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航行试验第一节 航行试验的条件一、 概述每艘船舶在建造的最后阶段,都要进行航行试验。航行试验应按规定的大纲进行,对船舶的航海性能、电气设备、导航设备和机械设备进行试验,验证船舶总体性能和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合同、政府法规、法令和国际有关公约、规范和图样等要求。航行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对船舶进行最终验收。航行试验是在系泊试验结束后,消除系泊试验中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在验船部门规定的主辅机械设备、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筏、救生浮具、抛绳设备和遇难信号等)、消防设备、锚设备、舵设备、航行设备、信号设备、通讯设备、舱底排水系统及防止油污设备、压载水装置、水密装置、倾斜试验报告、载重线标志勘划、吨位丈量、警报及安全设备等项目符合试航条件后进行。参加航行试验的人员有验船部门的验船师、船东代表、船厂质量检验部门、设计(技术)部门、生产管理部门以及有关车间的人员,并各司其职。二、 航行试验的准备工作(一)文件准备1设计部门编制的航行试验大纲,经验船部门和船东代表确认后,作为船舶进行试验和检验的依据。按试验要求,准备必要的记录表格和报告样式。(二)船舶浮态和供应品准备1按试验大纲要求,调整船舶的吃水和纵横倾,并记录船舶首中尾吃水。2准备好足够的供试验用的燃油、滑油和生活用水(燃油、滑油应取样进行化验,以便试验结束后作比较)。(三)测量设备和仪器准备试验用的设备和仪器应具备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的合格证书。(四)救生浮具准备船厂应为试航人员每人一件救生衣。(五)航行证书申请船厂确定试航日期后,一般由质量检验部门向验船部门申请船舶试航证书,证书的样式见表11-1和表11-2所示。经验船部门审核,对已具备试航条件的船舶签发船舶试航证书。如果验船部门提出意见,质量检验部门应尽快向有关车间或处室反馈,以便落实解决。表11-1 CCS船舶试航申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船舶试航申请书船 名_ 船 旗 国_船舶种类_ 船 籍 港_试航日期_ 参加试航人数_试航区域_试航目的_该船下述项目均已符合有有规定的要求,具备试航条件,兹申请签发试航证书。1主、辅机械设备 7.信号设备(包括主机启动、换向) 8.通讯设备2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筏、救生浮具、抛绳 9.舱底排水系统及防止油污设备设备和遇难信号等 10.压载水装置救生认数量_ 11.水密装置救生圈数量_ 12.倾斜试验及船舶稳性3 消防设备 13.载重线勘划4 锚设备 14.吨位丈量5 舵设备 15.警报及安全设备6 航行设备申请日期_ 申请人_备注:日 期_地 点_ 验船师_ 编 号_ 船 名_ 船旗国_ 船舶种类_ 船籍港_ 船舶所有人_ 船舶呼号_ 制造厂_ 船厂编号_ 总吨位_ 主机功率、转速_ 核准试航人数_ 试航区域_ 兹证明 对申请人在船舶试航申请书中提出的航行条件进行了审查,认为该船具备试航条件,同意进行试航。 本证书有效期至_年_月_日 备注:发证地点_ 发证日期_第二节 船舶性能试验船舶性能试验是航行试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航速测定、停船试验、回转试验和初回转试验、航向稳定性试验、侧向推进器试验、Z形操纵试验和威廉逊溺水试验等。下面介绍的船舶性能试验方法是目前各船厂尚在普遍采用的几种方法。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发展,一些有条件船厂已开始采用实时差分定位系统(DGPS)进行船舶性能试验的测量。GPS系统是目前最完善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以选择任一海区,采用任一长度的标距,全天候测量航速、回转直径、航向稳定性、惯性、停船等项目。导航定位信息来自美国导航卫星系统(GPS),其测位精度约为100米,显然不符合船舶试验要求,目前取而代之的是实时差分定位系统(DGPS)。(DGPS)是在一个已经测定的已知点建立差分基准台,安装GPS基准接收机,接收GPS卫星的导航信号,经过处理与基准台已知位置进行比较,不断地确定误差修正值,然后通过无线电数据传输,随时把卫星的偏差数据发送到船上GPS接收机进行误差修正,这样整套定位系统绝对误差在5米之内。用DGPS系统进行实船舶舶性能测量必须配置相应软件、测绘打印设计才能进行。一、 航速测定船舶速度是重要的航海性能指标,其速度快慢将直接影响船舶的营运周期,所以船舶速度也是反映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船东对船舶的航速非常重视,在船舶建造合同中都有条文规定,若达不到规定的航速,船东对设计单位或船厂要进行罚款。航速试验目的,一方面将实测数据与合同要求作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为船东提供实船航速,使其了解和掌握船舶营运状况,从而发挥和取得该船的最佳经济效果。(一)航速测定的条件1气候条件。航速测定应选择风力不超过蒲氏3级,海浪不超过2级,且在潮流平稳时进行。风力及海况级数见表11-3所示。表11-3 风力及海况级数风力风速m/s岸上确定风力的特征海上确定风力的特征海况确定风力的特征海况级数蒲氏级数名称0无风00.5烟几乎垂直上升,树叶不动旗子不动海面平静如镜01软风0.61.7可借烟气辨别风向旗子不动微波12轻风1.83.3树枝微动,脸都感到有风旗子微动不大的鳞状波,不翻开,无浪花123微风3.45.2树叶及小树枝不停地摆动旗子扰动短小明显的的波浪,峰顶翻开形成玻璃状的浪花,有时形成白浪24和风5.37.4小树枝摇动,能吹起灰尘及薄纸不大的旗子及墙头旗吹得伸长波浪拉长,峰顶常常翻开,许多地方可看到白浪35清风7.59.8小树干摇动较大的旗子吹得伸长波浪很长,但不是很大的波浪,到处可以看到白浪46强风9.912.4大树节摇撼,电线嗡嗡作响,支伞很困难索具嗖嗖作响海面白浪,开始形成大的波浪,很大面积峰顶呈白色羽状57疾风12.515.2树根摇动,大树干弯曲索具嗖声强烈波浪累接,峰顶破裂浪花呈沿风向的带条68大风15.318.2小树枝和干树节折断,顶风行走困难,吹断烟囱及吹散房瓦顶风行走困难波浪呈峰顶很长的山峰状,峰顶边缘开始飞溅水沫,浪花带条沿风向紧密排列,有时发出轰隆79烈风18.321.5有很大的山峰状波浪峰顶破裂,海啸强烈类似打击声,海面因浪花而成白色,水沫已影响明视度810狂风21.625.1树木连根拔起911暴风25.229.0大的破坏12飓风大于29极大的灾害若风力、潮流超过上述情况,对所测的航速须进行修正。2试验水域的水深和航道宽度应满足下述条件:h/T30V/ gLb/B20式中 h水深(m); b航道宽度(m); V船速(m/s); g(m/s2) L船长(m); B船宽(m); T吃水(m)。若不能满足,应对浅水阻力和狭道阻力造成的影响进行修正。3对测定航速用的标距应事先进行了解和选择,如东海花鸟山测速区的标距是1.524海里,吴淞口测速区的标距为1海里。4船壳水线以下表面应在坞内清洗刷新,螺旋桨表面应光洁。5记录船舶的首、尾吃水,油船应在满载状态,其他船应符合试验大纲的要求。不能满足时,应进行调整。(二)航速测定方法1航速测定时,船舶必须保持正确的航向,航向与测速标距保持平行,偏差在2范围内。检验时的最大操舵角应小于5,主机转速保持稳定。2标距两端应有至少3海里的直线航向。因为大型船舶驶过航速测量标距后立即转到相反方向,此时尾随船舶的伴流尚未消失,会形成对船舶的阻抗作用。另外,因船舶回转时,主机转速下降,此时不能调整油门进油量,故恢复正常转速需要时间。所以测量航速时,沿标距方向直线长度需要23海里,见图11-1所示。3按试验大纲规定的工况进行测速。测试人员使用的器具目前大多数采用望远镜和秒表。船舶航行至E立标与F立标重合时,测速开始,揿下秒表,船舶继续航行至G立标与H立标重合时,再揿下秒表,记下读数,计算出航速为V1。为了消除水流、潮流和海流的影响,连续来回3个单程试验,即用同样方法连续测得V2和V3。将测得的V1,V2和V3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即得出船舶航速V。计算公式如下:V= V1+2 V2+ V3/4(海里/时)4对于双螺旋桨的船舶,除了测定双桨运转时的航速外,视需要可增测单桨推进时的航速;对于拖轮,还应测量系柱拖力(一般情况下以测量拖载工况下拖曳航速来测量);对于渔轮,还应进行渔轮捞拖网工况的航速试验;对于内河船舶,应在与其航区水深和水宽相接近的航区进行试验。(三)试验记录在试验开始前的结束后,均应测定和记录风向、风速、水流和航向。试验数据整理后,应出具检验记录,表11-4所示。表11-4 航速测定记录表船 名_ 试验日期_年_月_日首尾吃水_ 流向及流速_测 试 区_ 水 深_海面状况_ 风向及风力_航次航向(度)主机测速距离(km)航行时间(分、秒)航速(Kn/h)转速(r/min)功率(kW)单程平均12312结论:二、 停船试验船舶不同于陆上的汽车,汽车可通过停止发动机运转和刹车装置使汽车停止运动。而船舶就不一样,主机停止运转后船舶还要滑行,这就是船舶惯性的特征。船舶惯性对船舶航行中安全避让和船舶安全靠离码头有着非常密切关系。通过停船试验可了解和掌握船舶惯性,从而应用熟练的技术,确定主机何时停车、倒车或改变转速,采用何种舵角,使船舶安全靠离码头或安全航行。(一)停船试验条件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试验结果,进行停船试验时,试验海区应有足够的助航距离和回旋余地,选择风力不超过蒲氏4级,海浪不超过2级,潮流平稳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油船应在满载状态,其它船可处于压载状态。(二)试验方法1试验工况停船试验时船舶要保持正舵,并测定船舶主机在下列各种变速情况下,船舶的滑行距离和滑行时间。(1)惯性停船试验:主机全速正车停车;半速正车停车。测定自停车命令发出至船舶接近对水移动停止时的滑行距离和时间。记录船首方向偏转度数。(2)倒车停船试验:全速正车全速倒车;半速正车全速倒车。测定自倒车命令发出至船舶接近对水移动停止时的滑行距离和时间。记录船首方向偏转度数。2测量方法可以采用下述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测量:(1)通过雷达测知船舶与某一固定岸标的方位和距离,从而根据已知边、角的关系,求得滑行距离。(2)使用计程仪和电罗径进行测量。(3)用丢掷木块的办法测量滑行距离。测定人员分两组。一组站在船首,一组站在船尾(首尾二个测量点的距离是已知的)。当驾驶室发出停车命令时,船首的测定组开始掷第一块木块,以后每隔一定时间(510秒)相继投下木块,直到船舶接近对水移动停止为止。船尾测定组将到达船尾的每块木块的时间记录下来。由于测量点距是已知的,时间是实测的,这样即可求得船速。按木块累加进程即可算出在停车后船舶的滑行距离。滑行距离的经验数值为:全速正车停车的滑行距离为57倍船长,半速正车停车为34倍船长,全速正车全速倒车为45倍船长,半速正车全速倒车为12倍船长。(三)试验记录停船试验时应测定并记录船舶吃水、风向、风速和水流情况。试验记录见表11-5所示。表11-5 停船试验记录表船 名_ 试验日期_年_月_日测试区_ 海面状况_水 深_ 流向及流速_风力及风向_ 首、尾吃水_主机运转状况(r/min)主机转速(r/min)试验前船首方位船停时船首方位用计程仪测定滑行距离为船长的倍数左右停车令发出时读数S1计程仪停止时读数S2惯性冲程S= S2S1半速正车停车全速正车停车半速正车全速倒车全速正车全速倒车结 论:三、 回转试验和初始回转试验(一)回转试验1概述回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求得船舶回转一周的回转轨迹,从而获知船舶回转纵距、横距、外距、漂角、回转直径和回转周期,见图11-2。回转试验通常均以全速或常用速度左、右满舵各回旋一周。对于双桨船舶,尚应测知一正车、一倒车就地回旋的回转圆的大小。试验时,如果左右回旋所测得的回转直径相差1/2船长时,应重做试验。 回旋直径的大小一般均以船长的倍数表示,各类船舶试航所得的回转直径归纳如下: 船 型 回转直径与船长之比值(D/L) 战斗舰 3.04.0 重巡洋舰(后分水踵小或无) 3.04.0 重巡洋舰(后部有分水踵) 3.54.5 侦察巡洋舰 4.05.0 驱逐舰(低速) 5.06.0 驱逐舰(高速) 6.07.5 大型快速客轮 7.58.0 中型快速客轮 4.05.0 大型客货轮(客多货少) 5.07.0 中型客货轮(客多货少) 4.05.0 大型货轮 5.06.5 中型货轮 4.05.0 破冰船 2.04.0 一般小型船舶(拖船,渔船等) 2.03.0上述数值可供参考。按IMOA.75(18)船舶操纵性暂行标准规定:满意的回转能力其纵距应不大于4.5倍船长,回转直径应不大于5倍船长。图11-2 船舶回转轨迹2回转试验条件应选择有足够的助航距离和回旋余地的海区,风力不大于蒲氏4级,海浪不超过2级,潮流平稳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必须注意,风力对回转运动轨迹的影响,尤其是受风面积较大的船舶。3试验方法(1)试验前,船舶在全速情况下,在预定航向上稳速直航23分钟,操满舵保持舵角不得摆动,待船首角变化达540时,即一个回转试验结束。(2)在船舶全速的工况下,操左满舵和右满舵各回转一次,测定回转直径、时间和最大横倾角。(3)对于双螺旋桨船舶尚应做左正车、右倒车及右正车、左倒车时回转试验,测定回转直径、时间和最大横倾角。(4)测回转直径的方法有:利用一个浮标,用经纬仪测回转直径。利用三岸标,用二六分仪测回转直径。利用二岸标,用六分仪和罗经(或方位仪)测回转直径。利用二岸标,用一六分仪测回转直径。利用岸上或海上的一金属标志,用雷达测回转直径。利用液压测程仪测回转直径。利用二浮标及投掷木块测回转直径。注意:通过投掷木块测量回转圆的周长,求得回转直径的方法,因受船舶漂角的影响,将会有很大误差,不能采用。(5)测回转轨迹方法有:利用一浮标用测距仪和罗经测回转轨迹。利用一岸标用测距仪(或雷达)和罗经测回转轨迹。利用一浮标用二方位仪和罗经测回转轨迹。利用一浮标用电动回转仪测回转轨迹。利用测位仪在岸上测回转轨迹。通过对轨迹的分析,可以获得横距和纵距等数据。4试验记录试验记录见表11-6所示。表11-6 回转性能试验记录表船 名_ 试验日期_年_月_日水 深_ 测试区_风向及风力_ 海面状况_首尾吃水_ 流向及流速_试 验 顺 序123回转前主机转速(r/min)左右左右回转时最大横倾角(度)稳定回转直径D(m)回转直径与船长之比回转下列角度所需时间90180270360结论:(二)初始回转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了解和掌握船舶在稳速直航情况下,操舵后瞬时首向状态数据,为船舶避碰和靠码头提供依据。本项试验可与前述的回转试验同时进行。1试验条件(1)试验海区有足够的助航距离和回旋余地;(2)风力不超过蒲氏4级,海浪不超过2级,潮流平稳;(3)油船应在满载状态,其他船可处于压载状态。2试验方法测定船舶在无航速下操最大舵角,主机以半速航行所对应的转速使船向一侧回转,当船的首向角改变达180时试验结束。再以相同的程序,反向操舵重复上述的试验。试验方法:(1)利用一浮标,用测距仪和罗经测回转航迹。(2)利用一岸标,用测距仪(或雷达)和罗经测回转航迹。(3)利用一浮标,用二方位仪和罗经测回转航迹。(4)利用一浮标,用电动回转仪测回转航迹。(5)利用测位仪在岸上测回转航迹。(6)回转航迹曲线见图11-3所示。图11-3 初始回转航迹曲线3试验记录(1)连续测量和记录时间、航迹及首向角,得出初始回转纵距、初始回转横距、初始回转直径和回转航迹曲线。(2)试验记录见表11-7所示。11-7 初始回转试验记录表船 名_试验时间_试验编号_ 舵角 主机转速 舵角 主机转速()t(s)V(kn)()t(s)V(kn)00551010303060609090120120150150180180210210240240270270300300330330360360结论:四、 Z形操纵试验通过本试验求得操纵性指数和初转期,以评价船舶对操舵的响应特性,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试验条件1试验海区有足够的助航距离和回旋余地;2风力不超过蒲氏4级,海浪不超过2级,潮流平稳;3油船应在满载状态,其他船可处于压载状态。(二)试验方法1船舶在预定航向上稳速直航23分钟;2快速操舵至右10,稳住舵角;3当首向角达右10时,快速反向操舵至10,稳住舵角;4当首向角偏离初始首向角左10时,快速操舵至10,稳住舵角;5当首向角再次达偏离初始首向角右10时,快速操舵至左10,稳住舵角;6当首向角向左达初始首向角时,快速操舵回中,至此一次试验结束。7测量方法:试验时,可利用船上舵角指示仪、电罗经、计程仪和秒表连续读出舵角方位角、航速、时间等参数。为使记录同步,试验时应配置多人,同时报出读数,由专人进行记录。(三)试验记录1连续测量和记录时间、航速、舵角、首向角和首向角速度,分别绘出Z形操纵试验记录曲线,曲线图见图11-4所示,图中、t分别为方位角、舵角和时间。2试验记录表与结果表见表11-8、表11-9所示。表11-8 Z型操纵试验记录表船名 试验时间 试验编号 初始直航速度 (kn) 操舵角 %t(s)V(kn)()()t(s)V(kn)()()表11-9 Z型操纵试验结果表船名_ 试验日期_试验编号_初始直航速度V0 (kn) 初始直航航向0 ()试 验 序 号123456试验状态/(%)初转期ta(s)无因次初转期ta超越角oov()超越时间toov(s)转首滞后TI(s)无因次转首滞后TI全周期Ta(s)回转性指数K(1/s)方向稳定性指数T(s)无因次系数KT 备注结 论:五、 威廉逊(Willamson)溺水救生试验本试验目的是一种验证海上救生方法的船舶操纵性。(一)试验条件1试验海区有足够的助航距离和回旋余地;2风力不超过蒲氏4级,海浪不超过2级,潮流平稳;3油船应在满载状态,其它船可处于压载状态。(二)试验方法1船以设定航速稳定直线航行时,从船中部一舷侧向外抛出浮标(代表落水者);2向浮标一侧(假设为右舷)快速右满舵,待船航向右偏转向6090之间时,快速反向操左满舵;3船之航向与原直航航向接近反向时(一般提前60左右)回航至中;4船航向与原航向成反向时,保持直航并减速;5船接近浮标时,船航速减至零,试验结束。(三)试验记录1测量和记录从试验开始第一次操满舵至第二次反向舵的时间,以及第二次操反向满舵开始至回舵的时间。2试验航迹图见图11-5所示。上述航迹图是理想的航迹,事实上由于试验时受风向、海流的影响,船舶不可能回到原来位置,因此试验时还应观察、记录返航到原位置时船与浮标之间的最短距离(目测)。六、 航向稳定性试验航向稳定性试验是对船舶保持所期望的航向稳定的性能评价。(一)试验条件航向稳定性试验应在有足够的助航距离和回旋余地的海区,风力不超过蒲氏4级,海浪不超过2级,潮流平稳的情况下进行。(二)试验方法1在船舶全速航行并保持正舵不变的状态下,稳定35分钟后,每隔1030秒钟记录罗经航向读数,连续测量35分钟。顺流和逆流各测一次。2双螺旋桨船舶应分别测定左、右螺旋桨单独推进时为保持船舶的直线航向的操舵次数和最大操舵角度。连续测定35分钟,顺流和逆流各测一次。3在船舶全速航行并保持航向不变的状态下,测定为保持航向不变所需的操舵次数及最大操舵角度,连续测定35分钟。顺流和逆流各测一次。4用螺旋线试验判别船体的航向稳定性。试验方法如下:(1)船舶保持全速、直线航行;(2)操舵至左10(亦可先右10)并保持住。待船舶回转稳定后,测记回转角速度;(3)操舵至右5并保持住。测记定常回转角速度;(4)以后按下列顺序操舵:右4、右3、右2、右1、0、左1、左2、左3、左4、左5、左10,并逐次测记定常回转角速度;(5)从左10开始,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操舵至右10,并逐次测记回转角速度;(6)把记录结果以回转角速度为纵座标,舵角为横座标作成图11-6中的曲线。如果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的曲线是重合的,如图11-6(a),则船是航向稳定的;如果曲线出现了环线,如图11-6(b),船的航向是不稳定的。环线愈宽,不稳定程度愈大。可用环线宽度B和高度H表征稳定的程度。(a)具有直线稳定性的船 (b)直线运动不稳定的船图11-6 螺旋线试验结果(三)试验记录试验记录见表11-10和11-11所示。表11-10 航向稳定性试验记录表(一) (舵角不变) 船名_ 试验日期_年_月_日 水深_ 风 力_ 风向_ 海况_ 流 速_ 流向_试验前主机转数(r/min)左右试验开始时,罗经指示方位角度数Q0(度)航行时间(s)罗经指示方位角偏转度数Q1(度)Q1Q0(度)结论:表11-11 航向稳定性试验记录表(二) 船名_ 试验日期_年_月_日 水深_ 风 力_ 风向_ 海况_ 流 速_ 流向_试验前主机转数(r/min)左右试验时,罗经指示方位角度数(度)共计航行时间(min)共计操舵次数每分钟操舵次数最大操舵角度 结论:七、 侧向推进器试验通过在海上操纵和效用试验,全面检查侧向推进装置运行情况及其工作可靠性和正确性,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试验条件1船舶处于停航(船速为零)或低航速状态;2试验海区有足够的助航距离和回旋余地;3风力不超过蒲氏4级,海浪不超过2级,潮流平稳;4油船应在满载状态,其他船可处于压载状态。(二)试验方法1船舶为零航速时:(1)起动船首或船尾侧向推进器,在其最大功率时,测量船首向角变化,记录时间,连续试验35分钟。(2)船首、船尾侧向推进器联合作用,在其最大功率时,测量船首向角变化,记录时间,连续试验35分钟。2船舶为低航速时,将舵置于满舵角,重复上述(1)、(2)的试验。(三)试验记录试验记录表见表11-12所示。表11-12 侧推装置效用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期试验海区水深(m)首吃水(m)尾吃水(m)天 气海 况风 力风速(m/s)转 向项 目主推进装置零推力正舵主推进装置低速航行正舵主推进装置低速航行左(右)满舵向左回转所需时间(min)04509001800360侧推装置转速r/min原动机转速电 压(V)电 流(A)回转直径(m)最大横倾角()向右回转所需时间(min)04509001800360侧推装置转速r/min原动机转速电 压(V)电 流(A)回转直径(m)最大横倾角() 结论:八、 船体振动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船舶由螺旋桨、主机和辅机等激励产生的船体总振动和局部结构振动的相应情况,测定船体振动固有频率、固有振形及阻尼特性。试验的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试验条件1一般应在平静水面上进行测试,且气象条件不应对测量值有较大的影响;2水深应不小于船舶吃水的5倍,离岸距离应不小于船宽的25倍;3满载或压载状态。压载时,船尾吃水应保证螺旋桨全部浸没于水中。测量时应保持船舶处于自由航行状态;4拖船和推船应在单船航行状态或带驳航行状态下测量。非运输船舶应在正常作业状态或航行状态下测量;5用抛锚或激振机测量船体固有频率时,船舶应自由飘浮在水面上;6为了正确与全面地测出船体振动特性,应:(1)计算船体总振动及上层建筑振动固有频率,以便合理布置测量点;(2)尽可能与上层建筑振动、机架振动、轴系振动测试同步进行。(二)试验方法1船体总振动试验(1)测点应布置在上甲板或主甲板纵中剖面的尾端,以及相关振动的波腹位置23个测量点,方向为垂向、横向与纵向。(2)试验时,一般是从主机最低稳定转速开始分档进行测量,每档转速稳定时间为1分左右,至测到额定转速为止。转速分档时,对低速机一般为5转/分,中速机一般为1030转/分,高速机一般为3050转/分。在船体共振区或上层建筑共振区内,或在机架共振或轴系扭振、纵振、回旋振动共振区内,转速分档应适当减小,同步记录分档转速的振动信号。(3)如有强烈的共振时,应迅速越过,以避免由振动测试而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2上层建筑振动试验(1)测量点应布置在上层建筑纵中剖面线或与前缘围壁处不同位置,如驾驶甲板、上甲板、主甲板等24个测点,方向为垂向、横向和纵向。(2)测试时转速的控制与分档,同船体总振动试验的(2)和(3)。3局部振动试验(1)根据需要,可将测点布置在桅杆顶部、轴支架下端、板架的中央、机舱双层底的前后端、烟囱的顶部。方向可根据振动型式决定。(2)测试时转速分档,同船体总振动试验的(2)和(3)。4抛锚激振试验(1)测点应布置在首尾端,以及沿船长分布在纵中线上的波腹位置24个点。方向为垂向、纵向。(2)测试时,让锚自由抛落,并在锚触及海底之前,用锚机迅速刹车,同步记录振动信号。5激振机试验(1)测量点布置同抛锚激振试验(1)。(2)测试时,激振机从最低转速开始,缓慢地稳速增加,同步记录振动信号。(三)试验记录1根据试验记录,整理出试验报告,其内容应包括:(1)船舶主要参数;(2)环境条件、船舶状态与仪器型号;(3)各转速时所有测点的振幅(或加速度或速度)、简谐次数,并绘成曲线;(4)结论。包括固有频率值、实测振动与评定标准比较等。2船体振动试验报告表式见表11-13、表11-14、表11-15、表11-16、和表11-17所示。表11-13 被测量的船舶主要参数船 名类 别航 区制造厂所属单位出厂年月船 体主 机两柱间长Lpp(mm)型号台数型宽B(m)额定功率(kW)型深D(m)额定转速(r/min)满载吃水d(m)缸径冲程缸数满载排水量(t)发火次序载重量DW(t)副机(运行)方形系数Cb型号台数中剖面惯性矩(m4)垂向lv额定功率(kW)水平lv额定转速(r/min)中剖面剪切面积(m2)垂向Av缸径冲程缸数水平AH发火次序螺旋桨中剖面简图类 型桨数叶数直径螺距(m)盘面比桨与船体壳板间隙abcd或ef(m)表11-14 环境条件、船舶状态和测量仪器环 境 条 件测 量 仪 器 型 号测量日期传感器测量水域放大器水深(m)记录器风力浪级分析仪器船 舶 状 态系统标定日期吃水(m)首_尾_平均_测量日期测量时排水量(t)其他表11-15 激振试验数据记录激 振 机测 点 1测 点 2偏心矩c(mm)转速n(r/min)激振力f(N)频率f(HZ)振幅s(mm)相位()频率f (HZ)振幅s(mm)相位()表11-16 抛锚激振试验数据记录船体垂向固有频率HZ阻尼系数备 注第一谐调f1V第二谐调f2V第三谐调f3V第四谐调f4V第五谐调f5V表11-17 振动测量结果序号测点位置主机转速(r/min)频率(Hz)加速度(mm/s2)阶次振级评价频率(Hz)加速度(mm/s2)阶次振级评价频率(Hz)加速度(mm/s2)阶次振级评价结 论:九、 机械设备振动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测量主机等机械设备的振动特性,以便采取有效的减振措施,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一)试验条件机械设备安装正确,所有固定螺栓都应处于紧密联接状态。(二)试验方法1机械设备试验(1)测量点布置应取在具有代表性的刚性较强的位置。测点数目依测量对象尺寸而定,对于尺寸较小的机械设备测点可取少些,对于大型机械设备测点应取多些。方向为垂向、纵向与横向。(2)测试时,应在额定工况下进行,没有运动部件的设备应的航行时进行。为了校核固有频率计算的准确性,也可以从最低稳定转速开始到额定转速为止,转速分档进行测量。2机械振动试验(1)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机架振动试验,测点应布置在机架上部侧面两端与中间处,以及上部端面,至少一个侧点。方向为垂向、纵向与横向。(2)测试时,可从最低稳定转速开始到额定转速为止,转速分档进行测量。(三)试验记录1机械设备振动试验:每一转速各测点的简谐次数、各方向的振动速度,整个测点的振动烈度值及振动评级值等,并做出曲线图,记录表式见表11-18所示。2机架振动试验:每转速各测点的简谐次数、各方向的振动速度值,以及振幅或加速度允许值,并做出曲线图,同时应判明振型式,记录表式见表11-19所示。表11-18 机械设备振动测试报告一、船 名_ 制造厂_ 测试单位及人员_测试时间_ 地 点_ 测试目的_测量仪器_ 地仪器放大比例_二 测点布置简图三、 测量记录分析结果测点名义转速(r/min)实测转速(r/min)实测振动速度(mm/s)纵向VX横向VY垂向VZ(四)振动烈度计算Vs=(VX/nx)2+(Vy/ny)2+(Vz/nz)2 )1/2(mm/s)(五)结论表11-19 机架振动测试报告表11-19 机架振动测试报告一、船名_ 制造厂_主机型号_ 制造厂_测试单位及人员_测试时间_ 地点_测试目的_测量仪器_ 仪器放大比例_二、测点布置图三、测量记录分析结果测 点名义转速(r/min)实测转速(r/min)简谐次数实测振幅(mm)或加速度(m/s2)纵向横向垂向L型固有频率:X型固有频率:x型固频率:四、振幅或加速度转速曲线五、结论十、轴系振动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测量推进装置轴系的振动特性,以便采取减振措施或确定“转速禁区”,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一)试验条件1一般应在5级风力以下进行,螺旋桨全部浸没于水中,船舶处于直航状态;2主机各缸负荷均匀,各缸爆炸压力的差值应小于5%。(二)试验方法1扭转振动试验(1)测量应变的仪器,测点应布置在节点处。测量角位移的仪器,测点应布置在曲轴自由端。如果曲轴自由端布置测点有困难时,可把测点布置在轴系上相对振幅较大处。如果两个振型的不同共振转速相近而相互干扰时,则除了在自由端布置点外,还应在轴系其他位置上布置测点,以便把不同振型的振幅分开。(2)测试时,主机从最低稳定转速到额定转速为止,转速分档测量间隔应小于5%持续转速。临界转速的附近分档应更小。(3)对装有高弹性联轴器或齿轮传动的轴系,测试时应注意防止在共振转速时由于过大的振动扭矩而使弹性联轴器受损或产生严惩齿击。如计算时发现存在上述现象时,则应迅速越过。2纵向振动试验(1)测点应布置在曲轴自由端。(2)试验时,应与轴系扭振测量同步进行,但在纵振共振区内,转速分档间隔应适当减小。(3)为了校核纵振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如安装时),可采用打开和关闭减振器进油阀两种工况分别进行测量。3回旋振动试验(1)用非接触式传感器测量时,应在振幅最大位置处布置测点,如尾管前轴承内侧或尾管内(如有可能的话)用应变仪进行测量时,测点应选在弯曲变形较大处。(2)测试时,应与轴系扭测量同步进行,但在回旋振动共振区内,转速间隔应适当减小。(三)试验记录1扭转振动试验:每一转速各测点的简谐次数、振幅或应变、固有频率、各轴的扭转应力、各弹性联轴器或齿轮的振动扭矩,并作出应力/扭矩转速曲线图,且加绘其许用值,记录表式见11-20所示。2纵向振动试验:每一转速的简谐次数、振幅、固有频率,并作出振幅转速曲线图,且加绘其许用值,记录表式见表11-21所示。表11-20 扭振测量报告一、船名_ 制造厂_测试单位及人员_测试时间_ 地 点_测试目的_测量仪器_ 仪器放大比例_二、测点布置简图:三、测试记录分析及结果:序号名义转速n(r/min)实测转速nv(r/min)简谐次数V实测双振幅2a(mm)实测振幅Atot=2aimDrad滚振振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