2.1.7.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先选取5001550mm作为验算对象。立杆的间距为400400mm4.2.3.荷载组合计算:4.2.3.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2.0+21.28)0.30.75=1.03kN4.2.3.2.新浇砼自重标准值:2.00.120.3+0.61.280.324=7.25kN4.2.3.3.钢筋自重标准值:1.12.00.120.3+0.61.280.31.5=0.43kN4.2.3.4.振捣荷载标准值:2.00.32=1.2kN4.2.3.5.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4.3.扣件抗滑计算一根立杆所受的荷载为:因中间立杆所受的荷载占总荷载的1/2,边立杆占1/4。 ( 1.7+18.66+1.1)1.2+(1.8+2.5)1.4215.88kN15.8827.94kN因中间立杆采用螺旋顶托,故不需要计算抗滑。边上两根采用双扣件抗滑。 4.4.立杆稳定性计算 一根立杆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为:N=7.94kN NfA (f=205N/ mm2) Lo=h+2a=1200+2300=1800mm lo/i=1800/15.8=114查表得:0.489 N/A=7.94103/0.489489=33.20N/ mm2f=205N/ mm2 满足要求。4.5.梁模计算 荷载计算4.5.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0.6+1.282)0.30.750.711kN4.5.1.1.新浇砼自重标准值:0.61.40.324=6.048kN4.5.1.2.钢筋自重标准值:0.61.40.31.5=0.378kN4.5.1.3.振捣荷载标准值:0.60.32=0.36kN4.5.1.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4.5.2.梁底模木枋楞的计算:梁底模采用18mm厚九夹板,肋部采用50100木枋100制成。其中梁底模木方肋的根数为5根,E=9000N/mm2,f=11N/ mm2W=bh2/6=2501002/6=4.17105mm3I=bh3/12=2501003/12=2.08107mm4q1=(1.33+16.52+1.03)1.2+(0.81+2.5)1.40.45=60.64kN/mq2=(1.33+16.52+1.03)1.20.45=50.35kN/m 受力简图如下:M0.125q1l2=0.12560.640.452=1.53kNm=M/W=1.53106/4.17105=3.42N/mm2f=11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521 =Kwq2l4/100EI0.52150.354504/10090002.081070.057mm【】450/2501.8mm4.5.3. 小横杆计算小横杆采用1根483.5钢管,间距为450。4.5.3.1、内力计算:梁荷载传给小楞简图如下小横杆受力可以简化为三跨连续梁均部荷载:q1=(1.33+16.52+1.03)1.2+(0.81+2.5)1.40.9 =30.32kN/mq2=(1.33+16.52+1.03)1.20.9=25.17kN/m M=0.1q1l2=0.130.320.42=0.485kN/m=M/W=0.485106/5.08103=133.14 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mq2l4/100EI Km查表得0.521 =Kmq2l4/100EI0.67725.174004/1002.0610512.191040.173mm【】600/2502.4mm4.5.3.2.累计挠度计算:小横杆挠度与梁底模木楞挠度之和即为梁的累计挠度,其支为累计挠度=木枋楞+小横杆=0.057 +0.173=0.23mm=4.0mm,满足要求。4.5.4.梁侧模计算:梁侧模采用18mm厚九夹板,肋部采用50100木方250制成,侧模立挡间距为450mm。其中梁侧模木方肋的根数为5根,E=9000N/mm2,f=11N/ mm2W=bh2/6=2501002/6=4.17105mm3I=bh3/12=2501003/12=2.08107mm4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梁侧模承受荷载有:F=0.22Vcto12V1/2 F=VcH 取二式中的较小值Vc砼的重力密度(KN/)to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T砼的温度(oC)V砼的浇灌速度(m/h)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F=0.22Vcto12V1/20.2224【200(25+15)】1.21.151.51/244.62KN/F=VcH241.740.8KN/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4KN/q1=40.81.2+41.4 =54.56kN/q2=40.81.2=48.96kN/4.5.4.1沿梁长度方向梁侧木楞计算:跨度为450mm强度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M0.1q1l2=0.154.560.452=1.1kN/m=M/W=1.1106/4.17105=2.64N/mm2f=11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677 =Kwq2l4/100EI0.67748.964504/10090002.081070.073mm【】450/2501.8mm满足要求。4.5.4.2梁侧模立挡的计算侧模立挡采用2根483.5钢管,间距为450mm。q1=(40.81.2+41.4)0.45 =24.55kN/m2q2=(40.81.2)0.45=22.03kN/m2M=0.1q1l2=0.124.550.452=0.5N/m=M/W=0.5106/25.08103=49.21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677 =Kwq2l4/100EI0.67722.034504/10022.0610512.191040.12mm【】450/2501.8mm4.5.4.3累计挠度计算:小横杆挠度与梁底模木楞挠度之和即为梁的累计挠度,其支为累计挠度=木枋楞+小横杆=0.073+0.12=0.193 mm=4.0mm,满足要求。4.5.5.对拉丝杆的验算:对拉丝杆采用M16,间距450600mm,对拉杆所受的拉力为:N54.560.450.614.73kN【N】=24.5 Kn,满足要求。4.6.选取4501550mm梁为验算对象。立杆间距为500350mm4.6.1.荷载组合计算:4.6.1.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1.5+21.42)0.450.75=1.46kN4.6.1.2.新浇砼自重标准值:1.50.180.45+0.41.420.4524=9.05kN4.6.1.3.钢筋自重标准值:1.11.50.180.45+0.41.420.451.5=0.52kN4.6.1.4.振捣荷载标准值:1.50.452=1.35kN4.6.1.5.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4.7.扣件抗滑计算 一根立杆所受的荷载为:一根立杆所受的荷载为:因中间立杆所受的荷载占总荷载的1/2,边立杆占1/4。( 1.46+9.05+0.52)1.2+(1.35+2.5)1.429.3kN因中间立杆采用螺旋顶托,故不需要计算抗滑。边上两根采用双扣件抗滑。 4.8.立杆稳定性计算 一根立杆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为:N=9.3kN NfA (f=205N/ mm2) Lo=h+2a=1200+2300=1800mm lo/i=1800/15.8=114查表得:0.489 N/A=9.3103/0.489489=38.89N/ mm2f=205N/ mm2 满足要求。4.9.梁模计算 荷载计算4.9.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0.4+1.422)0.450.751.09kN4.9.1.1.新浇砼自重标准值:0.41.60.4524=6.912kN4.9.1.2.钢筋自重标准值:0.41.60.451.5=0.43kN4.9.1.3.振捣荷载标准值:0.40.452=0.36kN4.9.1.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4.9.2.梁底模木枋楞的计算:梁底模采用18mm厚九夹板,肋部采用50100mm木枋100制成。其中梁底模木方肋的根数为2根,E=9000N/mm2,f=11N/ mm2W=bh2/6=1001002/6=1.66105mm3I=bh3/12=1001003/12=8.3106mm4q1=(1.09+6.912+0.43)1.2+(0.36+2.5)1.40.45=31.38kN/mq2=(1.09+6.912+0.43)1.20.45=22.48kN/m 受力简图如下:M0.125q1l2=0.12531.380.452=0.79kN/m=M/W=0.79106/1.66105=4.75N/mm2f=11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521 =Kwq2l4/100EI0.52122.484504/10090008.31060.064mm【】450/2501.8mm4.9.3. 小横杆计算小横杆采用1根483.5钢管,间距为450。4.9.3.1、内力计算:梁荷载传给小楞简图如下小横杆受力可以简化为两跨连续梁均部荷载:q1=(1.09+6.912+0.43)1.2+(0.36+2.5)1.40.4=35.31kN/mq2=(1.09+6.912+0.43)1.20.4=25.3kN/m M=0.125q1l2=0.12535.310.352=0.54kN/m=M/W=0.54106/5.08103=106.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521 =Kwq2l4/100EI0.52125.33504/1002.0610512.191040.079mm【】350/2501.4mm4.9.3.2.累计挠度计算:小横杆挠度与梁底模木楞挠度之和即为梁的累计挠度,其支为累计挠度=木枋楞+小横杆=0.064+0.079=0.143mm=4.0mm,满足要求。4.9.4.梁侧模计算:梁侧模采用18mm厚九夹板,肋部采用50100木方250制成,侧模立挡间距为450mm。其中梁侧模木方肋的根数为5根,E=9000N/mm2,f=11N/ mm2W=bh2/6=2501002/6=4.17105mm3I=bh3/12=2501003/12=2.08107mm4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梁侧模承受荷载有:F=0.22Vcto12V1/2 F=VcH 取二式中的较小值Vc砼的重力密度(KN/)to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T砼的温度(oC)V砼的浇灌速度(m/h)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F=0.22Vcto12V1/20.2224【200(25+15)】1.21.151.51/244.62KN/F=VcH241.638.4KN/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4KN/q1=38.41.2+41.4 =51.68kN/q2=38.41.2=46.08kN/4.5.4.1沿梁长度方向梁侧木楞计算:跨度为450mm强度验算:M0.1q1l2=0.151.680.452=1.05kN/m=M/W=1.05106/4.17105=2.52N/mm2f=11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677 =Kwq2l4/100EI0.67746.084504/10090002.081070.068mm【】450/2501.8mm满足要求。4.5.4.2梁侧模立挡的计算侧模立挡采用2根483.5钢管,间距为450mm。 q1=(38.41.2+41.4)0.45 =23.26kN/m2q2=(40.81.2)0.45=20.74kN/m2M=0.1q1l2=0.123.260.452=0.47kN/m=M/W=0.47106/25.08103=46.2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677 =Kwq2l4/100EI0.67720.744504/10022.0610512.191040.11mm【】450/2501.8mm4.5.4.3累计挠度计算:小横杆挠度与梁底模木楞挠度之和即为梁的累计挠度,其支为累计挠度=木枋楞+小横杆=0.068+0.11=0.178 mm=4.0mm,满足要求。4.5.5.对拉丝杆的验算:对拉丝杆采用M16,间距450600mm,对拉杆所受的拉力为:N51.680.450.613.95kN【N】=24.5 Kn,满足要求。 4.5.6. 小横杆计算小横杆采用1根483.5钢管,间距为600。4.5.6.1、内力计算:梁荷载传给小楞简图如下小横杆受力可以简化为两跨连续梁均部荷载:q1=(1.37+12.10+0.76)1.2+(0.72+2.5)1.40.6=35.97kN/mq2=(1.37+12.10+0.76)1.20.6=28.47kN/m M=0.125q1l2=0.12535.970.452=0.91kN/m=M/W=0.91106/5.08103=179.1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521 =Kwq2l4/100EI0.52128.474504/1002.0610512.191040.24mm【】450/2501.8mm4.5.6.2.累计挠度计算:小横杆挠度与梁底模木楞挠度之和即为梁的累计挠度,其支为累计挠度=木枋楞+小横杆=0.133+0.24=0.373mm=4.0mm,满足要求。4.5.7.梁侧模计算:梁侧模采用18mm厚九夹板,肋部采用50100mm木方250制成,侧模立挡间距为600mm。其中梁侧模木方肋的根数为4根,E=9000N/mm2,f=11N/ mm2W=bh2/6=2001002/6=3.3105mm3I=bh3/12=2001003/12=1.6107mm4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梁侧模承受荷载有:F=0.22Vcto12V1/2 F=VcH 取二式中的较小值Vc砼的重力密度(KN/)to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T砼的温度(oC)V砼的浇灌速度(m/h)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m)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F=0.22Vcto12V1/20.2224【200(25+15)】1.21.151.51/244.62KN/F=VcH241.433.6KN/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4KN/q1=33.61.2+41.4 =45.92kN/q2=33.61.2=40.32kN/4.5.7.1沿梁长度方向梁侧木楞计算:跨度为600mm强度验算:M0.1q1l2=0.145.920.62=1.65kN/m=M/W=1.65106/3.3105=5N/mm2f=11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677 =Kwq2l4/100EI0.67740.326004/10090001.61070.25mm【】600/2502.4mm满足要求。4.5.7.2梁侧模立挡的计算侧模立挡采用2根483.5钢管,间距为600mm。 q1=(33.61.2+41.4)0.6=27.55kN/q2=(40.81.2)0.6=24.2kN/m2M=0.1q1l2=0.127.550.62=0.99kN/m=M/W=0.99106/25.08103=97.44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挠度计算:=Kwq2l4/100EI Kw查表得0.677 =Kwq2l4/100EI0.67724.26004/10022.0610512.191040.42mm【】600/2502.4mm4.5.7.3累计挠度计算:小横杆挠度与梁底模木楞挠度之和即为梁的累计挠度,其支为累计挠度=木枋楞+小横杆=0.25 +0.42=0.67mm=4.0mm,满足要求。4.5.8.对拉丝杆的验算:对拉丝杆采用M16,间距600600mm,对拉杆所受的拉力为:N45.920.60.616.53kN【N】=24.5 KN满足要求。4.7.转换层支撑的确定4.7.1.转换层本层支撑的确定4.7.1.1.梁高H=12001400 mm时,支撑立杆间距按沿梁长60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均按梁宽加3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800。4.7.1.2.现浇楼板支撑架按100010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800mm。5、施工部署5.1.为保证该转换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组织严密,行动统一。各部门明确职责,项目部成立转换层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在转换层施工中明确责任,并做好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以确保该转换层的质量、安全、进度达到目标。5.2.转换层梁板砼按设计要求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为保证转换层梁、板砼浇筑连续性,项目部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组成两班,保证24小时有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负责。5.3.为保证砼浇筑连续性,避免产生施工冷缝,在大门入口处设置2台泵机,(一台备用)作为转换层施工之用。5.4.为了保证转换梁梁板结构砼浇筑的持续性,避免产生冷缝从而影响结构安全,转换层施工前对搅拌站进行交底,作好砼材料准备工作。5.5由于本转换梁大梁内配筋非常密,为了减少梁钢筋在柱内锚固钢筋的数量,依据设计要求,决定本转换梁钢筋现场接头25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方式。为了有效配合转换梁梁钢筋的机械连接,套丝工作提前2天完成,及时配合梁钢筋连接绑扎施工。5.6.准备塑料薄膜、彩条布、草垫等物品,用于转换层梁板结构砼保温、保湿之用。6. 施工准备6.1.施工技术交底6.1.1在转换梁施工时,必须提前一周由项目部组织项目生产副经理和技术部门、施工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材料部门、设备部门、后勤部门等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应对各部门强调转换梁施工的重要性、难度和重点,并对各部门的职责提了具体分工要求,做好项目各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人工工种准备.6.1.2在转换梁施工前一周以内,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施工技术员质检员和计划员进行转换梁结构施工图交底工作和转换梁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应向与会人员强调转换梁的重点和难点。严格要求各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员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图进行施工和检查,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禁止将不合格工序带入下一道工序,避免对工期和质量造成极大的损失。6.1.3各区施工负责人应组织全体施工班组操作人员进行详细施工方案交底和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的交底工作。对转换梁的重点和难点部位,应仔细地分析、讲解,提高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落实各工序的质量责任,严格工序质量,避免返工。设备部门应在转换梁结构施工前一周内,应对即将投入转换梁结构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及时添加所需设备。在转换梁结构施工过程中,设备工长应经常带领维护工对使用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机械故障和设备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操作工人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学习。6.2其他准备见施工组织设计。由于转换梁砼浇筑量较大,且采用一次连续浇筑,因此,应在转换梁层砼浇前3天,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砼商品供应商相关技术人员召开专题讨论会,研究解决如下问题:6.2.1.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备料以及质量检测的技术措施。6.2.2.各种计量器具和检测。6.2.3.泵站和施工现场的所有相关设备管路的检修保养。6.2.4.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等要求,搅拌站必须提前3天就上述四个方面提交项目部审查批。7. 主要施工方法7.1支撑系统的搭设方法搭设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布置,斜杆或剪刀撑尽量与立杆连接,节点构造符合相应规范规定。(2)确保每个扣件在螺栓扭矩达到65N/m时扣件不产生破坏。(3)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块,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部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能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且相邻两个接头位置错开必须大于500mm,接头中点至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垂直偏差控制在L/400以内。大横杆可采用对接连接,也可采用搭接,采用对接时,两根相邻横杆不能在同步或同跨内设置接头,且接头位置在水平、垂直方向错开必须大于500mm。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大于1.0m,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的端部的距离大于100mm。7.1.1. 必须严格按照经验算合格的转换梁支撑系统的搭设要求进行搭设。支撑脚手架的具体搭设方法为:7.1.1.1.梁高H=12001400 mm时,支撑立杆间距按沿梁长60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均按梁宽加3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800。7.1.1.2.现浇楼板支撑架按100010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800mm。7.1.3.在搭设转换梁支撑架前,应在板面上,弹出转换梁垂直投影线,根据每根梁的高度和相关搭设要求,在板面上分划出支撑架的竖杆定位点,作为控制搭设质量的依据。综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脚手架的模数特点决定搭架顺序,先KZL后次梁,最后再搭设板支撑架,即先按要求搭设完梁下的支撑架,再在梁与梁间板下按要求搭设板的支撑架,在搭设板支撑架时,采用钢管将梁、板支撑架牢固相连,以确保梁、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7.1.4所有转换梁大梁下的支撑架中,脚手架的竖向受力支撑杆下部必须垂直梁长度方向安放1500mm长的100100垫枋,以增大竖杆底端部的受压面积,对楼层结构有利。另外所有受力横杆与竖杆相交处,应在竖杆上增设一个扣件,使之成为双扣件受力方式。 7.1.5在搭设梁、板支撑架时,应根据梁高、板厚及层高,准确计算出支撑架的搭设高度。7.1.5支撑架除按转换梁内各框支架梁的具体搭设相应的支撑架,同时,整层支撑架则采用满堂整体脚手架搭设方式。用纵横方向的横杆将柱架梁、次梁、楼板支撑架连接贯通,用足够的剪刀撑以增加整个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7.1.6.转换层平面型式中,支撑系统中所有梁支撑均增设“八”字型剪刀斜撑,斜撑杆必须采用双扣件受力的方式进行加固搭设,角度45o60o。7.1.7.1.主梁下支撑竖杆按间距为800800mm进行搭设,即沿梁长方向按80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6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800mm。7.1.7.2.次梁下支撑竖杆按间距为800800mm进行搭设,即沿梁长方向按80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6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800mm。7.1.7.3.板下支撑架竖杆纵横方向均按100010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800mm。7.1.8.为了保证支撑架的整体性,在异形部位采用普通钢管进行搭接。并且所有普通钢管搭设的受力杆必需采用双扣件的受力方式进行加固。7.2.模板系统7.2.1.模板系统施工工艺。梁底模板安装就位起拱、固定梁、板模板制作检查、验收轴线标高检查、复核起拱、固定钢筋绑扎并安放就位加固、稳定检查、验收安装梁侧模板安装梁侧模板绑扎板筋检查、验收预留、预埋预留预埋7.2.2. 梁模板加工制作:在梁模板加工时,所有模板及模板肋必须用专用木锯设备加工而成。柱、墙、板模板加工同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7.2.3梁模板安装7.2.3.1梁底模板安装:7.2.3.1.1.必须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首先确定每根梁起拱高度。梁跨度在4m及4m以上时,梁底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为了保证梁跨中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我们决定在梁起拱时,采取将梁两端梁底标高向下降低一个起拱值来解决梁的起拱问题。7.2.3.1.2.利用水平仪抄测跨中梁底抬棒标高,并作好标记,在梁两端柱筋上抄测出梁底标高,并作好标记,再根据该梁应起拱的起拱值,将梁两端柱筋上的水平标高标记向下尺量一个起拱高度值,并重新作好标记,并将原标记除去。7.2.3.1.3.利用已抄测的梁底抬棒标高和两端柱筋上的起拱标高,拉线并调整梁下支撑架抬棒,使其与标高控制线相吻合。7.2.3.1.4.将预先制作好的梁底板模按编号逐一摆放在梁抬棒上,根据柱上的控制轴线对梁底间模板进行校核后,用扣件固定。对于梁高1.5m 的梁,须在钢管抬棒上安装扣件于梁底模板两侧,用于卡紧、定位梁底模板。7.2.3.1.5.梁底模安装完成后,应随即由工长再一次对梁底模板的底标高(含起拱值)进行复核、检查,如发现偏差,应立即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7.2.4.梁侧模板安装7.2.4.1.梁侧模板安装前,梁钢筋必须通过项目部质检员的检查合格,且向监管部报验并验收认可后,才能进行梁侧模板安装。7.2.4.2.由于转换梁大梁的断面较大,高度较高,且又采用木模板体系,如果在现场拼装,则比较困难,安装质量也不容易保证。所以,应预先根据每一根大梁的尺寸进行梁侧模板加工制作,并按要求钻取25对拉螺栓孔。7.2.4.3.梁侧模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大梁钢骨架的垂直度和在梁底模板上的轴线位置,并按规范要求绑扎好砂浆垫块或钢筋垫铁。7.2.4.4.采用塔机按模板编号逐根梁进行吊运安装,梁侧模就位应后立即将梁侧模板进行拼缝组装,校正侧模的垂直度并作临时稳固。为了保证梁的断面尺寸,缩短模板安装时间,可采取在梁侧模板上口及梁的中部位置处摆放与梁宽尺寸相同的内衬钢筋(03G101图集),内衬钢筋必须经过型材切割机切割而成,以防衬铁端部损坏模板。在穿对拉螺栓时如遇在原有预设的对拉螺栓孔处,有钢筋阻挡,则须利用便携式电动钻孔机重新钻孔;对拉螺杆安装完毕后,立即用普通钢管作背杠对梁侧模板进行校正、加固。7.3.5. 模板及支架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7.3.5.1.整个模板及支架的验收过程: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工长及质检员检查 (合格后) 报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后) 浇筑砼模板及支架安装完成后,在班组自检合格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模板及支架工程施工验收。验收合格后,向监理单位发出报验申请,并配合监理人员全面检查验收,同时作好相关记录。验收包括以下内容:7.3.5.2.1模板及支架安装搭设是否符合该工程模板支撑设计和技术措施的规定。7.3.5.2.2模板的支承点及支撑系统是否可靠和稳定,连接中的固定螺栓、支撑扣件、对拉螺栓的紧固情况是否满足要求。7.3.5.2.3预埋件:预留件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固定情况是否正确可靠,应逐项检查验收。7.3.5.2.4必须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进行逐项评定验收。7.3.5.2.5支架模板上施工荷载是否符合要求。7.3.5.2.6在模板上运输砼或操作是否搭设符合要求的走道板。7.3.5.2.7作业面孔洞及临边是否有防护措施。7.3.5.2.8垂直作业是否有隔离防护措施。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并作好模板及支架验收记录。7.3.6.模板及支架拆除现浇砼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砼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7.3.6.1.侧模和底模拆除,应符合以下规定:7.3.6.1.1.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对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所要求砼需达到的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模。底模:在砼强度等级符合规范规定后方可拆除。7.3.6.1.2.对已拆除的模板及其支架结构,在砼强度符合砼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如当施工荷载产生的力效应比使用荷载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计算校核,加设临时支撑。7.3.6.1.3.拆模前应按规范规定进行检查,报公司技术质量部和监理审批同意后,并对拆模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进行。拆除模板及其支架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特别是构件棱角处应特别注意,拆下的支撑及模板要及时转运整理,拆除模板应加强保护,不得抛掷,拆下后及时清理,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便于施工时充分利用。7.3.6.1.4.拆除模板及其支架顺序: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对大梁拆除应事先制定拆模方法,并进行技术交底。7.3.6.1.5.大跨度大梁,应先从跨中向两端拆除。7.3.6.1.6.底模及支柱部分拆除时间,应针对所使用砼强度核算,能确保下层楼板及梁能安全承载(以砼试件报告单为准)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除。7.3.6.1.7.对拆除模板支撑及时清理出该层,便于进行外观观测和检查。7.4. 钢筋工程7.4.1. 钢筋加工计划的编制施工图、规范、标准图集绘制梁筋大样图及梁柱节点图分析研究编制加工计划项目技术负责人调整计划电子计算机技术部门复核审核批准钢筋加工(实施)7.4.1.1 钢筋加工计划编制流程图7.4.1.2.由于本转换层大梁断面较大,钢筋多为25,钢筋层数较多并且相当密集。因此,在编制钢筋加工计划时前,须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施工、质检等部门召开施工图会审,认真仔细地对施工图以及现场实际施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方案、统一认识,如需要设计认可的问题应及时报设计院批准。7.4.1.3.由专门配制的技术人员将本转换层结构图纸绘入电脑中,根据计划编制的需要,随时抽取任意一根梁,计算出梁筋、箍筋的配筋长度,可极大提高计划编制的准确性,缩短计划编制的时间;并将编制的钢筋加工计划输入电脑,便于计算工程量和各个部门随时查看了解钢筋的使用和管理信息。7.4.1.4.钢筋入场后,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的程序文件中有关钢材入场管理制度要求按规格、检验状态进行分类堆放整齐。在每种钢材上都必须挂好标识牌,标识清楚钢材的规格、数量、生产地,是否通过抽样检测验收并合格。只有通过验收的钢材才能用于钢筋半成品加工生产,未检合格的钢材严禁投入使用。7.4.1.5.为了确保钢筋加工计划的准确性,计划员编制完成钢筋加工计划表后,立即交由项目技术部门进行审核,同时报送钢筋加工房的专职人员核对,进行查漏补缺,并将信息反馈给项目技术负责人。钢筋加工计划表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批准后,将计划表发给相关部门人员,立即实施钢筋加工生产。在钢筋加工生产过程中,钢筋工长应随时检查钢筋半成品的制作质量,严格按钢筋加工计划进行生产,在断料、配筋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余料、废料变废为宝,降低损耗减少返工损失,提高经济效益。钢筋工长必须负责钢筋半成品的堆放、标识以及发管理工作,做到堆放整齐有序、标识清楚明晰、发货准确及时;钢筋工长还必须负责钢筋闪光对焊焊接质量的检查,并按规范要求在监理见证下进行抽样送检工作,做好相关记录。同时负责钢筋加工房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7.4.2.钢筋的加工7.4.2.1.钢筋加工工艺:编制钢筋计划钢筋原材料抽检施工技术交底钢筋制作加工质量跟踪检查编号、吊牌分类堆放发料7.4.2.2.钢筋加工前,须由专职工长对钢筋加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向其说明转换层梁钢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明确钢筋制作的重点和难点,如果钢筋制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将会对转换层的施工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要求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加强各个工序的管理,确保质量。7.4.2.3.钢筋加工方法7.4.2.3.1.钢筋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钢筋加工计划表进行加工。施工班组必须设立质量员对每一根梁的主筋和箍筋等的加工质量进行仔细的检查,重点解决好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加工误差的环节,提高手工或机械操作的准确性。7.4.2.3.2.工长应随时抽查加工好钢筋的成品质量,严格控制加工误差在10mm以内,弯折角误差在1度以内。对于超出质量要求的必须要求返工,应严格控制钢筋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严把质量关。7.4.2.3.3.钢筋加工半成品应严实行挂牌制度,并按每一根梁作为一个堆放单元,分类堆放,挂上标志牌,钢筋加工房工长还应负责管理好加工房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7.4.3.钢筋接头7.4.3.1.根据设计要求:7.4.3.1.1.转换层结构框架柱采用电渣压力焊、d25采用机械连接,当有交叉锚固时采用机械直螺纹连接。7.4.3.1.2.转换层其余梁及框架柱中:受力钢筋d22时采用单面搭接焊连接。7.4.3.1.3.焊接接头的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机械连接接头的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的要求且应进行接头试验。7.4.3.1.4.搭接接头位置及接头数量详见图集03G101。7.4.3.2.转换层梁钢筋接头7.4.3.2.1.转换层梁钢筋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气压对焊接头连接。为了配合转换层结构施工,焊接焊工将直驻守现场随时等待焊接作业。7.4.4.钢筋的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搭接长度7.4.4.1.本转换层抗震等级为二级,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按设计要求为33d(d为直径)。7.4.4.2.本转换层纵筋接头位置设计明确要求按03G101图集进行施工。7.4.4.3.梁的钢筋接头位置在梁的受压区内,即梁面负筋在跨中L/3区段内;梁底正筋在跨中L/3区段外,悬臂梁不得有接头。梁正负钢筋除支座上的独立筋外,要求尽可能采用通长设置,以减少钢筋搭接和避免钢筋密集。7.4.4.4.板面筋按设计要求在中间支座贯通设置,在端支座按35d弯锚入柱、墙、梁内,且弯锚段应10d,板底筋在中间支座可不贯通,而是在中间及边支座按15d锚固于柱、墙、梁内。板上部受力钢筋在跨中1/3区段进行搭接,同一截面数量应50%,板下部受力钢筋在边跨1/3区段内进行搭接,同一截面数量应50%,分布筋采用绑扎连接,接头位置及数量同板受力钢筋。7.4.4.5.所有钢筋接头需进行现场抽样送检,抽样数量按300个接头一组进行控制。7.4.5钢筋保护层7.4.5.1.各类钢筋保护层厚度:柱、梁主筋保护层的厚度为25mm,主梁上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a=次梁面筋直径+板面筋直径+板保护层厚度,墙体外侧水平筋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板的外侧受力主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筒体暗梁保护层厚度为50mm。7.4.5.2.梁、板底等水平构件采用花岗石作为保护层垫块,柱、墙、梁侧面等采用环形塑料卡作为保护层垫块,且间距不大于600600。7.4.6.钢筋的绑扎7.4.6.1.钢筋绑扎的方法:柱、墙采用原位绑扎的方法,梁钢筋采用先悬空再就位入模的方法。7.4.6.1.1.梁钢筋绑扎:(1).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图搭设梁筋支撑架逐层摆放、连接梁钢筋套入梁箍筋就位绑扎梁钢筋检查验收、安放垫块拆出支撑架(2).由于转换层梁断面大,钢筋密、结构复杂,因此在进行绑扎前应预先确定好绑扎的顺序,并严格按照该顺序进行施工。(3).由于转换层大梁均为框支托梁(kzl),梁断面非常大,配筋 数量多,重量大。因此,在框架梁的绑扎方式可采用就位方式进行绑扎,即在梁位置上方搭设支撑架,用于摆放和绑扎梁钢筋,在绑扎梁转换层钢筋时,必须严格按照预先确定的绑扎顺序组织实施,切不可乱摆乱放。(4).整个转换层梁钢筋的绑扎按一端向另一端逐步进行的顺序施工,切不可随意地无序绑扎,以免造成返工和延误工期。(5).在安装梁钢筋时,在梁柱节点处还应特别注意:梁钢筋的间距必须按设计要求一次摆放到位。如因梁、柱钢筋发生冲突时可将梁或柱钢筋按1:6的角度进行调整。(6).梁钢筋摆放完成后,应仔细检查每一根梁钢筋的数量、锚固长度、间距平面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的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梁钢筋时,同样也应分层连接,即同根梁应先连接中跨筋 ,再连接边跨筋,先连接底层筋,后连接上层筋。(7).在梁钢筋机械连接的过程中,可对已经连接完的梁跨套入箍筋。但是在套入前应先按设计要求计算出该跨梁的箍筋个数。(8).考虑到转换层梁配筋非常多,且箍筋、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任务书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