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民俗风情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5093610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阳民俗风情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揭阳民俗风情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揭阳民俗风情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揭阳民俗风情揭阳市通行潮汕方言(潮州话)和客家话。潮汕方言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客家 话主要分布于山区。邑民多聚族而居。元代以前,山区民宅多为石土结构,平原 民宅多为草木结构,格局一般为3 6间并排单向式。揭阳人热情好客。潮俗, 客人到家时一般以工夫茶接待,新客还要以甜蛋甜丸汤相待;客俗则以擂茶待客。一、语言揭阳市通行潮汕方言(潮州话)和客家话。潮汕方言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客家 话主要分布于山区。揭阳通行的潮汕方言全市各地读音大致相同,但在音韵和用词习惯等方面有一些 差别。潮汕方言是现存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 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大方言区中属闽 南方言区的一个支系,与福建的厦门、漳州话同属一支。潮汕方言在语音、词汇 和语法方面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特点,保留了入声韵。与普通话比较,潮汕方言有 如下特点:声调共分八声(部分地方七声);有文白异读;两字连读时,前宇多 变调;保存了大量古汉语语词等。揭阳流行的客家话,属客家方言的次方言,有客家方言的一般特征,在语音和词 汇上与客家方言代表-梅县方言有区别,俗称“半山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交流的日益增多,普通话在揭阳得到了 积极推广和普遍使用。二、居住邑民多聚族而居。元代以前,山区民宅多为石土结构,平原民宅多为草木结构, 格局一般为3 6间并排单向式。明清时期,民宅多建为贝灰三合土结构,格局 一般为二房抱厅上下对合式或57间两排对向和单排方围式。大户人家多建成“下山虎”、“三壁连”、“四点金”、“五问过”、“四马拖车”,还有“百鸟 朝凰”等,保留了明代京都皇宫、王府建筑式样,故有“京华帝王府,潮州百姓 家”之说。民国时期,开始出现23层钢筋月泥西式楼房。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 镇民宅趋向多层化、套房化;农村民宅也呈现了多样化、现代化趋势。三、饮食揭阳市境内潮、客俗饮食习惯略有不同,山区、平原口味也稍有异。但大体上以 大米为主食,番薯、麦、面、瓜、豆为副。菜肴的烹调方法则多种多样,自成一 格。揭阳菜属广东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菜,具烹饪极具岭南文化特色一一选料考究、 制作精细、刀工精巧,炯、炖、煎、炊、火局炒、清、淋齐备;清而不淡、鲜而 不腥、郁而不腻,色、香、味、美俱全。揭阳菜以烹制海鲜见长,汤菜、甜菜、 素菜也各具特色。海鲜类如:生炊龙虾、鸳鸯膏蟹、红炯鱼翅,皆以新鲜海族为 原料,清鲜甜美;清邺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汤菜,清纯鲜美,原汁原味;甜菜类 如绐纱莲蓉、金瓜芋泥等,甜腻相宜,甘香可口;还有素菜名品如厚菇芥菜、护 国菜等,素菜荤做,香烂软滑,素而不斋,是广东菜素菜类的代表。揭阳菜除了注重刀工,拼砌精巧,造型赏心悦目外,还很讲究调味,每菜必配相 应酱料佐食。此外,民间点心、小食品种丰富、用料讲究、制作精细、乡土风味浓厚,属全国 点心八大派系的潮州流派。四、美食小吃K尖米丸R把大米浆放锅内加温搅拌成糊状,再配生浆揉捏成团,然后取凿满小 圆孔的木板置沸水锅上,将浆团放在板上挤压成小段坠入锅中,煮熟便成两头尖, 形似尖米“尖米丸”。尖米丸柔韧润滑,可煮可炒,以之泡煮猪骨原汤,味道尤为醇香鲜美。K普宁豆干R用大豆作主料,掺以石膏、薯粉、卤水,经多道工序制成。豆干外 皮柔韧,内肉嫩滑。烹调主要方法有煎、局、炸3种。油炸豆干更具地方风味, 其皮酥脆,肉嫩滑,味清香,食时配以辣椒甜醋,更为可口。做毛烙R将鲜蛭(牡蛎)、雪粉、大米粉、葱粒等混和,加水拌匀,在平底锅内 以旺火煎烙,再淋上蛋浆,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吃时撒上芫荽,蘸鱼露或辣椒酱, 具有外脆内嫩,香酥鲜美的特点。K乒乓果R胚用优质糯米粉加花生油制成,馅以槟酷麦夫为主体,加上糖、芝麻、 炒花生、橙糕等,果呈薄圆饼形,以豆腐膜垫底。“槟酷”,就是是把糯粟装密 封铁罐内,爆炒熟,去壳,碾碎,因音近,讹读成“乒乓”,故得名。乒乓外观清、软、味道香、甜,风味独特,远近闻名。以优质大米粉加热水搓揉作成果胚,将韭菜、包菜等时令蔬菜切碎,K菜果R .加调料搅匀作馅,做成圆饼形炊熟,吃时用油煎至外皮金黄色。香气诱人,甘香 可口。K粽R以糯米为主,常用香菇丝、虾米、花生、肥肉或腊肠、绿豆、莲子等作配 料,用竹叶包裹、咸草捆扎成六角球状,放进锅内煮(或蒸)熟,食时淋上甜酱 油,口感香软柔润;又有咸甜双拼粽球,甘甜香咸,别有风味。K果汁R把米浆放平底锅上,煎熟成片,切成角形,和入米浆煮熟。食时在热果 汁上披上卤肉、卤蛋、卤豆干等,淋上卤汁。具有润滑爽口的特点。美食K邹堂梨脯R揭东县地都镇邹堂盛产青皮梨,是岭南佳果之一。邹堂青皮梨皮薄 肉厚,清脆香醇,心细汁多,鲜甜可口,饱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糖 份、维生素等,不但可果吃、药用,还可制作梨脯,加工罐头。用青皮梨切片制作的梨脯冲水饮用,可治风湿、热毒、咽喉月中痛、劳夜肺燥等疾患,特别是高 温炎热的东南亚一带,疗效更加显著,侨胞们称之为“唐山土羚羊”oK东寮芋头R东寮芋属槟榔芋,盛产于揭东县玉湖镇东寮村。东寮芋个大,其肉色白,有紫斑纹,产量高,肉质松,味香浓。可烹制芋泥,反沙芋和红烧芋等, 都是潮汕名菜。每年中秋前后上市,远销香港、东南亚等地。许多侨胞回乡专程 寻找东寮芋头,食后称其确属芋中极品。K五房绿茶R揭东县新亨镇五房、坪上一带山区所产绿茶(炒茶),茶汤淡黄如 花生油,味道醇甘喉底厚。五房绿茶又称“鸟啄茶” ,传说是清末当地村民上 山割草时偶然发现,后加工培育而成,民国时已大量内销和出口。中泰建交时, 泰国政府曾专门提出五房,坪上绿茶出口供应,足见其影响之大。五房绿茶不 但味道好, 而且具有溶脂帮助消化的作用。 久藏的 “老炒茶” 更具消谈化瘀之功。大溪元宵柚 大溪元宵柚产于揭西大溪镇, 因其果实成熟采摘后可留至元宵节日之用而得名。果实外形扁圆,首尾平而略凹,似柑橘而大,色淡黄,其瓤晶莹透亮、柔嫩多汁、鲜甜微酸、气味芬芳。采摘下来即可食用,若经放置几天,味道则更鲜美。居家置柚于案头,则满室飘香。其瓤能清痰止渴,果皮可制成蜜饯,有助消化,味道也佳。春节,元宵前后,为民间迎来送往的吉祥佳品。地都青蟹地都青蟹,盛产于榕江下游江海交汇水域,蟹肉鲜美,有“青屿蟹甜过蜜”之美誉。 青蟹有二类,肉蟹和膏蟹。肉蟹是普通海蟹,膏蟹俗称赤)积聚多,背壳隆起,呈赤色,肉质蟹,全是雌蟹,其体内蟹黄(俗称“红膏”肥厚坚实。 地都青蟹,不论肉蟹和膏蟹,均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既是席上珍品,又是馈赠礼品。桃山格篮样俗话说: “好鱼马鲛鲳,好菜格蓝样” 。格蓝样产自炮台镇桃山村,是芥篮菜的一种,其叶呈马耳状,以“红门楼”园地所种为正宗上品,用猛火爆炒时,菜色碧绿,菜骨爽脆,味道清香,是难得的上菜。许多旅居东南亚的华侨回乡探亲时,最希望品尝的菜肴就是“格篮样” ,足见它的魅力。凤湖橄榄 凤湖橄榄产于揭西县凤江镇凤南后角村, 为广东省六种优良橄榄之一。 凤湖橄榄形似腰鼓, 基部平钝可竖立, 顶部钝而微凹, 有花柱小黑点突起。果皮光滑,呈青绿色,果肉白色,核赤褐色,核与肉易分离。肉质酥脆,香甜无涩,回味甘醇。每年9 至 11 月上旬应市,广销潮汕,远销南洋等地。石牌红番薯揭东县炮台镇石牌村一带,生产一种肉质金黄略带红色的番薯,谓之: “石牌红” 。用其制成佳肴(去皮、切条、浸水、拌糖、煮熟) ,颜色金黄鲜艳,十分悦目;味道甜中含甘,异常适口。近年来,不独潮汕,广州等地的酒楼也有此菜肴面市,甚至在港澳及东南亚也是声名大噪。华清竹笋 揭东县锡场镇华清村盛产竹笋, 久负美名。 华清竹笋因地质肥沃,富含各种矿物质之故,具个大质脆,味甜渣少等特点,无论生炒煮汤,都十分鲜美。用鲜笋切片晒成的笋干,呈琥珀色,比之鲜笋,更耐咀嚼寻味。华清竹笋不但畅销潮汕,在香港市场也颇受欢迎。 与华清毗邻的埔田镇,所产竹笋也享誉颇高, 1995 年底,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埔田时,对其竹笋生产予以高度评价。靖海鲍鱼 惠来县靖海镇海域是鲍鱼的著名产地。 这一带海域为浅海区, 礁群连绵,浪粗流急,又无大流量的淡水注入,海水咸度高,鲍鱼的食物藻类茂盛,是鲍鱼生长的优良海域。 靖海鲍鱼个小,味美。鲍鱼为海产八珍之一,鲜食、干制均可。潮菜“肖沌鲍鱼”为宴席上佳肴,选靖海鲍鱼炮制,其味更醇更佳。鲍鱼壳可作药用,具清肝明目之功效。揭阳乒乓粿乒乓粿为“槟醅粿”之误,因其易叫易记,也就沿袭不来,为揭阳传统名小食, 1997 年被认定为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 。 相传南宋末年,揭阳人民为避战乱,抵御饥饿,以鼠曲草混于糯米中碾成糯粉,制成粿品。由于鼠曲草有特殊香味,鼠曲粿令人喜爱,后又采用槟醅粉(爆米粉)为粿馅,制成独具风味的槟醅粿。现在对粿皮、粿馅的选料更考究,配料更严格,制作工艺也更精细,更注重粿品的色、香、味、形,使揭阳乒乓粿这一传统美食更无愧“中华名小吃”之名。 揭阳酱油 揭阳酱油也称“揭阳豉油” ,是潮汕地区最负盛名的传统名产之一。 揭阳酱油以其色泽鲜艳,酱香纯正,咸甜适口,醇厚柔和,风味鲜美为特色。有“生抽王” 、 “老抽王” 、 “白豉油精” 、 “海鲜酱油”等10 多个品种。揭阳名产“榕江牌”若干个酱油品种,曾先后荣获部优、省优称号,在潮汕及港澳、东南亚均备受欢迎。普宁梅酒普宁梅酒,选用该市特产新鲜杏梅为原料,经发酵陈酿而成。具有色泽金黄,酒质纯净,酸甜可口,原果风味突出等特点。富含果糖、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常饮有开胃消滞,增进食欲等功效。新亨菜脯 菜脯是用萝卜半干态发酵腌晒而成。 以揭东县新亨镇所产菜脯最负盛名。 新亨菜脯肉质细腻、色泽光洁、香脆可口,既可作餐,又具消食开胃之功效。 早在清同治二年( 1863 年) , 当地人就用红头船将菜脯运往东南亚各地,备受欢迎。以后,新加坡、印度、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皆有专营新亨菜脯的商号,八十年代以来,销量益增,品种也更丰富。炮台南糖炮台南糖是潮汕名优食品,已有近百年历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炮台镇黄乾利、黄名利等糖饼作坊,生产鸡蛋南糖、花生南糖,工艺独特,选料考究, 精工制作。 其营养丰富, 酥脆适口, 清香宜人, 乃茶话、 馈赠亲友之佳品。50 年代至今,炮台南糖声誉日著,名扬中外,其产品行销全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棉湖瓜丁 揭西棉湖镇生产瓜丁, 已有数百年历史, 它以潮汕优质冬瓜及白砂糖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机械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去皮、切条、腌石灰水、清漂、煮沸、精漂、溏液浸渍、熬煮、冷却反砂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尤以清漂、 精漂之工艺独特精细。 棉湖瓜丁, 形呈条状, 外干内湿, 透明美观,酥甜无渣,具有清热降暑之功效,产品畅销全国及港澳、东南亚等地。五经富姜糖 揭西县五经富镇, 以其悠久的生产姜糖之历史, 在潮汕声名远播。五经富姜糖以本地所产的优质生姜为主要原料。 产品色泽金黄, 甜辣爽口, 具温胃舒气之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早在建国前,就大量销往海外。揭西擂茶 揭西、 普宁客属地区, 流行喝擂茶的习俗。 夏天甚至以之代替午餐。擂茶以花生、油麻、香茶叶、园香、金不换、苦辣芯等为原料,放在带螺纹的陶钵内,用木棍擂制而成。 擂茶具有咸、香、甜、苦、甘、辣等多种味道,喝之觉喉咙清爽,回肠荡气,别具风味,至今仍是客家人待客的“保留节目” 。普宁油炸豆干 豆干是普宁独具风味的食物, 久负盛名。 其制法是用大豆磨浆,加少许薯粉、石膏等原料配制蒸熟包成方块状,色呈白黄两种,食法分焗、煎、油炸三种, 尤以油炸豆干最为脍炙人口。 油炸豆干, 皮赤而脆酥, 肉白而嫩滑,称外金内银,以辣椒、葱珠、盐水酱为佐料,其味更佳。回乡华侨、归家游子、外地来客都以一尝普宁油炸豆干为乐事。 近年来更有侨胞把普宁豆干的制作工艺带到国外去。 普宁豆酱 豆酱, 潮汕各地原多为家庭自制自用, 后发展为商品生产, 以普宁市所制为最佳。 它以新鲜黄豆、 面粉、 食盐等为原料, 经发酵、 晒制、蒸汽杀菌等生产工序精制而成。产品呈金黄色,内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质醇味香,营养丰富,备受欢迎,远销港澳及东南亚诸国。 用普宁豆酱烹调菜肴,可做出多种名菜,象“普宁豆酱鸡”就是广州许多酒家的“拳头产品” 。神泉鱼丸 揭阳市著名鱼港惠来神泉, 捕获甚丰, 鱼产品加工也很有特色,而以鳗鱼、淡甲、马鲛等鱼加工制成的鱼丸最出名,民间夸神泉鱼丸弹性之大,掉下地可弹回桌上。 神泉鱼丸爽脆、鲜甜味香,备受潮民欢迎,食市上每每供不应求。五、待客 揭阳人热情好客。潮俗,客人到家时一般以工夫茶接待, 新客还要以甜蛋甜丸汤 相待;客俗则以擂茶待客。工夫茶全称“潮汕工夫茶”,富有地方特色,茶具玲珑,冲法细致,讲究“活 火、热罐、装茶、烫杯、高冲、刮沫、淋顶、低筛、巡斟、滴尽”之功夫,有“高 冲低筛”、“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之说。冲出之茶,色如琥珀,香气馥郁, 饮之令人齿颊留甘,回味无穷。相当考究的冲泡方法使潮汕工夫茶成为中国茶文 化的重组成部分。擂茶是具有客家特色的传统食品。把茶叶、花生、芝麻等放于擂钵里插成细末, 加少许盐(或糖),再将沸水冲进钵里,即成擂茶。食时,加进爆松的米粒或大 米饭,混成粥状,加上虾米、花生、葱、韭菜、大蒜、萝卜等炒熟配料,配料自 选,自三、五种至二十余种不等。擂茶芳香可口,风味独特,能增进食欲,提神 醒脑,可作正餐,也可作点心待客。六、礼仪习俗焙姻揭阳市各地潮客焙姻旧俗大同小异,一般程序为:托媒、相看合焙、送聘(纳 彩)、定亲、迎娶、出嫁、洞房、返厝等,在此过程尚有许多讲究,多属陈规陋 俗。今蜡姻礼仪已简化,多自由恋爱,焙事新办。出生、成人孩子出生时,家人要向外婆家及邻居“报喜” ;客俗孩子出生十二日,给亲朋 邻居送“姜酒”,外婆家要备办衣物等“外孙礼”。孩子出生满月时,家人要为办满月礼,并宴请亲友,亲友须备肉类、鸡蛋等往贺。如生男孩,还要于第二 年的元宵节前后“做丁桌”。潮俗孩子满15岁行“出花园”礼仪,以示成人, 此俗与古代男子行冠礼相似。“出花园” 一般在农历七月初七(也可另选日期), 其仪式具体程序各地不尽相同。客俗则于孩子2 1岁生日时,由父母设宴庆贺, 表示孩子已长大成人。寿庆揭阳多有设宴为长辈庆祝生日之例,叫“寿庆”。旧时潮俗年满5 0岁,谓“上 寿” ,5 0以上逢1 0之岁,称“大生日”,或“大寿”;客俗则以5 1、6 1、7 1等逢1岁为大生日,其余为平常生日。庆“大寿”时,子女及亲 朋戚友须备寿礼前来庆贺,寿礼中必备面线,谓之“长寿面”,有些地方还要炒面条分送邻居。以前,年轻人过生日时,多备酒菜庆祝,孩子生日,一般吃红鸡蛋、面条或豆粉 丝,现在则多以生日卡片、送生日礼品、吃生日蛋糕、点歌等形式来庆祝。丧葬揭阳旧时丧葬形式以土葬为主。土葬葬礼环节繁多,潮客俗大抵相同,一般有送 终(买水)、发讣、上厅、入殓(饲生)、成服、出殡、安葬、祭灵、戴孝、做功 德、回灵、食“清洁”等规矩。解放后,大力提倡火葬,从俭、从简办丧事。七、时年八节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前一天叫“除夕”, 这一日,家家户户都祭祖先、贴春联,张灯结彩,送旧迎新,当晚,全家老少“围 炉”吃团圆饭,送“压岁钱” 。春节一早,人们着新装,携礼品,向亲友“拜 年”,主宾互赠“大吉”(桔),互祝如意吉祥。春节期间,各地组织舞狮、舞 龙、游标旗、踩高跷、英歌舞等活动,节目精彩,观者如山,人涌如潮,到处欢 声笑语,锣鼓喧天,热闹非常。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也叫“元宵节”。揭阳习俗:元宵节夜举办灯会,展示各式各样制作精巧、造型逼真的花灯。有走 马灯、莲花灯、鲤鱼灯、宫灯等中型花灯,也有彩塑人物、描述故事的大型屏灯。 这一夜,彩灯交相辉映,鲜花争妍斗艳,大街小巷流光溢彩,游人川流不息,笑 语欢声,通宵达旦。不少地方尚有游神、游灯、看新娘、放花炮、跳火堆、送瘟神等习俗。榕城则从正月十一日起搭彩桥,男女老少竞行彩桥,以祈福祈寿,直至元宵节。清明节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清明”。民俗清明节多备礼家祭或扫墓,各机关、团体、 学校,则多于本节前后组织干部、职工、师生到革命烈士墓地敬献花圈,缅怀先 烈。民间有清明节食“朴枳果”的习俗。朴枳果以树叶加米捣浆加酵粉、糖,盛入小瓦盏上笼蒸成,色青翠,味甘甜,质柔润,并有祛风祛湿,消食和胃的作用。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此日民间多裹棕球、蒸碱果等, 祭祀祖先,并有摘艾叶祛邪辟瘴,为小孩驱虫去积,及采青草、制药品诸习俗。近江城乡有端午赛龙舟的活动,赛时锣鼓震天,人声鼎沸,万桨齐挥,百舟争渡, 竞夺锦标,场面浩大,气势磅礴,激动人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叫“七月半”,俗称“鬼节”。旧时迷信鬼神者,于是日请僧颂经,追祭祖先;对无人祭祀的孤魂饿鬼,则设坛打醮祭奠,名为“施 孤”,也称“孟兰胜会”。此俗至今犹存。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称“八月半”。民俗于是日备芋头、月饼、柚 等祭祖;入夜后,则以月饼、芋头、新鲜水果等为供品,集于庭院或阳台“拜月”。 儿童则拾瓦片砌塔燃火取乐,谓“烧塔” 。“月是故乡明”,外出的人多在此日回家欢聚、赏月,故有“中秋月圆人也 圆” 之说,中秋节成了传统的团圆之节。.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为重九,故称“重阳”。重阳时候,秋高气爽,民间有于此日登高旧例,一些地方还有食咸粥(杂除粥)的习俗。儿童则多 放纸莺,故民谣有“九日九,风禽(筝)仔,满天走”之说。今重阳节已被定为全国老人节,社会各界多于此日举行敬老活动。冬至节农历每年冬至日为“冬节”,俗称“小过年”。旧俗冬要敬神礼祖,全家老少 吃“冬节圆”。“冬节圆”即甜糯米丸,是冬季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一一在岁暮之 际吃甜丸意味着度过了一个平安年,所以有“吃了甜丸多一岁”的说法。八、民间艺术石雕揭阳石雕,历史悠久,素以雕工精细、造型优美、品种多样盛名中外。 十九世纪中叶,揭阳石雕工艺已甚精堪,名匠黄执雕制封神戏屏 ,武将横枪跃马,手勒悬空缰绳, 世称神品。 廿世纪初, 又有石雕名匠黄立坤、 杨祥音等脱颖而出,以人物走兽、山水花鸟雕刻细腻、形神兼备称誉石雕界。 1958 年黄立坤雕制的毛泽东生活石雕座像, 形象逼真传神, 送到北京后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国务院的表扬。新中国成立后,石雕艺人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各色石雕人物,动物、名品佳作频频问世。而以石狮最负盛名,所雕石狮,融合北狮与南狮之特色,造型威武,气魄雄伟,且式样繁多,有坐狮、卧狮、母子狮、戏球狮、匾额狮、书夹狮等,大者盈丈,小者数寸,很受欢迎,远销英、美、法、日、泰、加拿大、新加坡等三十多个国家,成为海内外公园、别墅、大型建筑物之装饰,香港报纸称: “揭阳石狮,雄踞五洲。 ”揭阳石雕,以花岗岩为材料,铁锤、凿子为工具,从大而小,从外及里,从粗到细,层层遍遍,精雕细刻,通过各种艺术处理,作出立体雕、浮雕、线雕、影雕等,作品以造型优美,形神生动,气质浑厚,古朴庄严为特点而闻名于世。揭阳石雕的代表作有潮安安政王庙的壁上腾龙、 普宁洪阳镇德安里的石花屏等, 榕城周厝祠的壁屏,更堪称石雕神品。玉雕揭阳玉雕业,主要集中于揭阳市东山区阳美村,这里素有“金玉之乡”的美走进阳美村,仿佛是来到了一个玉器王称,从事玉器加工贸易已有逾百年历史。 国,玉器铺一家挨一家,遍布于村里的条条街巷,就连十六、七岁的孩子,也大多已是此中行家里手。而即将全面峻工的“阳美玉都”更是气势不凡,一幢幢集生产加工、 贸易及住宅于一体的玉器专业户综合楼已拔地而起, 展销中心及配套宾馆、 酒店、 商场等服务设施也封顶在即, 阳美村, 已初显 “乡村都市” 的英姿。阳美玉器,以其选料精良,设计造型典雅,款式繁多,加工细腻,雕刻精堪而驰名海内外。阳美玉器均选“缅玉”与“和田玉”两种玉中上品,而从破石,设计造型, 雕刻加工等更是集经百年磨练之独到眼光及灵性和阳美人的聪明智慧, 产品有翡翠龙带钩,紫色玉观音、手镯、戒面等数十个品种。 一个世纪以来,阳美人创造了无数件玉器精品和珍品, 在国内外玉器市场上树起了 “阳美玉, 扬美名”的旗号。国家、省、市各级党政领导多次视察阳美,并给予极高的评价。国际著名珠宝商更是赞不绝口, “阳美玉器,堪称一绝。象这样规模集中,工艺精堪,品种齐全的玉器专业村,在东南亚一带也极为罕见。 ”金漆木雕揭阳金漆木雕,是宋时就是很兴盛之传统工艺。它以樟木为料,雕刻人物景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作品多层镂空,富立体感,玲珑剔透,外表贴金,典雅富丽。昔时多作为庙宇、祠堂、豪宅、华厅之建筑装饰,而今除仿古建筑仍用以装饰外,多用以作为艺术陈设。清朝中期,名匠开贤雕刻木雕蟹篮 ,蔑眼篮纹纤巧精细,大小海蟹二十余只俯仰篮中,千姿百态,为此中传世珍品。当代名匠郭映腾、林应足雕制佳作梅花喜鹊 ,工精艺巧,富丽堂皇,现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由多位艺人合制巨型金漆木雕贾元春省亲 ,以大观楼为主体,分四个层次幽深壮阔展现大观园全景,亭台轩馆、假山曲径、金窗玉槛、瑞木鱼花中,活跃着贾府五十八个性格、 神情、 姿态各异之人物, 可称揭阳金漆木雕代表作, 现悬挂于九龙 “好世界”酒家。 揭阳金漆木雕的另一代表作 双凤朝牡丹 , 现悬挂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打铁街揭西县棉湖镇,早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 977 年) ,就是一个手工业发达、商贸繁荣的古镇。 “打铁街”是当时以行业而命名的街道之一。这里至今仍古风犹存,生意兴隆。打铁街,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窄巷,街边的楼阁,街面的石砖,仍保留着原始米的小街上,云集着打铁作坊近百间,整日 2 至 1 米,宽 200 的风貌。在这长仅叮叮铛铛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随处通红的炉火, 飞溅的铁花亮丽夺目, 而那一条条被炉火烤成古铜色,上下翻飞的手臂,更使得这条古街焕发出无尽的活力。打铁街的铁器成品有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铁和农具,如犁、耙、锄、镐、镰等, 也有部分生活用品, 如菜刀、 锅铲、 刨刀、 剪刀等, 此外还有如门环、 泡钉、门插等。品咱数以千计,可谓琳琅满目。凡是在大都市买不到的铁器,这里均可买到。打铁街最出名的产品是剪刀。 “棉湖剪刀” , 以其造型美观, 锋利耐用而同 “王麻子” 、 “张小泉”等名剪齐名。棉湖剪刀除供日常生活之用的剪刀外,近年又研制开发出园艺剪刀系列产品,有20 余个。 千余年历史的打铁街,所制铁器真可谓“千锤百炼” ,故其产品也驰名中外,畅销不衰。抽纱揭阳抽纱,工精艺巧,花色繁多,有老花、节目、通花、对丝、绞墘、含郎、十字花、 拼花、 垫绣、 绣、 补布、 新花窗等不下百余种, 而“新花窗”、 “十字花”最具艺术特色。 抽纱姑娘在素巾中剪布镂空, 再用丝线在镂空处绣上花瓣、 花蕊、叶脉,清秀纤巧,高雅素洁,谓之“白花法丝手巾” ,深受海外客户欢迎,外国友人或将其装镜作为客厅装饰,或作为定情信物赠予情人。 “十字花”则仿效照相网纹,以艳丽色彩,于台布中绣上花卉、草虫、亭台楼阁,清丽可人,给生活平添情趣。揭阳抽纱佳作“白花法丝手巾”、 “幼挑放爆竹镜屏”、 “白竹双凤幼挑台布”、 “粗挑秋雁”、 “塔”等参加各级展览,赢得四方赞誉,多次荣获大奖。漆器揭阳漆器画艺,历史悠久,民间名匠众多,产品及工艺很具特色,以脱胎彩漆、金漆画屏展示风华。 漆器漆画名匠杨表权是该工艺之姣姣者, 其创制之研磨暗花推光漆盘, 以铁线描技法, 绘上腾飞之蛟龙, 雄浑而持重; 另有脱胎新漆盘、 碗,采用传统国画技法, 精绘飞鸟游鱼, 彩蝶芳花, 精美而古朴, 极具艺术欣赏价值;炼丹济世金漆屏风,人物神态刻划生动,环境渲染气氛静雅,曾获全国彩绘工艺银奖。藤编揭阳藤编工艺,始于一九三八年,时艺人以藤编织圆屏椅、童椅轿、市篮、盖提等家具日用品,饰以麦穗、棱形、排骨波、梅花点等花纹,既美观又实用。解放后,藤编工艺及从业人员发展迅猛,产品扩展到藤家俐、普通织件、精工织.件、藤席、藤荁、芒芯制品六大类达一千四百多个花式品种,造型美观,设计大方,编织紧密,装饰除传统花纹外,又创新水仙花纹、双层菊花、浮雕花纹等。各式藤制品打入广交会,大受欢迎,远销日、美、西欧等三十多个国家。七十年代,藤编工艺师卢岳耀创制大型精工四件套藤家俐双龙抢宝赴海外展出,以其风格独特,技艺精美轰动世界,被誉为“藤王” 。 人民日报发照片专文报导,给予高度评价。八十年代,又有SO143 仿上骨花屏藤家具荣获轻工部优秀产品“希望杯”奖。剪纸揭阳剪纸艺术,世代流传民间,不知名之剪纸艺人遍及灯镇村社,每逢佳节喜庆, 他们以一剪之功,剪制窗花、盘花、棵花、蛋花、筷花用以美化生活,尤是 嫁娶庆寿时,剪制鸳鸯、双喜、寿桃、石榴,用以装饰房舍礼品,表示美好祝愿, 热烈而高雅。本世纪中叶,知名艺人苏巧莲被请进工艺厂,与绘画艺人陈成光、 陈书本等合作,使揭阳剪纸发展成为独具风韵之工艺品种,构图清新明丽,画面剔透玲珑,刀法工巧纤细,人物走兽形象概括生动。佳作揭阳古八景以工巧 线条,古拙画面,重现县治古八景“黄岐夕翠”、“樵楼晓角”、“双溪明月”、 “北窖乔榕”、“双峰晚钟”、“南浦渔歌”、“钓鳌仙迹”、“紫陌春睛”之昔时风貌;巨制农村新生活六十幅,曾赴阿联酋世界农业博览会展出,以其 格调泊新,形象生动,刀法娴熟而饮誉四海。蔑织蔑织,是揭阳特有之工艺样式。艺人以灵巧之手,将“苦薄竹”抽成薄如纸、柔 如丝之蔑条,编成花篮、竹扇、画屏等,上织人物、花卉、书法图案、巧夺天工。 本世纪初,月城松山林仲仁首创蔑织工艺,所织人物故事,形象逼真,楷书篆字, 端庄秀丽。其后又有陈大绫脱颖继承,所织动物花鸟、篆书楷书玲珑精美,佳作 八仙过海型扇,人物形象生动,工艺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其精心制作之梅 兰竹菊画屏,被选为国家礼品,由中央领导带往海外赠送国际友人。砍苴是潮汕特有的工艺美术传统品种,俗称贴饶或扣饶。揭阳嵌瓷采用各种光泽的陶瓷片,经剪取、敲制、镶嵌、粘接、堆砌而成,有人 物、龙凤、花鸟、虫鱼、博古、山水等造型,色彩浓艳,质感坚实,久历风日而 不褪色。多用于建筑装饰,形象生动逼真,具半浮雕或立体圆雕效果,有鲜、钟 玉俊的木兰从军皆双龙夺珠、明的地方特色。何翔云的双凤朝牡丹 为驰名远近的杰作。潮居I潮剧又称“潮音戏”、“白字戏”,形成于明嘉靖以前,定称于建国以后。早 期潮剧与南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角色行当经历代发展变化,现分为1 0种丑、 7种旦、5种生、3种净,以旦、丑表演较富特色。唱腔以曲牌体唱腔为主要形 式,以头板、二板、三板和散板序列构成“散、慢、中、快、慢”的唱腔体制。 其特征是不同曲牌的腔型和句法不变, 起句和收结都有相对固定的锣鼓编配, 同 时有与其速度相配的过门锣鼓。揭阳素有“戏剧之乡”、“小戏之乡”的美誉,传统剧目众多,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龙井渡头等皆久演不衰; 现代剧目如李队长筹粮、恩怨宋家妇等也脍炙人口,获得了文化部和省、 市各级的多次奖励。英歌舞自明代中叶传承至今,是以水浒攻打大名府的故事为依据,由表演者扮成水 浒人物的民间舞蹈。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的舞蹈为主体舞者3 6人,执短棒相 击翻转,且敲且舞,一步一呼,刚劲雄伟;后棚7 2人,为化装演唱。英歌舞融 民间舞蹈、南拳招式和戏曲表演于一体,动作刚劲有力,队形变化多样,矫健英 武,气势恢宏。揭阳市各地以普宁的英歌舞最具代表性。潮乐揭阳民间流行潮州音乐。潮州音乐大致分锣鼓乐、笛套古乐、弦诗乐、细乐、庙 堂音乐、汉调音乐等。锣鼓乐包括大锣鼓、小锣鼓、苏锣鼓、花锣鼓等,演奏时 雄壮粗犷,气势磅礴。弦诗乐以二弦为主奏乐器,演奏时以板击节,节奏灵活多 变,曲调婉丽动听;细乐则以琵琶、三弦、筝为主组奏,细腻悦耳,韵味深长。 久负盛名的潮州大锣鼓以打击乐为主,配以管弦乐,则柔相济,迅如雷霆乍惊, 静如轻云舒卷,保留着隋唐音乐的遗风。舞狮舞狮活动盛行于揭阳各地。每逢节日、喜庆、剪彩,多有舞狮参加庆贺。舞狮一 般由二人操纵,一人举彩球,在狮子起舞时,作为先导,另有二人戴头佛面具, 手葵扇,戏狮添趣。舞时以锣鼓为节奏,舞者以娴熟的技巧做爬竿、过桥、翻身、 咬球、采青等动作,舞姿矫健,时见惊验。一般还附有武术表演助兴。舞 狮时 鞭炮震耳,锣鼓喧天,增添了许多喜庆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