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33727723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4届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4届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2第五章生物的三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三大部分内容。变异是进化的前提,变异是育种的原理,将三部分内容放到一个单元中体现了知识间的有机结合。2考情分析(1)考试力度:占分比重相对较大,尤其是有关育种的题目。(2)考查内容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实质与区别。遗传病的类型、判断与概率计算。变异与育种、基因工程的联系。基因频率的求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3)考查形式多数考点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作物育种与变异的联系。3复习指导(1)复习线索以可遗传变异类型为线索,复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与不同育种方式的联系。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为线索,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机联系在一起。(2)复习方法列表比较三种可遗传变异。列表并结合图解掌握不同的育种方法。图示复习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步骤。列表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区别与联系。第2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纲要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3诱发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亚硝酸、碱基类似物属于化学因素。4突变特点(1)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2 - / 20(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5)多害少利性:有些基因突变,可使生物获得新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5意义(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6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思考造成该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直接原因: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由突变成,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二、基因重组1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1)自由组合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3)人工重组型:转基因技术,即基因工程。3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4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图助学如图a、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其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解惑(1)受精过程中未进行基因重组。(2)亲子代之间差异主要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3)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和重组性状,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判一判1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基因重组()2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3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发生性状分离()考点一聚焦基因突变1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2分析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对生物的影响碱基对影响范围对氨基酸的影响替换小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增添大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缺失大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3讨论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1)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基因突变,不引起性状变异。(2)由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引起性状的改变。(3)某些基因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但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4)隐性突变在杂合子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易错警示与基因突变有关的7个易错点(1)无丝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及病毒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3)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4)生殖细胞的突变率一般比体细胞的突变率高,这是因为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加敏感。(5)基因突变的利害性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如昆虫突变产生的残翅性状若在陆地上则为不利变异,而在多风的岛屿上则为有利变异。(6)基因突变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7)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分裂间期。1某种高秆植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在其后代中发现个别矮秆植株,如何设计实验鉴定与矮秆性状出现的相关问题(只需写出实验步骤):(1)是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影响:_。(2)若是基因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_。答案(1)将矮秆植株连同原始亲本一起种植,保持土壤和栽培条件尽量一致,观察比较两者的表现型(2)第一年将矮秆植株和原始亲本杂交得F1,第二年种植F1种子,观察其表现型解析(1)必须体现“二者种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看表现型是否相同”。(2)必须体现“将矮秆植株和原始亲本杂交得F1,第二年种植F1种子,观察其表现型”。技法提炼1基因突变的类型及性状表现特点(1)显性突变:如aA,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表现出相应性状。(2)隐性突变:如Aa,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2验证基因突变实验设计的思路(1)验证生物变异是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影响:可以把矮秆植株与原始亲本种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观察比较两者的表现型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2)验证基因突变的显隐性:可让矮秆植株和原始亲本杂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为显性突变,若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为隐性突变。考点二比较三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重组类型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重组)图像示意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机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重组目的基因经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导致受体细胞中的基因重组易错警示与基因重组有关的4点提示:(1)通过对DNA的剪切、拼接而实施的基因工程属于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导致的基因重组,属于染色体水平的基因重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的基因重组,属于细胞水平的基因重组。(2)自然状况下,原核生物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3)基因重组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最重要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4)基因重组未产生新基因,只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表现型(或新品种)。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产生新的基因B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两条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C基因重组仅限于真核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性染色体X、Y;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人工实验条件下的DNA重组也属于基因重组。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A B C D答案A解析由于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同时着丝点分开,可以确定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同时注意到该细胞中,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中所含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分别是B、b,其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出现错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使得两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技法提炼根据题意来确定图中变异的类型1若为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2若为减数分裂,则原因是基因突变(间期)或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3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4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前期造成的则考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的则考虑基因突变。案例投影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表述不准确核糖体不能理解题意,没有从碱基的差别上去考虑丝氨酸要同时突变两个碱基审题不清,不能从DNA链上找碱基差别A专业术语记忆不牢简并性不能从氨基酸与密码子的对应关系上回答问题增强了密码容错性,保证了翻译的速度题组一基因突变1判断正误:(1)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2008江苏,23D)()(2)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2008广东理基,47B)()(3)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011江苏,22A)()(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2010江苏,6C)()答案(1)(2)(3)(4)2(2011安徽卷,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答案C解析碘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构成元素,为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由于131I有放射性,能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但这属于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会遗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131I不是碱基类似物,故不能直接插入到DNA分子中,也不能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A、B项错误。大剂量的放射性元素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正确。3(2010福建卷,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处插入碱基对GCB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处缺失碱基对ATD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答案B解析首先由赖氨酸的密码子分析转录模板基因碱基为TTC,确定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G,处插入、缺失碱基对会使其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AAA还是赖氨酸,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GAG,对应谷氨酸。4(2010新课标全国卷,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答案B解析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是碱基的组成发生改变,也不是细胞中的DNA含量变化和RNA含量变化,故A、C、D项都是错误的。5(2010江苏卷,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答案B解析因突变性状在当代显现,该突变为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引起的,突变株为杂合子,故该变异植株自交可产生有“一秆双穗”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子;因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基因,故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无法判断发生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还需诱导染色体加倍,再筛选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题组二基因重组6(2009海南卷,21)填空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_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3)假设杂交涉及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_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_种,杂合基因型共有_种。答案(1)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2)减数分裂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3)2n2n3n2n解析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也体现杂种优势。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每对含一对等位基因的亲本自交,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的后代。n对等位基因,能产生2n种表现型,3n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基因型有2n,那么杂合基因型有3n2n。【组题说明】考点题号错题统计错因分析基因突变及应用1、2、3、4、5、9、12、13基因重组及应用6、7、8、11实验探究10、14、151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可能是()A变成其等位基因BDNA分子内部的碱基配对方式改变C此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D此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脱氧核苷酸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可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不一定很少C基因只要发生突变,生物的表现型就一定改变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答案C解析有些基因虽然发生了突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3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合成叶绿体,从而会形成白化苗。现有一小麦的绿色幼苗种群,经检测种群中的个体全为杂合子,让其自由传粉,统计后代绿色幼苗和白化苗的比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基因突变属于隐性突变B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频率会降低C小麦白化苗的产生说明形成了新物种D杂合子自由传粉两代,F2中绿色幼苗白化苗81答案C解析杂合子表现为绿色幼苗,说明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故A正确;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后代,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频率会降低,故B正确;白化苗不是一个新物种,故C错误;杂合子自由传粉,F1中纯合子和杂合子幼苗分别占1/3、2/3(白化苗被淘汰),显性基因的频率1/31/22/32/3,隐性基因的频率为1/3,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故F2中纯合绿色幼苗占4/9,杂合绿色幼苗占4/9,白化苗占1/9,故D正确。4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某基因模板链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CCGCTAACGCCGCGAACG,那么黄色短杆菌将发生的变化和结果是(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U、GAC;丙氨酸GCA、GCU、GCC、GCG)()A基因突变,性状改变B基因突变,性状没有改变C染色体结构改变,性状没有改变D染色体数目改变,性状改变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模板链中CTA转变成CGA,则mRNA中相应的密码子由GAU转变成GCU,多肽中相应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转变成丙氨酸。因此,黄色短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性状也发生了改变。5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答案B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故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不能称为等位基因;由图可知,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图示中的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不可能传给下一代个体。6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答案D解析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基因工程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均会发生基因重组,而普通青霉菌诱变成高产青霉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7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双亲的子女的遗传差异与基因重组有关B纯合子自交会发生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叫做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纯合子自交不会出现基因重组现象。8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答案A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存在两对等位基因,且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存在基因重组;B是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的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基因重组;基因重组至少涉及两对等位基因,D中是含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的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9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A2次 B3次 C4次 D5次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该题中的5BrU能使碱基错配,属于碱基(对)的替换,但这种作用发生在复制时新形成的子链中;TA在第一次复制后会出现异常的5BrUA,这种异常的碱基对在第二次复制后会出现异常的5BrUC,而5BrUC在第三次复制后会出现GC,过程如图:10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答案D解析在孵化早期,向有尾鸡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无尾性状的产生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胰岛素诱导基因突变(aA),二是胰岛素影响了发育进程。要探究小鸡无尾性状产生的原因,可以让乙群体与甲群体(aa)杂交,在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观察孵化出的小鸡的性状,如果全为有尾鸡,则为胰岛素影响了发育进程,即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还有无尾性状产生,则为基因突变。11下列情况可引起基因重组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A B C D答案C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属于性状分离,故C正确。12小香猪的体色由黑色变为白色是细胞核中某基因发生碱基对改变,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也会发生改变的是()A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rRNA的碱基排列顺序C所编码蛋白质的肽键数目D该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基因发生碱基对改变,导致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被替换,不会影响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所编码蛋白质的肽键数目和核糖体RNA(r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但会影响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改变该基因的基因频率。13如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乙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1)图中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_;_。(2)链碱基组成为_,链碱基组成为_。(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于_性遗传病。(4)6基因型是_,6和7婚配后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要保证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_产生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_。该病十分少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和_。答案(1)DNA复制转录(2)CATGUA(3)常隐(4)Bb1/8BB(5)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低频性多害少利性14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实验步骤:_;_;_。结果预测:.如果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如果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如果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答案实验步骤:让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结果预测:.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F2中雄蝇占的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中雌雄在1121之间).F2中雄蝇占1/2(或F2中雌雄11)解析为了探究该果蝇的致死突变情况,可以选择该果蝇与多只正常雌果蝇交配,产生数目较多的F1,再用F1中多只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根据后代雌雄比例,做出推断。15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AY与一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缺失造成的,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方法一:_。方法二:_。答案方法一: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结构,若染色体正常,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可能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方法二:选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目与雄果蝇数目比为1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目与雄果蝇数目比为2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解析对于染色体变异,一是通过显微镜检测的方法,观察该果蝇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是否发生改变,确定该变异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缺失。二是利用题干中的信息“缺失纯合子导致个体死亡”这一现象,将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来确定该变异的来源。若为基因突变,则XaXaXAYXAXa、XaY,子代雌雄比例为11;若为染色体缺失,则XaXXAYXAXa、XAX、XaY、XY(致死),子代雌雄比例为21。教师备课资源1生物变异的种类项目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是否变化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遗传情况变异能在后代中再次出现变异性状仅限于当代表现鉴别方法及表现变异类型在后代产生一定的表现型,或遗传物质表现可见的数目或结构的变化。与原来类型在同一环境中生活仍表现性状差异使变异类型的子代与原来未发生变异类型的个体生活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不表现性状上的差异应用价值是育种的原始材料,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能从中选育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类型和新品种无育种价值,但在生产上可应用优良环境条件以影响性状的表现而获取高产优质产品二者的联系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和联系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区别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改变了基因的“质”,但未改变基因的“量”,可能出现新性状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但未曾改变基因的“质”与“量”,使其性状重新组合发生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或内部因素作用下,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由于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区别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条件外界条件的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不同个体之间的杂交,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适用范围所有生物均可发生(包括病毒),具有普遍性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基因遗传(通常也适用于基因工程)意义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通过诱变育种可培育新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导致性状的重组,可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发生可能可能性很小非常普遍联系(1)它们均可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2)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为基因重组提供了大量可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3)二者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型,可能产生新的表现型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