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2000-2012年全国生物联赛动物行为专题归类训练(10年)1家燕、欧洲燕和沙燕每年在古北区的西部和非洲之间进行迁徙,1972年REMoreau 估计,每年秋天飞往非洲的家燕约为9000万只,欧洲燕约22亿只,沙燕约375亿只。这3种鸟的数量比非洲大陆上的31种不迁徙的燕子的总数还多。下列说法哪些是对的(2 分) A这3种迁飞燕的祖先以前是在非洲大陆进行繁殖的B在古北区的西部这3种燕所遇到的食物竞争者更少C古北区的话部夏季白天较长,可以增加捕虫时间,这有利于其繁殖D长距离的迁徙可以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成功率 (10年)2初生的灰雁把研究者劳伦兹(Lorenz)看作自己的母亲,时刻跟随,属于哪些行为类型(2分) A印记行为 B定型行为 C保护行为 D学习行为3关于固定行为型,下述论述正确的是(多选2分) A固定行为型被特定的外部刺激所释放 B每一个物种都有物种特异的固定行为型 C固定行为型一旦释放就会持续到底 D固定行为型是一种先天行为 (03年)4下列行为中哪种行为属于后大学习来的行为? A小鸭子出生后跟随首先看到的移动物体B小狗看到装食物的空盘子时也会分泌唾液C幼猴将马铃薯放在水中洗净后再吃 D山雀喜好取食个体较大的毛虫 (03年)5下列属于后天获得的行为是: A候鸟迁徙 B鸟类筑巢 C蜘蛛结网 D复杂的“鸟语” (06年)6金翅雀对田间的稻草人不再害怕,这种学习方式是: A习惯化 B联想学习 C印痕学习 D模仿7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中,严格定义行为类型是研究工作的基础。现有一只在黑暗中完全不动的昆虫,当受到微弱光刺激时便开始微动,光强度逐渐增加并达到一定阈值时,昆虫便活跃起来,光强度进一步增加,昆虫的活动性也随之增加,当光强度达到上限阈值时,昆虫活动便停止。这一行为可以严格定义为 A反射 B趋性 C动性 D趋光性 (09年)8. 科研人员给黑猩猩提供了两根可以拼接在一起的木棍,并将一根香蕉放在猩猩笼外的一定距离(以前从未进行过类似训练或者试验)。猩猩通过观察,突然发现可以将两根木棍拼接在一起,将笼外的香蕉拉到身边,并吃掉它。这种行为学习类型被称作:A. 顿悟学习 B. 试错学习 C. 模仿学习 D. 操作条件反射(10年)9星鸦(Nucifraga CoJumbiana)、松果松鸦(Gymnozbinus cyanocephalus)和蓝松鸦(Cyanocitta stileri)是同一科的近缘种。星鸦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冬季和春季的食物几乎完全是秋天储存的种子,它们每只每年储存种子约33000粒。松果松鸦分布于海拔稍低的区域,全年营群体生活,每只每年储存种子20000粒,构成其冬季食物的70-一90。蓝松鸦生活于低海拔地区,体型最小,每只每年储存种子6000粒,占冬季食物的60。若将上述3种鸟放置于同一小面积的实验区域中,让它们分别储存和发掘种子,其记忆能力从强至弱的排序是(1分) A星鸦松果松鸦蓝松鸦 B蓝松鸦松果松鸦星鸦C松果松鸦星鸦蓝松鸦 D3种相同10适合度是指 A动物单一行为的适应性 B动物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合于生活在当时的环境 C动物的总体繁殖成功性 D最适合动物生活习性、满足营养需求的食物 (04年)11有人定义:动物玩耍是一种没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对于这个定义你认为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这个定义不成立,因为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那些没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将被淘汰B事实上,玩耍具有适应意义 C动物的玩耍不是行为表达 D以上都不正确 (2006年)12下面哪项有关行为与基因关系的说法是正确的。A目前的实验证据支持”一个基因,一种行为的对应关系B目前尚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行为是可以遗传的C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 D基因可以问接影响动物的行为(04年)13以下关于激素与行为关系表述正确的有:A一种激素只能影响一种行为 B激素启动行为的过程独立于神经系统C激素的水平有时也受行为的影响 D激素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与遗传因素有关(09年)14. 为建立赛加羚羊的行为谱,研究者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对一组羚羊的行为逐个进行观察记录,这是行为学研究的哪一种取样方法?BA. 连续取样 B. 扫描取样 C. 目标取样 D. 行为取样(03年)15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最终对动物行为起支配作用的遗传物质是: A染色体 BDNA C基因 DRNA (08年)16以下哪些行为不属于动物的防御对策()A蜥蜴的断尾 B竹节虫的拟态 C涡虫释放杆状体 D黄鼠的报警鸣叫(06年)17下面哪种属于动物的防御对策?a 穴居, b 逃遁, c ,拟态, d 警戒色, e 假死, f 威吓,A . a , b , c , d , e , B . b , c , d , e , C . a , b , c , e , D 全部都是(06年)18一种蝴蝶突然展开翅膀露出鲜艳的黑红环纹,这是什么行为?A 拟态 B 警戒色 C 威吓 D 逃避(10年)19Photuris属中某些种类的萤火虫的雌虫是肉食性的,它们会模拟同属其他3种萤火虫雌虫的发光频率对其雄虫作出应答,诱使异种的雄虫靠近,进而捕获、杀死并吃掉它们。对于3种受害萤火虫的雄虫来说,下列策略哪个可行(1分) A完全不理会雌虫的应答 B发现应答的雌虫就直接飞去交配C变换发光频率吸引雌虫 D发现应答的雌虫后缓慢靠近 (10年)20海蛞蝓生有鲜红的乳突,在受到骚扰时,这些乳突就会不停摆动,鱼类便会攻击乳突。乳突被咬掉后可以再生,且乳突中含有有毒物质。对二r这种行为的解释哪些正确(2分) A次级防御 B转移攻击者的攻击部位 C警戒色 D初级防御(10年)21在发情季节,红项侏儒鸟的雄性会聚集在相对较小的一个区域中,以特定的步伐和拍翅行为来吸引雌性,从上述特征,可以认定此物种的一雄多雌制属于下列哪种类型(1分) A保卫妻妾型 B保卫资源型 C争夺竞争型 D求偶场型(08年)22大熊猫是食肉目动物中罕见的素食者,其食物组成的99以上是竹子。在秦岭地区大量分布的可食竹种有两种:较低海拔的巴山木竹和较高海拔的松花竹。每年的夏末,部分大熊猫个体会从较高海拔的松花竹林下迁到巴山木竹林中开始它们的洞穴生活,它们洞穴生活的意义在于 () A冬眠 B产仔和育幼 C躲避敌害 D便于取食 (08年)23以下不属于鸟类的求偶行为的是() A行为炫耀 B释放性信息素 C改造环境 D鸣叫或发出其他声响(06年)24求偶行为的作用包括:A排斥竞争对手 B刺激配偶交配欲望C防止异种交配 D上述各项(2006年)25亲代抚育对于后代生长有重要意义。下面哪类生物的雄性参与亲代抚育最少?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04年)26Lehrman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1)全为雌鸟,单独饲养;(2)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3)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1)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2)组的雌斑鸠,从第6,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3)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为:A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B筑窝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是雌斑鸠孵卵的前提条件 D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2007年)27.在繁殖季节,雄性马鹿通过打斗排序,优势个体充当“群主”控制发情的雌鹿群,交配成功的频次也因此增加。由此推测:A马鹿的婚配制度是混交制 B马鹿的婚配制度是典型的保卫雌性型一雄多雌制C等级序位与马鹿的繁殖机会有关 D等级序位低的马鹿没有繁殖机会(04年)28在繁殖季节,个体小的雄鸟对同类的鸣唱反应强烈,它们会靠近播放类似鸣唱录音的设备,并将回应播放的录音而发出鸣叫。通过这一技术可以确定该物种的种群密度。这项技术的理论依据是:A个体小的鸟傻,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B个体小的鸟聪明,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C鸣唱是领域行为的刺激物 D鸟类的聚群行为(08年)29对某种雀类的研究发现,在越冬地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饥饿和被捕食。因此,这种雀把活动时间分配给3种行为:监视捕食者,取食和为争夺食物而进行的种内战斗。结群的大小会影响上述3类行为的时间分配比例。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最优种群的大小会变大。A日平均温度增加 B生境中的隐蔽场所增加 C增加捕食风险 D食物供应量增加(2007年)30许多动物具有领域行为,新来的入侵者必须战胜领域原来的主人才能占有这块领地。 然而在夺取领域的争斗中,胜利的一方多是领域原来的主人。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有:A领域原来的主人更加熟悉领域的情况和价值B入侵者既得利益不大,因此斗志不高C领域原来的主人和入侵者之间的仪式化格斗不能决定胜负D入侵者在格斗时总是拼个你死我活,失败了就以撤退告终(06年)31对于食蜜鸟来说,夏季来临意味着食物更加丰富,它们将开始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据此,你认为从春季到夏季,再到雏鸟出窝,食蜜鸟亲体的取食领域会: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不变 D不确定(06年)32动物通讯的功能不包括:A攻击对方 B同种个体间的信息交流C不同种类个体间的信号传递 D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信号传递(09年)33. 下列哪项属于动物个体间化学通讯?A. 一只蚂蚁用其触角和前颚轻轻拍打另外一只蚂蚁的尾部B. 雄性蜘蛛献给雌性蜘蛛一个猎物C. 大熊猫向墙壁上擦蹭其肛周腺的分泌物或者尿液D. 蝙蝠通过回声来定位猎物和障碍物的位置(09年)34. 臭鼬在遇到危险时,会释放刺鼻的气味,而多数入侵者会选择回避。这种气味的可能作用是:A. 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食物 B. 吸引配偶C. 警告和驱赶入侵者 D. 吸引同类个体前来御敌35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来考虑,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提高了动物的广义适合度(inclusive fitness)。以下的利他行为可以提高其广义适合度的包括哪些(多选) A母鸟假装受伤引开捕食者以保护雏鸟 B白蚁社会中的兵蚁全力以赴帮助喂养幼虫 C哺乳类中一些个体在面临危险时发出尖锐刺耳的报警声 D工蜂用蛰刺攻击入侵者 (08年)36黑纹石斑鱼是一种雌雄同体动物,即所有个体都具有雌雄两性的生殖器官。它们总是在日落前2小时内结对产卵。产卵分多次进行,在每次产卵时,每条鱼交替充当雄鱼和雌鱼。即A鱼先排部分卵由B鱼来受精,然后B鱼再排部分卵,由A鱼来受精,如此反复多次。在生殖期间这种交互排卵受精的现象属于哪类利他行为()A互惠合作式的利他行为 B行为操纵式的利他行为C相互回报式的利他行为 D亲缘选择式的利他行为(03年)37蜜蜂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它们的社会生活高度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体形态和职能分工上的高度专门化,在蜜蜂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利他行为。 A蜂王 B蜂后 C工蜂 D雄峰 37解析:工蜂为蜂群采集实物、喂养和保护同类,都属于利他行为。选择C (03年38生活在离海边50公里的某种小鸟,每天飞到海边取食时间都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这种现象叫:A日节律 B潮汐节律 C月节律 D无规律 (06年)39以下对生物节律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A 动植物都有生物节律 B 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动植物的生物节律会维持C 生物节律是由生物体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的 D 生物钟是无法调整的E 外界环境会影响生物钟的运转40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动物的行为节律 A候鸟随季节的迁徙 B哺乳动物晨昏活动习性 C细菌生长速度随营养物浓度起落而快慢变化 D招潮蟹的活动随潮汐变化而变化 2000-2012年全国生物联赛动物行为专题归类训练参考答案1.解析:ABC 本题可以迁移知识到我们北方的家燕在秋天飞往南方过冬,夏天返回北方这种迁徙行为。A不容易选出。这3种迁飞燕祖先最初在非洲繁殖,后来因为竞争激烈,逐步进化出了迁徙行为来避开繁殖期对食物的竞争。 2. 解析:AD 初生的 由这几个字 题意可知是印记行为,印记行为又属于学习行为 3.【解析】固定行为型:动物按一定时空顺序进行的肌肉收缩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运动形式并能达到一定的生物学目的。它是被一定的外部刺激所引发的,一旦引发就会自动完成而不需要继续给予外部刺激。灰雁回收蛋的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固定行为型,当蛋滚出巢外后,灰雁首先伸长脖颈,然后把下颏压在蛋上把蛋拉回,如果中途有人把蛋拿走,灰雁也将继续完成这一动作。青蛙和避役伸舌捕捉飞虫,也是一种固定行为型,但这种固定行为型常常要以复杂的趋性行为为先导,即青蛙发现飞虫后,首先要调整自己的位置,使身体的主轴对准飞虫,然后才伸出舌头将虫捕回口中。这种简单的先天行为在求偶、筑巢、取食和清洁身体等行为系统中最为常见。由于固定行为型是一种固定不变的运动形式,所以,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所特有的固定行为型。它和形态特征一样,可作为物种的鉴别特征 【答案】ABCD4.解析:BCD都是经过后天条件反射建立学习得来。所以选择BCD5.解析:候鸟迁徙、鸟类筑巢和蜘蛛结网均为先天性本能行为。所以选择D6.解析:习惯化是动物受一种信号的反复刺激,反应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印随学习则是有些鸟类,新孵化出来的雏鸟对于第一次接触的能活动的较大物体的紧紧相随;联想学习则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XXX起来,诱发同样的行为;模仿是幼年动物仿照年长的动物的行为。答案:A 7.【解析】A反射:高等动物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对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B趋性:具有自由运动能力的生物,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引起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一定方向性时称为趋性。运动可分为定位的运动及不定位的运动不定向运动。 D趋光性:趋光性就是生物对光刺激的趋向性。某些昆虫或鱼类对光刺激产生定向运动的行为习性。趋向光源的为正趋光性,背离光源的为负趋光性。 【答案】C8.A 9.C10.【解析】适合度是个体产生能存活并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后代的指标。 种群中具有最高适合度的的个体(即存活和生殖最有效)将比适合度低的个体,贡献更多的后裔给以后的世代。即某一基因型相对于其他的基因型相比,能够存活并留下后代的相对能力。比如说孔雀的某个基因型AA比Aa能产生更鲜艳的羽毛,那么拥有前者的基因型就能吸引到更多的雌性孔雀,产生更多的后代,且由于后代具有AA基因型,更有利于生存。那么就说AA的适合度比Aa大。 【答案】C11.解析:A、B. 动物玩耍符合行为定义,且在玩耍中动物在一些方面提高了其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具有适应意义。12.目前有实验证据支持“一个基因,一种行为”的对应关系,但显然不能说成目前的实验证据支持“一个基因,一种行为”的对应关系。目前有实验证据表明行为是可以遗传的。基因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影响动物的行为。基因和行为的关系,即行为遗传,的具体内容可参考动物行为学。参考答案:D13.解析:C、D.激素的启动行为的过程通常需要神经系统协调,一种激素可以影响多种行为,催乳素既可以促进泌乳,又可以参与应激反应,行为也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激素对行为的调节往往还与遗传因素有关。14.解析:A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观察该动物的行为,对于这段时间来说就是连续观察。(就是连续观察几小时不中断)B与上选项的差别在于它是隔段时间才观察一下。C指观察记录某个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使用该方法时,需预先决定观察的次序。适合研究一群个体。D是要观察前就选好要观察什么行为的。15.解析:基因决定动物的性状,性状分类较多,包括行为。所以选择C16. C 解析:涡虫释放杆状体目的是吸引食物,属于捕食对策,剩余的三个选项,均为面对天地时的防御对策17解析:防御行为是指任何一种能够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 总共有 10种不同的防御对策:穴居、隐蔽、警戒色、拟态、回缩、逃遁、威吓、假死、转移捕食者的攻击部位、反击。答案:D18.解析:鲜艳的黑红环纹,具有警戒天敌的作用。答案:B19.解析:D 此题容易误选A或C。对于每一种生物来说,繁衍后代是他最大的使命。如果完全不理会雌虫的应答,就失去了交配的机会,他的遗传物质不不会传下去,不可行。C 萤火虫都是雌虫吸引雄虫,且每一种都有固定的发光频率,就是为了吸引的是同种异性前来交配。故不可行.20.解析:ABC 鲜红色乳突,且有毒,为警戒色。 乳突作用类似海参内脏,壁虎尾巴,都是为了转移攻击者的注意力,均可再生。 初级防御是指 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均在起作用,它有助于减少与捕食动物相遇的可能性。初级防御有四种类型,即:穴居、隐蔽、警戒色和拟态。次级防御只有当捕食动物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动物相遇后的逃脱机会。次级防御有六种类型,即:回撤、逃遁、威吓、假死、转移攻击部位和反击。21.解析:D ABC所描述的都是通过争斗来实现的。题意明确说明是一种求偶行为,没有攻击性22. B Panda的繁殖季节为夏末秋初,其迁至高海拔地区的洞穴生活,有利于为繁殖期的Panda提供隐蔽场所,从而增加繁殖成功率23. B 据现有研究尚未发现鸟类有释放性外激素的机制,而剩余选项中的孔雀开屏、营巢、求偶鸣叫等均为典型的繁殖行为24.解析:动物的求偶行为是指伴随着性活动和性活动前奏的全部行为表现。求偶行为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吸引配偶,同时还有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其次是防止异种杂交,因为动物的求偶行为往往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只能引起同种异性个体的反应;再次是激发对方的性欲望,使双方的性活动达到协调一致;第四个功能是选择最理想的配偶。答案:D25.解析:因胎生、哺乳等特点,哺乳类雄性极少参与亲代抚育。但爬行类雄性参与亲代抚育的资料也不多。 参考答案:D 26。解析:C(1)、(2)对照,说明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鸟的孵卵行为;(2)、(3)对照,说明筑窝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孵卵行为;综合以上分析,可选择C。27。解析:混交制是指无论雌性还是雄性,都可与一个或多个异性交配,而不形成固定的配对,根据题意,显然是一雄多雌制,而非混交制;优势个体交配成功的频次也因此增加,而不能推出等级序位低的马鹿没有繁殖机会。答案:BC28解析:C题目中说的是类似鸣唱录音的设备,A、B 错。这个行为是指某些个体对录音的反应,不属于聚群行为。29。解析:C选项发生时,环境中的选择压力增大,自然选择会加速淘汰对环境适应不利的对策种群,只有最优种群的数量,会随着竞争的减少而增加30。解析:动物占有一定的领域对其繁衍生息是非常有好处的,既能获取食物,也能逃避敌害,还能减少同类的干扰,领域原来的主人更加熟悉其价值,A、B更符合。若为C、D,则应共同拥有领地或胜负相当,与题意不符。答案:AB31。解析:食物丰富,无需远处觅食,且亲体的取食领域变小,有利卵的孵化和保护;雏鸟出窝,数目增多,食物需要量增大,亲体必须扩大取食领域。答案:B32。解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答案:A33。C 34。无 35。【解析】广义适合度:个体适合度与根据亲缘关系程度进行加权的亲属适合度之和;通常用于亲属间社会相互作用的后果。是衡量个体传布自身基因(包括亲属体内的相同基因)能力的尺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自身基因传递下去的个体,则具有最大的广义适合度。 利他行为:通常发生在具有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中,并且与亲近程度成正比,即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彼此之间的利他与合作倾向就越强。关系越近,拥有相同基因的概率就越高,利他者给予近亲的帮助、奉献乃至牺牲也就越大。近亲间的利他行为虽然降低了利他者的适合度,却增加了其广义适合度。自然选择会保留那些在世代交替中能最大限度地把自身基因或与自身相同基因传递给后代的个体,即广义适合度最大的个体。 自私基因理论在基因层次上进一步揭示了亲缘利他行为的进化机制。该理论强调,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无情的自私性,有机体只是基因的载体,是被基因控制的机器。个体的利己与利他、竞争与合作行为方式都是在自私基因的控制之下实现的。个体利他,基因必须利己。近亲之间利他行为之所以能发生,出自于基因自私的“动机”。 种间也存在利他行为,如互惠合作式(分为好处均等和一方好处更多),行为操纵式,如杜鹃的巢寄生。 【答案】ABCD36. 利他行为主要分三种,包括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完全利他,根据题目叙述,可以判断为互惠利他中与题干描述最为接近的 C38.解析:小鸟的这种节律与涨潮落潮的时间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属于潮汐纪律。选择B39.解析:生物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加以调整。答案:D40.【解析】动物行为: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节律行为: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 细菌生长不属于动物行为。 【答案】C2000-2012年全国生物联赛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专题归类训练1下面哪些(种)有关生命起源的说法是正确的?A最早出现的具自我复制能力的大分子可能是RNA B最早的生命形式是病毒C最早的生命出现在30亿年前 D古细菌起源早于真细菌(06年)2下面哪些(种)有关生命起源的说法是正确的?A 最早出现的具自我复制能力的大分子可能是 RNA B 最早的生命形式是病毒C 最早的生命出现在 30 亿年前 D 古细菌起源早于真细菌3下面哪项不是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证据:A叶绿体靠裂殖方式分裂 B叶绿体DNA大小在100kb-200kb之间C有的叶绿体含有藻胆体 D有的原核光合生物含有叶绿素b4、用14C测定年代的原理是:A14C/12C在一个标本中是恒定的,这个比值反映了当时大气中的比值B14C/12C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增加C14C/12C 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恒定减少 D14C可以恒定的速率衰变成12C(03年)5古生代中期: A在动物中,以鱼类为最盛 B在动物中,以爬行类为最盛C在植物中,以裸子植物为最盛 D在植物中,蕨类植物尚未出现(04年)6三叶虫繁盛和衰落的时代分别是:A元古代和古生代 B古生代和古生代 C古生代和中生代 D中生代和中生代(03年)7下列时间(从早晚)顺序哪些是不正确的? A奥陶纪寒武纪泥盆纪侏罗纪石炭纪志留纪B寒武纪志留纪奥陶纪侏罗纪泥盆纪石炭纪C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侏罗纪D寒武纪泥盆纪侏罗纪志留纪奥陶纪石炭纪(2006年)8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鸟类出现在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薪生代 E都不对9进化上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长臂猿 B 黑猩猩 C 大猩猩 D 猩猩10下列哪一组是正确的人进化关系?A 阿法南猿一粗壮南猿一直立人一智人一人B 阿法南猿一粗壮南猿一智人一直立人一人C 粗壮南猿一阿法南猿一直立人一智人一人D阿法南猿一直立人一粗壮南猿一智人一人11关于人种正确的说法是: A人种是按体质好坏划分的人群 B全世界的人属于单一的一个种C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不同地区的人种具有生殖隔离,即使通婚也不能产生后代E.人具有动物性和天性等双重属性。(03年)12虫媒花与传粉昆虫的相互适应性是下列哪种方式进化的结果? A趋同进化 B平行进化 C协同进化 D重复进化 (03年)13有关真核细胞的出现,哪一种说法不对? A真核细胞的起源奠定了有性生殖产生的基础B真核细胞的起源推动了动植物的分化C真核细胞的起源造成了生物体结构的简单化、功能的趋同化D真核细胞的起源促进了动物、植物、菌类三极生态系统的形成 (03年)14一般认为,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祖先是: A细菌 B原始绿色鞭毛生物 C原始单核变形虫 D蓝藻 (03年)15从总的趋势上看, A愈是高等的生物,DNA含量愈高,DNA含量总是跟生物的复杂程度成正比B进化中要导致复杂生物体的产生,基因组中含有足够数量的不同基因是必需的C正是进化中形成的基因组中大量的DNA才导致复杂生物体的产生D进化中生物的DNA含量逐渐增加,基因组中含有足够数量的基因是导致复杂生物体的产生所必需的 (09年)16.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适应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自然选择总是伴随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B.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使得个体成为进化的基本单位C. 稳定性选择就是那些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保留下来的选择,结果使生物性状趋于稳定D. 稳定性选择多见于环境相对稳定的物种种群中,使种群基因型组成更趋于纯合(03年)17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共同选择基础是: A生物的生存斗争 B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D生物均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04年)18根据现代综合进化论,判断下列表述哪种正确:A生物进化在方向上是随机的B从进化的方向上看,生物进化是不定向但适应局部环境的C从进化速度上讲,生物进化既可体现跳跃式,也可体现恒定式的演化模式D自然选择下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04年)19工业黑化现象 (industrialmelanism)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蛾类(如华尺蠖)的灰色类型逐渐被黑色类型所取代的现象。这一过程是 的结果。A遗传漂变 B稳定选择 C定向选择 D分裂选择(03年)20关于自然选择与进化速度的关系: A选择压力增大常促进上升进化的产生B从大的范围来讲,整个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进化得快C选择压力增加,进化速度必定放慢D选择压力小,后代存活数便少 (04年)21陆地生物比海洋生物进化快,因为A生命开始来自海洋 B海洋中生存更困难C陆地生存条件稳定 D海洋中的生存条件更稳定 (03年)22对于突变与进化的关系,以下哪种说法最正确? 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无论经过几次突变,突变前后基因间的等位关系是不会改变的C基因可通过突变改变核苷酸序列,但不会改变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突变的有利与否,随所处的环境而异 (06年)23生物进化是指A 生物越来越适应环境 B 生物的遗传物质越来越不一样C 生物的个体数越来越多 D 生物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06年)24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中性进化论”,其根据主要来源于:A 化石证据 B 形态学证据C 生物大分子证据 D 行为学证据 E 生理学证据(06年)25下面哪些(种)条件可以导致新物种的产生?A 多倍体化 B 地理隔离 C 种内杂交 D 种间杂交(09年)26. 生殖隔离是指植物传粉或动物交配后,由于生殖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请判断下列对生殖隔离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A. 在植物中,一个物种的花粉显然可能落到另一物种的柱头上,但这些花粉不会萌发形成花粉管B. 季节隔离、心理隔离和生理隔离都是受精前隔离C. 一般认为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先有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在环境诱发下遗传变异加快,最后形成了完全的生殖隔离。D. 继承性物种形成是因生物对环境连续变化的适应而不断发生生殖隔离的结果,因此在化石记录不完全的古生物学材料中,不能确定由继承性物种形成产生的古生物种 (09年)27. 当某基因位点有突变影响一个二倍体群体的遗传结构时,达到遗传平衡状态时,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与以下哪些因素相关? A.初始频率 B.正突变率 C.逆突变率 D.杂合度 (03年)28指出下列群体中哪些处于遗传平衡之中?(1)100AA (2)100Aa (3)lAA、98Aa、1aa(4)32AA、64Aa、4aa (5)4AA、32Aa、64aa A(1)和(5) B(1)和(4) C(1)、(2)和(3) D(2)和(5) (03年)29在一个遗传平衡群体中,如果某一遗传病(X R性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男性发病率为0.04,该群体中女性的发病几率为: A0.04 B0.08 C0.0008 D0.0016 (04年)30如果一个平衡的群体中有4个体表现出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那么两个没有表现出这个性状的个体的后代出现该隐性性状的比例为:A25610-2 B410-2 C102410-1 D1610-2(06年)31在一个动物种群基因库中,有一杂合优势的基因位点具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频率分别为p和q;纯合子AA和aa的适合度分别为和。在惟有自然选择一种进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A两种等位基因达到频率平衡时,p(1-)/(2-)B两种等位基因达到频率平衡时,q=(1-)/(2-)C两种等位基因达到频率平衡时,p=(1-)(2-+)D两种等位基因达到频率平衡时,q=(1-)(2-+)(06年)32下面是四个不同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哪些是平衡群体?A0.36AlAl: 0.48A1A2:0.16A2A2 B0.25A1A1: 0.50A1A2: 0.25A2A2C0.04A1A1: 0.32A1A2: 0.64A2A2D. 0.09A1A1: 0.49A1A2: 0.42A2A232解析:ABC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Q)2 = P2 + 2PQ + Q2。答案:ABC(06年)33. 以下说法最不合理的是哪一项?请寻找你最佳的选择项目:A一般说来,非同义核苷酸置换对生物具有有害效应的机会比同义置换大。B进化乃物质之整合与其所伴随之运动之耗散。C可以用分子距离估算缺乏化石记录的类型间趋异进化的时间,弥补古生物学形态估算的缺憾。D物化的、信息的、生命的和文化的研究表明,生物和非生物通过传代而实现进化的结果,均可导致对环境的适应。(06年)34请对下面关于生态系统进化的描述的正误做出判断:A生物进化的历史中,生态系统组织水平的提高、生物能量从海洋生态系向陆地生态系转移是大趋势。B同一物种的若干变种在生态领域和地理分布上已经不重叠,因而是演化成新种的关键环节。 C海洋曾是生命起源的演化中心,海洋生态系中生物的进化是迅速的。D大量绝灭造成的生物类型演变的不连续过渡,一连串新型进化事件的生态舞台在这样的间隔期重新造就,但在形态上后来发生的辐射成员仍可重演早先某次辐射的成员的特征。E在物种的自然种群中,只可能在及其狭小的地理分布区域见到表型特征逐渐改变的倾向。 (06年)35试着理解生物进化相关的物质规律或逻辑关系等问题,对下列说法的正误做出判断:A与常规物理变化和物理性反应中的质点或粒子比较,生化、生物系统中的“质点”、“粒子”是有差别、有优先次序、有选择识别的非等概、多层次和间断性、跳跃性的物质成分。 B动物的行为有遗传的基础,并形成了一定的进化规律,但上升到意识层面的行为没有遗传基础,是环境选择赋予的;C占有权是动物解决争斗的“约定”默契之一,虽然某些个体强悍,也往往不通过竞争“挤掉”业已占有资源的其他个体。D基因的垂直转移(verticaltransfer)和水平转移(horizontaltransfer)均有进化意义。E特定类群的进化可呈现出加速趋势,在这方面结构基因变异的影响大于调节基因。 (09年)36. 进化的研究必然从历史中获得大量启示,包括进化论的发展史。请判断下列哪些陈述是正确的?A.林奈假设:一个属中的所有物种可能起源于同一个祖先物种,是祖先物种分化后又通过形成可育杂种的途径繁殖而成的一个生物类群B.居维叶提出了门具有统一结构图案的思想,并认为它是亲缘关系和共同起源的证据C.根据冯贝尔的观点,个别动物胚胎发育所遵循的规律也是整个动物界发育所遵循的规律D.达尔文创立了以自然选择理论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放弃了获得性状遗传的观点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专题归类训练参考答案1.AC 2.解析:美国的T.Cech发现RNA具有集信息与催化作用于一身的特点,使人们在生命起源中趋向于把RNA当作先出现的分子;科学家在澳大利亚找到35亿前的太古宙的丝状体化石,膜的出现,使生物和外界分开,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最先出现的生命应为原核生物;古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均起源与共同的祖先,但真细菌较早地分离出去,因而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古细菌与真细菌在生命代谢活动方面有较大相似点,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在基因的复制,转录及翻译等过程中比较相似。答案:AC3.解析:叶绿体DNA是双链环状分子,大小在2002500kb之间。答案B4.由于其半衰期达5,730年,且碳是有机物的元素之一,生物在生存的时候,由于需要呼吸,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生物死去后会停止呼吸,此时体内的碳14开始减少。人们可透过倾测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来估计它的大概年龄,这种方法称之为碳定年法。 研究发现,宇宙射线从太空不断轰击大气层,这种轰击会使大气层中部分普通的碳原子形成放射性碳原子。利比认为,当植物活着的时候,由于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包括碳12和碳14)不断地进入植物体内,植物被动物吃掉,碳14又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一旦植物或动物死亡了,植物不再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动物也不再吃植物了。于是,动植物在死亡以后的年代里,因碳14是放射性同位素,仍在继续不断地进行衰变,因此死亡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在一天天地减少。碳14的量是可以通过测量其放射性确定下来的。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即经过5730年以后,碳14的量只剩下一半。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法是最常用的考古方法,它所能断定的年份最久的达50000年。5.解析:蕨类尚未出现为古生代中期特征,ABC选项均为中生代特征。选择D 6.解析:B寒武纪和奥陶纪三叶虫繁盛,志留纪和泥盆纪三叶虫衰落,这几个纪都属于古生代 。7.解析:正确顺序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侏罗纪”,其它顺序都是错误的。选择C8.解析: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答案:C9.解析:亲缘关系的远近主要从DNA的碱基排列顺序的相似程度上体现出来,黑猩猩与人类的碱基排列相似程度最高。答案:B10解析:人类进化的过程为:阿法南猿(3.6-3百万年)、非洲南猿(3-2百万年)、粗壮南猿(2-1.4百万年)、能人(2-1.4百万年)、直立人(1.8-0.3百万年)、智人(0.2百万年至今)。答案:A11.解析:人种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区域内,历史上所形成的、在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和发型、身高、面型、头型、鼻型、血型、遗传性疾病等)的人群。不同的人种属于同一物种“智人”,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从哲学角度看,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具有动物性和人性双重属性。答案:BC12.解析:一个物种的某一特性由于回应另一物种的某一特性而进化,而后者的该特性也同样回应前者的特性而进化,这种进化方式为协同进化。选择C13.解析:生物的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因此真核细胞的起源造成了生物结构的复杂化,功能的多样化。选择C14.解析:原始绿色鞭毛生物具有光合作用与植物相似的特征,有具有自由移动类似动物的特征。选择B15.解析:生物体的复杂性依赖于足够数量的不同基因,与DNA和基因的数量无关。选择B16答案:A, D。 解析:考点在于自然选择的单位和物种稳定的特点。基本单位-无性繁殖系和种群。起因于差别的生存和(或者)差别的生殖力;实质是基因库中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选择的基本类型 (1)稳定性选择-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掉而保留那些中间类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见于环境相对稳定。 (2)单向性选择-把趋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保留下来,淘汰掉另一极端的变异,使生物类型朝向某一变异方向发展。见于环境逐渐发生某一方向变化。 (3)分裂型选择-把极端变异的个体按照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类型显著减少的选择。见于原先一致的环境发生分裂变化。 (4)平衡性选择-保留不同等位基因的选择。17解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有利的变异在竞争中获胜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个过程是自然选择的基础,人工选择原理相同。选择C18解析:B由于自然选择,生物对不同的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适应,造成生物进化的不定向性,变异有一定随机性,但生物进化却不是随机的。化石记录较支持进化是非匀速的观点,在种形成期间进化加速,在种形成后保持长时间的相对稳定。产生生殖隔离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19解析:C遗传漂变是指由于个体偶然死亡或没有交配,而使某种基因在种群中消失,与本题没什么关系。自然选择可分为三类:稳定选择,选择中间类型而淘汰两极端类型; 定向选择,选择了种群中的某一个极端类型;分裂选择,淘汰中间类型,保持两极端类型。20解析:海洋环境比较稳定,即选择压力小,后代存活率多,进化速度慢;相反,选择压力大,后代存活率便少,进化速度快。选择A21.海洋环境比较稳定,没有陆地多变,因此选择压力小,进化较慢.22.解析:有力突变虽然少,但是自然选择能让其有力突变保存下来,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的等位关系有可能改变,例如染色体缺失的变异。选择D23.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结果。答案:B24.解析:中性学说是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提出的分子进化理论, 认为分子水平的基因突变大多是中性的,对生物生存无利无害。答案:C25.解析:新物种的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两者之间不能交配,交配后不能产生后代,产生的后代不可育。多倍体化和种间杂交均使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和原物种的交配会导致染色体联会紊乱,无法产生可育后代,如三倍体西瓜。即多倍体化和种间杂交均产生新物种。地理隔离至生殖隔离的产生,可导致新物种的产生。答案ABD26.首先C选项有个问题,因为环境只能选择,但是不能诱导,可以排除。然后,A选项,花粉还是可以萌发的,但是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这是生殖隔离,B选项季节隔离心理隔离都没问题吧,讲的俗一点就是交配前隔离了,生理隔离应该是和生殖隔离不同的概念大概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隔离吧,我不过区区高中生,也只能给个猜想,譬如蚂蚁和大象大概就是生理隔离,无论如何,应该也是受精前隔离的吧,27.解析:基因突变可以是双向的,即基因 A (设初始频率为 p)可以突变为 a (设初始频率为q),a 还可以 回复突变为 A。设基因 A 突变为 a 的正突变率为 u,a回复突变为 A 逆突变率为 v 。每一代有多少基因 A (或基因a)突变为基因 a (或基因A),这既和基因频率有关,也和突变率有关。所以每一代有pu 的基因 A 突变为基因 a,有 qv 的基因 a 突变为基因 A。如果pu =qv,基因 A 和基因 a 的频率将达到遗传平衡,将上述公式变换得 :(1-q)u=qv;u-qu=qv;u=qu+qv;u=q(u+v);q= (u+v)/u ;p =1-q=1- (u+v)/u。由后两个推导出来的公式可知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只与正突变率和逆突变率相关。 28.解析:根据遗传平衡原理逐个检验即可得出答案。选择A29.解析:应用遗传平衡原理,因为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致病基因的频率是0.04,而女性需要同时出现这两个基因才患病,所以为0.040.040.0016选择D30.解析:A由题意可知,隐性个体的频率q2为4,则隐性基因的频率q为 20%,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p为80,则杂合子出现的概率2pq为 2 80 20 =32%,再计算杂合子后代出现隐性性状个体的比例 1/4 32% 32%。31.解析:适合度是指某一基因型跟其他基因型相比时,能够存活并留下子裔的相对能力。选择系数指在选择作用下降低的适合度。A的频率为p,a的频率为q,p+q=1,AA的选择系数s=1-w,aa的选择系数为s=1-v。经过自然选择后基因达到平衡时:(1-q)(1-w)=q(1-v)即q=(1-w)/(1-w)+(1-v)=(1-w)/(2-w-v)。答案:B 33.解析:非生物不可能有传代、进化和适应的现象。答案:D 34.解析:同一物种的若干变种在生态领域和地理分布上可以重叠;海洋生态系中生物的进化是缓慢的;在物种的自然种群中,也可以在较大的地理分布区域见到表型特征逐渐改变的倾向。答案:AD35解析:有遗传的基础,上升到意识层面的动物行为也有遗传基础,也受环境影响;特定类群的进化可呈现出加速趋势,在这方面应是调节基因异的影响大于结构基因变。答案:ACD36.B.居维叶认为:每当经过一次巨大的灾害性变化,就会使几乎所有的生物灭绝。这些灭绝的生物就沉积在相应的地层,并变成化石而被保存下来。这时,造物主又重新创造出新的物种,使地球又重新恢复了生机。原来地球上有多少物种,每个物种都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和结构,造物主已不记得十分准确了。所以 造物主 只是根据原来的大致印象来创造新的物种。这也就是新的物种同旧的物种有少许差别的原因。如此循环的往复,就构成了我们在各个地层看到的情况。-反进化论。他还提出过:“器官相关法则”,认为动物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体各部分结构都有相应的XXXc.冯贝尔在比较了几种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后指出,各种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非常相似。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先出现一般性状,后出现特殊性状,首先是“门”的特征,以后依次出现“纲”、“目”、“科”、“属”的特征,最后才出现“种”的特征。这就是有名的“贝尔定律”。D.获得性遗传都是指体细胞产生的变异能够遗传。这一假说是过去拉马克(J B Lamark)的用进废退说为代表,以后为达尔文(C Darwin)和赫克尔(E H Haeckel)所承认。魏斯曼(A Weismann)创导的种质学说对获得性状遗传说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