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课后习题答案[115页]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34793202 上传时间:2021-10-23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27.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 课后习题答案[1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后习题答案[1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后习题答案[1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 控制系统概述【课后自测】1-1 试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并比较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缺点。解:开环控制半自动、全自动洗衣机的洗衣过程。工作原理:被控制量为衣服的干净度。洗衣人先观察衣服的脏污程度,根据自己的经验,设定洗涤、漂洗时间,洗衣机按照设定程序完成洗涤漂洗任务。系统输出量(即衣服的干净度)的信息没有通过任何装置反馈到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不起作用,因此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卫生间蓄水箱的蓄水量控制系统和空调、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以卫生间蓄水箱蓄水量控制为例,系统的被控制量(输出量)为蓄水箱水位(反应蓄水量)。水位由浮子测量,并通过杠杆作用于供水阀门(即反馈至输入端),控制供水量,形成闭环控制。当水位达到蓄水量上限高度时,阀门全关(按要求事先设计好杠杆比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一旦用水,水位降低,浮子随之下沉,通过杠杆打开供水阀门,下沉越深,阀门开度越大,供水量越大,直到水位升至蓄水量上限高度,阀门全关,系统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缺点如下表控制系统优点缺点开环控制简单、造价低、调节速度快调节精度差、无抗多因素干扰能力闭环控制抗多因素干扰能力强、调节精度高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1-2 自动控制系统通常有哪些环节组成?各个环节分别的作用是什么? 解: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被控对象、给定元件、检测反馈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和执行元件。各个基本单元的功能如下: (1)被控对象又称受控对象或对象,指在控制过程中受到操纵控制的机器设备或过程。(2)给定元件可以设置系统控制指令的装置,可用于给出与期望输出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3)检测反馈元件测量被控量的实际值并将其转换为与输入信号同类的物理量,再反馈到系统输入端作比较,一般为各类传感器。(4)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并产生反应两者差值的偏差信号。常用的比较元件有差动放大器、机械差动装置和电桥等。(5)放大元件当比较元件产生的偏差信号比较微弱不足以驱动执行元件动作时,可通过放大元件将微弱信号作线性放大。如电压偏差信号,可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晶闸管等组成的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级加以放大。(6)执行元件用于驱动被控对象,达到改变被控量的目的。用来作为执行元件的有阀、电动机、液压马达等。(7)校正元件:又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以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1-3 试阐述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概括来讲,就是要求系统具有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稳定性是对系统最基本的要求,不稳定的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不能实现预定控制任务。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与外界因素无关。所谓稳定性是指:当受到外作用后(系统给定值发生变化或受到干扰因素影响),系统重新恢复平衡的能力以及输出响应动态过程振荡的振幅和频率。简单来讲,若一个系统稳定,则当其在外部作用下偏离原来的平衡状态,一旦外部作用消失,经过一定时间,该系统仍能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反之,系统不稳定。准确性是衡量系统控制精度的指标,用稳态误差来表示。当系统达到稳态后,稳态误差可由给定值与被控量稳态值之间的偏差来表示,误差越小,表示系统的输出跟随给定输入信号的精度越高。快速性反应系统输出响应动态过程时间的长短,表明系统输出信号跟踪输入信号的快慢程度。系统响应越快,说明系统的输出复现输入信号的能力越强,表明性快速性越好。在同一个系统中,上述三方面的性能要求通常是相互制约的。1-4 直流发电机电压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1-17(a)为开环控制,图1-17(b)为闭环控制。发电机电动势与原动机转速成正比,同时与励磁电流成正比。当负载变化时,由于发电机电枢内阻上电压降的变化,会引起输出电压的波动。(1)试说明开环控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原动机转速的波动和负载的变化对发电机输出电压的影响。(2)试分析闭环控制的控制过程,并与开环控制进行比较,说明负载的作用。(a) (b)图1-17 直流发电机电压控制系统解:(1)这是一个通过调节原动机励磁,控制输出电压的直流发电机系统。控制作用的实现是输入信号电压控制原动机励磁的电压输出,再有原动机励磁的输出电压控制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进一步带动负载工作。由于发电机电动势与原动机转速成正比,同时与励磁电流成正比,所以当原动机转速降低时,发电机输出电压同时降低。当负载增加时,输出电压同样降低。(2)该闭环控制系统反馈信号从输出电压得到直接送入电源输入端,形成负反馈控制。当发电机输出电压减小时,原动机励磁增加,进而使发电机输出电压回升。1-5 图1-18所示为水位控制系统,分析系统工作原理,指出系统被控对象、被控量、控制器、检测反馈元件、执行元件、给定输入量、干扰量、输出量,并画出系统原理方框图。图1-18 水位控制系统解:被控对象:水池;被控量:水位;控制器:放大器;检测反馈元件:浮子、电位器;执行元件:电动机,减速器,阀门;给定输入量:给定水位;干扰量:输出流量与输入流量的变化;输出量:实际水位。系统工作原理:当输入流量与输出流量相等时,水位的实际测量值和给定值相等,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电动机无输出,阀门位置不变。当输出流量增加时,系统水位下降,通过浮子检测后带动电位器抽头移动,电动机获得一个正电压,通过齿轮减速器传递,使阀门打开,从而增加入水流量使水位上升,当水位回到给定值时,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又会回到零,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反之易然。系统原理方框图:1-6 图1-19所示为仓库大门控制系统,试说明大门开启和关闭的工作原理。当大门不能全开或全关时,应该如何调整。图1-19 仓库大门控制系统解:当给定电位器和测量电位器输出相等时,放大器无输出,门的位置不变。假设门的原始平衡位置在关状态,门要打开时,“关门”开关打开,“开门”开关闭合。给定电位器与测量电位器输出不相等,其电信号经放大器比较放大,再经伺服电机和绞盘带动门改变位置,直到门完全打开,其测量电位器输出与给定电位器输出相等,放大器无输出,门的位置停止改变,系统处于新的平衡状态。系统方框图如解图所示。元件功能电位器组将给定“开”、“关”信号和门的位置信号变成电信号。为给定、测量元件。放大器、伺服电机将给定信号和测量信号进行比较、放大。为比较、放大元件。绞盘改变门的位置。为执行元件。门被控对象。系统的输入量为“开”、“关”信号;输出量为门的位置。当大门不能全开或全关时,应该调整电位器组。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课后自测】2-1式中,是输入量,是输出量;,为中间变量;,为常数。画出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解:对取拉氏变换可得进一步变换可得上式分别作出动态结构图可得将上面四部分组合可得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为求出系统传递函数为22 试用复阻抗法求题22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 (a) (b) (c) (d)图2-60 题22有源网络和无源网络图 解:题目中要求利用复阻抗法求电路传递函数,分别计算如下:(a)(b)(c)根据理想运算放大器虚短和虚短可得(d)根据理想运算放大器虚短和虚短可得23若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脉冲传递函数。解:根据题意可得系统输入信号为,对应,输出信号为,对应,则系统传递函数为系统脉冲传递函数为24已知结构图如题24图所示,求传递函数。图2-61 题24控制系统结构图解:欲求传递函数,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根据等效的系统结构图可得欲求传递函数,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根据等效的系统结构图可得欲求传递函数,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根据等效的系统结构图可得欲求传递函数,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根据等效的系统结构图可得25 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题25图所示,试求(1)系统闭环传递函数;(2)当,和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时,输出不受干扰信号的影响。图2-62 题26控制系统结构图解:(1)欲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令,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绘制相应的信号流图为系统有两条回路和,回路增益分别为、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有两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通道的增益为,余子式的增益为,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输出不受干扰信号的影响,即,令,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26某系统动态结构图如题26图所示,其中为输入量,为扰动量,为输出量,求系统总的输出的表达式。图2-63 题26某控制系统结构图 解:系统总输出由求得,需要分别求出和欲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令,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系统有四条回路,回路增益分别为、其中和不相接触,则这一对两两不想接触回路的回路增益乘积为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及其余子式分别为,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欲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令,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系统有四条回路,回路增益分别为、其中和不相接触,则这一对两两不想接触回路的回路增益乘积为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及其余子式分别为,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7 如题27图所示为一系统结构图,试通过结构图简化求取系统传递函数,。图2-64 题27某控制系统结构图解:欲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欲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欲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欲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对原系统结构图等效可得28已知系统的信号流图题如28图所示,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a) (b)(c)图2-65 题28系统的信号流图 解:(a)系统有三条回路,回路增益分别为、其中和不相接触,则这一对两两不想接触回路的回路增益乘积为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有两条前向通路,其增益及其余子式分别为,余子式,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b) 系统有五条回路,回路增益分别为、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只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c)系统有三条回路,回路增益分别为、其中和不相接触,则这一对两两不想接触回路的回路增益乘积为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只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9已知系统的信号流图如题29图所示,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若,为使上述传递函数保持不变,应如何修改?图2-66 题29某系统的信号流图解:(1)系统有三条回路,回路增益分别为、无两两不想接触回路,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只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若,则系统三条回路增益分别为、系统前向通路增益为,余子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题目要求系统传递函数保持不变,则有计算可得210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题210图所示,试求出它们的传递函数。 (a) (b) (c) (d) (e) (f)(g)图2-67 题210 控制系统结构图解:(a)系统动态结构图中发生交叉连接,为消除交叉,可将前向通道中两相邻比较点互换位置,等效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计算可得系统传递函数为(b)系统动态结构图中未发生交叉连接,利用并联和反馈即可求出系统传递函数为(c) 根据系统动态结构图画出等效信号流图如图所示系统只有一条回路,回路增益为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有两条前向通路,其通道增益分别为,余子式,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d)系统动态结构图可等效为计算可得系统传递函数为(e)根据系统动态结构图画出等效信号流图如图所示 系统有两条回路,回路增益分别为、无两两不想接触回路,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只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f)根据系统动态结构图画出等效信号流图如图所示系统有两条回路,回路增益分别为、无两两不想接触回路,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有四条前向通路,其通道增益分别为,余子式,余子式,余子式,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根据系统动态结构图画出等效信号流图如图所示系统有三条回路,回路增益分别为、无两两不想接触回路,则该系统的特征式为系统有两条前向通路,其通道增益分别为,余子式,余子式用梅逊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是域分析法【课后自测】3-1 一阶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为开环放大系数,为反馈系数。设,试求系统单位阶跃作用下的调节时间()。如果要求调节时间为0.1秒,设开环放大系数不变试求反馈系数图3-35题3-1图解:由结构图得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系统误差要求为,则调节时间将,带入可得秒若要求调节时间为0.1秒,计算值。此时,解得3-2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求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响应。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对照二阶系统的标准形式,得,因而可求得,因此有,代入欠阻尼状态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可得3-3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求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响应。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对照二阶系统的标准形式,得,因而可求得,又有,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经拉氏反变换可得3-4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试确定系统特征参数与实际参数的关系。(2)当时,求系统的峰值时间、调节时间和超调量。(3)欲使超调量为16%,当不变时,应该如何取值。解:(1)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对照二阶系统的标准形式,得,因而可求得,(2)当时,代入可得,秒秒(3)由题意可得解得3-5 已知单位负反馈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试确定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图3-36 题3-5图解:由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可知可解得可解得代入二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标准形式可得3-6 已知系统结构如图所示,试求取值多少是,系统才能稳定。图3-39 题3-6图解:由系统结构图可得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可得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若要求系统稳定,闭环特征方程系数需大于零,可得列写劳斯表为根据劳斯稳定判据,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综合得3-7 已知系统结构如图所示,欲使系统具有以上的稳定裕度,试确定的取值范围。图3-38题3-7图解:根据题意可得,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闭环特征方程为整理形式可得欲使系统具有以上的稳定裕度,将代入原闭环特征方程,得整理上可得根据劳斯稳定判据,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所以的取值范围是3-8 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1)(2)试确定系统稳定时的取值范围。解:(1)根据题意可得,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闭环特征方程为整理形式可得根据劳斯稳定判据,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2)根据题意可得,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闭环特征方程为整理形式可得根据劳斯稳定判据,计算可得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3-9 已知系统闭环特征方程如下:(1)(2)(3)(4)试用劳斯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如不稳定指出s有半平面上根的个数。并用MATLAB软件求其特征根进行验证。解:(1)列出劳斯表由劳斯表可见,第一列元素的符号改变了两次,表示有两个正实部根(右根),相应的系统为不稳定。MATLAB软件求其特征根为: p=1 3 10 40; roots(p)ans = -3.4557 0.2279 + 3.3946i 0.2279 - 3.3946i(2)列出劳斯表由劳斯表可见,第一列元素的符号改变了两次,表示有两个正实部根(右根),相应的系统为不稳定。MATLAB软件求其特征根为: p=1 3 1 3 1; roots(p)ans = -2.9656 0.1514 + 0.9885i 0.1514 - 0.9885i -0.3372 (3)列出劳斯表由劳斯表可见,第一列元素的符号改变了两次,表示有两个正实部根(右根),相应的系统为不稳定。MATLAB软件求其特征根为: p=1 6 3 2 1 1; roots(p)ans = -5.5171 -0.5007 + 0.4636i -0.5007 - 0.4636i 0.2593 + 0.5675i 0.2593 - 0.5675i(4)列出劳斯表由于这一行的元素全为零,使得劳斯表无法往下排列。可由上一行的元素作为系数组成辅助多项式对求导,得用系数8和16代替全零行中的零元素,并将劳斯表排完。由上表可知,第一列元素的符号没有变化,表明该特征方程在s右半平面上没有特征根。但这一行的元素全为零,表明有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实根和(或)共轭根。MATLAB软件求其特征根为: p=1 2 6 8 10 4 4; roots(p)ans = 0.0000 + 1.8478i 0.0000 - 1.8478i -1.0000 + 1.0000i -1.0000 - 1.0000i 0.0000 + 0.7654i 0.0000 - 0.7654i3-10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求系统的稳态位置误差系数、稳态速度误差系数和稳态速度误差系数,并确定当输入信号为和时系统的稳态误差。(1)(2)(3)(4)解:(1)劳斯判据判断可得该系统稳定,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分别求出系统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此时时,静态速度误差系数,此时时,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此时时,(2)劳斯判据判断可得该系统稳定,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分别求出系统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此时时,静态速度误差系数,此时时,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此时时,(3)劳斯判据判断可得该系统稳定,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分别求出系统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此时时,静态速度误差系数,此时时,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此时时,(4)劳斯判据判断可得该系统不稳定3-11 一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若要求(1)跟踪单位斜坡输入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2(2)设该系统为三阶系统,其中一对复数闭环极点为求满足上述要求的开环传递函数。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系统是I型三阶系统,因而令其开环传递函数因为按照定义相应闭环传递函数为:可得所求开环传递函数为3-12 已知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其中试求(1)在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2)在和同时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图3-39 题3-12图解:(1)当系统输入信号为时,系统结构图等效为根据系统等效结构图可以得出,此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闭环特征方程为,劳斯稳定判据可得系统稳定。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此时(2)当系统输入信号为时,系统结构图等效为由动态结构图可得由动态结构图可得3-13 已知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其中(1)当和,求系统的稳态误差,并进行比较。(2)在扰动作用点之前的前向通道中引入积分环节对结果有什么影响,在扰动作用点之后引入积分环节对结果又有什么影响。图3-40 题3-13图解:(1)当系统输入信号为时,系统结构图等效为根据系统等效结构图可以得出,此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闭环特征方程为。当和时,可分别判断系统均能达到稳定。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此时当和时,系统给定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分别为0.2和当系统输入信号为时,系统结构图等效为由动态结构图可得当和时,系统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分别为0.08和综上可得当,系统稳态误差为当,系统稳态误差为(2)扰动作用点之前的前向通道积分环节数与主反馈通道积分环节之和决定系统响应扰动作用的型别,与扰动作用点之后的前向通道积分环节数无关。如果在扰动作用点之前的前向通道或主反馈通道中设置个积分环节,必可消除系统在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第4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课后自测】4-1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如图所示,试绘制系统概略根轨迹图图4-17 题4-1图解:4-2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试用相角条件证明该系统的根轨迹通过点(2)求在闭环极点时系统的根轨迹增益解:(1)若点s1在根轨迹上,则点s1应满足相角条件GsHs=(2k+1),如图所示,对于s1=-1+j3 ,由相角条件Gs1Hs1=0-1+j3+1-1+j3 +2-1+j3+4=0-2-3-6=- 满足相角条件,因此s1=-1+j3=-1在根轨迹上。将s1代入幅值条件:Gs1H(s1)=K*-1+j3+1-1+j3+2-1+j3+4=1解出K*=124-3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绘制系统的根轨迹(1)(2)解:(1) n=3,m=0,总共3条根轨迹,其中极点分别为P1=-1,P2=-3,P3=-5 确定实轴上轨迹-,-5,-3,-1 渐近线a=(2k+1)n-m=(2k+1)3=-3, k=-13, k=0, k=1a=j=1n-Pj-i=1m(-Zi)n-m=-93=-3 确定根轨迹分离点Ds=s+1s+3s+5+k0=0,令dk0ds=0,d=-1.85确定根轨迹与虚轴交点,令s=j代入特征方程,23-2=0k0-92+15=0=4.8k0=192画出根轨迹图如下(2) n=3,m=1,总共3条根轨迹,一条趋于零点,两条趋于无穷远,其中零极点分别为P1=0,P2=-5,P3=-10,Z1=-8 确定实轴上轨迹-10,-8,-5,0 渐近线a=(2k+1)n-m=(2k+1)2=2, k=0-2, k=-1a=j=1n-Pj-i=1m(-Zi)n-m=-3.5 确定根轨迹分离点1d+8=1d+1d+5+1d+10得出d=-2.66画出根轨迹图如下4-4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绘制系统的根轨迹(1)(2)解(1)n=4,m=2,总共4条根轨迹,两条趋于零点,两条趋于无穷远,其中零极点分别为P1=-1+j,P2=-1-j,P3=-4+j3,P4=-4-j3,Z1=-1+j3,Z1=-1-j3实轴上无轨迹 渐近线a=(2k+1)n-m=(2k+1)4=-2, k=-12, k=032, k=1a=j=1n-Pj-i=1m(-Zi)n-m=-4出射角和入射角 P3=-P1P3-P2P3-P4P3+Z1P3+Z1P4=-180-arctan43-180-arctan23-90+180-arctan3-33+180-arctan3+33=223P4=-223P1=-P3P1-P4P1-P2P1+Z1P1+Z1P1=-180-arctan43-180-arctan23-90+90+90=-3.2P2=3.2Z1=-Z2Z1-P1Z1+P2Z1+P3Z1+P4Z1=-90+90+90+180-arctan3-33+180-arctan3+33=189.5Z2=-189.5画出根轨迹图如下:(2) n=3,m=1,总共3条根轨迹,一条趋于零点,两条趋于无穷远,其中零极点分别为P1=0,P2=-2,P3=-5,Z1=-8 确定实轴上轨迹-8,-5,-2,0 渐近线a=(2k+1)n-m=(2k+1)2=2, k=0-2, k=-1a=j=1n-Pj-i=1m(-Zi)n-m=0.5 确定根轨迹分离点1d+8=1d+1d+5+1d+2得出d=-0.95确定根轨迹与虚轴交点,令s=j代入特征方程,(10-2+k0)=08k0-72=0=8.9k0=70画出根轨迹图如下4-5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若已知一对复数主导极点的阻尼比,求对应的根轨迹增益,相对应的主导极点和另一极点解:,=45,因而设一对主极点-a,ja,(-a,-ja)arctana2-a+arctana4-a+135=180根据三角和公式得:a2-a+a4-a1-a2-aa4-a=1得 a=0.764一对主极点分别为(-0.764,j0.764),(-0.764,-j0.764)K=s-p1s-p2s-p3=0.7642+0.7642+(2-0.764)2+0.7642+(4-0.764)2+0.7642=4.93s1+s2+s3=p1+p2+p3=-6s3=-6+20.764=-4.484-6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试用MATLAB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图,并确定系统稳定的值范围(2)若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则根轨迹有什么变化?系统的稳定性有什么变化?(1)num=1;den=1,3,0,0; rlocus(num,den);系统不稳定(2) num=1,2;den=1,3,0,0; rlocus(num,den);根轨迹全部在左半平面,变为完全稳定系统4-7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试用MATLAB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图,并确定系统稳定的值范围(2)若增加一个开环极点,则根轨迹有什么变化?系统的稳定性有什么变化? num=1;den=1,3,0; rlocus(num,den);系统稳定,k范围(0-)num=1;den=1,4,3,0; rlocus(num,den);稳定性变差,是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缩小,(0-11.8)4-8 设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试画出以a为参量的系统根轨迹,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解:1+as3+4s2+4s=0等效开环传递函数G1s=as(s+2)2 n=3,m=0,总共3条根轨迹,其中极点分别为P1=0,P2=P3=-2 确定实轴上轨迹-,-2,-2,0 渐近线a=(2k+1)n-m=(2k+1)3=-3, k=-13, k=0, k=1a=j=1n-Pj-i=1m(-Zi)n-m=-43 确定根轨迹分离点Ds=s(s+2)2+a=0,令dD(S)ds=0,d=-0.67确定根轨迹与虚轴交点,令s=j代入特征方程,4-3=0a-42=0=2a=16画出根轨迹图如下a从0连续变到16时,系统是稳定的,之后系统不稳定。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课后自测】5-1 频率特性有哪几种分类方法?解: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实频特性和虚频特性。5-2 采用半对数坐标纸有哪些优点?解:可以简化频率特性的绘制过程,利用对数运算可以将幅值的乘除运算化为加减运算,并可以用简单的方法绘制近似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5-3 从伯德图上看,一个比例加微分的环节与一个比例加积分的环节串联,两者是否有可能相抵消。若系统中有一个惯性环节使系统性能变差,那再添加一个怎样的环节(串联)可以完全消除这种影响,它的条件是什么?解:一个比例加微分的环节与一个比例加积分的环节串联,两者是有可能相抵消;。若系统中有一个惯性环节使系统性能变差,那再添加一个一阶微分环节(串联)可以完全消除这种影响,两个环节的时间常数相同即可。5-5 为什么要求在c附近L()的斜率为-20dB/dec?解:目的是保证系统稳定性,若为-40 dB/dec,则所占频率区间不能过宽,否则系统平稳性将难以满足;若该频率更负,闭环系统将难以稳定,因而通常取-20dB/dec。5-6 已知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并测得=1 rad/s、幅频、相频=-/4。试问放大系数K及时间常数T各为多少?解:频率特性为:Gj=KjT+1幅频和相频分别为:G(j1)=K1+T2=1221=-arctanT=-4得到:K=12,T=15-7 当频率1=2 rad/s、2=20 rad/s时, 试确定下列传递函数的幅值和相角:解:(1)G1j=10j=-j10G1(j)=101=-901=2 rad/s时,G1(j)=102=5 ,1=-901=20 rad/s时,G1(j)=1020=0.5 ,1=-90(2)G2j=1j(0.1j+1)=1j-0.12G2j=11+0.0122=arctan101=2 rad/s时,G2(j)=121+0.0122=0.492=arctan102=78.71=20 rad/s时,G2(j)=1201+0.01202=0.022=arctan1020=26.65-8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当把下列信号作用在系统输入端时,求系统的稳态输出。(1) r(t)=sin(t+30)(2) r(t)=2 cos(2t-45)(3) r(t)=sin(t+30)-2 cos(2t-45)【解】: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根据频率特性的定义,以及线性系统的迭加性求解如下:(1)(2)(3)5-9 若某系统在输入信号r(t)=1(t)的作用下,其输出量c(t)为 t0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G(s)和频率特性G(j)的表达式。解:单位阶跃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拉氏变换为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将代入传递函数可得 5-10 试求下列各系统的实频特性、虚频特性、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解:(1)Gj=P+jQ=2(j+1)(2j+1)=-292+1+j-692+1G(j)=2592+1=arctan3=71.62Gj=P+jQ=2j(j+1)(2j+1)=-6(92+1)+j2(92+1)G(j)=25(92+1)=arctan-13=-18(3)Gj=P+jQ=2j2(j+1)(2j+1)=2(92+1)2+j6(92+1)2G(j)=25(92+1)2=arctan3=71.65-11 已知各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绘制各系统的开环对数幅相特性曲线。 解:(1) 把各典型环节对应的交接频率标在轴上,交接频率分别为0.2,0.5,1; 画出低频段直线。斜率为-20dBdec,其延长线过点(1,40); 由低频段向高频段延续,每经过一个交接频率,根据不同环节特点,斜率作适当改变,这样画出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根据典型环节特性,得相频范围为-90-270,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分析,画出的对数福相特性曲线如下:(2)把各典型环节对应的交接频率标在轴上,交接频率分别为0.1, 1;画出低频段直线。斜率为-40dBdec,其延长线过点(1,46);由低频段向高频段延续,每经过一个交接频率,根据不同环节特点,斜率作适当改变,这样画出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根据典型环节特性,得相频范围为-180-360,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分析,画出的对数福相特性曲线如下:(3)把各典型环节对应的交接频率标在轴上,交接频率分别为0.1,0.2,1, 5;画出低频段直线。斜率为-40dBdec,其延长线过点(1,-16);由低频段向高频段延续,每经过一个交接频率,根据不同环节特点,斜率作适当改变,这样画出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根据典型环节特性,得相频范围为-180-540,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分析,画出的对数福相特性曲线如下:5-12 已知系统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58所示,试写出它们的传递函数。-20dB/dec-20dB/dec解:(a) ;(b) ;(c) (d) (e) (f) 5-13 已知三个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5-59所示。试写出它们的传递函数并粗略地画出各传递函数所对应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和奈氏曲线。图5-59 习题5-13图解:(a)Gs=K(s1+1)(s2+1)20lgK=40K=100Gs=100(s1+1)(s2+1)(b)Gs=K(s1+1)s2(s2+1)K=02=13(c)Gs=Ks(s2+1)(s3+1)20lgK1=0K=115-14 设系统开环幅相特性曲线如习题5-60图所示,试判别系统稳定性。其中p为开环传递函数的右极点数,为开环的积分环节数。图5-60 习题5-14图解(a)开环幅相曲线G(j)在-,-1正负穿越次数之差12-0=P2,故闭环系统稳定。(b)开环幅相曲线G(j)在-,-1正负穿越次数之差12-0P2,故闭环系统不稳定。(c)开环幅相曲线G(j)在-,-1正负穿越次数之差12-0P2,故闭环系统不稳定。(d)起点逆时针增补一条180曲线后,开环幅相曲线G(j)在-,-1正负穿越次数之差1-0P2,故闭环系统不稳定。(e)起点逆时针增补一条90曲线后,开环幅相曲线G(j)在-,-1正负穿越次数之差1-0=P2,故闭环系统稳定。(f)起点逆时针增补一条180曲线后,开环幅相曲线G(j)在-,-1正负穿越次数之差0-1P2,故闭环系统不稳定。(g)开环幅相曲线G(j)在-,-1正负穿越次数之差12-0=P2,故闭环系统稳定。(h)开环幅相曲线G(j)在-,-1正负穿越次数之差1-0=P2,故闭环系统稳定。(i)起点逆时针增补一条270曲线后,开环幅相曲线G(j)在-,-1正负穿越次数之差32-0P2,故闭环系统不稳定。5-15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系统开环极坐标图,并判断其稳定性。 解(1)n=2,m=0,=0的最小相位系统奈氏图起点终点刻画出,根据奈氏稳定判据,N+-N-=0-0=P2,系统稳定。(2)n=3,m=0,=1的最小相位系统奈氏图起点终点刻画出,根据奈氏稳定判据,从起始时刻逆时针增补90曲线, Gj=250jj+5j+15=250-20+j2-7525+22+225令虚部等于零,2-75=0,得2=75与实轴交点P=250-2025+22+225=-530N+-N-=0-0=P2,系统稳定。(3)n=3,m=1,=1的最小相位系统奈氏图起点终点刻画出,根据奈氏稳定判据,从起始时刻逆时针增补90曲线,N+-N-=0-0=P2,系统稳定。(4)Gj=0.5j2j-1幅频特性A=0.51+42相频特性=-90-arctan(-2)按作图法作出奈奎斯特曲线,然后从起点逆时针修正90,修正后的图如图所示。 由于系统有一个不稳定极点,故p=1。根据稳定判据N+-N-=12=P2,则系统稳定,但实际上,曲线是顺时针方向绕(-1,j0)点的,所以系统不稳定。5-16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系统开环对数幅相图,并判断其稳定性。解:(1)由伯德图得到N=N+-N-=0-0=P2,系统稳定(2)由伯德图得到N=N+-N-=0-1P2=02,系统不稳定系统不稳定(3)由伯德图得到N=N+-N-=0-0=P2=02,系统稳定(4)由伯德图得到N=N+-N-=0-0P2=12,系统不稳定: 5-17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采用奈氏稳定判据确定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解:(1)由系统开环传递函数p=0(2)绘制开环系统极坐标图起点:Gkj0=-90终点:Gkj=0-270与坐标轴交点Gj=-4k(1+2)(1+92)-jk(1-32)(1+2)(1+92)令虚部等于零 3x2=1,得到x=0.58Rex=-4k(1+2)(1+92)x=0.58=-34kRe()0,当x时,Im()x时,Im()0(3)奈奎斯特判据判稳型系统,需作增补线,从=0+开始,逆时针旋转90到实轴,作半径为无穷大的圆弧,如下图所示。 -34k43R=-1Z=P-2R=20系统不稳定 -34k-1时,0k43R=0Z=P-2R=0当0k43 时,系统才会稳定。5-18 已知系统的结构如图5-61所示,试绘制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并求此系统的相位稳定裕量。 图5-61 习题5-18图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下:由对数幅频渐近线近似计算穿越频率相角裕量 系统闭环稳定。5-19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 K=1时,求系统的相角裕度;(2) K=10时,求系统的相角裕度;(3)讨论开环增益的大小对系统相对稳定性的影响。解:(1) K=1GjcH(jc)=1GjcH(jc)=1jc(1+jc)(0.2jc+1)=1c(1+0.04c2)(1+c2)=1c=0.78c=-90-arctanc-arctan0.2c=-137=180+c=43(2) ) K=10GjcH(jc)=10jc(1+jc)(0.2jc+1)=10c(1+0.04c2)(1+c2)=1c=2.86c=-90-arctanc-arctan0.2c=-191=180+c=-11 (3)开环增益越大,系统的稳定性越差。5-20 略5-21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试确定使系统相角裕度等于45的值及K值。解(1)令 由 (2)令由 5-22 已知典型型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5-63所示,该系统的相位裕量为多少?若要求该系统的相位裕量为最大,其开环增益应为多大?问此时max为多少(已知1=6rad/s,2=150rad/s)。图5-63 习题5-22图解:20lgK=400K=100Gs=100(1+16s)s2(1+1150s)G(jc)=100(1+16jc)jc2(1+1150jc)=1001+(16c)2c21+(1150c)2=1K=32112+32=1003=c=17c=arctan16c-180-arctan1150c=-116=180+c=645-23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确定使系统幅值裕度等于20dB的K值。解:令 5-24 闭环控制系统如习题5-64图所示,试判别其稳定性。图5-64 习题5-24图解:方法一:时域分析法得特征方程为 系统不稳定。方法二:采用频域分析法计算。开环传递函数为计算幅值穿越频率计算相角裕量 结论:系统不稳定。5-25 已知系统的结构如图5-65所示。试用奈氏稳定判据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并求,其中K1=0.5,G(s)=2/(s+1)。 图5-65 习题5-25图解:Kg=15,-180第6章 线性系统校正与设计【课后自测】6-1 什么叫系统校正?系统校正有哪些类型?进行校正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用改变系统开环增益的办法来实现?解:所谓系统校正是指在不改变系统基本部件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校正装置,确定参数,满足系统所要求的各项性能要求。系统校正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三种。进行校正的实质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定的机构或装置,使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发生变化,即改变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从而改变系统的运行特性,使校正后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实际要求。增大系统的开环增益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但是系统的动态性能将破坏,甚至有可能不稳定。6-2 比例串联校正调整的是什么参数?它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解:比例串联校正调整的是系统的开环增益,它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但是系统的动态性能将破坏,甚至有可能不稳定。6-3 比例-微分串联校正调整系统的什么参数?它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解:比例-微分串联校正调整系统的比例系数和微分系数,它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小稳态误差。6-4 比例-积分串联校正调整系统的什么参数?它使系统在结构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它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解:比例-积分串联校正调整系统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它可以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6-5 比例-积分-微分串联校正调整系统的什么参数?它使系统在结构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它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解:比例-积分-微分串联校正同时调整系统的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增大比例系数将加快系统的响应,但过大的比例系数会使系统出现较大的超调并产生振荡,使稳定性变差;积分可以消除稳态误差,它能对稳定后有累积误差的系数进行误差修整,减小稳态误差;微分具有超前作用,对于具有滞后的控制系统,引入微分控制,在微分项设置得当的情况下,对于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显著效果,它可以使系统超调量减小,稳定性增加,动态误差减小。6-6 如果型系统在校正后希望成为型系统,应该采用哪种校正规律才能保证系统稳定?为了抑制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应该采用哪种校正装置?解:如果型系统在校正后希望成为型系统,应该采用积分环节可以保证系统稳定,因为加入积分环节后,特征方程不出现漏项,一般选择校正装置的形式为为了抑制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应该采用滞后校正装置,可以减小系统高频段的幅值,从而削弱高频干扰信号对系统的影响。6-7 为什么PID校正称为相角滞后-超前校正,而不称为相角超前-滞后校正?相角既滞后又超前,能否相互抵消?能不能将这种校正更改为相角超前-滞后校正?若作这样的变化, 系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解:PID串联校正是在低频段使系统的相位滞后,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而在中频段,它使系统的相位超前,可增加系统的相位裕度和穿越频率,使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得到改善,由于人们分析频率特性时,通常由低频段中频段高频段的顺序去探讨问题,因此按此顺序命名为相位滞后-超前校正。此外,由于相位的滞后与超前不是在同一个频率点发生的,因此不能相互抵消。若采取在低频段使相位超前,而在中频段使相位滞后,则效果与上述相反,将使系统的稳态性能和稳定性、快速性全面变差,因此,这是不可取的。6-8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 若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问这属于哪一类校正? 试定性分析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解:该校正装置属于超前校正,它使校正环节的最大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处,从而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开环频率特性,进而可以实现在不改变稳态性能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6-9 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原有的开环传递函数G0(s)和两种串联校正装置Gc(s)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习题6-1图所示。(1) 试写出每种方案校正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表达式;(2) 比较两种校正效果的优缺点。图6-1 习题6-9图解:(1)由图(a)可得,未校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其中,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