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题 目目: :公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及防治措施研公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及防治措施研究究以以 352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建设工程省道扬州江都段建设工程为例为例 学学 院院: : 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专 业业: :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 班班 级级: : 10020511002051 学学 号号: : 100205120100205120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指导教师导教师: : 职称职称: : 教授教授 二二一四一四 年年 五五 月月 十三十三 日日 2摘要摘要本文是关于 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工程所做的针对噪声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工程是我省重要的道路改扩建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声环境影响、工程引起的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工作重点则是针对本项目内容,对影响到的道路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及预测评估,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同时积极收集周边居民意见建议并及时改进,从多种方面出发综合保证居民环境的质量。其中,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本项目的噪声方面,工作目标是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将降低至最小,同时为该项目的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以及沿线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噪声 预测 监测 评价 3ABSTRACTThis article is about Jiangdu Yangzhou section of Highway 352 project done for noise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Yangzhou Jiangdu section between Highway 352 is the provinces road expansion project is important, the mai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cluding the impact of sou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used by the reduction of arable land engineering, soil erosion, destruction of vegetation alo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ur focus is content for the project, the road to affect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assessment and take further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while actively collect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f nearby residents and timely improvements, starting from a variety of aspects of a comprehensive guarantee quality residents environment. Among them, my work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noise of the project, the goal is to work after the design phase, construction phase, operational phase to take certa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impact of projects on the environment will be reduced to a minimum, 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period, the ope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long the line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Keywords: Noise Predic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4前 言0.1 项目背景与特点规划 352 省道是省道网规划中苏中地区重要的横向干线公路,沿线串联了东台市、兴化市、江都区、高邮市,是服务沿线乡镇出行的重要通道。规划352 省道扬州段横穿扬州市域中部,是江都、高邮地区重要的横向出行通道,路线串联了武坚、小纪、樊川、卸甲、八桥、车逻等镇,是带动扬州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轴线。根据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352 省道是扬州市干线公路网 “五纵七横”中的一横,项目的实施更好地完善了扬州市干线公路网。拟建项目是沿线乡镇出行、服务乡镇经济发展的主通道,是沿海地区向内陆辐射的横向通道,是连接沿运河和沿海两大经济带的纽带。0.2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工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声环境影响、工程引起的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0.3 主要目的及工作重点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工程是我省重要的道路改扩建项目,旨在改善人民的出行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我们的工作重点则是针对本项目内容,对影响到的道路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及预测评估,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同时积极收集周边居民意见建议并及时改进,从多种方面出发综合保证居民环境的质量。0.4 主要环评结论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沿线城镇规划、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规划。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将降低至最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 项目建设是可行的。5目目 录录摘要摘要.2前前 言言.40.1 项目背景与特点.40.2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40.3 主要目的及工作重点.40.4 主要环评结论.4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71.1 编制依据.71.2 评价目的.81.3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91.4 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 .101.5 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段.111.6 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目标.111.7 评价方法与工作程序.31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332.1 项目概况 .332.2 拟建工程内容 .332.3 路线方案.342.4 拟建项目排污环节分析.342.5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源强估算.36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403.1 声环境敏感点现状调查 .403.2 监测点位的布设 .403.3 监测结果 .403.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3第四章第四章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44.1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44.2 营运期声环境预测与评价.454.3 交通噪声预测结果.644.4 沿线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评价.67第五章第五章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745.1 公众参与的实施.745.2 发函公示.745.3 网上公众参与公示.755.4 现场调查.765.5 公众参与调查中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的答复 .835.6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84第六章第六章 环保措施与建议环保措施与建议.856.1 设计期的环保措施.856.2 施工期声环境的环保措施.856.3 营运期的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86第七章第七章 评价结论评价结论.1087.1 工程概况.1087.2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规划要求.108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67.3 声环境现状.1097.4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1097.5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1097.6 环保对策措施和建议 .1107.7 公众参与 .1117.8 结论 .111致谢致谢.11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13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7第一章 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09.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4.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01.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12.016. 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 ,国发明电2004 1 号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 253 号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20082 号令9.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200539 号,2005.12.0310.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 号文11.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 ,交通部交环发2004314 号文1.1.2 地方法律、法规1.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苏政发2013113 号2. 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2005 年第 26 号,2005.09.013. 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苏政发201140 号4. 关于修改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2012 年 1 月 12 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5. 关于进一步规范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听证制度的通知 ,苏环办2011 173 号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81.1.3 技术标准及文件依据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3.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4.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4 号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发200628 号6.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4-2010)7.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 号8.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 ,苏环规20124 号1.1.4 本项目有关资料1.关于开展 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2.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李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3.关于 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建设工程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扬州市江都区环保局4.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20)5.江都区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报批稿;6.江都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1.2 评价目的在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本工程的建设与营运,也将会对沿线区域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增加新的污染源。通过对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我们拟达到如下目的:(1)通过对该项目沿线的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并对工程替代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综合比选,为工程方案的选择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2)通过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针对本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营运各阶段,预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环境和切实可行的环境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9保护措施及对策。(3)将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和评价结论反馈于工程设计与施工,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避免或减缓由于工程建设而导致的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4)为该项目的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以及沿线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3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3.1 环境影响识别根据项目特点,在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项目所在地的声造成的影响按照显著/轻微、正面/负面、不可逆/可逆、长期/短期进行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分析,结果见表 1.3-1。表 1.3-1 环境影响识别矩阵一览表前期施工期运营期施工阶段环境资源征地拆迁取、弃土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涵施工交通运输交通噪声汽车尾气地表径流声环境/注:长期影响,:短期影响;:不可逆(不可修复/补偿)影响,:可逆(可修复/补偿)影响;:显著影响,:轻微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没有填写则表示该项没有相关影响。1.3.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本项目的建设性质及其工程特点,确定了本次评价的评价因子。本次评价的评价因子见表 1.3-2。表1.3-2 环境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社会环境工业生产、区域发展规划、社区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拆迁安置、土地利用、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声等效连续 A 声级 LAeq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01.3.3 声环境评价标准1施工期施工期噪声控制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1表 1.3-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A)昼间夜间70552营运期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1994)第 8.3 条规定,营运期声环境拟执行如下标准(经扬州市江都区环保局确认):相邻区域为工业集中区的路段:道路红线 25m 内执行 4 a 类标准;25m 外 200m 以内执行 3 类标准;相邻区域为镇区的路段:道路红线外 35m 以内执行 4a 类区标准,道路红线 35m 外200m 以内,执行 2 类标准;相邻区域为乡镇规划区以外的路段:道路红线外 50m 以内执行 4a 类区标准,道路红线 50m 外 200m 以内,执行 1 类标准。表 1.3-8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 dB(A)类别昼间夜间1 类55452 类60503 类65554a 类70551.4 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1.4.1 评价等级表 1.4-1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环境要素判 据评价工作等级声工程穿过 1 类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等级提高大于 5dB(A)一级1.4.2 评价工作重点1施工期评价重点为工程引起的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水环境影响。2营运期评价重点为声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措施。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21.5 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段1.5.1 评价范围根据扬州市江都区交通运输局的委托,本次评价范围为该工程全线 。另外,根据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点、评价等级,结合以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类比监测的实践经验,确定本项目的环评范围如表 1.5-1 所示。表 1.5-1 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声环境公路红线两侧各 200m,扩大至达标距离。1.5.2 评价时段评价期综合考虑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施工期评价时段为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3 月。根据项目工可,营运期评价年限为2018 年(近期) 、2024 年(中期)和 2032 年(远期) 。1.6 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目标1.6.1 环境功能区划依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以及江都区环保局批复的本项目执行标准的复函,确定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具体情况见表 1.6-1。表 1.6-1 环境功能区划分表才功能区划分主要依据功能区划分环境功能声环境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本环评报告书执行标准的复函等文件与相关环境功能区的确定原则。主要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为 4 a 类,其余区域为 1、2、3 类。4a 类区:交通干线两侧 3 类:工业集中区2 类:镇区1 类区:乡村1.6.2 声环境保护目标在 1:10000 平纵面图的基础上,经过现场踏勘确定推荐线路评价范围内的重要声环境敏感点。拟建工程推荐路线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统计见表 1.6-4,公路沿线红线两侧 200m 范围内敏感点共计 33 个,均为居民点,无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特殊敏感目标。经过调查,桥梁、取土场、大临工程、停车区周围 200m 范围内无敏感点。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3表 1.6-4 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表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左、右17/325/204a1宋家庄新建K0+450-K1+0002.9左、右50/6525/1001沿道路两侧零散分布,以一、二层房屋为主,部分面对公路,部分背对公路2双沟组武坚镇新建K1+700-K2+0002.6左、右13/2820/804a沿道路两侧零散分布,以一、二层房屋为主,部分面对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4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左、右55/7012/481公路,部分背对公路右 10/2510/404a3强家舍新建K2+860-K3+1302.8右89/10440/1601沿道路右侧呈块状分布,以一层房屋为主,面对公路。4时家新建K2+880-K2+9602.8左 31/4610/404a沿道路左侧呈块状分布,以一层房屋为主,背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5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左 50/6510/4015夏家舍新建K3+450-K3+5501.7左 5/205/204a沿道路左侧呈块状分布,以二层房屋为主,背对公路,与公路之间无遮挡;2 类区房屋与公路之间有前排 2排房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6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左 51/6630/1201屋密集遮挡6陆家舍新建K4+390-K4+5302.4左142/15715/601沿拟建道路左侧零散分布,以二层为主,背对公路左 19/343/124a7西薛舍武坚镇新建K4+760-K5+000-2.7左 50/6510/401沿拟建道路左侧零散分布,以二层为主,背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7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8十里夹新建K6+300-K6+4009.5左106/12110/401零散分布于拟建道路左侧,一层房屋,背对公路右 16/315/204a9东河新建K6+440-K6+5109.5右 50/6515/601评价范围内与拟建道路交叉,以一层为主10韩家、林家新建K7+540-K7+6303.7左、右11/266/244a成单排与拟建道路斜交,以一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8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左、右50/6520/801层为主,侧对公路左 5/205/204a左 50/6510/40111黄家舍新建K8+100-K8+5702.5右92/10720/801评价范围成块状分布于道路两侧,以一层为主,侧对公路左 15/303/124a12黄家河小纪镇新建K9+230-K9+5001.8左 50/6510/401成双排与拟建道路斜交,以一层为主,侧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9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13吴陈舍新建K10+130-K10+4101.9左87/10225/1001评价范围内成块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左侧,以一层为主,侧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0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14缪家舍新建K10+720-K11+7402.4右 50/6535/1401评价范围内成条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右侧,以二层为主,侧对公路左 21/303/124a15富强村东桥组新建K12+480-K12+7501.6左 55/707/281零星分布于拟建道路左侧,以一层为主,背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1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右 20/353/124a16陆庄新建K13+000-K13+4302.6右 51/6625/1001块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右侧,以二层为主,面对公路17潘家舍樊川镇新建K14+330-K14+54012.5左165/18015/601成单排与拟建道路斜交,以一层为主,背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2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18许家厦新建K15+820-K16+0002.8右 53/6815/601零散分布于拟建道路右侧,以二层为主,面对公路19钱家厦新建K16+830-K17+2802.6右 52/6725/1001成团块状集中分布于拟建道路右侧,以一层为主,面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3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20跃进村前东组新建K16+790-K17+3502.6左166/18120/801成条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左侧,以一层为主,背对公路21前杨村新建K17+360-K17+3601.6左121/13615/601成块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左侧,以二层为主,背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4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左 31/464a成条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右侧,以二层为主,面对公路22黄家厦新建K18+280-K18+8201.6左 80/9510/401评价范围内拟建道路左侧房屋成排分布,以一层为主,背对公路 23陆家厦樊川镇新建K18+680-K18+9402.5右 16/318/324a评价范围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5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右 50/6515/601内拟建道路右侧房屋成块状分布,以二层为主,面对公路24闵家舍新建K18+730-K19+3402.5左87/10220/801评价范围内拟建道路左侧房屋成排分布,以二层为主,背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6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25竺家墩新建K19+030-K19+3302.5右 60/6815/601成两排平行分布于拟建道路右侧,以一层为主,面对公路26王家厦新建K19+400-K19+6302.1左 50/6510/401成团块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左侧,以一层为主,背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7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27小虞家厦新建K19+780-K20+1502.2左 55/7015/601成团块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左侧,以二层为主,背对公路右 6/218/324a28梅家厦新建K20+160-K20+3302.2右 50/6510/401成团块状与拟建道路交叉,以一层为主,面对公路29南厦樊川镇新建K20+840-K21+0001.9右 10/2510/404a成团块状与拟建道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8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右 44/5910/401路交叉,以一层为主,面对公路30周庄新建K21+120-K21+6301.2右 50/6540/1601成团块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右侧,以二层为主,面对公路31赵官庄新建K22+000-K22+3001.9右 15/305/204a零星分布于拟建道路右侧,部分交叉,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9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右 50/6515/601以一层为主,面对公路32油田新村樊川镇新建K22+000-K22+5001.9左109/12430/1201成团块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左侧,以二层为主,背对公路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0序号目标名称行政归属路段性质起止桩号路肩高差(m)前排距拟建道路红线/中心线(m)影响规模(户/人)评价标准敏感点及环境特征现场照片敏感点与路线的关系33钱家厦新建K23+000-K23+2402.2右117/13210/401成团块状分布于拟建道路右侧,以二层为主,面对公路注:“右”是指起点向终点路的右侧, “左”是指起点向终点路的左侧。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11.7 评价方法与工作程序1.7.1 评价方法本项目为新建,考虑到线路较长、影响面较广,但工程沿线路段特征分明,同类路段环境状况基本相似。因此,本评价采用“以点代线、点线结合、以代表性区段为主、反馈全线”的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等要求,本次评价主要采用现场调查与监测法、模型法等方法开展环评工作。主要评价环节和要素的评价方法见表 1.7-1。表 1.7-1 评价方法一览表评价环节及环境要素评价方法工程分析现场调查法、资料分析法、核查表法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声环境现状现状监测法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分析法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21.7.2 评价工作程序1、研究国家、江苏省和扬州市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2、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2、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确定工作方案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公众参与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结论接受委托、签订合同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有重大变化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3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工程建设单位:江都区交通运输局项目性质:新建项目投资:69000 万元2.2 拟建工程内容352 省道扬州江都段工程路线全长 23.5km,全线推荐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 80km/h,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2.2-1。表 2.2-1 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数量序号工程项目单位工程数量备注公路等级二级公路推荐线路线长度km23.5设计速度km/h80路基宽度m15设计交通量pcu/日夜189732032 年估算总额万元658531基本指标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2803新增永久用地亩1614主线用地亩1088停车区亩10临时用地亩5162征用土地其中取土坑亩3853拆迁房屋m232432路基填方1000m3788.48路基挖方1000m319.80挖方利用1000m317.82特殊路基处理m 45004路基、路面、防护及排水砼防护1000m2244.5大桥、特大桥m/座2149/3中、小桥m/座928/255桥梁、涵洞工程数量涵洞道92与等级公路平面交叉处46路线交叉互通处27防护排水km23.5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48绿化设计km23.52.3 路线方案项目起于江都与兴化交界处(顺接兴化段 352 省道) ,往西经武坚镇周西社区北,在黄思社区北跨越野田河、202 县道,从苏武现代往西南经小纪镇的郜庄村南,绕过小纪镇油井密集区,在樊川镇北侧跨越盐邵河、264 省道和三阳河,在樊川汽配城处接上现有308 县道,终于高邮江都交界处,路线全长 23.5km。全部为新建。2.4 拟建项目排污环节分析2.4.1 工程建设内容及排污环节拟建项目建设分主体工程、临时工程、辅助工程等,主体工程主要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排水防护工程等;临时工程主要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施工场站等。拟建项目建设流程及排污分析如图 2.4-1。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5图图 2.4-1 拟建项目建设流程及排污分析图拟建项目建设流程及排污分析图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62.5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源强估算2.5.1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 勘察设计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勘察设计阶段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项目的直接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及自然景观均会产生重大影响。理论上,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详设阶段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会产生决定性的、深远的影响。拟建公路线位的布设将永久性和临时性占用农田、鱼塘等,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业、渔业和多种经营;拟建公路线位的布设关系到居民拆迁问题,从而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路线线形、桥梁等的设计对周围环境都将有一定的影响等。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和强度特征在设计中已全部定形。具体见表 2.5-1。表 2.5-1 勘察设计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要素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性质环境影响简析声选线长期不利不可逆不合理的选线会导致路线更多的穿镇过村、靠近环境敏感点,从而使其受到交通噪声的污染。(2)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作为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是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最明显的阶段,公路施工期将进行桥梁建设,堆筑填土路基,摊铺灰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为此将在沿线设置施工便道、生产生活区、施工营地等,并设置取土场。由此将产生施工噪声。具体参见表 2.5-2。表 2.5-2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要素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性质环境影响简析施工噪声施工车辆短期可逆不利声环境阻隔影响短期不利可逆1、施工机械噪声属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对周围村庄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2、拟建项目部分筑路材料将通过汽车运输,运输车辆交通噪声将影响沿线声环境。(3)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的环境影响是项目投入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持续、长期、变化的特点。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对沿线学校和居民的干扰将加大。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见表 2.5-3。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7表 2.5-3 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要素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性质工程影响分析声环境交通噪声长期不利不可逆交通噪声将导致沿线一定范围内居民区、学校,影响人群健康,干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2.5.2 施工期污染源估算2.5.2.1 噪声施工期间最主要的污染就是噪声污染,大量施工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主要的噪声源。施工机械设备和噪声源强(数据来源于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的附录 C.3)见表 2.5-4。表 2.5-4 施工机械作业噪声源强表序号机械类型型号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max(dB)ZL40 型5901轮式装载机ZL50 型5902平地机PY160A 型5903振动式压路机YZJ10B 型5864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 型5815三轮压路机5816轮胎压路机ZL16 型5767推土机T140 型5868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 型584Fifond311ABGCO5829摊铺机VOGELE58710发电机组(2 台)FKV-7519811冲击式钻井机22 型187JZC350 型179ParkerLB1000 型(英国)288LB30 型(西筑)29012混凝土搅拌机LB2.5 型(西筑)28413建筑材料运输车辆自卸车582【1】2.5.3 营运期污染源估算2.5.3.1 噪声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8交通噪声与车况有一定关系。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本次评价采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预测交通噪声单车排放源强:1车速车速计算参考公式如式(2.5.31)和式(2.5.32)所示: (2.5.31)43211kukkukviii (2.5.32))1 (iiiimvolu式中:vi第 i 种车型车辆的预测车速,km/h;当设计车速小于 120km/h 时,该型车预测车速按比例降低; ui该车型的当量车数; i该车型的车型比; vol单车道车流量,辆/h。 mi其他 2 种车型的加权系数。 k1、k2、k3、k4 分别为系数,如表 2.5-6 所示。表 2.5-6 车速计算公式系数车型k1k2k3k4mi小型车-0.061748149.65-0.000023696-0.020991.2102中型车-0.057537149.38-0.000016390-0.012450.8044大型车-0.051900149.39-0.000014202-0.012540.70957【1】2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 Loi(1)第 i 种车型车辆在参照点(7.5m 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Loi按下式计算:小型车 LoS =12.6+34.73lgVS+L路面 (2.5.33) 中型车 LoM =8.8+40.48lgVM+L纵坡 (2.5.34) 大型车 LoL =22.0+36.32lgVL+L纵坡 (2.5.35) 式中:右下角注 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 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2)源强修正在不考虑路面修正情况下,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到本项目各路段运营期小、中、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9大车型单车平均辐射声级。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存在夜间车速高于昼间车速现象,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考虑实际情况,本项目按昼间车速的 90%计算夜间车速。拟建项目各特征年当量车数见表 2.5-7,各特征年分车型单车车速见表 2.5-8,各特征年分车型单车交通噪声源强计算见表 2.5-9。表 2.5-7 拟建项目各特征年车流量(单位:辆/h)201820242032路段车型昼夜昼夜昼夜小271 60 380 84 518 115 中19 4 26 6 34 7 起点(兴化交界)-S264大84 19 118 26 165 37 小313 69 437 97 597 133 中22 5 30 7 39 9 S264-终点大97 22 136 30 190 42 表 2.5-8 拟建项目各特征年分车型单车车速(单位:km/h)201820242032路段车型昼夜昼夜昼夜小65.7 67.7 64.2 67.5 61.9 67.3 中49.1 47.0 49.6 47.4 49.7 47.8 起点(兴化交界)-S264大48.9 47.2 49.3 47.5 49.5 47.8 小65.1 67.6 63.3 67.4 60.5 67.1 中49.4 47.2 49.7 47.5 49.6 48.0 S264-终点大49.1 47.3 49.5 47.6 49.5 47.9 表 2.5-9 各运营预测期小、中、大车型昼夜单车噪声排放源强 Lwi(dB(A)201820242032路段车型昼夜昼夜昼夜小75.7 76.2 75.4 76.1 74.8 76.1 中77.3 76.5 77.4 76.6 77.5 76.8 起点(兴化交界)-S264大83.4 82.8 83.5 82.9 83.6 83.0 小75.6 76.2 75.2 76.1 74.5 76.1 中77.3 76.5 77.5 76.7 77.4 76.8 S264-终点大83.4 82.8 83.5 82.9 83.5 83.0 【1】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0第三章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3.1 声环境敏感点现状调查拟建工程推荐路线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统计见表 1.6-4。公路两侧红线 200m范围内敏感点共 33 个,均为居民点。3.2 监测点位的布设监测点位布设原则:贯彻“以点代线、点线结合、以代表性区段为主、反馈全线”的原则,选取 13 个敏感点进行监测。其中,钱家厦设置衰减对比监测断面。其他未监测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现状,可以通过类比已监测数据获得,具体点位设置和监测要求详见表3.2-1。表 3.2-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编号名称桩号评价标准监测内容监测时段点位N1宋家庄K0+45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2强家舍K2+86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3西薛舍K4+80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4东河K6+50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5林家K7+63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6黄家舍K8+50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7黄家河K9+30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8吴陈舍K10+10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9陆庄K13+40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10许家厦K15+82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11陆家厦K18+68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12周庄K21+2101环境噪声昼、夜1 楼N13钱家厦K22+6004a、1交通噪声、环境噪声昼、夜衰减断面监测,距中心线距离20m、40m、80m、160m、200m,同时记录大中小型车车流量3.3 监测结果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2014 年 2 月 14 日2 月 15 日对各监测点位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对钱家厦设置衰减对比监测断面。具体测量时间段、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均按规范要求进行。测量结果以等效连续 A 声级和统计噪声级给出,并以等效连续 A 声级作为最终评价量监测结果见表 3.3-2。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1表 3.3-2 拟建公路沿线监测点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监测点名称主要声源监测日期测量结果 Leq(A)dB(A)现状执行标准dB(A)超标量dB(A)昼间55.2550.22 月 14 日夜间51.0456.0昼间54.955达标宋家庄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47.2452.2昼间43.8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40.845达标昼间43.755达标强家舍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41.945达标昼间45.0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40.945达标昼间45.255达标西薛舍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39.345达标昼间55.0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46.7451.7昼间55.2550.2东河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44.345达标昼间44.6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41.245达标昼间44.855达标林家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40.845达标昼间42.5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37.545达标昼间42.755达标黄家舍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36.245达标昼间49.6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41.745达标昼间49.455达标黄家河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43.045达标昼间56.7551.72 月 14 日夜间52.9457.9昼间56.8551.8吴陈舍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50.2455.2昼间39.2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33.145达标昼间39.455达标陆庄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34.245达标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2监测点名称主要声源监测日期测量结果 Leq(A)dB(A)现状执行标准dB(A)超标量dB(A)昼间51.3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44.245达标昼间51.455达标许家厦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46.4451.4昼间47.8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43.345达标昼间47.655达标陆家厦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42.445达标昼间46.455达标2 月 14 日夜间41.745达标昼间46.255达标周庄环境噪声2 月 15 日夜间42.845达标(2)交通噪声衰减断面监测结果本次评价在钱家厦以西现有 264 省道旁进行交通噪声衰减断面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3-3。 表 3.3-3 现有 264 省道交通噪声衰减断面监测结果与分析 单位:dB(A)与公路中心线距离(m)监测日期时段车流量(辆/min)204080160200昼间中小型车:3大型车:361.857.453.852.951.32014 年2 月 14 日夜间中小型车:1大型车:459.855.453.451.249.8昼间中小型车:1大型车:668.264.360.759.856.52014 年2 月 15 日夜间中小型车:2大型车:763.159.755.953.851.0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33040506070204080160200与公路中心线的距离(m)监测声级(dB(A))2014年2月14日昼间2014年2月14日夜间2014年2月15日昼间2014年2月15日夜间图 3.3-1 现有 264 省道交通噪声衰减断面分布曲线根据表 3.3-3 所示监测结果绘制交通噪声衰减断面分布曲线,见图 3.3-1。3.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由表 3.4-2 所列声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的结果,对拟建公路沿线地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如下: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 12 个声环境监测点的昼间 LAeq 级介于 39.2dB56.8dB,夜间 LAeq 级介于 33.1dB52.9dB。除宋家庄、吴陈舍、东河和许家厦外,其余声环境监测点的昼间和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 类区标准,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宋家庄、吴陈舍、东河和许家厦昼间超标 0.2dB1.8dB,夜间超标1.4dB7.9dB,主要噪声源为社会生活噪声。现有 264 省道公路两侧 4a 类区的昼间监测声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夜间监测声级超标 0.4dB8.1dB(A);1 类区昼间监测声级超标 1.5dB(A)4.8dB(A),夜间监测声级超标约 5dB(A)9dB(A)。说明现有 264 省道对公路两侧的声环境质量已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处于农村地区,敏感点均无显著噪声源,主要噪声为人们的生活噪声;个别敏感点临近 S264,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存在超标现象。总体上,拟建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较差。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4第四章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1 主要噪声源强及其影响范围施工噪声可近似看作点声源处理,利用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以估算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 式中:Lp距声源 r 处的施工机械作业噪声预测值,dB; Lpo距声源 r0处的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参考声级,dB。公路工程施工机械作业噪声的污染程度预测结果详见表 4.1-1 所示。【6】表 4-1 主要施工机械作业噪声预测值 单位:dB(A)距施工机械距离(m)机械种类1252040100150200300式装载机90767059565350平地机90767059565350振动式压路机86726655534947三轮压路机81676150474441轮胎压路机76625645423936推土机86726655524946挖掘机84706453504744摊铺机82686251484542发电机989284706453504744冲击式钻井机878173595342393633混凝土搅拌机9082686251484542材料运输车辆826862514845424.1.2 施工噪声影响评价表 4-2 主要施工机械作业噪声达标距离预测值达标距离(m)4a 类2 类0 类机械种类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轮式装载机33117892002006000lg20rrLLpop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5平地机3311789200200600振动式压路机2410060130130400三轮压路机176036100100220轮胎压路机1036246060130推土机2410060130130400挖掘机218550110110310摊铺机187040100100250发电机208050110110320冲击式钻井机728194444102混凝土搅拌机187040100100250材料运输车辆187040100100250从表 4-1 列出的主要施工机械作业噪声预测值,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结果:(1)白天距离主要施工作业机械 40m 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将超过 4a 类标准;(2)夜间距离主要施工作业机械 150m 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将超过 4a 类标准。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有较多的敏感点,因此施工噪声对这些居民将造成影响,尤其是夜间。本项目沿线部分区域的施工场地受到实际情况限制而不能远离敏感点,势必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视具体情况采取一些措施。另一方面,施工物料运输车辆行使产生的交通噪声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经验分析,运输车辆行驶噪声将对运输道路沿线两侧各 50m 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产生比较显著的污染影响。特别是夜间物料运输车辆会干扰居民生活。4.2 营运期声环境预测与评价4.2.1 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中的公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模式。(1)第 i 类车等效声级的预测16lg105 . 7lg10lg10)()(210LrTVNLhLiiiEieq式中:Leq(h)i第 i 类车小时等效声级,dB(A) ; 第 i 型车速度为 Vi,km/h;水平距离为 7.5m 处的能量平均 A 声级,dB(A) ;iEL)(0Ni 昼间、夜间通过某个预测点的第 i 类车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6r 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7Vi 第 i 类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T 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1、2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段的张角,弧度,见下图所示。L由其它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 ,按下式计算:L=L1-L2+L3L1=L坡度+L路面L2=Aatm+Agr+Abar+AmiscL1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 ;L坡度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值,dB(A) ;L路面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值,dB(A) ;L2声波传播途径中引起的修正量,dB(A) ;L3由反射引起的修正量,dB(A) ;(2)总车流等效声级的预测小中大)(1 . 0)(1 . 0)(1 . 0101010lg10)(hLhLhLeqeqeqeqTL4.2.2 修正量和衰减量的计算(1)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L1纵坡修正值L坡度:大型车:L坡度=98 dB(A)中型车:L坡度=73 dB(A)小型车:L坡度=50 dB(A)式中 为公路纵坡坡度,%路面修正值L路面:无大的坡度,混凝土路面为 0。(2)障碍物衰减量 Abar:声屏障衰减量 Abar: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8无限长声屏障按下式计算:dBcfttttdBcftttarctgtAbar1340,1ln213lg101340,11413lg10222采用 500Hz 计算得到的屏障衰减量近似作为 A 声级的衰减量。有限长声屏障按上式计算后,按下图修正。修正后的 Abar取决于遮蔽角 /。(a)修正图(b)遮蔽角声影区衰减量计算当预测点处于声照区时,Abar=0;当预测点处于声影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