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36065386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木兰诗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背诵;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总结本文特色能力目标:掌握“互文” “复沓” “对偶” “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课前活动:播放美国迪士尼动画巨片花木兰作为激趣手段。第 1 课时目标: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准备背诵;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教学具体过程一、导入1、导语设计:同学们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吧?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 。2、 木兰诗又叫 木兰辞 ,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 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 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木兰诗 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课件范读,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我旧时裳傍地走 阿姊2、 自读体会。3、学生齐读。4、情节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还朝辞官解甲还乡,亲人团聚双兔难辩,隐喻作结三、木兰形象默读课文,思考: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四、小结课文同学对照多媒体,小结本课收获。家庭作业:注音 13 个板书设计:故事情节: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还朝辞官解甲还乡,亲人团聚双兔难辩,隐喻作结木兰形象: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禄。第 2 课时目标: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 总结本文特色。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教学具体过程:一、比比看,你会了吗1、积累词语竞赛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户:门惟闻女叹息惟:只忆:思念帖:文告可汗大点兵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很多的意思阿爷: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为:为了 市:买旦辞爷娘去 旦: 早晨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溅溅:水流声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木兰不用尚书郎用:做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扶将:扶持著我旧时裳著:穿当窗理云鬓 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双兔傍地走走:跑2、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理解句式,认识互文修辞手法。互文: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补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这四句的意思是: 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十年胜利归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勇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打开我东屋的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1、 二、研讨、理解2、 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已木兰为什么要停机叹息,她想到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3、 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 无人从军的困难, 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表现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的性格。第 5 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 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夸张,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3、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 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4、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的故事, 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5、 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 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略写十年战斗生涯和出征前的准备。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详略,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三、拓展延伸民歌的特点是民间流传许久的故事, 经文人整理所得, 充满传奇色彩是众人的智慧结晶, 文学创作需要想象, 美国迪士尼再创造的 “花木兰”动画片更具有超凡的想象。因此我们也来一次想象训练,各人自选片段(或“停机叹息”或“征战沙场”或“亲人团聚” )扩充情节、丰富内容,进行交流。四、小结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 她 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 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 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 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 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写得比较详细,淋 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 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 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五、布置作业:背诵二选一:假如你是木兰十年征战时的战友, 请写出你眼里的和你 心里的木兰的形象。假如当年的木兰来到我们身边,你将怎样欢迎她?还将怎样跟她 当面交流?板书设计木兰诗中心思想: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 以及对和平劳动 生活的向往。详略得当:详写一一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 人;略写十年战斗生涯和出征前的准备课后反思观刈麦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2.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3. 写作训练,片断练习。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感情教学媒体:录音机教与学的方法:诵读品味,点拨指导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 刈是 割 的意思。白居易看敢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见板书)明确目标。(见课前教学目标)二、学生自学,初步感知。1. 请二至三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正音。刈 荷箪 童稚 饷田 灼 秉 穗 吏禄2. 出示思考题,学生读书。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 么他们 不知热 ?并且还 惜夏日长?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用一个字概括。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三、学什探究,教师讲解。1. 教师明确:炎炎的烈日下,辛勤劳动和农民却不知热,他们珍惜这劳动的时光。 作者真实的写出了劳动人民之心, 尤其是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变态心理。2. 教师明确:一个 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 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 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教师明确:作者在深深的自责,暗自惭愧。由农民生活的痛苦想到自己、想到高官的舒适生活。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四、学生再读课文,当堂训练。以你看: 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一百字以内)五、总结扩展。这首诗中, 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就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想想我们伸张在新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减轻农们的负担, 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破阵子教学目标1 理解本词通过前九句与末一句进行对比、以壮衬悲来突出主旨的特色。2 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 体会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体会词的意境。教学难点理解本词通过前九句与末一句进行对比、以壮衬悲来突出主旨的特色。教学课类型精讲 教学方法 研讨 主要教具 多媒体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小组交流赏析板书设计破阵子辛弃疾梦境 (战争场面) 抒发抗金救国的远大理想现实(白发生)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结合)课后反思时间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朗读交流赏析诗句体会意境总结构思特点布置作业导入前一首词里我们已经接触了辛弃疾这个人物, 南来著名的爱国词人, 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 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 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 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破阵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这首词在风格上与西江月不同,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注意体会。朗读请同学朗读,体会词的内容。范读、齐读、点评小组自由朗读、交流、有自己的话说说对词的内容的理解。 (概括内容、感情)师生点评、交流。词中形象地描写了抗金部队的壮观军容,豪迈的意气,道出了爱国英雄的一片爱国之心。赏析诗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写了醉里还挑灯看剑,念念不忘的是杀敌报国, (当时作者已经闲居已久,请缨无路, 都受到南宋投降派统治集团的排斥和打击。 在现实生活中,韬晦之不暇, 不可能触发他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只有在喝醉酒的时候,使他能暂时忘却现实,而通过 挑灯看剑 的举动,生动地表现出来。 )在迷离的恍惚的醉态中,英雄酣然入梦,一梦醒来,各军营里连续响起了雄壮的军号声。 他的神志立即回到了军营里, 吹角连营 意味着动员令已经下达,军心振奋,这是诗人的愿望,也是人民的愿望!投入备战。下两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两句,意气激昂,形象阔大,这应该是具体描绘动员令下达的情况,部下的官兵们分食烤熟的牛肉, 军队奏起雄壮的战歌。 进一步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官兵斗志昂扬。 沙场秋点兵 。人们仿佛看到了这支队伍的赫赫军威,秋天在沙场上检阅军队, 沙场 、 点兵 结合得很密切, 把杀气腾腾的气氛渲染得符合实际。 点兵 意味着就要对敌人下总攻击令而进入战斗的阵地了,只用五个字,就笔酣墨饱地对上文所描写的情况作出了出色的小结。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是说马飞快如的卢(的卢,良马名) ,弓弦惊如霹雳。马作的卢飞快:是运用典故, 的卢 是古代著名的快马,相传一跃三丈,这里用来比喻战马都像的卢那样飞速奔驰。其所以如此组合,是为了突出 快和惊 ,英雄们骑着快马,拉着有力量的弓, 飞驰战场, 英勇杀敌, 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 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 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指完成了军王统一大业,自己也取得了深厚英名。两句意味着作者看到大功告成,踌躇满志,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这是作者的壮志也是理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的热情。 这两句中的君王、 功名的念头表现得很明显; 但我们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看, 封建时代的爱国主义事业是离不开君王和功名 来实现的。问:作者在结尾处为什么说可怜白发生 ?转笔使感情从极高点跌落下来,剩下的只有悲愤,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壮志和理想是美好的,可是祖国没有统一,自己没有功名,却已经年纪大了,生了白发,没有机会了。作者从21 岁起投笔从戎,从军杀敌, 23 岁时,集合突入军营,生擒叛将,智勇双全,气吞山河。 40 岁以后一直闲居在农村, 可怜白发生 ,把自己的悲愤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的对比下, 使千百载下的读者对作者那种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愤慨,还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四构思特点梦境和现实相结合, 来抒发抗金救国的远大理想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五学生总结内容、意境。小结:全词写 壮 ,基调豪迈高亢、大气磅礴。通过梦境中的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收复失地,抗金卫国的远大理想,抒发了现实中的壮志难酬的悲愤。 五 背诵六作业自选一首辛弃疾的词赏析,描绘其中的意境。导入新课、介绍作者指导朗读提问指导学生自由赏析补充订正 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学生总结,老师补充布置作业 学习新课、进一步了解作者朗读交流概括内容赏析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意境总结体会构思特点总结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